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报批稿.pdf.pdf

上传人:eveee 文档编号:7605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80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报批稿.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报批稿.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报批稿.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报批稿.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报批稿.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D14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 行 业 标 准 DZ/T XXXXXXXXX 气举反 循环钻探 规程 Regulation on air-lifting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 点击此处 添加与国 际标准一 致性程度 的标识 (报批稿)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DZ/T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 文件 . 1 3 术语和定 义 . 1 4 总则 . 2 4.1 应用范 围与条件 . 2 4

2、.2 一般要 求 . 3 5 钻探设备 与器具配置 . 4 5.1 钻探设 备 . 4 5.2 钻进器 具 . 4 6 钻探施工 . 6 6.1 钻前准 备 . 6 6.2 开孔 . 7 6.3 钻进工 艺 . 7 6.4 钻进操 作要点 . 10 6.5 钻具故 障判断与消除 . 11 6.6 空压机 的使用与维护 . 11 7 冲洗液与 护壁 . 12 7.1 冲洗液 选择 . 12 7.2 冲洗液 制备 . 12 7.3 冲洗液 性能维护 . 13 7.4 回灌与 护壁 . 13 8 质量要求 与措施 . 13 8.1 质量要 求 . 13 8.2 质量措 施 . 14 9 孔内事故 预

3、防与处理 . 15 9.1 预防孔 内事故的基本要求 . 16 9.2 孔内事 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 16 9.3 钻具严 重堵塞与糊钻事故预防和处理 . 17 9.4 双壁钻 杆断裂、跑钻、脱扣事故预防和处理 . 17 9.5 孔壁坍 塌事故预防和处理 . 18 9.6 正反循 环工艺互换时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 19 10 健康、 安全与环保(HSE) . 19 DZ/T XXXXX XXXX II 10.1 健康 管理 . 19 10.2 安全 管理 . 20 10.3 环保 管理 . 20 参考文献 . 21 DZ/T XXXXXXXXX I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

4、09 给出的规 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CA/TC 93 )归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 察院、 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孙建华、 王汉宝、 孙丙伦、 刘秀美、 张建良、 郑继天、 孙智杰、 耿建国、 赵 光 贞、张永勤、张敏、梁健、谷 天本。 DZ/T XXXXXXXXX 1 气举反 循环钻 探规程 1 范围

5、 本标准规定了气举反循环钻探技术的钻探设备与器具配置、 钻探施工、 冲洗液与护壁、 质量要求与 措施、孔内事故预防与处理以及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规则。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水文水井、 地热资源勘探 开采和一般矿山工程井等钻探 施工, 不适用于钻井法施 工的大直径矿山竖井工程 。其他钻探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72-2005 管线阀 门 技术条 件 DZ/T 0148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

6、 DZ/T 0227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DZ/T 0260 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AQ 2004-2005 地质勘探 安全规程 TSG R004-2009 固定式压 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举反循环钻进 air lift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 输送到一定深度的压缩空气在钻杆内腔与冲洗液混合, 使钻杆内外流体产生密度差形成反循环的钻 进方法。 3.2 气水龙头 air-water swivel 连接于双壁主动钻杆之上,有气、水双通道结构,具备回转、悬挂钻柱功能的装置 。 3.3 气盒子 air box 加置双

7、壁主动钻杆上部,与单通道水龙头配合使用,实现双流体通道功能的装置。 3.4 气水混合器 air-water mixing chamber DZ/T XXXXX XXXX 2 连接双壁 钻杆与单壁钻杆,使压缩空气进入钻杆内腔并与冲洗液均匀混合的双通 道 短 节 ( 接 头 ) 。 3.5 双壁钻杆 dual-wall drill pipe 由同心内外管组成,用于反循环钻进的双通道钻杆。 3.6 双壁主动钻杆 dual-wall kelly bar 位于钻柱最上端,有双通道结构,并能传递钻机回转扭矩的加长钻杆 。 3.7 单壁钻杆 single-wall drill rod 只有单一流体通道的钻杆

8、 。 3.8 尾杆 rear-rod 气水混合器以下的单壁钻柱。 3.9 沉没比 sinking ratio 气水混合 器在动水位以下的浸没深度与其至气水龙头弯管最高处中心线的长度之比。 3.10 替杆 drill rod subsititution 气举反循环钻进中, 根据设计送气压力要求和保持合理沉没比需要, 用适当数量单壁钻杆替换孔内 双壁钻杆的过程。 3.11 替杆间距 length of drill rod subsititution 替杆作业时,一次被替换的双壁钻杆长度。 3.12 回灌 refilling 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向孔内输送冲洗液以维持适当动水位高度的作业。 3.13

