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鼎天工程图书馆 文档编号:790141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总论项目名称:xxxxxx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xxx项目法人代表:xxxxxx学校联系方式:xxxxxx 0319-2273006 2272406(传真)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高职办学历史XXXXXXXXXXXXXXX始建于1979年,1983年划归解放军总后勤部,2002年移交河北省管理。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联合批准,学校定名为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入学双起点、毕业双证书”试点任务。2000年,国家实施“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项目”,XXXXXXXXXXXXXXX被教育

2、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之一。2005年6月,XXXXXXXXXXXXXXX作为教育部两个“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试点单位之一,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2、学校基本条件XXXXXXXXXXXXXXX占地730亩,建筑面积29.6万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32万元,生均6000余元,藏书63万册。在校生10976人,教职工706人,专兼职教师693人,专任教师498人。设有汽车工程、服装工程、机电工程、电子工程、建筑工程、艺术与传媒、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外语等9个系共41个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门

3、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大型图书馆、体育馆、标准运动场、千兆位校园网,以及工业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鞋业技术中心、基础实验中心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并下设160个实验、实训场地。教学、实习、文化、体育、生活设施齐全,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河北省生源占70%,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以上,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招生与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XXXXXXXXXXXXXXX“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有: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

4、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3、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河北省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河北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6、河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7、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8、XXXXXXXXXXXXXXX2006-2015年发展规划9、XXXXXXXXXXXXXXX“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10、XXXXXXXXXXXXXXX“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11、XXXXXXXXXXXXXXX“十一五”实训基地建设规划12、XXXXXXXXXXXXXXX“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13、XXXXXXX

5、XXXXXXXX“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14、XXXXXXXXXXXXXXX“十一五”基本建设规划15、XXXXXXXXXXXXXXX后勤服务保障和校办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6、XXXXXXXXXXXXXXX“十一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17、XXXXXXXXXXXXXXX“十一五”发展与建设财务分析三、主要建设项目1、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项目5个(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2)服装设计(工程方向)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3)数控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5)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个(1)校园计算机

6、网络信息系统建设(2)公共教学条件建设四、项目建设概况及投资XXXXXXXXXXXXXXX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总投资额900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3150万元河北省政府配套和学校自筹资金5850万元资金的主要用向:实训基地建设资金7583万元师资队伍建设资金1000万元课程建设资金417万元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基础一、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国家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旨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启动该项目,对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

7、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XXXXXXXXXXXXXXX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冀战略,提高我省高职教育水平,加快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进河北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之初,即明确树立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16年来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

8、高。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特色方面的优势,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2、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把河北省经济战略性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学校每年在河北省的招生人数都占招生总数的70%以上,毕业生中有60%以上在河北省内就业。XXXXXXXXXXXXXXX作为我省南部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对于社会急需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邢台、邯郸、石家庄等地区高职

9、高专院校具有广泛的辐射带动作用。学院骨干专业群如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与河北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建筑、电子信息等10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培养的人才是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所急需的。因此,实施XXXXXXXXXXXXXXX“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我省中南部地区乃至全省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为“十一五”期间,我省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校所在的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地区,为晋、冀、鲁、豫四省交汇之地,是河北省5个资源型城市之一,钢铁、煤炭、有

10、色金属等资源丰富,也是我省老工业区,能源、汽车、机械行业具有较好基础,拥有邢台钢铁、金牛能源、单晶硅、冶金轧辊、蓝鸟家具、恒利制药、清河羊绒、晶牛玻璃、德龙集团等一批国内、省内知名企(行)业,人才需要旺盛。由于邢台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不够发达,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大,急需大量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邢台市的高等学校中,XXXXXXXXXXXXXXX属于专业门类较多的工科高职院校,从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等方面来看,在服务邢台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优势突出。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有15%、接近500名的毕业生在邢台市及所属市县就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以

11、使学校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为邢台市“强市升位”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贡献。3、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河北省是职业教育大省,教育规模大,领导重视,发展形势好,办学水平较高。省委、省政府在河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23所国内领先的职业技术院校的目标规划。作为省属高职院校,XXXXXXXXXXXXXXX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等地区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密切协作。学校一直承担河北省服装、建筑、计算机等专业对口升学技能考试任务,覆盖我省240多所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400多

12、门专业,并通过教师培训、专业研讨、教学计划审订等方式,对这些学校、专业的教育教学给予指导和帮助。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XXXXXXXXXXXXXXX可以更好地发挥在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积极影响,在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4、继续为原军队企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需要学校原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直接为3000余家军办企业和50余家大型军队企业化工厂服务。划转地方后,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确立了面向河北,服务地方,服务军需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与已实现军转民的大多数原军队企业化工厂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畅通的人才供求渠道,为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扩大规模等提供人

