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

上传人:shaoziwen 文档编号:721834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2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 J 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唇冒GB 5 5 0 2 3 一2 0 2 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e n e r a l c o d e for s c a ffo l d i n c o n s t ruc t i o n2 0 2 2 一 0 3 一 1 0 发布2 0 2 2 一 1 0 一 0 1 实施富 瞥柔 笃 口 恳 住 睿 瞥霆 臀馨 联 “ 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2 0 2 2 年第4 9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 B5 5 0 2 3 一 2 0 2 2 ,自2 0

2、 2 2 年1 0 月1日 起实施。 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 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同时废止下列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一、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 B 5 1 2 10一 2 016第8 . 3 . 9 、9 . 0 . 5 、9 . 0 . 8 、1 1 . 2 . 1 、1 1 . 2 . 2 条。 二、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 130 -2 0 1 1 第 3 . 4 . 3 、6 . 2 . 3 、6 . 3 . 3 、6 . 3 . 5 、6 . 4 . 4 、6 . 6

3、 . 3 、6 . 6 . 5 、7 . 4 . 2 、7 . 4 . 5 、8 . 1 . 4 、9 . 0 . 1 、9 . 0 . 4 、9 . 0 . 5 、9 . 0 . 7 、9 . 0 . 1 3 、9 , 0 . 1 4 条。 三、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 164 一 2 0 0 8 第1 . 0 . 3 、3 . 1 . 1 、3 . 1 . 3 、 6 . 1 . 2 、6 . 1 . 3 、 6 . 1 . 4 、 6 . 2 . 2 、6 . 2 . 3 、6 . 2 . 4 、6 . 2 . 6 、6 . 2 . 7 、6 . 2 . 8 、6 . 3

4、 . 1 、8 . 0 . 5 、8 . 0 . 8 条。 四、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 GJ 1 66-2 0 1 6 第7 . 4 . 7 、9 . 0 . 3 、9 . 0 . 7 、9 . 0 . 1 1 条。 五、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 GJ 2 02一 2 010第 4 . 4 . 2 、4 . 4 . 5 、4 . 4 . 1 0 、4 . 5 . 1 、4 . 5 . 3 、5 . 2 . 1 1 、5 . 4 . 7 、5 . 4 . 1 0 、 5 . 4 . 1 3 、 5 . 5 . 8 、 6 . 3 . 1 、 6 . 3 . 4 、

5、6 . 5 . 1 、 6 . 5 . 7 、6 . 5 . 1 0 、6 . 5 . 1 1 、7 . 0 . 1 、7 . 0 . 3 、8 . 2 . 1 条。 六、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 GJ 2 5 4 一 2 0 1 1 第3 . 0 . 2 、 4 . 2 . 5 、 6 . 0 . 3 、 6 . 0 . 7 、 8 . 0 . 6 、 8 . 0 . 8 、 8 . 0 . 1 2 、8 . 0 . 1 3 、8 . 0 . 1 4 、8 . 0 . 2 1 、8 . 0 . 2 2 、8 . 0 . 2 3 条。 本规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 www.m

6、oh盯d.9 o v . 。 n) 公开, 并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2 2 年 3 月 1 0日前 、 曰 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行规则,2 0 1 6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印发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政府制定强制性标准、社会团体制定自愿采用性标准的长远目标,明确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成的 “ 技术法规”体系。 关于规范种类。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

7、覆盖工程建设领域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工程项目类规范 ( 简称项目 规范)和通用技术类规范 ( 简称通用规范)两种类型。项目 规范以工程建设项目 整体为对象,以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为主要内容。通用规范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功能性能要求的各专业通用技术为对象,以勘察、设计、施工、维修、养护等通用技术要求为主要内容。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中,项目 规范为主干,通用规范是对各类项目共性的、通用的专业性关键技术措施的规定。 关于五大要素指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各项要素是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规定,是支撑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 基本要求。 项目 的规