9、除气 degassing ;deair 利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去除孔内返出冲 洗液中气体的作业。 4 总则 4.1 应用范围与条件 DZ/T XXXXXXXXX 3 4.1.1 可用于水文水井、地热资源勘探开采和一般矿山工程井钻进;亦可在大直径扩孔钻进、清孔钻 进和孔内捞砂作业中应用。水文水井、地热资源勘探气举反循环钻孔直径通常为 150 mm500 mm ,工 程钻井直径通常为 500 mm 1500 mm 。在空压机及钻具能力满足要求、钻遇地层和水文地质条件适宜的 条件下,最大钻进深度可达 4000 m 以上。 4.1.2 以全面钻进为主,需判层取样或对岩样采取质量不做要求的钻孔亦可

10、应用。 4.1.3 宜用于孔壁较稳定的基岩地层及第四系、新近系松软地层。 4.1.4 地层严重漏失的干旱缺水地区不宜使用。 4.1.5 采用气举反循环钻进,通常应符合以下条件: a) 钻孔内地下水具备稳定的自然或回灌动水位,动水位一般小于 200m ; b) 沉没比不宜小于 0.5 ; c) 开始应用孔深宜大于30 m ; d) 双壁钻杆下入孔段的孔径(或套管内径) 大于该双壁钻杆最大外径的 1.2 倍。 4.2 一般要求 4.2.1 施工前,应根据相关钻探应用领域的特点和要求编制气举反循环钻探技术设计。 4.2.2 应根据水文地质、地层资料、钻孔口径等情况,确定实施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井段,优

11、化配置 双壁钻具、空压机、气水龙头或气盒子、尾杆及排渣系统。 4.2.3 应用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的钻孔结构和套管程序 可适当简化,但应满足其他钻进工艺及施工安 全的要求。 4.2.4 在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可依据现有的钻探器具条件进行技术设计。 4.2.5 地层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用清水作为循环介质。采用其他冲洗液,应在设计中确定冲洗液类 型、性能指标,提出冲洗液性能维护、防漏堵漏及含水层保护措施。 4.2.6 在钻探施工中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修改设计。必要时可进行正反循环钻进工艺互 换。 4.2.7 应针对气举反循环钻进施工可能发生的主要孔内事故及复杂情况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

12、,提出现 场事故处理专用工具配备明细。 4.2.8 应按照相关安全标准的规定选择储气罐、供气胶管、 三通阀门、除气与净化取样装置和检测仪 表。 4.2.9 应根据孔深、动水位和空压机供气压力范围,确定合理的初始沉没深度、沉没比范围和替杆间 距。 4.2.10 反循环排屑系统最低排屑速度应与钻进产生钻屑的速度保持匹配。 排屑速度大于钻屑产生速度 时,应避免沉没比过大,导致能耗增加。 4.2.11 钻进至含水层段时, 可利用孔内涌水和回灌冲洗液, 建立适当的动水位, 形成反循环钻进。 当 孔内涌水量满足气举反循环钻进条件时,可停止回灌冲洗液。 DZ/T XXXXX XXXX 4 5 钻探设备与器具

13、配置 5.1 钻探设备 5.1.1 钻机 应配置和选用较大给进行程的动力头钻机、 顶驱钻机或转盘式钻机。 钻机施工能力应与设计孔深和 孔径相匹配,提升能力应大于最大孔深时钻具质量的1.5倍。 5.1.2 空压机 5.1.2.1 应根据钻孔深度、孔径、动水位深度等因素,结合使用的双壁钻杆规格合理选择空压机的类 型和参数。宜选用移动式螺杆类或活塞类空压机。 5.1.2.2 空压机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a ) 额定供气压力。 宜通过现场测试确定, 保证在设计最大应用深度 (终孔深度) 、 最低动水位和 最大沉没深度的工况下, 空压机可正常启动形成反循环。 选定 空压机的额定供气压力应满足公 式(1

