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pdf

上传人:李静文 文档编号:8014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PDF 页数:172 大小:4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学苑音像出版社 丛书名:旅游知识书 名: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作 者: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1-1ISBN 7-88050-471-0中国分类法号:K89定 价: 10.00元龙蟠虎踞石头城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的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它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雄伟而秀丽的自然景观。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先民已在此地生息繁衍,给今人留下了珍贵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公元前 472 年,卧薪尝胆的越王钧践终于灭掉吴国以后,为了攻取楚国,命范蠡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千里建筑越城。越城的兴建,即是南京城历史的开始

2、。越国图楚不成,反被楚国征服。楚国想据长江天堑而得天下,于公元前 333 年置金陵邑。南京的“金陵”之名由此而得。三国时代,孙权以此地为东吴的政治中心,并名之为“建业”,意思是据此地以建立帝王之大业。孙权称帝后,建都建业,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帝王都城。晋灭东吴以后,把 “建业”改为 “建邺”,以取消其所含“建立帝业”之意。后建邺又因避帝讳而改为建康(晋愍帝名司马邺)。建康是东晋王朝的都城,也是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六朝古都”是南京很久以前就已叫响的雅号。此后,五代中的南唐在此建都城。朱元璋攻下南京后,改筑应天府城,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筑城工程。朱称帝后,建都于应天,并以应天为南京,这是此地

3、用“南京”一名的开始。明王朝倾覆之时,其残余力量也曾以南京为都建立起南明弘光政权。太平天国也是以南京为其都城,称之为“天京”。中华民国建立后,临时政府以及后来的国民党政府都以南京为国都。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它历经两于四百多个春秋,是我国七大著名古都之一。历史上之所以有许多朝代建都南京,这与南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南京周围,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气势磅礴的钟山是南京最高的山,形如蟠龙蜿蜒于东西。西南又有曾经峭立江边的石头山,恰似威虎蹲踞。古人把南京的地势概括为“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并认为“虎踞龙蟠”的南京城有“王气”、“天子气”。也许,这是诸多帝王建都南京的一个原因。据说,楚威王曾埋金以镇王

4、气,而秦始皇花了更大的工夫:凿山断陇以泄王气。虎踞龙蟠的南京城既有山的雄奇,又有水的秀美。它地处浩浩荡荡的长江下游,拥有众多的河流湖塘。凭借这一方天然地利,勤劳智慧的南京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努力,把此处建成了人间胜境。石头城简称石城,大而言之,它可指代南京城,小而言之,它指的是南京城里保存至今的一个著名古迹,即石头山上的石头城遗迹。石头城是东吴时修筑的。当时,石头山壁立于江边,汹涌澎湃的江水直逼石头山下。孙权在石头山筑石头城,用它作为卫城来保卫建业部城。石头城城周六里左右,内有储备军需的石头库、石头仓。城墙多处建有烽火台,遇有军情时则立即发出报警的信号。后来,晋朝大将王浚率水师攻打东吴时,

5、东吴置铁索横江阻截,晋军烧断铁索,直抵石头城下,不得民心的昏君孙皓慌忙投降。刘禹锡有诗吟及此事:“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牛降幡出石头。”后来,长江逐渐西迁,随江流而下的泥沙沉积在石头城下,使之变成平地。石头城不再像当年那么险要了。朱元璋修筑应天府城时,将石头城围入,作为应天府城的一部分。石头山就是现在的清凉山。它原来立于江边,西部是久经江水冲击的天然石壁。造石头城时,这段天然石壁是其城垣的一部分。由于风雨剥蚀,石壁上有一处凹凸不平,显出奇形怪状,看似传说中凶恶丑陋的鬼脸。所以,一、南京石头城又有 “鬼脸城”的俗称。在南京民间传说中,这个 “鬼脸”是由 一个石瘤慢慢长

6、成的。而原先长成的鬼脸瞅牙咧嘴,瞪着鬼眼,比现有的模样还要凶猛可怕许多,以致远近几十里内,人不敢走,鸟不敢歇。但是,邪不压正,上天终于打了一个响雷,把鬼脸击得闭了眼,瘪了嘴,失去了凶恶之像。而且,从此之后,鬼脸城下出现了一个碧清如镜的水塘。镜子是民间镇鬼的法宝,而这个像镜子一样清澄的水塘就是一个镇住鬼脸的法宝。它使鬼脸永远不能逞凶作怪,让人们大着胆子行走,让飞鸟大着胆子歇息。于是,南京有了 “鬼脸照镜子”一景。无疑,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南京人,一定会保护好这口给人带来祥和的清水塘。 “鬼脸照镜子 ”这样神奇而又有趣的景点,随时都在恭候着游客们的光临。夫子庙文化胜地夫子庙位于南京中华门内秦淮河北

