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不要太帅 文档编号:7577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必备资料综合基础知识核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政治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情分析:20052011 年期间考马哲题目 12 道,主要分布在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划分和矛盾定律的基本了解。知识点一: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1、 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 人的意识 是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典型命题:中国古代,王守仁:“心外无物” ,西方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2、 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物质世界时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 “客观精神” 派生的。典型命题:中国古代朱熹:“理在事先” ,西方黑格尔:“绝对精神” 。(二)唯物主义:(三种形态)1

2、、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 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是世界的本源,直观,无理论依据。典型命题:中国古代:五行说;西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

3、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包括 三个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 科学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知识点二:对立统一规律注意:1、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定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2、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3、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

4、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5、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节 党 史考情分析:考试大纲中将党史列为单独的门类,除 07 年没有考查,历年均有考题。党史侧重考查考生对党的历次会议及重要文章的了解。考点具有重复性,如 05 年考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1 年对这一知识点再次考查;发刊词 在 06、11 年分别考查。2011年时值中共成立 90 周年、辛亥

5、革命爆发 100 周年,所以今年可能会增加对党史的考查。背景:七一讲话。【时政拓展讲话要点】1、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考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发展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是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2、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点】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大理论成果。3、完成推进的三件大事: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 。【解读】第一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

6、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提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4、前进路上的四项任务: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5、发展的挑战与应对:(1)两个“硬”:“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2)四项“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3)用人的五“德”导向: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6、党群关系 胡锦

7、涛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知识点一:大事件(一)中国同盟会成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1905 年;地点日本东京;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提出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孙中山在 民报发刊词 中,把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二)辛亥革命时间:1911。性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

8、、民主和富强结果:A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D 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三)新文化运动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次年改名为 新青年 )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口号:民主、科学。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新文化运动进入后期。 李大钊 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四)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点二:重要会议会议 时间

9、 地点 内容|中共一大1921 年7 月上 海浙江嘉兴(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二大1922 年7 月上 海分析了国际形势,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中共三大1923 年6 月广 州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广州 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国民

10、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共四大1925 年1 月上 海 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中共五大1927 年4 月汉口 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27 年南昌汉口湖南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坚决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后,瞿秋白开始担任中央领导工作;秋收起义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 年1 月

11、遵义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瓦窑堡会议1935 年12 月陕北瓦窑堡 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洛川会议1937 年8 月洛川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七大1945 年4 月延安 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3 月西柏坡 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

12、建设的问题。|中共八大 1956 年北京 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12 月北京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十二大1982 年9 月北京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报告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的基本任务,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十三大

13、1987 年10 月北京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核心) 。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南巡讲话1992 年北京1、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核心)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4、计划、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社会性质无关5、标志邓小平理

14、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十四大1992 年10 月北京 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1997 年9 月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十六大2002 年11 月北京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十七大2007 年北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15、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知识点三:重要文章著作名称 发表年份 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 年 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 年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反对本本主义 1930 年 首次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发刊词 1939 年 提出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 年 1、 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

16、质问题,精辟的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2、 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和领导权等问题,指出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的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论 1940 年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反对党八股 1943 年 延安整风时期重要著作。延安整风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邓小平指出,把列宁建党学说发展的最为完备的是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945 年 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

17、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 年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948 年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 年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949 年 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执

18、政党的建设问题。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一:邓小平理论1、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1980 年,邓小平首倡,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到1992 年后,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地中心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 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

19、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6、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7、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首先解决香港问题。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但不具有外交权和国防权)两岸进程:1979, 告台湾同胞书 。1982 年,三通。通商、通航、通邮。1992,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知识点二: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 “三个代表”重

20、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知识点三: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 中心 ;二是要以节约资源

21、、保护环境为 目标 。第四节 重要时政文件考情分析:浙江综合知识 2010 年考查十七届四中全会,2011 年考查十七届五中全会。2011 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下半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不仅提到了文化在思想政治统战方面的重要性,更提到了文化作为第三产业可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新思路。鉴于此,2012 年应该会对十七届六中全会进行考查。2005、2006 年以十六大为考查重点;2007 年召开十七大之后,才开始侧重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十七大的考查。综合来看,十六大侧重考查民主政治建设,十七大侧重对文化、生态、民生的考查。|文件一:十七届六中全会1、主

22、题: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会议精神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思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 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 动力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生产更多

23、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基本任务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

24、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文件二: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1、主题:科学发展。2、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基本要求: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5、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4、目标:与 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适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4 个百分点。耕地保有量保持在 18.18 亿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6、。探索推进“省管县”体制,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文件三:2012 中央一号文件1、主题: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 。围绕 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要切实落实“ 米袋子 ”省长负责制, “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 。文件四:十七大报告四个“首次”首次提出 2020 年人均 GDP 比 2000 年翻两番。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 优化结

27、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的基础上,实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到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 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 财产性收入 ”。首次强调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以遏制贫富差距。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浙江时政拓展1、舟山群岛新区成立。(时事背景)2011 年 6 月 30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 海洋经济为主题 的国家级新区。知识拓展:舟山群岛区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包括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四大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2、杭州申遗成功。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 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