收藏 分享(赏)

用大众话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oc

上传人:zhengtu342 文档编号:705204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大众话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大众话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大众话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用大众话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XXX在云南考察参观艾思奇纪念馆时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央党校毛强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坚持讲大众话,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关系的经典概括。马克思主义是服务大众的,必须要为大众理解掌握。艾思奇所著大众哲学之所以成为精品力作,关键就在于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飞入”成千上万青年的头脑中,启发和激励他们奔向革命,指导他们认识和改造世

2、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传承好大众哲学的精神,用大众话语把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更好地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始终关注和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让大众愿意听。要深入群众生活,真实表达群众的意志和要求,特别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予以阐释,解开人民群众思想“疙瘩”。既要让大众愿意听,又要让大众听得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

3、众化,必须使抽象化的概念、判断和命题转化为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知识,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会用具象化、口语化、故事化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换成“常识道理”,使抽象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把“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大众听得进、记得住。我们要积极开展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注意表达中的情感交流,科学划分受众,认真研究其接受规律与心理特征,针对不同阶层、群体和个体的

4、思想困惑和思维盲区,将要表达的内容和道理融入真情实感之中,以便于大众理解、接受并形成良性认知互动,使人民群众不仅感到马克思主义可信可用,而且感到理论可亲可近。畅通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渠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尤其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把网络传播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把网民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围绕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发声,主动问需、问计于网民,既充分吸收人民群众蕴含的丰富智慧和无限创造力,又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关注、解答群众思想困惑,让互联网成为帮民困、解民忧、聚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