14、): 10 3 gH + P (1 ) 式中: 空压机额定压力,MPa; 钻孔冲洗液密度,g/cm 3 ; g 重力加速度,m/s 2 ,一 般情况下g =9.8 m/s 2 ; H 气水混合器拟最大沉没深度,m ; P 压 气管道 的 压 力 损 失 ,MPa 。 一 般 根 据 供 气 量 和 管 路 截 面 积 等 因 素 , 按 每 百 米 管 路0.10 MPa 0.70 MPa 选择。 b ) 额定供 气量。应与双壁钻杆 内外直径 、钻孔直径相适应,达到最佳的排渣效果。 空压机额定供气量应满足公式(2 ) : = ( 120 144 ) 2 (2 ) 式中: e Q 空压机额定供气

15、量,m 3 /min ; d 岩屑上返通道直径,m ; v 双壁钻杆内管流体上返速度,m/s 。 5.1.3 泥浆泵和回灌泵 5.1.3.1 机台应配置正循环钻进用泥浆泵,性能参数按照正循环钻进工艺确定。 5.1.3.2 应配置专门的回灌泵。泥浆泵不宜作为回灌泵使用。 5.2 钻进器具 5.2.1 气水龙头 应配备可 满足供气、排渣和提吊需要的双通道气水龙头。或选择气盒子与单通道 水 龙 头 配 合 使 用 。 5.2.2 双壁钻具 DZ/T XXXXXXXXX 5 5.2.2.1 使用转盘式钻机时, 应选配双壁主动钻杆。 双壁主动钻杆应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扭矩传递、 液气过流及排渣性能; 内

16、管内径应与双壁钻杆内管内径相同; 长度应满足配钻需要, 一般长于双壁钻杆 2 m 。 5.2.2.2 双壁钻杆一般采用同心式,常用规格见表 1 。在 套管内使用时,双壁钻杆接头部位不宜喷涂 和堆焊对套管损伤较大的耐磨带。 表 1 常用双 壁钻杆(同心式)规格 常用 规格 钻杆外径 mm 钻杆接头外径 mm 钻杆内管外径 mm 钻杆内管 内径 mm 钻杆接头 螺纹 单根长度 mm 每米重量 kg/m 89/57 89 121 57 49 NC38 4500 25 114/73 114 162 73 63 NC50 9500 6000 34 127/76 127 162 76 66 NC50 95

17、00 6000 38 140/89 140 178 89 78 51/2“FH 9500 44 168/108 168 203 108 98 65/8“FH 9500 55 178/127 178 215 127 113 锥度1:10, 4 扣/吋 9500 6200 65 219/168 219 254 168 150 锥度1:12, 4 扣/吋 9450 118 5.2.2.3 配置的气水混合器应保证压缩空气与冲洗液充分混合,稳定上返。 5.2.3 尾杆 5.2.3.1 单壁钻杆可采用水文水井钻杆或相应规格的石油钻杆。 5.2.3.2 加重钻杆可选用水文水井钻探用加重钻杆或相应规格的石油加

18、重钻杆。 5.2.3.3 钻铤可选用水文水井钻探用钻铤或相应规格的石油钻铤。 5.2.3.4 单壁钻杆、加重钻杆、钻铤的通径应与配套使用的双壁钻杆内管内径基本一致。 5.2.4 钻头 5.2.4.1 应采用具备反循环通孔和导流结构的反循环专用钻头,主要类型为翼状(刮刀类)钻头、牙 轮钻头和滚刀钻头等。 注: 在常规正循环三牙轮钻头的中心加工形成一个通孔, 并在牙轮掌之间焊接导流板后, 可作为反循环三牙轮钻 头 使用。 5.2.4.2 选用的钻头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吸渣口一般位于钻头中心。 在钻头结构强度允许的情况下, 吸 渣口的累计面积应大于钻杆内管DZ/T XXXXX XXXX 6 截面

19、积。 单个 吸渣口的截面尺寸应大于岩屑颗粒最大直径 , 最大不应超过钻柱最小内通径 (双 壁钻杆为内管通径)的 3/4 ; b) 吸渣口距孔底高度应根据地层情况选定,通常为 50 mm 150 mm ,松散 地层取大值; c) 吸渣口周围应设有防护导流通道, 导流通道截面最大尺寸应不大于吸渣口最大截面尺寸的 3/4 。 导流裙板至孔底的距离宜为双壁钻杆内管内径的 3/4 ; d) 翼状 (刮刀类) 钻头不宜采用平底式结构布局, 中心吸渣管下端应安装超前的导向钻头, 翼状 刮板应有约 60 的后倾角 ,吸渣管口下端面应做成刀刃状。钻头直径大于 500 mm 时 ,应在靠 近钻头外缘的适当部位设置

