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pptx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709823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燃烧及其利用单元复习一遍过考试说明考纲要求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酒精 、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6、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课程标准课标要求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3、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4、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5、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6、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7、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了解通过石油的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8、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9、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3、10、认识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11、树立环境保护意识;12、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正面认识化学的作用。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燃烧概念可燃物跟 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必须为 ;与 接触;温度达到 (即 )。充分燃烧措施燃烧时要有足够的 ; 燃料与空气要有 。注意点(1)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2)燃烧一定能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过程不一定属于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由于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燃烧。氧气(或空气)可

4、燃物 氧气(或空气)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空气(或氧气) 足够大的接触面知识点一【重难点1】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实验一设计的目的是证明燃烧需要 ;比较现象说明燃烧需要 ;比较现象说明燃烧需要 ;现象是 。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验方法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注意事项 在验证每一个条件时,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温度的影响,则所选可燃物的种类、质量、形状、氧气的含量等需相同,然后通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燃烧现象的不同,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氧气(或空气)水中白磷燃烧环保,防止生成的

5、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燃烧的条件【典型例题1】(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解析】 A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没有燃烧,不符合题意; B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若再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符合题意; C在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不符合题意; D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还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 B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变式训练1】 (2020年北京丰台区

6、中考一模)用如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将两小块白磷固定在U形管底部基座上, 分别加入等体积冷水和热水,白磷均不燃烧。一段时间后,将装置倒置。(1)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的现象是_。(2)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验证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解析】(1)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的现象是:装置倒置后,露出冷水的白磷不燃烧,露出热水的白磷燃烧;(2)该实验能验证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当装置倒置后,右侧白磷与氧气接触后,可以燃烧。【答案】 (1)装置倒置后,露出冷水的白磷不燃烧,露出热水的白磷燃烧 ;(2)能

7、 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灭火原理破坏 ,三者破坏其一即可,也可同时都破坏。常用方法清除 或使 跟其他物品隔离;隔绝_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 以下。应用实例(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 ;(3)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可以扑灭,其灭火原理是 。注意点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着火点 知识点二【重难点2】常用的灭火器灭

8、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器灭火原理使用范围干粉灭火器隔绝氧气可用来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 隔绝氧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品的火灾。水基型灭火器隔绝氧气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一般火灾。知识点二【典型例题2】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隔离带B面粉厂禁止烟火的主要原因是防爆C油锅起火时直接用水浇灭D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口鼻【解析】A、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隔离带,属于移走可燃物灭火原理,说法正确;B、面粉厂空气中含有大量可燃性面粉颗粒,禁止烟火的主要原因是防爆,说法正

9、确;C、油锅起火时应用锅盖盖灭,浇水会使油溅出继续燃烧,说法错误;D、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口鼻,滤掉有害烟尘,说法正确。故选C。【答案】C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知识点二【变式训练2】 (2020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B通过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D图书馆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答案】 C【解析】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不符合题意;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符合题意;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

10、损坏,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符合题意。故选C。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知识点三易燃易爆的安全常识爆 炸(1)化学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物理爆炸:由于气体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因受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安全常识(1)煤气泄漏需立即 ,打开门窗通风;(2)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 ;(3)使用燃煤取暖、燃气热水器要注意 ;(4)油库、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一定要 ;(5)被困在火灾现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不要乘电梯;(6)可燃性气体都存在爆炸极限,点燃前一定要 。关闭阀门电源通风严禁烟火验纯

11、知识点三【重难点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易燃易爆的安全常识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 燃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般情况下,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的燃烧发生条件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否发光 发 光 发 光 无明显发光现象 发 光 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较慢,不容易察觉 放热明显 联系 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爆炸也不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典型例题3】(2020湖南省长沙市中考)2

1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答案】 A知识点三【解析】 A面粉加工厂内含有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符合题意; B易燃易爆物品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运输时要避开人口稠密区,不符合题意; C家用天然气泄漏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不符合题意; D

13、存放易燃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易燃易爆的安全常识【变式训练3】 (2020年安徽省中考)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A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面粉加工厂D居民住宅区【解析】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A选项是腐蚀品标志;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没有毒性,B选项是有毒品标志;面粉颗粒在空气中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选项是禁止烟火标志,面粉加工厂禁止引火,防止发生爆炸;D选项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居民住宅区应张贴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B。【答案】B知识点三易燃易爆的安全常识知识点四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在化学

14、变化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在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反应常见例子1 1、燃烧、燃烧2 2、缓慢氧化、缓慢氧化3 3、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4 4、氧化钙与水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 CaO+H2O=Ca(OH)2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反应注意点 由于物理变化过程中也可能有放热和吸热现象,所以有热量变化时不一定发生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重难点4】物理和化学描述放热和吸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不同知识点四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两者“吸热、放热”所指对象不同而使温度变化相反。物理变化中的“吸热”与“放热”是清楚的表达了物体本身的热量变化,除了物体处于熔点、沸点时,热量的变化不会导致其温度变化以外,确实自身伴随

