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资料与习题 (10).doc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7149526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资料与习题 (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资料与习题 (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资料与习题 (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资料与习题 (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资料与习题 (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济学计算题归类分析一、股票价格计算题 例1:某甲购买了某股份公司上市发行的面额为10元的股票1000股,与其每年每股可得5%的股息,而当年银行存款利率为4%,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1年后某甲的股票价格是( C) A、1000元 B、12000元 C、12500元 D、15000元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面额预期股息率/银行存款利息率1000105%4%=12500演练:1、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息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CA12500股 B10000股 C80

2、00股 D7500股2、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了2,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AA1 5元 B、20元 C、30元 D40元 解析:A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先算股票市场价格为20元时的银行利率:0420=2。现在银行利率提高2,即为4,预期股息为06元,此时股票价格为:064=15(元)。 知识链接:考查知识点:股票方法:掌握并熟练运用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票面金额预期股息率/银行利息率3. 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

3、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到2%时,他的股票( B )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二 、商品交换 例2: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若1把斧子换15千克大米,写成等式是: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请回答: (1)为什么需要交换? 答:因为它们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而且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为什么能够交换?因为它们都有使用价值,且两者有共同的属性,即价值。(3)为什么1把斧子能够与15千克大米交换?答:因为1把斧子与15千克大米的价值量相等。(4)何物是交换价值(或等价物)?15千克大米;(5)这种交换是商品流通吗?为什么?一、2014年中国银行招

4、聘考试大纲详细介绍与考情分析。二、2014年中国银行招聘考试重点时事政治资料。三、2014中国考试全套在线高清教学视频课程及讲义。四、中国银行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参考。五、2014全套中国银行考试面试视频课程与面试宝典。六、中国银行考试托业英语复习讲义与模拟试题。七、综合(中国银行相关知识)复习讲义与模拟试题。八、综合(经济金融)复习讲义与模拟试题。九、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复习讲义与模拟试题。十、中国银行适应能力测试复习讲义与模拟试题。资料打包下载地址:这种交换是物物交换,只有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才是商品流通。(6)交换时的比例关系会变化的吗?为什么?会变。当生产两者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或两者供求关系发

5、生不同等比例变化时。(7)假如生产斧子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1把斧子=( )千克大米;假如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 ) 把斧子=15千克大米。答:15;1/2(8)这种交换的现象与本质各是什么?答:现象是物与物的关系,本质是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三、商品价值量(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1 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C)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

6、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所以选C。2(09全国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B)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

8、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所以本题选 B。3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B)A2 B4 C8 D16【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

9、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项。4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B)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解析】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1+30%)200元。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因此,价值总量是200元2400元。所以选B。例1、假设2007

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

11、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有X=12.5 综合式为 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例2、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

1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使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

13、%。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100(110%)(110%)=121亿。正确答案应为C。例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解析: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

14、,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正确答案应为B。例3:若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1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解析:设原来生产1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X,原来生产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y。则等式为 x=2y 设现在生产1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现在生产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b。则等式为a=2x b=y/2 a:b=2x:y/2=4y:y2=8 演练:1、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

15、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C)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解析:去年:1克黄金16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 16克白银今年:2克黄金16克白银 5件A商品=4克黄金 16克白银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D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解析: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总量

16、与(个别、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3、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其原因是:D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B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C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D. 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4、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A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 D高档商

17、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完善5、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C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4生产同样一韶MP4,甲耗费8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甲的2倍劳动时间,丙耗费甲的一半劳动时间,则三人生产出来的MP4的

18、价值量AA同样大 B甲比乙大,乙比丙大 C丙比乙大,乙比甲大 D不能比较解析: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本题是关于价值量的计算题,需要考生搞清楚三对关系: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同时,要搞清楚使用价值总量实质就是使用价值,也就是商品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故选A项。总结:考查知识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方法:准

19、确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以及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知识链接价 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反比正比正比 反比考考你: 假定一件上衣的价格是40元,现在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假定生产上衣的原材料的价格不变)。据此回答1-2题 1据题目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20元 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 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的发行量增加1倍,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 如果

20、纸币发行量不变,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则1件上衣的价格或低于或高于20元ABCD2上题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C )A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B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C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纸币的发行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D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假设1台手机与6辆自行车交换成功。现在手机和自行车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手机行业和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1倍。则手机与自行车的交换比例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D ) A13 16 112 B16 112 13