20、辅助吸渣管; e) 应在取心钻头中心吸渣口内的适当位置设置岩心折断器, 在 中心主吸渣口周边开设辅助吸渣口; f) 捞渣钻头的侧面应设置和加工导流孔(槽) 。 5.2.5 其它器具 5.2.5.1 储气罐承压能力应大于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的 1.5 倍,其他 要求应符合 TSG R004-2009。储 气罐容积应根据供气量确定,一般不小于供气量的 1/20 。 5.2.5.2 输送压缩空气管线的允许工作压力应大于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的 2 倍 ,内径应根据供气量的 大小选定,一般为 25 mm 50 mm 。 5.2.5.3 三通阀门承压能力应大于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的 1.5 倍, 其 他要求应符

21、合 GB/T 19672-2005 。 5.2.5.4 排渣胶管的内径应大于双壁钻杆内管内径,长度应满足现场需要。胶管内壁应耐冲蚀。 5.2.5.5 除气与净化取样装置应按照施工口径选配,满足气、水、固三相分离要求。除气装置防护罩 体积一般为 0.5 m3 1.0 m3 。净化装 置振动筛一般采用上、下两层筛网。上层筛网筛孔为 3.2 mm(6 目),下层筛网筛孔为 0.9 mm (20 目 )。 5.2.5.6 钻探设备应配有钻压仪、空气压力表和空气流量计等检测仪表。 6 钻 探施工 6.1 钻前准备 6.1.1 钻场布置 6.1.1.1 钻场面积应能满足钻塔起放、空压机和辅助设备、冲洗液循

22、环净化系统、岩样采集系统布置 以及管材、钻探材料贮存等需要。 6.1.1.2 空压机应安放在远离孔口的位置,以减轻噪声对操作者的影响。 6.1.1.3 冲洗液循环系统应与排渣胶管布置在同侧,排渣口应设置除气和除砂装置,循环槽的长度不 少于6m ,从 排渣口到泥浆池的距离不少于 3 m , 中间设置容积不小于 6 m 3 的沉淀池。 6.1.2 钻场修建 6.1.2.1 塔基和钻机底座地基应修筑牢固。软土地基需采用混凝土进行加固。 DZ/T XXXXXXXXX 7 6.1.2.2 冲洗液循环系统的周边侧壁上沿应高出孔口 0.3 m ,循环槽截 面(高宽)尺寸不小于 0.3 m 0.4 m 。 6

23、.1.3 设备安装 6.1.3.1 钻塔安装应确保底座水平、稳固;绷绳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布设、绷紧。 6.1.3.2 供气系统连接顺序为: 空压机稳压罐供气胶管气水龙头 (或气盒子) 进气口。 空 压机、 稳压罐应固定平稳。管路连接应牢固、可靠,并设置安全链。 6.1.3.3 排渣系统连接顺序为:气水龙头排渣口排渣胶管除气与净化取样装置。排渣胶管两端应 固 定牢固。 6.1.3.4 其它事项及安全要求执行 AQ 2004-2005、DZ/T 0148 和DZ/T 0260 的相关 规定。 6.1.4 钻具的现场检测与维护 6.1.4.1 气水龙头和气水混合器的检测与维护: a ) 使用前 ,应检

24、查气水龙头轴承、密封圈等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并注油和维护保养; b ) 应对气 水混合器进行检查,确保气路畅通。 6.1.4.2 双壁钻杆的检测与维护: a ) 下钻前, 应逐根检查双壁钻杆外管螺纹、 内管接头和密封圈等磨损情况, 查看密封圈有无缺失 和损坏。然后送气检查双壁钻杆内外管间隙,确保内部通畅、无异物; b ) 对双壁 钻杆进行封闭压力试验,确保气路无 泄漏。试压压力应不低于 3 MPa , 持续时间应不少 于 5 min ; c ) 使用期 限较长、孔 深超过 2000 m 且孔斜较大,或遇重大卡钻事故强力起拔处理后,应对双壁 钻杆进行探伤检测; d ) 检测不 合格的钻杆应停止使用,

