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7-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pdf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778441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9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7-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7-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7-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新精英生涯资深咨询专家赵昂老师专栏昂 Sir Answer 人生文章集 400-04-12500 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新精英生涯 赵昂 职业生涯规划,本应是生涯规划,冠了一个“职业” ,就是为了取悦一些人的。总有些人关注工作胜过生活,总有些人追求成就胜过快乐,总有些人期待规划胜过可能性,总有些人盯紧结果胜过过程,总有些人把职业生涯当做了生命的全部。这样的人不少,甚至是大多数,所以,职业生涯比生涯更容易理解,也似乎更有市场。 然而, 我们是不能回避生涯话题的。 就像我们不能回避职业之外的家庭生活、 兴趣爱好、人际关系一样, 我们也不能回避从生涯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成长。 现代社会给了我们比以往时

2、代更多的选择、机会、可能,也给了我们更多的纠结、困惑、焦虑、无奈。外在的成就、荣耀、财富只有链接了内心才有价值,否则,只是内心空虚时被淹没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职业是舟,生涯载之。 来找我做咨询的人,也都是因了“职业”之名的,年龄最小的有初中生,最大的近 60岁,都是职业问题。年龄小的看未来的职业该如何选择,现在如何准备,年龄大的看职业如何滋养生命。无一例外,我都会透过职业看生涯。 有一次,有个大学生约了我的咨询,外地的,利用暑假时间专程来北京做咨询。大学生做收费咨询的并不多,因为大学里有辅导员,有就业指导的老师,免费资源只要有效,不管效果多大,都会成为依靠,更何况中国大学生很少有主动寻求资源

3、支持的。所以我想,或许这个来询者会是个动力很强的人,动力,来自于哪里? 我提前看了来询者的资料:韩静,一个大二的女孩,在香港一个高校读书,读的是在香港就业前景很好的测量学专业,据说这个专业一毕业就被抢光,主要进入房地产行业。她之前做过留学咨询,志愿填报的咨询,但是感觉得到的只是一个测评之后的统一标准化答案,和她自己并不想干。关于以后“想做啥”的问题,已经想了很久,想以“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结束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纠结与挣扎。 我先做了点功课,查了韩静所在大学和专业的情况,知道了这个专业是“关于房地产估价,工料测算,建筑监理的学科” , “钱景”不错。等我看到韩静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她为什么要来做

4、咨询了:快乐阳光,一副酒瓶底厚的眼镜后面透出安静的眼神,这分明不是理工学生的那种严肃的风格。 韩静告诉我,她在选专业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报考的时候,只是希望开拓视野, 体验不同文化, 但又不敢出国, 于是才选择了香港, 而这个专业的竞争又异常激烈,所以,追求最好的结果就是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 目前国内的中学多数还是缺乏职业教育,到了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就只能是以分数定学校,在自己分数范围内选择一家录取分数最高的学校,至于专业,根本没有概念,也看 新精英生涯资深咨询专家赵昂老师专栏昂 Sir Answer 人生文章集 400-04-12500 不懂“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

5、”的区别,别人说什么专业好就业,就选什么专业了。韩静本来自己虽为理科生,但是特别喜欢社会科学类的专业,喜欢读政论和史评,对理工科并不排斥,却对陷入无休止的加班做工程十分排斥。本来想到香港开拓眼界,不想却进入了一个金钱物质的花花世界。 现在有什么打算呢? 我想转学到美国去,可是不知道换个什么专业。韩静似乎已经有了主意,却又充满了疑惑。 你的家里人是什么看法呢? 他们都很支持我,这次的咨询也是他们帮我找到的。我知道了韩静的动力了,在一个开放而支持的家庭环境,信息缺失只能是暂时的障碍。 我想看看韩静对于职业的了解,以及对于未来的设想,于是继续询问:你上了两年大学了,这两年时间,你发现自己有感兴趣的科

6、目吗?没有,接触越多,越讨厌这个专业的功利性和职业化感觉。别的专业呢?有尝试过吗?没有机会,学校都是这样的风格。 我知道该如何切入了,我和韩静开始一起分析她的兴趣,在她对自己所喜欢的新闻、政治、心理学、旅游之类的描述中,我帮她找到了初步的兴趣维度:与人相关的心智领域。我知道,这说明不了什么,这是多数人喜欢的范围,但我初步判断出了这个孩子的主要兴趣点在人文社科类,而肯定不在理工类。 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职业定位需要分析能力、兴趣、价值观,而对于一个未入职场的人来说,这样的分析就像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不是难为,而是不可为。 我知道,对于韩静,需要先做一些生涯教育,而不是探索式的咨询。我给她讲起了生