21、 C112 16 13 D112 13 164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D ) A30元 B60元 C90元 D120元该事例说明了什么?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还说明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三、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题 例: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 A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

22、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解析: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1000/4=250 设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为X则500X=250 推出X=0.5假定2008年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万亿件,每件价格为l元,若发行纸币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l元纸币相当于 ,出现了较明显的 经济现象。 A AO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BO5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C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D1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解析:A纸币发行有其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来确定。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

23、定的,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按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0005=60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12000亿元,因而l元纸币相当于05元货币的购买力;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了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经济现象。故选A项。 知识归纳考查知识点: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关系方法:记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并能熟练使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数量商品单价/货币流通次数知识拓展: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何危害性?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

24、货膨胀。其危害是: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势必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危及社会稳定。我国目前控制物价上涨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算一算: 假定今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2000亿元上升为3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4次上升为今年的一年5次,那么今年流通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 B ) A需要发行纸币400亿元 B需要增发纸币100亿元 C纸币发行量不变 D需要增发纸币10亿元四、关于汇率的计算题例1、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D

25、)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解析:欧元升值5%,则原来的1欧元=10元人民币变为现在的1欧元=10+105%=10.5元人民币。小张购买5欧元的小饰品,原来应支付510=50元人民币,现在应支付510.5=52.5元人民币2、2005年5月28日,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827.65元;2007年4月10日1OO美元可兑换人民币772.9元。这说明( A )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美元兑换人民币增多 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 A B C D3、在我国外汇市场上,2007年1月1日,1 00美元=771.99元人民币;2

26、008年1月1日,100美元=73040元人民币。材料反映了D人民币升值了 人民币贬值了 美元升值了 美元贬值了A B C D解析:D由题干材料可知,2007年1月1日100美元能兑换的人民币比2008年1月1日能兑换的人民币少了,这说明人民币升值,而美元贬值了。知识拓展:什么是外汇、汇率、外汇储备?外汇: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

27、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作用)的外汇积累。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汇率的波动对国内和世界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引起出口扩大和进口的减少,国内物价上涨,国际储备增加,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资金外逃。为了刺激出口的增长往往采取直接宣布本币贬值,即本币汇率下降的做法。一国货币对外升值,通常会引起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国内物价稳定,国际储备减少,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吸收外资流入。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企业,不利于出口企业。五、储蓄存款(债券)利息计算题例1: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主要是银行利息。假设某储户有5万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

28、为2.2%(利息税20%)。当年居民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了5%,则该储户的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是( )A、880元 B、924元 C、1100元 D、836元 解析:500002.2%500002.2%20%=880元 8808805%=836元 例2:张某有现金l0000元人民币,于2008年1月一次性存入银行,存款时间为5年,此时银行5年期年利率调为558,利息税率为5。请问存款到期后,张某可得利息 。A580元 B1000元 C2650元 D2900元解析:C根据税后利息=本金利率一本金利率X税率:本金利率X(1一利息税率)=1 0000 x558x5一(10000 x558x5 x5)=2

29、6505(元)。故选C项。例3:张某原有定期一年的2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225,利息税为20,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 14,利息税率为5。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张某将2万元人民币存人银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DA、820元 B6624元 C360元 D4266元解析:在利息上调之前,张某的利息收入为:利息收入:(2000225)l一(20000 x225)1 x20=360(元);在利息上调后,张某的利息收入为:(20000X 414)l一(20000x414),lx5=7866(元);多得利息=7866360=4266(元)。知识拓展:存款储蓄有何作用?公民的个人存款储蓄

30、,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稳定币值。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注意材料提供的是何种利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就是指年利率 年利率=月利率12 月利率=日利率30六、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例1: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B)A、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大1倍,每年获利1亿元B、成本总量减少80%,利润总量减少30%C、成本总量增加60%,利润总量增加10%D、投资规模扩大20%,利润增长15%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之间

31、的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而企业利润用公式表示则是:企业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由此可以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可见,判断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增长的幅度是否超过生产成本增长的幅度。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大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小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长幅度同步,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例2: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A、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

32、大1倍,每年获利1亿元B、成本总量减少80%,利润总量减少30%C、成本总量增加60%,利润总量增加10%D、投资规模扩大20%,利润增长15%解析:据此分析:在A项中,企业利润与生产成本均扩大1倍,增长的幅度相同,所以经济效益不变。对于B项,设变化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1+a/b,变化后,则企业的经济效益为1+(0.7a/0.2b)=1+(3.5a/b),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在C、D项中,利润增加的均幅度小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知识拓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哪些?1、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