25、并用油漆做出明显标记,单独存放。 6.1.4.3 其它钻具的检查与维护: a ) 下钻前, 应对反循环钻头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吸渣口及中心通道是否通畅, 导流结构是否完好; b ) 定期对 单壁钻杆、 加重钻杆和钻铤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杆体和接头有无裂纹、 变形和螺纹磨损 等情况; c ) 存放、 吊装、运输上述钻具时,应对钻柱接头螺纹等重 点部位进行防护,防止碰伤、变形。 6.2 开孔 6.2.1 开孔应采用常规钻进或泵吸反循环钻进。 6.2.2 开孔段完成后应下入孔口管,并在孔口管周围填入黏土等材料捣实或使用水泥封固,确保密封 可靠、稳固。 6.2.3 冲洗液需循环回灌时,应在孔口管上端适

26、当的位置开口,加装回灌槽,并以合理的坡度与循环 槽搭接。 6.3 钻进工艺 6.3.1 工艺应用要求 DZ/T XXXXX XXXX 8 6.3.1.1 下入孔口管后,孔深大于 30 m ,沉 没比达到 0.5 以上,可换 用气举反循环钻进。 6.3.1.2 换用气举反循环工艺时,应根据孔内水位情况和排屑需要确定合理的初始沉没比,并下入合 适数量的双壁钻杆。 6.3.1.3 应根据孔内动水位深度、钻速等情况确定适当的替 杆间距。替杆间距一般为 50 m200 m , 动水位较浅、钻速较快时选大值;反之,选小值。 6.3.1.4 由其它钻进方法转换为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应将孔底钢粒、金属卡条等异物

27、清理干净。 6.3.2 钻具组合 6.3.2.1 气举反循环钻具由下到上的组合顺序为:反循环钻头钻铤加重钻杆单壁钻杆气水混 合器(包括逆止阀)双壁钻杆双壁主动钻杆气水龙头(或气盒子单通道水龙头)。 6.3.2.2 应配置足够数量及规格适宜的加重钻杆和钻铤。深孔钻进应采用钻铤加压,钻柱压力中和点 应控制在钻头之上钻铤柱的 3/4 处。 6.3.3 钻头选择 应根据取心要求和地层情况合理选择气举反循环钻头 类型,见表2 。 表2 钻头类 型选择 取心要求 地 层 适用的钻头类型 全面钻进 第四系、新近系松软地层 中硬以下基岩地层 硬质合金钻头 翼状(刮刀)钻头 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铣齿牙轮钻头 中硬

28、以上基岩地层 镶齿牙轮钻头 滚刀钻头 取心钻进 松软地层 硬质合金钻头 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中硬及以上基岩地层 硬质合金金刚石取心钻头 金刚石复合片取心钻头 牙轮取心钻头 6.3.4 钻进技术参数 6.3.4.1 钻压 应根据钻 头类型和地层情况, 合理选择钻压。 全面钻进, 单位钻压一般以钻头直径单位长度的压力 (N/mm )表 示,部分类型 的钻头单位钻压见表 3 。 表 3 单位钻 压的选择 钻头类型 岩石可钻性级别 单位钻压 N/mm DZ/T XXXXXXXXX 9 硬质合金钻头 刮刀钻头 13 120150 46 160200 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15 100490 铣齿牙轮钻头 15

29、 3501000 镶齿牙轮钻头 58 5001200 6.3.4.2 转速 应根据钻头 类型和钻遇 地层情况合 理选择钻头 转速,通常 钻头边缘线 速度应控制 在0.5 m/s 左 右; 三牙轮钻头一般为45 r/min 100 r/min ;硬质合 金刮刀钻头和金刚石复合片钻头一般为80 r/min 300 r/min 。 6.3.4.3 供气量 供气量主要与双壁钻杆内管内径和内管液体上返速度有关 (见公式 2 ) , 亦可参照表 4 确定。 通常 情况下,气举反循环钻进时双壁钻杆环状间隙的压缩空气流速控制在 15 m/s 20 m/s 之间,气 、液、 固混合冲洗液上返速度控制 在 2 m