15、吸热或放热而自身温度上升或下降。化学反应中的“吸热”与“放热”不是指某种物质,而是指反应本身需要外部提供热量才能进行或伴随反应反应物会释放热量的过程,所以,“吸热反应”是反应物从外部吸收热量,使得外部物质会因失去热量而温度降低;而在“放热反应”中,外部物质因为吸收了反应物释放的热量而温度上升。 知识点四【典型例题4】(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下列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C .使用电池时电能变成化学能D.过氧化氢分解时放出热量【解析】 A、一般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

16、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则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则正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生成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即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电池时化学能变成电能,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分解时会发出热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 C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变式训练4】 ( 2020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一模)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氢氧燃料电池

17、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解析】 A、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不符合题意;B、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酸反应、缓慢氧化、氧化钙和水等也会放热,不符合题意;C、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化学反应而获得的,不符合题意;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知识点四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知识点五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煤煤是混合物,主要含 元素,称“工业的粮食”;石油石油是混合物,主要含 元素,称“工业的血液”;天然气天然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沼气),其燃烧

18、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可再生能源理想能源氢气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清洁能源乙醇俗称 ,化学式为 ,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的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碳碳、氢甲烷 CH4+2O2 = CO2+2H2O点燃 2H2+O2 = 2H2O点燃酒精C2H5OH C2H5OH+3O2 = 2CO2+3H2O点燃知识点五【重难点5】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能源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利用原理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利用石油组分中各物质利用

19、石油组分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的沸点不同变化类型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产品固体:焦炭冶金工业重要原料;液体:煤焦油化工原料, 粗氨水化肥 ;气体:煤气(氢气、甲烷、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料。汽油、煤油和柴油汽油、煤油和柴油用作燃料;润滑油润滑油用于轴承;石蜡石蜡用于制蜡烛等,沥青沥青铺马路等。等。【典型例题5】(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知识点五【解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故选C。【答案】C 能源【变式训练5】 (湖北省荆州

20、市2020年中考)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C .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知识点五【解析】 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加工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A错;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B正确;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C错;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一次能源, D错。故选B。【答案】 B能源知识点六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它们是形成酸雨

21、的主要气体。2、汽车用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节省_;减少_;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_;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_;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加大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SO2和NO2 一氧化碳 石油资源 汽车尾气的污染 充分燃烧 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知识点六【重难点6】酸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形成 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

22、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森林的生长;污染水体;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等。防治 减少SO2等酸性气体的排放;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使用脱硫燃料等。注意点 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利昂等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形成酸雨。【典型例题6】(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它们是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其中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是_。(3)煤燃烧排放的_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新能源的应用可有效缓解该问题,目前人类正

23、在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是_。知识点六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天然气,不可;(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其中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是汽油,故答案:汽油;(3)煤燃烧排放的S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新能源的应用可有效缓解该问题,目前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是风能和潮汐能等,故答案:SO2;风能和潮汐能等。【答案】 (1)天然气;不可; (2)汽油(或其它合理答案); (2) SO2(或其它合理答案);风能(或其它合理答案) 【变式训练6】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初三期末)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

24、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酒精是最理想的燃料C植树造林能有效缓解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D煤燃烧时放出SO2、CO2等污染物,溶于水形成酸雨知识点六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解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说法错误;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故B说法错误;C、植树造林后,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故C说法正确;D、煤炭燃烧放出的SO2、NO2等污染物溶于水后,会形成酸雨。故D说法错误。故选C。【答案】C 知识点七氢气2、氢气的化学性

25、质(1)可燃性(点燃前要验纯)2H2 + O2 = 2H2O 点燃(2)还原性: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管壁有水雾生成。 H2 + CuO = Cu + H2O 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1)药品:锌粒与稀硫酸(2)原理:Zn+H2SO4=ZnSO4 +H2 (3)装置: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重难点7】氢能源知识点七氢气1、氢能源的三大优点:来源广泛;燃烧时热值高;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2、广泛使用面临的困难:制取成本高和贮存运输困难。 人类制取氢气最理想的科学设想:人类制取氢气最理想的科学设想:找到某种催化

26、剂,利用太阳光分解海找到某种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分解海水。水。【典型例题7】(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炒菜时油锅着火,通常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2)氢能源的优点是来源广;热值高;_。(3)冬天取暖大量使用含硫煤,排放的_(填化学式)气体,会形成酸雨。知识点七氢气【解析】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空气,故填:隔绝空气。(2)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最洁净能源,无污染,氢能源的优点是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故填:无污染。(3)含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排放的二氧化硫

27、气体,会形成酸雨,故填:SO2。【答案】 (1)隔绝空气 ; (2)无污染 ; (3) SO2。【变式训练7】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长远趋势看,氢能源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路线之一。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仍是汽油或柴油。汽油或柴油属于 (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2)氢能源汽车在氢气燃烧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氢气是一种高效的绿色能源,但至今没能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写一条)。知识点七氢气【解析】(1)汽油或柴油是通过石油炼化得到的,属于二次能源;(2)氢气燃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运输液化困难限制了氢气能源的使用和推广。【答案】 (1)二次能源; (2)化学能转化成内能;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运输液化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胎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