8、模要求主要规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应具备完整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项目的布局要求主要规定了产业布局、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以及与规模相协调的统筹性技术要求,应考虑供给能力合理分布,提高相关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项目的功能要求主要规定项目构成和用途,明确项目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项目 发挥预期作用的保障。项目的性能要求主要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或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的适用性,明确项目质量、安全、节能、环保、宜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水平。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建设项目功能、J性能要求的基本技术规定,是落实城乡建设安全、绿色、韧性、智慧、宜居、

9、公平、有效率等发展目 标的基本保障。 关于规范实施。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具有强制约束力,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众权益和公众利益,以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性底线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维修、养护、拆除等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其中,对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 ( 指不改变现有使用功能) ,当条件不具备、执行现行规范确有困难时, 应不低于原建造时的标准。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配套的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保障达到强制性规范要求的成熟技术措施,一般情况下也应当执行。在满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规定的项目功能

10、、性能要求和关键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可合理选用相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使项目功能、性能更加优化或达到更高水平。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要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协调配套,各项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相关技术水平。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后,现行相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应及时修订,且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现行工程建设标准 ( 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中有关规定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不一致的,以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为准。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 材料与构配件 34 设计 。 4

11、4 . 1 一般规定 一4 4 . 2 荷载 4 4 . 3 结构设计 。 。 。 6 4 . 4 构造 要求 。 75 搭设、使用与拆除 10 5 . 1 个人防护 1 0 5 . 2 搭设 。 1 0 5 . 3 使用 1 1 5 . 4 拆除 。 1 26 检查与验收 14附: 起草说明 151 总则1 . 0 . 1 为保障 施工脚手架安全、 适用,制定本规范。1 . 0 . 2 施工脚手架的材料与构配件选用、 设计、搭设、 使用、拆除、检查与验收必须执行本规范。1 . 0 . 3 脚手架应稳固可靠,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与安全,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 符合国家资源节约利用、环保、防灾

12、减灾、应急管理等政策 ; 2 保障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 3 鼓励脚手架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1 . 0 . 4 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2 基 本 规 定2 . 0 . 1 脚手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 2 不应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3 应满足使用要求,并应具有安全防护功能; 4 附着或支承在工程结构上的脚手架,不应使所附着的工程结构或支承脚手架的工程结构受到损害。2 . 0 . 2 脚手架应根据使用功能和环境进行设计。2 . 0 . 3 脚手架搭

13、设和拆除作业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审批后实施。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 2 脚手架类型选择; 3 所用材料、构配件类型及规格; 4 结构与构造设计施工图; 5 结构设计计算书; 6 搭设、拆除 施工计划; 7 搭设、拆除技术要求; 8 质量控制措施; 9 安全控制措施; 1 0 应急预案。2 . 0 . 4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前, 应将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 . 0 . 5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 不应改变其结构体系。2 . 0 . 6 当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需要修改时,修改后的方案应经

14、审批后实施。3 材料与构配件3 . 0 . 1 脚手架材料与构配件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脚手架使用的需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3 . 0 . 2 脚手架材料与构配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3 . 0 . 3 脚手架所用杆件和构配件应配套使用,并应满足组架方式及构造要求。3 . 0 . 4 脚手架材料与构配件在使用周期内,应及时检查、分类、维护、保养,对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废,并应形成文件记录。3 . 0 . 5 对于无法通过结构分析、外观检查和测量检查确定性能的材料与构配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受力性能。4 设计4 . 1 一 般 规 定4 . 1 . 1 脚手架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

15、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应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4 . 1 . 2 脚手架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4 . 1 . 3 脚手架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平整坚实,应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2 应设置排水措施,搭设场地不应积水; 3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胀措施。4 . 1 . 4 应对支撑脚手架的工程结构和脚手架所附着的工程结构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当验算不能满足安全承载要求时,应根据验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4 . 2 荷载4 。 2 。 14 。 2 。 2 l 2 3 44 。 2 。 3 1 2 34 。 2. 4脚手架承受的荷载应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16、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脚手架结构件自 重;脚手板、安全网、栏杆等附件的自重;支撑脚手架所支撑的物体自重;其他永久荷载。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施工荷载 ;风荷载;其他可变荷载。脚手架可变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作业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且不应低于表4 . 2 . 4 一 1 的规定; 表4 . 2 . 4 一 1 作业脚手架施工荷载 标准 值序号作业脚手架用途施工荷载标准值 ( k N / 耐 )l砌筑工程作业3 . 02其他主 体结构工程作 业2 . 03装饰装修作业2 . 04防护1 . 0 2 当作业脚手架上存在 2 个及以上作业层同