13、才服务和技术支持。近年来,学校明确了“以为河北经济建设服务为主,为原军工企业服务为辅”的服务面向,继续为原军队企业化工厂尤其是河北、京津地区的原军工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原军办企业在河北省境内的就有400余家,这些企业大多地处“三线”,再加上效益欠佳、待遇较低,对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XXXXXXXXXXXXXXX多年来坚持为军工企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所培养的人才突出军队作风和军人素质,深受军工企业欢迎。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源源不断输送进来,为这些企业军转民后战胜生产、经营上的困难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一位老军工厂长激动地称赞学校“雪中送炭,真情再现”。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以

14、有效提高学校继续为原军队企业化工厂服务的能力,为我国原军工企业和军工技术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需要XXXXXXXXXXXXXXX是我国第一所正式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学校,已有近30年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2002年学校由解放军总后勤部移交河北省政府后,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办学条件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得到加强,现已成为河北省及京津地区重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将使学校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等级软硬件建设平台,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人才质量更高,数

15、量更多,特色更为鲜明,学校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办学实力和整体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二)建设意义1、继续发挥XXXXXXXXXXXXXXX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XXXXXXXXXXXXXXX16年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教育管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省内外许多高职院校得到推广、应用和改进,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建设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可以说,探索、试验、带动、引领的任务,伴随着XXXXXXXXXXXXXXX高职办学的始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以有力缓解学校快速发展与硬件建设的矛盾,实现学校总体办学水平质的飞跃,为我国高职教育作更深入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发挥

16、区域性带动和引领作用。2、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从全国范围看,XXXXXXXXXXXXXXX高职办学取得成绩的意义,在于成功探索出一条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道路,为我国数量众多的同类院校在办学方向、教学改革、社会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借鉴。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或是中心大城市的高职院校,以XXXXXXXXXXXXXXX为代表、占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更多更大,也更需要得到支持与帮助。因此,在XXXXXXXXXXXXXXX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不仅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也必将对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更大范围更加深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7、和作用。3、继续发挥为河北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作用办高职以来,XXXXXXXXXXXXXXX为河北省、邢台市及全国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职业能力突出、业务素质过硬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与全国1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汽贸集团、奇瑞汽车、雪驰集团等一批单位和知名企业将学校作为其人才培养基地。实施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将极大提升学校的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为河北省和邢台市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大数量的优质人力资源,缓解目前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短期技术培训规模,满足区域内中职师资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下

18、岗职工再培训的需要,使XXXXXXXXXXXXXXX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人才支撑作用。二、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1、教育部的指导与支持1991年接受国家教委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任务以来,国家教委(教育部)领导多次来学校考察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高职改革顺利进行。1993年,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同志来校考察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情况;1995年,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同志来校考察指导;1997、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同志两次来校考察、调研,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同志到学校考察指导工作。2001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河北省领导陪同下到XXXXXXXXXXXXXXX视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

19、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邢台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鼓励学校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00年、2003年、2005年,学校先后三次得到教育部、财政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100余万元的支持,使学校在教学基本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2、河北省的支持学校2002年移交地方管理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重视学校发展,在办学经费、依法自主办学、专项建设资金、合作办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省政府在十五期间对学校的经费投入按预算足额、及时拨付,生均经费达到当地标准水平。另外,河北省先后多次拨付专项建设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建

20、设与发展。正是在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由军队移交地方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学校,省政府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支持:(1)经费投入入选国家示范性院校,我省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匹配资金,分批投入,重点建设。(2)政策支持提高示范性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到“十一五”末,使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省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加大示范性院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优先落实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政策。鼓励院校与其他学校及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统筹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优先安排示范性院校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单独招生试点,保证生源质量。支持院校

21、灵活设置专业,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大跨省招生规模。逐步开展示范性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试点,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示范性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3、邢台市的支持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邢台市各有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市委市政府将学校视为邢台市的“明星”,高度称赞学校“邢台模式”带来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在校园用地、水电资源、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给学校“开绿灯”,为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4、新兴铸管集团公司的支持学校划转地方后,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在原解放军2672工厂的基础上组

22、建的军队企业集团)与学校签署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联合办学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的合作,保证学校继续为原军队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三、建设基础XXXXXXXXXXXXXXX是河北省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自1991年承担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任务以来,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教学改革、产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发展成为一所综合实力较强、在区域和高职教育界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1、领导能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5人,平均年龄46岁,硕士以上学历3人,教授、副教授4人,有5年以上企业经历的3人。领导班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23、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决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表率作用好,在广大师生员工中有较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工作投入,群众威信高。在办学理念上,历任院长及班子成员坚持高职的发展方向不动摇;整合学校内外部教育资源,注重内涵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坚持质量与特色并重,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和谐稳定不动摇。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面临着地处内陆、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和困难,在承担教育部“高职教育试点”任务、后勤社会化改革、示范性院校创建等重要关头,学校领导班子能够审时度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