30、/s 3 m/s 为宜 。 表 4 气举反 循环钻进所需的供气量 双壁钻杆内管内径 mm 49 66 78 98 113 150 供气量 m 3 /min 1.02.4 1.8 4.3 2.66.0 4.19.5 5.412.6 9.522.3 6.3.4.4 供气压力 空压机供气 压力主要取 决于供气量 、气水混合 器沉没深度 、沉没比、 扬程以及供 气管路压力 损失、 排渣管路阻力和冲洗液密度等。 在满足反循环钻进排渣要求的情况下, 应采用较低的供气压力。 通常情 况下,供气压力与气水混合器沉没深度的关系见 表 5 。 表5 供气压 力与混合器沉没深度 供气压力 MPa 0.6 0.8 1

31、.0 1.2 2.0 2.8 3.4 混合器沉没深度 m 50 70 90 100 190 250 300 6.3.4.5 沉没比 根据孔内动水位情况和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等合理选择沉没比, 优化反循环排渣效果。 一般混合器 的沉没比不宜小于 0.5 。 6.3.5 尾杆长度 尾杆长度主要受空压机额定供气压力和混合器沉没深度的限制。 在钻孔冲洗液循环阻力较小, 动水 位深度较浅等情况下,一般可在不超过双壁钻具长度 10 倍 的范围内应用。 DZ/T XXXXX XXXX 10 6.4 钻进操作要点 6.4.1 开始反循环钻进前,应先送气使冲洗液实现稳定的反循环,再低速回转钻具、缓慢下至孔底进 行

32、钻进。 6.4.2 钻进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冲洗液上返情况,包括冲洗液上返量和岩屑量。发现上返量减小、不 返渣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钻进,维持冲洗液正常循 环,并尽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6.4.3 钻进中,应保持钻压稳定;当地层突然变软或遇裂隙、溶洞时,应控制好钻压和给进速度,保 持进尺稳定、均匀;孔内出现坍塌、掉块,有卡钻征兆时,应将钻具提离孔底,同时上下活动钻具。 6.4.4 钻进中不得中途停止送气。若因空压机故障等原因突然中断送气,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 6.4.5 停止钻进时,应先停止回转,并继续送气清孔,直至冲洗液中岩屑基本消失。清孔过程中宜上 下活动钻具。 6.4.6 双壁钻杆连接时

33、,应防止杂物落入钻杆 内外管环状空隙中,避免气路堵塞。 6.4.7 每次下钻或提钻时,应检查内管插接端及密封圈磨损情况,发现外管接头 密封不严或内管和内 管接头漏气应立即更换。 6.4.8 每次下钻不宜直接下到孔底,应在下至距孔底适当距离处开始送气,待冲洗液稳定循环后方可 钻进。 6.4.9 换用新的牙轮钻头或金刚石复合片钻头时, 采用低钻进压力 (1/31/2 正常钻进压 力) 、 低转 速(45 r/min 60 r/min )进行跑合或初磨后,方可采用正常钻进参数钻进。 6.4.10 钻遇第四系、 新近系等松软地层和不稳定基岩地层, 应采用适当的冲洗液护壁。 冲洗液液面与 孔口应基本持平

34、。 6.4.11 地层突然变软或破碎时,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防止钻具堵塞;发生堵塞后 应 及 时 提 钻 处 理 , 并采取相应护壁措施,防止 埋钻。 6.4.12 钻进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提钻处理: a) 混合器 以上排渣通道堵塞,空气压力突然增大; b ) 供气通 道漏气,空气压力突然降低,或反循环排渣中断,只出气,不排渣; c ) 外管漏 气,孔内冒泡,水位上升; d ) 内管管 体或密封损坏,空气压力下降较多,排渣很少,进尺减慢; e ) 尾杆部 分折断,反循环基本正常,但不排渣,不进尺,钻柱称重减小。 6.4.13 每次提升双壁钻杆立根时, 应错开一个单根拧卸。 下钻时, 可

35、视 具体使用情况 定期上下倒换钻 柱。钻杆螺纹应清洗干净,螺纹和密封台肩部分应涂敷螺纹润滑脂。 6.4.14 不得使用尖硬撬杠等工具插入管体内移动钻杆。 不得在滑道上滑移钻杆。 钻杆上钻台时应戴上 钻杆螺纹护帽,防止接头螺纹损伤。 6.4.15 终孔后,应将双壁钻杆卸成单根按规格分类架空摆放,不得混放。每根钻杆 应 有 三 个 支 撑 点 , 钻杆两端探出部分不超过 1.5 m 。外 管接头、内管接头应涂螺纹润滑脂保护,拧紧护帽。 DZ/T XXXXXXXXX 11 6.4.16 不应在摆放的双壁钻杆上面放置重物及酸、碱性化学药品,或进行电、气焊作业。 6.5 钻具故障判断与消除 钻具故障判断