17、时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取值不应小于5 . o k N / mZ ; 3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支撑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且不应低于表4 . 2 . 4 一 2 的规定; 表4 . 2 . 4 一 支撑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 值类别施工荷载标准值 ( k N / 耐 ) 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脚手架一般2 . 5有水平泵管设置4 . 0轻钢结构、轻钢空间网架 结构2 . 0普通钢结构3 . 0重型钢结构3 . 5 4 支撑脚手架上移动的设备、工具等物品应按其自重计算可变荷载标准值。4 . 2 . 5 在计算水平风荷载标准值时, 高耸塔式结构、悬臂结构等特殊脚手架结构应计人风荷

18、载的脉动增大效应。4 . 2 . 6 对于脚手架上的动力荷载, 应将振动、冲击物体的自 重乘以动力系数1 . 35后计入可变荷载标准值。4 . 2 . 7 脚手架设计时, 荷载应按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需要分别进行组合, 并应根据正常搭设、使用或拆除过程中在脚手架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取最不利的荷载组合。4 . 3 结 构 设 计4 . 3 . 1 脚手架设计计算应根据工程实际施工工况进行,结果应满足对脚手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4 . 3 . 2 脚手架结构设计计算应依据施工工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最不利杆件及构配件,以其最不利截面和最不利工况作为计算条件, 计算单元的选

19、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取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 2 应选取跨距、间距变化和几何形状、承力特性改变部位的杆件、构配件; 3 应选取架体构造变化处或薄弱处的杆件、构配件; 4 当脚手架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选取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4 . 3 . 3 脚手架杆件和构配件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杆件和构配件稳定性、变形应按毛截面计算。4 . 3 . 4 当 脚手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和材料强度设计值计算。当脚手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标准组合和变形限值进行计算。4 . 3 . 5 脚手架受弯构件容许挠度应符合表4 . 3 . 5 的规

20、定。表 4 . 3 . 5 脚手架受弯构件容许挠度构件类别容许挠度 ( rlun )脚手板、水平杆件1 / 1 5 0 与1 0 取较小值作业脚手架悬挑受弯杆件1 / 4 0 0模板支撑脚手架受弯杆件1 / 4 0 0注:1 为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对悬挑构件为悬伸长度的 2 倍。4 . 3 . 6 模板支撑脚手架应根据施工工况对连续支撑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最不利的工况计算确定支撑层数。4 . 4 构 造 要 求4 . 4 . 1 脚手架构造措施应合理、 齐全、 完整, 并应保证架体传力清晰、受力均匀。4 . 4 . 2 脚手架杆件连接节点应具备足够强度和转动刚度,架体在使用期内节点应无松动。4

21、 . 4 . 3 脚手架立杆间 距、步距应通过设计确定。4 . 4 . 4 脚手架作业层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脚手架、满堂支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并应满足稳固可靠的要求。当作业层边缘与结构外表面的距离大于1 50m 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 采用挂钩连接的钢脚手板,应带有自锁装置且与作业层水平杆锁紧。 3 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竹芭脚手板应有可靠的水平杆支承,并应绑扎稳固。 4 脚手架作业层外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5 作业脚手架底层脚手板应采取封闭措施。 6 沿所施工建筑物每3 层或高度不大于10m处应设置一层水平防护。 7 作业

22、层外侧应采用安全网封闭。当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时,密目安全网应满足阻燃要求。 8 脚手板伸出横向 水平杆以外的部分不应大于Z oom m 。4 . 4 . 5 脚手架底部立杆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与相邻立杆连接稳固。4 . 4 . 6 作业脚手架应按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连墙件应采用能承受压力和拉力的刚性构件,并应与工程结构和架体连接牢固; 2 连墙点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3 跨,竖向间距不得超过3步,连墙点之上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应超过2 步; 3 在架体的转角处、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应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4 m。4 .