24、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方针,抓住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学校固定资产增加1亿余元。学校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影响逐步扩大,学校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河北省校办产业先进集体、邢台市“文明单位”,院长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综合水平1991年,在社会各界对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举办高等职业

25、教育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存在诸多困惑、在招生和就业存在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学校接受原国家教委高职试点任务,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这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是比较早的。当前在高职院校基本普及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正是以XXXXXXXXXXXXXXX为代表的一批学校,克服当时高职办学的各种困难,一步一步尝试、探索,通过办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成果。学校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类型还是层次、内涵界定、中国特色、教育理念如何内化为教学制度及措施等问题,坚持职业教育方向,率先明确提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定位,确定并坚持“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逐步深化对

26、高职的理论研究为前提,以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突出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体系为突破口,以理论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树立了与学校办学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构建了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规范考核和激励创新,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0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93人,专任教师498人,高级职称教师154人,占31%,其中教授30人;硕士以上教师189人,占37%,其中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285人,占72%。学校注重加强和发挥教学中心、教师主导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订实施,在编制、晋职晋级、评优评先、培训进修等方面向一线教师倾斜,尤其

27、是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师资队伍建设出现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教学质量管理重视各教学环节的规范和质量标准,构建起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实施人才培养目标质量监控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将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省逐年加大办学经费投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学校收入情况见下表。近年学校收入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项目2003年2004年2005年总收入657772168401一、财政拨款190219132412教育事业经费拨款135014501600专项经费552463812二、自给经费收入467553

28、035989学费收入380543254925技术服务及其他412561534校办产业利润458417530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实现优化升级,在教育部和省财政专项支持下,工业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数控加工技术中心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功能日趋完善;引入社会资金力度大,累计获企业投资和捐赠800余万元;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职业能力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94.4%,社会用人单位满意率85%以上,居河北省同类院校前列。在高职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学校1997年被国家正式定名为“XXXXXXXXXXXXXXX”。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XXXXXXXXXXXXXXX以

29、其鲜明的特色,先后多次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和建设,2000年入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005年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 遴选试点院校通过专家组评审,2006年通过“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专家评审,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在我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3、教育教学改革邢台模式:以学生“入学双起点”为基础,以“毕业双证书”为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创新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职业技能考核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被誉为“邢台模式”。其内涵为:入学双起点:学生入学水平要具备文化和专业技能两

30、个起点毕业双证书:学生毕业时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还要拿到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职业岗位能力:与用人单位合作,分析学生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归纳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人才培养规格创新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计划,以能力为主线创新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学时达到1:1,理论课与实践课齐头并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专业教室、实训室,实验变实训,课堂教学变现场教学;制定技能培训包;前厂后校,校中有厂,产学结合改革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程实施综合“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指导能力。职业技能考核体系:课程考核“应

31、知+应会”,年度技能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教育部领导多次来学院考察指导,对学院取得的高职办学经验给于充分肯定。原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永瑞对我院办学经验给予高度总结和概括,称为“邢台模式”,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得以推广。学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按照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实境育人”的改革思路,在实境教学、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改革实践为基础,学校近三年发表论文813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244篇,完成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7项、省级课题2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总后勤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4、

32、专业建设XXXXXXXXXXXXXXX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产学合作贯穿全过程”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融入行业、产业,各专业(群)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委员,按行业企业现行标准开发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并在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学生就业上提供行业咨询、技术和资源支持。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逐步构建起以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为重点,对应河北省主导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拥有2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课程建设取得较大成绩,拥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

33、门省级精品课程;1995年,学校申请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现有46个职业技能项目鉴定站(点),覆盖所有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92%,高级工证书获得率39.3%。总体来看,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近年国家、省级试点专业一览表序号试点级别专业名称备注1国家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01年国家级2国家级服装设计(工程方向)01年国家级3省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02年省级4省级电气自动化技术04年省级5省级数控技术04年省级6省级市场营销04年省级近年国家、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序号课程级别课程名称备注1国家级汽车电器设备03年国家级2国家级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03年国家级3国家级汽车故障诊断与检

34、测技术04年国家级4国家级汽车构造06年国家级5国家级鞋靴设计06年国家级6省级汽车电器设备02年省级7省级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03年省级8省级汽车构造03年省级9省级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04年省级10省级鞋靴设计05年省级11省级计算机文化基础02年省级12省级房屋建筑学03年省级13省级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04年省级14省级计算机网络技术05年省级15省级数控加工技术实训06年省级5、社会服务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XXXXXXXXXXXXXXX逐步明确服务方向,调整专业布局,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瞄准、紧贴我省主导产业和我省南部地区经济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前,学