7、岸,文德桥之东。据载,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公元 386 年),此地建有宣尼庙。到了宋景祐元年 (公元 1034 年),始建文宣王庙 (文宣王即指孔子),并在此设立府学。到南宋初年,府学校舍毁于战火。绍兴九年 (公元 1139 年)重建,称“建康府学”,同时建立了科举考场 “贡院”,设有明德堂、尊敬阁等。至明朝初年,这里为国子监,后改为应天府学。清朝,这里是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清朝末年,这里成了专门祭祀孔子的地方。贡院是中国科举时代的考试场所。夫子庙东侧的江南贡院就是这样的一个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建成以后,起初只是进行县学、府学的考试。明朝以后,它的规格提高了,成了乡试、会试的场所。作为 “南

8、闱”,它和北京的“北闱” (顺天贡院)齐名,同为我国最大的 贡院。到了光绪年间,该贡院已有号舍两万多间。每隔三年,这里都要聚集一批应试的考生,他们每人一个号舍,吃住不出舍,在里面完成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科目的考试,被禁闭长达九天八夜。贡院最高的建筑是明远楼,楼上四面开窗。考试时,监考的宫员在楼上巡察,以防考生和执勤的衙役有作弊行为。贡院围墙四角也建有瞭望楼用于巡察。考生的试卷先由外帘官初评,然后再送给内帘官批阅并评定名次。内帘、外帘分隔极严。现在保存完好的飞虹桥就是当时隔开内帘、外帘的禁区。当时的考场确实可以称得壁垒森严了。中国古代你学校为泮宫,并习惯于在其前面建一个月牙形的泮池。夫子庙

9、前拓秦淮而建的月牙池,就是一个泮池,这一泮池已有 900 多年的历史。伴池南岸建有砖砌大照壁,这是南京现存比较完整的三大照壁之一。庙前东西各有一碑,东边的碑是至圣夫人碑 (至圣夫人就是孔子夫人,因孔子在元时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西边的碑是为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而建 (颜回、曾参是孔子学生,孔伋是孔子的孙子,孟轲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庙内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敬阁、崇圣祠、青云楼、魁星阁等建筑。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后,大成殿、魁星阁、得月台、思乐亭等都被毁为废墟。侥幸留存的明德堂、梨香阁和青云楼等,也因得不到应有的维修而破败不堪。夫子庙虽然曾经是孔庙和学宫的所在,但是并没有沉浸

10、在严肃庄重的学府气息中,而成了熙来攘往的娱乐场所。甚至几度堕落为藏污纳垢的场所。经过不断的修整复建,今天的夫子庙地区已经成了更加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场所,成了深受中外游人喜爱的旅游胜地。夫子庙内的明德堂已改为能容纳 800 多名观众的剧场;梨香阁也成了南京评书、扬州评话、苏州评弹等演出场所;经过整修的青云楼已成为电子游戏的活动地。青云楼的西侧新建了文化大楼, 里面有阅览室,有棋艺、美术等文娱活动室。集中在夫子庙一带的秦淮风味小吃,堪称南京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吃虽小,但色香味俱佳,深深吸引着许多南京居民,更给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东市、西市出售文房四主等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工艺

11、品,也透露出夫子庙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游人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画肪穿梭于文德桥、利涉桥之间的水面上,沿河两岸修建的民宅极仿古典式样,重现出昔日夫子庙的风采,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夫子庙金陵路旁还有一个花香鸟语的所在,那儿就是南京最早最大的花鸟市场。有四五十个大小店家在这个花鸟市场里经营。这儿出售的花卉约有300 多种,既有本地的品种,也有来自皖、浙、沪、粤、闽等地的各种品种。玩赏鸟有皖南的画眉和黄驾、内蒙的百灵、山东的芙蓉鸟和虎皮鸟以及鹦鹉、八哥、蜡嘴等品种。这儿还经营金鱼、鸽子、猫、兔、龟之类的宠物和雨花石、假山石之类的观赏元宵节前后,夫子庙成为花灯的世界。许多心灵手巧的扎灯艺人纷纷提上各式花灯到

12、夫子庙售卖。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小孩子唱着儿歌玩灯。常见的花灯有荷花灯、免子灯、蛤蟆灯等等,这些灯多数来自夫子庙灯市。夫子庙灯会历史悠久、名闻遐迹。南京人通常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举行灯会。正月十三是 “试灯”,正月十八则是 “落灯”。为了加强喜庆气氛,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从正月初八开始举行灯会,将灯会延长为 10 天。灯会中的夫子庙夜晚,满眼火树银花,灿烂辉煌。用许多彩灯组合成的各种生动优美的造型,把夫子庙装点得如同人间仙境,充分显示出民间艺术的魅力。桨声灯影秦淮河南京是一个河道纵横的城市,而名闻遐迩的秦淮河则是流经南京最长的一条河流。相传,秦淮河为秦时所开。传说秦始皇东巡经过秣陵时