23、4 . 7 作业脚手架的纵向 外侧立面上应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道剪刀撑的宽度应为4 跨一6 跨,且不应小于 6 m,也不应大于g m; 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 倾角应在45“ 一6 00 之间; 2 当搭设高度在24m以 下时, 应在架体两端、转角及中间每隔不超过 15m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当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上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 3 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4 . 4 . 8 悬挑脚手架立杆底部应与悬挑支承结构可靠连接;应在立杆底部设置纵向扫地杆,并应间断设置水平剪刀撑或水平斜撑杆 。4

24、. 4 . 9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析架应采用析架或刚架结构,杆件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2 应设有防倾、防坠、停层、荷载、同步升降控制装置,各类装置应灵敏可靠; 3 在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均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每道附墙支座应能承担竖向主框架的全部荷载; 4 当采用电动升降设备时,电动升降设备连续升降距离应大于一个楼层高度,并应有制动和定位功能。4 . 4 . 1 0 应对下列部位的作业脚手架采取可靠的构造加强措施: 1 附着、支承于工程结构的连接处; 2 平面布置的转角处; 3 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等设施断开或开洞处; 4 楼面高度大于

25、连墙件设置竖向高度的部位; 5 工程结构突出物影响架体正常布置处。4 . 4 . n 临街作业脚手架的外侧立面、 转角处应采取有效硬防护措施。4 . 4 . 1 2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 . 0 。4 . 4 . 13 支撑脚手架应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剪刀撑的设置应均匀、 对称; 2 每道竖向剪刀撑的宽度应为 6 mg m,剪刀撑斜杆的倾角应在4 5 0 一6 0 0 之间。4 . 4 . 1 4 支撑脚手架的水平杆应按步距沿纵向和横向通长连续设置,且应与相邻立杆连接稳固。4 . 4 . 15 脚手架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调节螺杆插人脚手架立杆内的长度不应

26、小于 1 50m m,且调节螺杆伸出长度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插人的立杆钢管直径为 42m m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 2 0 0 mm; 2 当插人的立杆钢管直径为48. 3 mm及以上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s o o m m 。4 . 4 . 16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螺杆插人脚手架立杆钢管内的间隙不应大于2 . s m m 。5 搭设、 使用与拆除5 . 1 个 人 防 护5 . 1 . 1 搭设和拆除脚手架作业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应穿防滑鞋。5 . 1 . 2 在搭设和拆除脚手架作业时, 应设置安全警戒线、 警戒标志,并应由专人监护,严禁非作业人

27、员人内。5 . 1 . 3 当 在脚手架上架设临时施工用电 线路时, 应有绝缘措施,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防滑鞋;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之间应设有安全距离,并应设置接地、防雷设施。5 . 1 . 4 当 在狭小空间或空气不流通空间进行搭设、 使用和拆除脚手架作业时,应采取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措施,并应防止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5 . 2 搭设5 . 2 . 1 脚手架应按顺序搭设,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落地作业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应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同步, 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2 步,且自由高度不应大于4 m; 2 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应随架体同步搭设; 3 构件组装类脚手

28、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应自下而上按步逐层搭设;并应逐层改变搭设方向; 4 每搭设完一步距架体后,应及时校正立杆间距、步距、垂直度及水平杆的水平度。5 . 2 . 2 作业脚手架连墙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件的安装应随作业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 2 当作业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 2 个步距及以上时,在上层连墙件安装完毕前,应采取临时拉结措施。5 . 2 . 3 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搭设时, 悬挑支承结构、附着支座的锚固应稳固可靠。5 . 2 . 4 脚手架安全防护网和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应随架体搭设同步安装到位。5 . 3 使用5 . 3 . 1 脚手架作业层上的荷载不