36、与故障消除方法参见表6 。 表 6 钻具故 障判断与消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判断 故障消除方法 反循环(排渣 )不畅 吸渣口过小或过大、 裙板 离孔底 太高或太低 调整吸渣口截面大小; 调整导流裙板至孔底的距 离 反循环中断、 只出气、不 排渣、供气压力降低 钻头吸渣口、 尾杆部分内通道堵 塞 检查并清理钻头吸渣口、 尾杆内堵塞物 水少气多, 供气压力明显 降低 双壁钻杆内管 漏气 或沉没比偏 小 对双壁钻杆内管试压检查 ,更换漏气的内管或破 损的密封圈;调整沉没比 钻杆外冒气泡, 液面上升 双壁钻杆外管漏气 提钻对钻杆外管试压检查, 更换漏气的钻杆 供气压力骤然增高 送气管路至气水混合器

37、 之间气 路堵塞或气水混合器以上内管 至排渣管严重堵塞 分析判断最可能发生堵塞的部位,依次检 查,找 出并清理堵塞物 6.6 空压机的使用与维护 6.6.1 空压机启动前的检查与维护: a ) 检查空 压机的安装是否水平、稳固,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b ) 检查空 气滤清器是否清洁。不符合要求的,应清洗或更换滤清器芯子; c ) 打开储 气罐和中间冷却器泄水阀,放净积水; d ) 检查空 压机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e ) 按说明 书的要求检查压缩机油的油位、 种 类, 不符合 要求的应添加或更换。 更换机油、 机 油 过 滤器时,应先释放掉所有的压力; f ) 空气管

38、路和各种阀门应畅通,空气管路连接处的安全链应连接牢固。 6.6.2 空压机启动时的操作: a) 空压机 应处于无载状态; b) 仪表控 制盘应显示处于正常启动状态。 6.6.3 空压机运转中的操作: a ) 启动后, 首先打开储气罐放气阀, 待空压机运转正常后, 关闭放气阀。 当空压机正常工作后 (压 力、温度、速度均在允许值范围内) ,再开启供气阀供气; b ) 随时观察 各种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 供气压力 应无明显增高或下降现象, 温度应在 规定范围 之 内; c ) 观察空 压机的压缩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气路系统的密封情况,应无渗漏和泄漏现象; d ) 压缩机 在正常运转时, 一般不得

39、紧急停机。 特殊情况下需紧急停机时, 应使用 “紧急 停机” 按DZ/T XXXXX XXXX 12 钮。 6.6.4 停机时的操作: a ) 活塞式 空压机停机时, 应缓慢打开放气阀, 释放储气罐内的压力并降低动力机的转速, 然后 分 离离合器, 再关停动力机; 螺杆式空压机停机时, 应先关闭全部气阀, 使机组怠速运转一定 时 间,柴油机冷却液的温度降低一定幅度后,再停动力机,最后打开放气阀释放压力; b ) 空压机 短期停用时, 应定期运 行空压机并达到额定压力和温度, 然后停机; 长期停用时, 应 对 空压机的压缩机采取保护措施。 6.6.5 空压机动力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a ) 以柴

40、油 机为动力的,按柴油机使用与维护保养有关要求执行; b ) 以电动 机为动力的, 按电动机使用与维护保养有关要求执行。 7 冲洗液与护壁 7.1 冲洗液选择 7.1.1 应选用低黏度、低切力、低密度和易于消泡、除砂的冲洗液。在孔壁稳定的条件下 ,可选用清 水。 7.1.2 在松散、破碎、坍塌地层钻进,应选用造壁性能良好的冲洗液体系,如不分散聚合物冲洗液体 系。 7.1.3 钻遇易水化、膨胀和缩径等水敏性较强的地层,宜选用抑制性强,失水量低的低固相聚合物冲 洗液体系。 7.1.4 钻遇长孔段可溶盐(碱)地层,应选择相同盐(碱)的饱和或过饱和盐(碱)水聚合物冲洗液 体系,并降低滤失量。冲洗液的滤失量应不大于 10 mL/30 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