7、涯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和事业期。一个人初入职场,就处于生存期,一切都比较陌生,需要学习各种职业能力,适应职场;如果发展顺利,三五年后就开始进入发展期, 这时候职业发展有了起色, 开始逐渐成为管理者或者业务骨干,这一阶段也开始了对于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不仅职业发展的好, 而且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追求, 希望做一些自我实现的事情, 那就说明这个人进入了事业期。 然而,这只是职场发展的三个阶段,如果拉长一些来看,这三个阶段之前之后也都还有一些阶段,也都是与生涯发展相关的。比如韩静现在所处的阶段,其实是一个职业发展前的阶段,是一个

8、职业探索期。如果与职业联系起来,探索期其实可以很长,从懂事就开始了生涯启蒙。大学期间的职业探索不应该是以能力为导向,那些各种证书的考试看似光鲜,似乎还可以为就业加分,但这就像是给一群娃娃兵全副武装,枪法越好越危险。我经常见到那些在职场上打拼多年,功成名就的人,忽然就内心空虚,不知所措了。如果追溯回来,多是因为有些阶段没有经历,需要补课的。大学期间的职业探索就应该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只有在大学期间不断进行各种尝试, 体验不同的职业环境, 才能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有一个较为稳定 新精英生涯资深咨询专家赵昂老师专栏昂 Sir Answer 人生文章集 400-04-12500 的判断。韩静的咨询非常及时,

9、规避了未来的风险,甚至节省了几年的探索时间。 那么, 探索兴趣是不是也要有确定的结果呢?探索本身就是对不确定性的接纳, 是一个因为找到自己而越来越喜悦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会很短,测评和咨询提供的是思路,而不是结果,就像是进入荒岛和丛林里拿的指南针一样。兴趣和视野有关,也和自己的天赋才干有关,视野让一个人在众多选择中形成定见,天赋的才干会加强兴趣获得价值。 韩静是一个聪明的女孩, 她很快就明白了这些, 并且非常认同我帮她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探索出来的才干。这些探索进行之后,韩静开始兴奋了:就是说,我完全可以转学到美国的任何一个我看上去喜欢的专业,然后慢慢进行调整,关键是,专业不等于职业! 是这样的

10、!而且当你打开视野的时候,学会找到感兴趣的职业进行人物访谈,这会是一种大大缩短探索时间的方法。做人物访谈,你就像一个记者一样去了解职业,学会提出你关心的好问题吧! 我现在有两个感兴趣的方向:经济和媒体。韩静已经蠢蠢欲动了。 别着急。我不会忽略落地的部分,在咨询的最后,提醒她关于未来需要关注的: 如果转学美国成功,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认真学习,努力寻找实践机会,同时关注西方媒体,你在美国的实践经历一定会对你回国工作有帮助的。学完回国之后,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或许都有你的机会,所以学习之余的实践很重要。 不要担心年龄的问题,因为即便从现在开始,到你在美国读书回来不过 5 年时间,30 岁之前

11、入行都是很合适的时间,而高起点,目标明确,会使你迅速进入快车道。当然,你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比如谈恋爱。 当然,如果转学不成功,这也是一种情况。我们要做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为自己的梦想做些什么。你依然可以想办法读双学位,参加香港别的大学的暑期课程,甚至可以利用暑期时间到内地来参加一些培训和课程。 读书期间, 可以很好地将你的专业和新闻媒体进行结合,比如,联系房地产行业写一些评论或者文章,争取出专栏。 学完之后,可以考虑出国读研和工作两个方向。出国读研,也可以先找到相应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为出国做准备。而直接工作呢,你可以直接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大学的实践和准备会对你有帮助。不管是哪一种选择,你都需要边工作边提升你的能力,需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工作 5 年之后,没有人会特别关注你的学历和专业,而会关注你的工作能力和曾经的业绩。 总之,不必为现在的困惑焦虑,这恰恰是你需要做出的准备。 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专栏预告】本专栏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将涉及职场适应、职业发展、转行跳槽、求职晋升、资源整合、人际处理、生涯平衡等各个方面,如果有哪些方面也是你们希望看到,可以扫描添加“新精英做自己”官方微信留言提出,敬请期待。 新精英生涯资深咨询专家赵昂老师专栏昂 Sir Answer 人生文章集 400-04-12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