29、得超过荷载设计值。5 . 3 . 2 雷雨天气、6 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架上作业; 雨、雪、 雾天气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 拆除作业, 雨、雪、霜后上架作业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雪天应清除积雪。5 . 3 . 3 严禁将支撑脚手架、 缆风绳、混凝土输送泵管、 卸料平台及大型设备的支承件等固定在作业脚手架上。严禁在作业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5 . 3 . 4 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脚手架工作状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要受力杆件、剪刀撑等加固杆件和连墙件应无缺失、无松动,架体应无明显变形; 2 场地应无积水,立杆底端应无松动、无悬空; 3 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应无

30、损坏缺失; 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应稳固,防倾、防坠、停层、荷载、同步升降控制装置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架体升降应正常平稳 ; 5 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支承结构应稳固。5 . 3 . 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并应形成记录,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 1 承受偶然荷载后; 2 遇有6 级及以上强风后; 3 大雨及以上降水后; 4 冻结的地基土解冻后; 5 停用超过 1 个月; 6 架体部分拆除; 7 其他特殊情况。5 . 3 . 6 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时, 应及时排除;当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立即撤离作业人员,并应及时组织检查处置 : 1 杆件、连接件因超过材料强度破

31、坏,或因连接节点产生滑移,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2 脚手架部分结构失去平衡; 3 脚手架结构杆件发生失稳; 4 脚手架发生整体倾斜; 5 地基部分失去继续承载的能力。5 . 3 . 7 支撑脚手架在浇筑混凝土、工程结构件安装等施加荷载的过程中,架体下严禁有人。5 . 3 . 8 在脚手架内 进行电 焊、气焊和其他动火作业时, 应在动火申请批准后进行作业,并应采取设置接火斗、配置灭火器、移开易燃物等防火措施,同时应设专人监护。5 . 3 . 9 脚手架使用期间, 严禁在脚手架立杆基础下方及附近实施挖掘作业。5 . 3 . 10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 不得拆除防倾、防坠、停层、荷

32、载、同步升降控制装置。5 . 3 . n 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升降作业时或外挂防 护架在提升作业时,架体上严禁有人,架体下方不得进行交叉作业。5 . 4 拆除5 . 4 . 1 脚手架拆除前,应清除作业层上的堆放物。5 . 4 . 2 脚手架的 拆除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体拆除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按步逐层进行,不应上下同时作业 。 2 同层杆件和构配件应按先外后内的顺序拆除;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应在拆卸至该部位杆件时拆除。 3 作业脚手架连墙件应随架体逐层、同步拆除,不应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 4 作业脚手架拆除作业过程中,当架体悬臂段高度超过 2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5

33、 . 4 . 3 作业脚手架分段拆除时, 应先对未拆除部分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后再进行架体拆除。5 . 4 . 4 架体拆除作业应统一组织, 并应设专人指挥,不得交叉作业。5 . 4 . 5 严禁高空抛掷拆除后的脚手架材料与构配件。6 检查与验收6 . 0 . 1 对搭设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质量, 应按进场批次分品种、 规格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 . 0 . 2 脚手架材料、构配件质量现场检验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外观质量、实测实量检验。6 . 0 . 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及防倾、防坠、荷载控制装置、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件等涉及架体使用安全的构配件应全数检验 。6 . 0 . 4

34、脚手架搭设过程中, 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 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应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使用: 1 2 3 4定后 ; 5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首层水平杆搭设后;作业脚手架每搭设一个楼层高度;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搭设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以及每次下降前、下降就位后; 6 外挂防护架在首次安装完毕、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 7 搭设支撑脚手架,高度每2 步4 步或不大于6 m。6 . 0 . 5 脚手架搭设达到设计高度或安装就位后, 应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脚手架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材料与构配件质量; 2 搭设场地、支承结