33、文化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此外,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七、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假设小李2008年2月份和3月份的工资都是4000元,那么他3月比2月应少纳税 元。C级 次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 税 率() 1 X500 5 2 500元X2000元 10 3 2000元X5000元 15A2 1 5元

34、B235元 C60元 D360元解析:C起征点为1600元,2月时,小李的应纳税部分为:40001600=2400(元),小李应纳税:500 x5+1500lO+40015=235(元);起征点为2000元,3月时,小李的应纳税部分为:40002000=2000(元),小李应纳税:500x5+1500x10=175(元);那么小李3月份比2月份少纳税:235一175= 60(元)。知识归纳考查知识点:个人所得税方法指要: 1、注意2008年2月先扣除1600元,2008年3月1日后,注意先扣除2000元 2、分段计算 八、国民收入的计算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500

35、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10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400亿元,企业利润为150亿元,那么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是AA6550亿元 1 550亿元 B5000亿元 1550亿元C550亿元 550亿元 D5550亿元 1500亿元解析:A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用公式表示为:社会总产值=C+V+M。公式中,C表示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等,M表示国民收入中支付给职工工资后的利润余额。由此可知,题中C为5000亿元,V为1000亿元,M为(400+150)亿元。因此,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C+V+M=5000+1000+(400+1

36、50)=6550(亿元)。而国民收入则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现就是净产值。用公式表示为:国民收入=(C+V+M)一C=V+M,它表示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因此,该国在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V+M:1000+(400+150)=1550(亿元)。九、关于GNP、GDP的计算题例题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计算方式上( D)A. 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B. 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C. 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D. GDP不包括

37、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把握好GNP与GDP的定义和计算范围。顾名思义,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以本国居民为计算范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以国土为界来进行计算的。所以,答案为D。知识拓展: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有何区别?第一,含义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第二,计算方法、计算范围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常住居民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38、,全部计人国民生产总值,它不包括外国公民在居住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界为计算范围,只要在本国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管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所生产的,全部计人国内生产总值,它不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十、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题 例题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 A. 10万元 B. 9万元 C. 8万元 D. 7万元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只有年薪才是劳动收入,即

39、527(万元)。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党的十七大把它称为合法的财产性收入),不合题意。所以,答案为D。十一、关于商业银行利润的计算题例8:某商业银行在2004年吸收存款5000万元,发放贷款3500万元,当年银行存、贷款利率分别是3%和8%,其中各种开支50万元。请问该银行2004年的利润是A、430万元 B、200万元 C、480万元 D、80万元解析:商业银行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储户的存款利息最终来源于银行的贷款利息,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始终高于存款利率。商业银行的银行利润计算公式为: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可见,该商业银行在2004年的

40、利润为:35008%-50003%-50=80万元,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D项。十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例:某公有制企业职工刘国庆每月工资800元,奖金200元,投入10000元作为企业的股份,每年可得股息2400元,同时刘国庆以技术入股,每年可得股息12000元。刘国庆临街还有门面2间,每月要得租金600元。请问刘国庆每月的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多少? 按劳分配:800200生产要素分配:240012000600这三项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党的十七大所说的财产性收入。十三、企业增值税的计算某服装加工厂购进一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额850元、增值税金l 445元(850元

41、 1 7的税率)。该增值税金由纺织厂上缴并开具给服装 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黝注暇商品销售价850元, 增值税金1445元,合计994.5元。服装厂将这匹布料加工成服装后销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 500元。服装厂应缴的增植税金是BA120元 B110,5元 C255元 D1 445元B根据公式纳税额=(增值后一增值前)税率,先算出增值额=1500-850=650(元),再算纳税额=650x17=1105(元)。 热点经济术语练习题一、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结果。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42、。我国正在积极采取绿色GDP核算体系。据此回答第l一2题。1绿色GDP D 仍以国界为标准计算 仍以货币形式表现 其数值小于GDP 仍然是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A B C D2我国采用绿色GDP核算体系 CA将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B将增加资源消耗量 C将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D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财产性收入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叔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备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据此回答第35题。3上述提法体现了党 DA、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导 B、是全民的政党 C、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D、科学执政能力的增强4、财产性收入包括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的 B按劳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A B C D5、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 CA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各种生产要素都有价值三、幸福指教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包括收入、就业保障以及自然环境的一种感受。有专家指出,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