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践报告.doc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706678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践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实践报告 (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本文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又一篇颂月佳作,文中表达了作者赏月时的闲适心情,也从字里行间洋溢他当时贬官黄州的失意和幽怨,同时也散发出一种参禅向佛的宁静心怀。篇幅虽短却极具独到艺术魅力。寥寥数笔,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一个“闲”字更是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淡远境界,揭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真理,是散文小品中的极品。本设计旨在以朗读为主线,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苏轼的坎坷经历,品读领悟“景语”中的“情语”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各抒己见中升华认识,在知识的积淀和积极的思维中,接受一种人格的影响,构建

2、平中见奇、奇中求实,呈现和谐深厚、具有跌宕之美的语文课堂。从教学内容角度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1)自由放声朗读(2)听读课文录音(3)仿读和译读(4)朗读挑战赛 当堂成诵,体味古人的情感。“读”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声正字,读准每一个字的音;第二层面,以声断句,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切分意群,把握一个句子的意思;第三层面,以声达意,通过朗诵进入文章语境,理解文章内涵,走进作者,真正走进文本;第四层面,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

3、想情感,感染他人。“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品文眼,如本文中“闲”字,通过理解这个字,可以把握作者在全文中寄予的思想情感悠闲、赋闲、失意。二、品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句写月光月影却不见“月光月影”的字眼,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写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态”,交错纵横;也写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态”,像积水那样空灵。三、品中心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品修辞手法,品表达效果,品意义内涵。一个“闲”字,有欣喜,有孤寂,苦闷,达观,包含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苏轼虽遭贬,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

4、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从教学对象角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现在文言文教学的极端。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真正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解释字词。这就需要教学做到五重视:1、 重视预习准备2、重视知识积累3、重视诵读感悟4、重视审美鉴赏5、重视拓展延伸。一、实践过程(一)导

5、入创设情境:投影出示几张月夜图片并且播放古曲。由古人颂月佳作说起,复习导入。(二) 作者介绍(三)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2、听读课文3、指名读课文师生点评 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自然,体会作者感情。) (四)再读明义1、自主学习,组内交流。2、学生质疑,班级交流。 3、重点检查,夯实基础。4、对照译文,再读课文。 (五)品读悟情 1、欣赏“闲”景 2、理解“闲”人3、体会“闲”情 (六)诵读回味拓展延伸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

6、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刻,面对着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七)赛赛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背诵课文(八)课堂巩固(九)总结升华苏轼以他卓越的才华、豁达的心胸、积极的人生态度,书写了他令人景仰的一生。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做一个“闲人”,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欣赏一路的美景。 二、收获与体会1、强化文言文的学法指导,以“读”贯穿全文。古诗文的教学特别重视诵读,使学生获得语感,同时带动情感的体验与文本的解读。在设计教案时,先安排让学生回顾文言文学习的步骤:朗读课文说读课文品读课文。在整体感知阶段,先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再听录音示范朗读,与自己的朗读相比较,说

7、说哪些地方的处理更好一些。学生可以说,也可以读,最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这样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停顿的划分,节奏、轻重的处理,初步理解课文。在品味语言时,抓住重点的写景句,着重指导如何读出宁静的美,从而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学完课文后再通过声情并茂地背诵全文,去领悟苏轼旷达超然的人生情怀。在反复的课文朗读中,让学生顺利地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深入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促进知、情、意的发展。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品味语言,领悟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是教学的重点。本文字约言丰,叙事、写景都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尤其是写景的一句“庭

8、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极富特色。让学生找出描写夜游的句子后,发挥想像,说说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再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分析作者描写月色的妙处所在,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渗透知人论世的观点,体会苏轼微妙复杂的心境。古代的优秀诗文有着巨大的解读空间,需要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有关作者、作品的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拓展,拉近与作品的距离。领悟作者情感这一环节,是本文教学的又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文的思想感情是比较含蓄的,要抓住能表达心情的词语,尤其是理解“闲人” 的含义,更重要的是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时的政治背景,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9、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主要成就和人生经历,有条件的可以去看百家讲坛制作的系列讲座苏轼。开始上课时引导背诵咏月名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延伸中引用定风波这篇同样写于黄州的重要作品,从写景叙事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面对人生风雨的一种“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欣赏他的散文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清新恬淡的特色。这一教学设计,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他们自主预习,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也能够思维激发、灵性涌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问题与建议1、要补充设计练习“你赞同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吗?”教会学生辩证看待人和事。以往,在教学中,点到苏轼的乐观豁达即收尾,往往忽略了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意见,用现代人的眼光向苏轼提出建议。2、建议在课后练习上增添文章写作背景以及苏轼相关的文学作品定风波,以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