13、,有望气者对他说,秣陵王气很重。于是,为保秦朝江山千秋万代地传下去,秦始皇下令凿方山,开沟读,通水流,以泄王气。开出来的就是 “秦淮”,也就是后来的秦淮河。曾有人作诗讥秦始皇之徒劳: “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也有人写诗说他毕竟还是有所得的: “石城几度更新主,赢得淮流尚系秦。”但是,也有人对此说持怀疑态度,说秦淮河 “分派屈曲,不类人工,疑非秦皇所开。”其实,秦淮河确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大河。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沿河已发现的原始村落遗址有五六十处,著名的有湖熟文化遗址和 子山遗址。秦淮河曾名 “龙藏浦”,全长 110 公里,流域面积 2600 多平

14、方公里。其上有二源:一源发自溧水县东庐山,一源发自句容县宝华山。二源至南京方山山隶西北村汇合,然后直抵城下,流经通济门又分为两支:一支是内秦淮,从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镇淮桥,出西水关,长约 10 里,人称 “十里秦淮”;另一支为 “外秦淮”,绕过城的东、南、西三面,经长干桥、赛虹桥,至水西门附近,与内秦淮汇合,经三汉河流入长江。六朝时期的秦淮河,在航运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南京地区那时已相当繁华,对外贸易交往相当频繁,在交通上对秦淮河的水上运输需要量很大。秦淮河有利于古都平时对外交往,也有利于战时据以自守,是拒敌于外的天然阻隔。六朝时,在东起淮清桥、西到石头津的一段河面上,设有 24 座浮航,其

15、中以朱雀航为最大。平时浮航供人通行,战时撤掉浮航阻绝交通。自隋灭掉陈以后,浮航逐步废 去。但是,直到现在,内秦淮上的一些桥梁,如朱雀桥、上浮桥和下浮桥等,都保留了浮航的名称。人们可以由此看到古代浮航渡口的痕迹。六朝时期,淮清桥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河两岸,是封建统治者们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秦淮河南岸的乌衣巷曾是东晋王导、谢安两大豪门贵族居住的地方。当时人们称两家子弟为乌衣郎。有人以为,因为两家子弟是身着乌衣的乌衣郎,所以这条巷子被叫成了乌衣巷。其实不然,据 至正金陵志称:三国孙吴时有禁军乌衣营驻此,遂使此地有了乌衣巷的名称,唐朝诗人刘禹锡游金陵,看着以前非常显赫而后来又成为废墟的王谢宅第,曾作 乌

16、衣巷诗一首,慨叹这种历史变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也住这一地区。夫子庙附近的桃叶渡,据说是王献之迎接其妾桃叶的渡口。相传王献之的爱妾桃叶与其妹桃根乘舟来到这里,王献之来到渡口迎接,并作 桃叶歌相赠: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渡以王献之的风流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又以其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的优美景色使人陶醉。从六朝开始,十里秦淮一带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 “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河岸有雕梁画栋的河房水阁,水面有灯火辉煌的画舫游艇。盛夏时节,人们可以登舟纳凉,享

17、受秦淮河的碧波清风。在旧社会,十里秦淮的繁华走向靡烂,被纸醉金迷、穷奢极侈的权贵豪富搞得乌烟瘴气。唐代诗人杜牧有诗写道: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与其说诗人在指斥不知亡国恨的 “商女”,不如说诗人是在对这些商女所伺伴的权贵豪富们提出谴责。近代两位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和俞平伯曾共游十里秦淮并且各自都写了一篇游记散文,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名。在他们清新优美的笔墨中,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卖艺歌女的同情与尊重,更可以看到作者对茵陈如酒的十里秦淮的喜爱与眷恋。为了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十里秦淮风光带得到了复建改造,有些河段已恢复了荡舟观光的游览项目。有关方面提出

18、了跨河流调水冲洗内秦淮河的建议,这项工程实施以后,十里秦淮会以更加清新怡人的面貌迎接远近游人。金陵何处大观园自曹雪芹创作的 红楼梦问世以后,探求 红楼梦中大观园原型处所者络绎不绝。有人认为在南京,有人认为在北京,有人指定是甲园,有人指定是乙府,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而在众多说法中,资格最老、最吸引人的该算袁枚的随园说。袁枚是中国文学吏上著名的作家,著有 随园诗话等。他在乾隆四年中进士,入翰林,历任溧水、江浦和沭阳知县。乾隆十年,他任江宁知县,乾隆十三年秋以三百金购隋园,易名随园。经他精心改造,随园之美,备受时人称许。袁枚是曹雪芹的同时代人,而他在 随园诗话中就已宣称: “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