35、构件的固定; 3 架体搭设质量; 4 专项施工方案、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及检测报告、检查记录、测试记录等技术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 5 5 0 2 3一2 0 2 2起 草 说 明目次一、基本情况 17二、本规范编制单位、起草人员及审查人员 18三、术语 ” 21四、条文说明 . . 22 1 总则 2 2 2 基本规定 2 3 3 材料与构配件 2 5 4 设计 , 2 7 5搭 设、 使 用 与 拆 除 35 6 检查与验收 4 1一、基 本 情 况 按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 0 1 9 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 通知( 建标函 2 0

36、1 9 8 号) 要求,编制组在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外技术法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与国家法规政策相协调,经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 规定了施工脚手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需要具备的基本性能;2 规定了施工脚手架所用材料和构配件所需满足的基本要求;3 对施工脚手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计算方法、荷载取值、重点设计以及构造要求作出了规定;4 对施工脚手架在搭设、使用以及拆除作业中涉及基本安全保障的内容作出了规定;5 对施工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的阶段、具体内容等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中,规定施工脚手架性能的条款是第2 . 0

37、 . 1 条。 下列工程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文按本规范执行: (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 B 5 1 2 1 0 一 2 016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 1 3 0 一 2 0 1 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 1 6 4 一 2 0 0 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 1 6 6 一 2 0 1 6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 2 02一 2 010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 2 54一 2 0 1 1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二、本规范编制单位、起草人员及审查人员( 一)编制

38、单位重庆大学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研院检测中 心 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 建四 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总站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凯瑞模架科技 ( 深圳)有限 公司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质 ( 北京)建设工程检测鉴定中心江西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39、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研机械检验检测 ( 北京)有限公司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安谐晨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 铁大桥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机械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重庆林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大力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易安德模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科院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庆

40、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起草人员华建民 蒋立红 黄乐鹏 杨少林 葛兴杰 郭正兴应惠清 何 瑞 陈 红 张有闻 秦桂娟 胡兆文王 平 刘子金 何昌杰 冯大阔 覃 川 钟佳管小军戴超杨金锋汤坤林刘承桓杨露涛石立国张静涛刘玉涛韦东赵安全崔宏伟张典李吉凯王振兴陈硕晖夏为民李生海张意何向东于海祥吴红艳吴胜通方敏进费毕刚伍艺李 国荣刘源姚磊高渭泉方明涛岳伟保李鹏高峰肖方豪刘强任志平周予启张赤宇龚剑钟和平陈J冶宏王春首陈波梅峰袁王波峰肖邱吴立华( 三)审查人员周绪红 金睿刘新玉 纪颖波周显毅陈振 明李爱群 李国强勾红叶浩倩陈谷三、术语 1 脚手架s c a

41、 f f o l d 由杆件或结构单元、配件通过可靠连接而组成,能承受相应荷载,具有安全防护功能,为工程施工提供作业条件的结构架体,包括作业脚手架和支撑脚手架。 2 作 业脚手 架 o p e r a t i o n s c a f f o l d 由杆件或结构单元、配件通过可靠连接而组成,支承于地面、工程结构上或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为工程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的脚手架;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 ( 构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落地作业脚手架、悬挑式作业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外挂防护架等。 3 支撑脚手架s h o r i n g s c a f f o l d 由杆件或结构单元、配件通过可靠连接而

42、组成,支承于地面或工程结构上,可承受各种荷载,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支撑和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 ( 构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结构安装支撑脚手架、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支撑脚手架等。 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a t t a c h e d l i f t s c a f f o l d 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 依靠自 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沿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作业脚手架。 5 外挂防护架 o u t s id e h a n g i n g p r o t e c t i v e s c a f fo l d 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

43、依靠外部起重设备随工程结构分单元逐层提升,为工程结构施工提供安全防护的作业脚手架 。四、条 文 说 明 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1 总则1 . 0 . 1 本规范规定了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类脚手架的材料与构配件、设计、搭设、使用、拆除以及检查与验收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及有效利用为基点,以脚手架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全过程为范围,其目的是使应用的各类脚手架能够确保安全,满足施工要求,并符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1 . 0 . 2 条文内容规定是国家工程建设控制