35、校的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群建设达到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学校发展势头强劲,招生、就业实现良性循环。共培养毕业生35000余人,大部分活跃在行业企业第一线,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学校还利用综合办学优势,充分发挥8个校内实训中心、46个职业技能项目鉴定(点)的社会服务功能,先后为河北省、邢台市及原军队企业开展科技与培训服务,为企业举办培训100多期,培训企业员工7000余人、农民工和下岗职工4000余人,承担职业技能鉴定20000余人次。校内实训基地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及周边20余个中等职业教育单位组织了实训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

36、。近年来,学校开展合作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300余项,科技服务年平均到款额300余万元,在企(行)业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6、示范带动作用XXXXXXXXXXXXXXX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邢台模式”,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由学校开创的对口招生模式推广至全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余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全省职教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30余次,全国各地先后有700多家兄弟院校前来参观学习。1994年,由副省长带队、各市副市长及教委主任组成的江苏省教育代表团20余人来学校参观;199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15家新闻单位联合来学校考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37、开展情况。2006年,福建省高职研究会考察团、北美中国人才中心考察团等团体来院参观交流。最近,学校与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并开展了实质性交流与合作。1998年,河北省教委在XXXXXXXXXXXXXXX组织召开职业教育现场会,总结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邢台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时任省教委主任、党组书记的刘永瑞同志将“邢台模式”概括总结为五大特点:一是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二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三是制定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计划,四是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五是扎扎实实地进行理论教学改革。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协助下,

38、XXXXXXXXXXXXXXX的办学经验在省内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得到迅速推广,学校的成功经历也有力地鼓舞、带动了各级职业学校,在我省出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可喜局面。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与项目一、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1、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高职教育发展道路;按照“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建设方针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实境育人”的建设思路,大力引进行业企业现行职业和技术标准,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专业群和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

39、教师团队;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创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建设目标总体建设目标: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把学院建成办学条件优良、教育教学改革领先、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及面向河北省、原军需企业和全国相关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河北南部技术服务与职业培训中心。(1)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目标。面向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

40、业及相关专业群;使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在基地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本着立足河北、兼顾原军需企业、突出特色、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加强专业群优势,2007年在现有6个校级示范专业的基础上,将汽车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鞋类设计与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建成校级示范专业,校级示范专业达到10个,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008年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2)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现有8个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成

41、具有先进水平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1.21.5万在校生的实训实习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训设备先进水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133万元,深化产学结合,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十一五”期间使技术服务和校办产业利润由现在的年均800万元增加到年均1160万元,重点专业生产性实习由现在的60%达到80%,使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使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42、215个左右集培训、技术研发、聘请师资、顶岗实习和就业为一体,具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008年教师总数达到750人,专任教师由现在498人达到54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由现在的31%提高到35%,硕士以上教师比例由现在的38%提高到58%,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由现在的72%提高到80%,使教师形成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价值观;到2008年,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专业带头人由现在的13名达到26名,其中引进行业企业技术权威5人,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专业骨干教师由现在的60名达到84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由现在59的达到86名,“双师型”教师由现在的159达到

43、183人。(4)课程建设目标。在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基础上,参照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50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其中10门达到国家级标准,15门达到省级标准,25门达到校级标准,在区域内4所院校推广使用。80个满足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精品课件,启动依托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群、服装设计专业群的2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5)社会服务目标。加大对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学校的支持和带动。把学院建成面向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及原军需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换推广基地、小型企业“孵化”基地。(6)

44、对外交流目标。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现有3所合作院校的基础上,争取达到6所,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国际化教育标准。二、建设内容(一)建设项目总论项目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实训基地、教师队伍、课程及教材等专业支撑条件建设,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整体水平,带动专业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发挥示范作用。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服务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及原军需企业,结合学院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学院将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使重

45、点建设专业的资源配置、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依托重点专业,直接带动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个相关专业群建设,并分批推进,逐步加强其他专业群建设。建设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3150万元,河北省财政承诺按建设要求足额匹配资金,学院多渠道自筹建设资金1850万元。2、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建设服务于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学院将扩建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实训基地,购置生产型设备,创建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奠定基础,同时加强

46、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等功能。扩建现代教育中心,改善公共教学条件。共需投入资金7583万元,其中基础条件建设投资3982万元,设备投资3601万元。3、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按专业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专兼结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其中重点专业群专业带头人达到26名,骨干教师达到84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达到86名,“双师型”教师达到183人。共需投入资金1000万元,其中重点专业群投入750万元,其他专业群投入250万元。4、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

47、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建设50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80门精品课件。共需投入资金417万元,其中用于重点专业群300万元,其它专业群117万元。(二)专业布局河北省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建筑、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旅游、钢铁冶金、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十大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学院现有41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两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全国汽车维修、服装行业具有较大影响;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等四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服务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及原军需企业,结合学院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学院将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使重点建设专业的资源配置、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依托重点专业,直接带动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个相关专业群建设;学院将本着量力而行、分期递进、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加强信息类、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