19、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同也。”当时的文人明义在他的 题红楼梦诗序中也说: “曹子雪芹出撰 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随园确实可能与曹家有关。康熙年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其子曹寅、其孙曹烦部继任此职。雍正年间,因宫廷内部的倾轧,曹家失势,曹玺被革职并被迫举家迁居北京。继任江宁织造的是隋赫德。他据有了曹家的化园,于是,曹家花园就成了隋织造园隋园的前身。曹雪芹是曹玺的儿子,他把自家花园搬到自己的书里并无不可。所以,现代学者胡适之深信随园之说不假,并以此作为 红 楼梦是自叙传说的证据。而袁枚孙子袁翔甫更进一步说: “此书之作,实我

20、祖授意,而雪芹主稿也。园名大观舍随园莫属。书中宝玉即我祖也。”如此说来,大观园写的不是 “随园故址”,而就是袁枚苦心经营的随园本身。此说并非大言不惭。因为,随园的精致优雅,确实能与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媲美。根据记载,随园的规模相当宏大,占地 220 多亩。东到红土桥,西到乌龙潭,南到随家仓,北到青岛路。这一带原是杨吴城壕的故址,原有许多池塘、野林。随园布局因山谷高下分为东西三条平行体系,主要建筑在北山,南山有亭阁,中间是溪流荷池。南北高、中间低,形成两山夹一水的格局。随园设有诸多有名景点,有古藤满庭的 “藤花廊”,有陈方丈大镜的 “小仓山房”,有筑室于千岁银杏之下的 “因树屋”,有 700 余株

21、梅花相拥的 “香雪海”亭,有潜流甚爽、四时不涸的 “澄碧泉”,还有 “琉璃世界”、 “小栖霞”、 “群玉山头”、 “鸳鸯亭”等等,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乾隆皇帝时常听到人们对随园的赞美,曾派人将随园绘图呈上。袁枚曾作诗说及此事:“上公误听园林好,来画庐鸿旧草堂。”据袁枚孙袁祖志称,游园的官员、书生、商贾等人,多者每年可在 10 万左右,以致园门之槛,每年必换一二次。有的红学家不同意随园即大观园之说。但,即使随园不是大观园的原型,曹雪芹在构思大观园时也有可能对美名远扬的随园有所借鉴。随园不是大观园,但确具大观园的灵气,宝玉不是袁枚,但袁枚确与宝玉意趣相投,如其孙袁翔甫所说: “我祖重一情字自乞养归

22、隐,伏游林下,至 50 年,即宝玉鄙视利禄、不求仕进之意也。”总之,无论如何,袁枚的随园与曹雪芹的大观园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太平天国时,随园被废为耕地。日冠侵入后,将随园残存建筑改为 “神社”,祭祀其 “天照大神”。如今,一座可容纳 10 万观众的露 天体育场和一座万人体育馆建于随园故址。此地成了江苏地区的体育活动中心。还有一说,谓江宁织造府的衙署是大观园的真址。康熙南巡时,几次都把曹寅的织造署作为他的行宫,织造署能作为皇帝行宫,其规模应该相当可观。曹雪芹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内,对其规模、格局非常熟悉,把它作为大观园的素材是有可能的。江宁织造府是在明初陈理的汉五府和永乐皇帝之子朱煦的汉王府的基础上

23、改建而成的。 1751 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为迎接乾隆皇帝南巡,把江宁织造府改建为乾隆南京行宫。此行宫范围很大,东到逸仙桥,西到碑亭巷,南到利济巷,北到长江路、汉府街。至今,中山东路和太平路相交处一带还称为“大行宫”。从保存至今的南京行宫图上看,宫内有绿静榭、听瀑轩、判春室、钟中亭、塔影楼、彩虹桥、钓鱼台等胜迹。太平天国曾在此建天王府,清军攻入后,将其焚毁。 1984 年,南京兴建幼儿教育中心楼,在大行宫小学东南角挖地槽时,发现假山石基、蟠龙图案瓦当、色染织料、烧有 “怡”字的残瓷碗底等。在修建大行宫小学时,曾在校园西北角的亭子里发现一石碑,上有 “红楼一角”四字。可见, “江南织造府”对大观园的构思可能确有影响。何处大观园?金陵何处大观园?作为 红楼梦研究中的问题,还会引得不少人搔首踯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没有随园、江宁织造府、南京行宫这样一些胜迹佳境的熏陶和启发,雪芹先生不可能具有一支绘出大观园的生花妙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免费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