44、性底线要求, 具有法规强制性效力,必须严格遵守。1 . 0 . 3 本条规定了脚手架应用的目 标和原则。脚手架是一项应用技术,各类脚手架在应用时,应遵循国家资源节约利用、环保、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的经济政策。保障人身和公共安全、提高脚手架质量和安全施工水平,是本规范制订的目的,也是脚手架应用管理的目标,通过提高脚手架的搭设质量,进而提高和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本规范鼓励脚手架技术创新, 鼓励各种新型脚手架的研发及应用。1 . 0 . 4 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是以工程建设活动结果为导向的技术规定,突出了建设工程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但是,规范中关键技术措施不能涵盖工程规划建设管

45、理采用的全部技术方法和措施,仅仅是保障工程性能的 “ 关键点” ,很多关键技术措施具有 “ 指令性”特点,即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去“ 做什么” ,规范要求的结果是要保障建设工程的性能,因此,能否达到规范中性能的要求,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执行,需要进行全面的判定,其中,重点是能否保证工程性能符合规范的规定。 进行这种判定的主体应为工程建设的相关责任主体,这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强调了工程监管、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造价、咨询等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既规定

46、了首要责任,也确定了主体责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执行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是各方主体落实责任的必要条件,是基本的、底线的条件,有义务对工程规划建设管理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规定进行判定。 同时,为了支持创新,鼓励创新成果在建设工程中应用,当拟采用的新技术在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或推荐性标准中没有相关规定时,应当对拟采用的工程技术或措施进行论证,确保建设工程达到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规定的工程性能要求,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并应满足国家对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经济社会管理、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等相关基本要求。2 基 本 规 定2 . 0 . 1 脚手架是由多个稳定结构单元组成的。对于作

47、业脚手架,是由按计算和构造要求设置的剪刀撑、斜撑杆、连墙件等将架体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这些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牢固连接组成了作业脚手架。对于支撑脚手架,是由按构造要求设置的竖向 ( 纵、横)和水平剪刀撑、斜撑杆及其他加固件将架体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这些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牢固连接组成了支撑脚手架。只有当架体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体组成时,才可能保证脚手架是稳定结构体系。脚手架的承力结构件基本上都是长细比较大的杆件,其结构件必须是在组成空间稳定的结构体系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脚手架是根据施工需要而搭设的施工作业平台,必须具有规定的性能。能满足承载力设

48、计要求是指在搭设和使用期内的预期荷载,将哪些荷载作为预期荷载应在设计时考虑。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是指使架体承载力明显降低的变形。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结构不得发生改变,是对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保持基本性能的要求。脚手架是采用工具式周转材料搭设的,且作为施工设施使用的时间较长,在使用期间,节点及杆件受荷载反复作用,极易松动、滑移而影响脚手架的承载性能。因此,本规范要求架体的节点连接性能及承载力不能因上述等原因而降低。2 . 0 . 2 不同的脚手架使用功能和环境, 对于脚手架的结构、 构造等重要参数的设计要求不同。因此在设计脚手架前,应对其使用功能、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开展针对性的设计工作。

49、2 . 0 . 3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是一项技术性、 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导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的技术文件。如果无专项施工方案而盲目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是要求在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前,根据工程的特点对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进行设计和计算,编制出指导施工作业的技术文件,并按其组织实施。 根据工程特点是指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符合工程实际,满足施工要求和安全承载、安全防护要求;应根据工程结构形状、构造、总荷载、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设计和计算确定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施工方案。 强调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把关,按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进行审

50、查批准。对于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37号)和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 有关问题的通知 ( 建办质 2 0 1 8 31号)和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 建质 2 0 0 9 254 号)文件规定需进行审核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审核论证,并应按专家的意见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实施是指脚手架搭设、检查验收、使用、维护与安全管理、拆除,强调按方案指导施工。 施工图是指可用于指导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图、大样详图等。 应急预案应根据危险因素编制,应对所应用的脚手架进行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