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_共产党宣言_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与意义_石大东.pdf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804012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_共产党宣言_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与意义_石大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_共产党宣言_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与意义_石大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_共产党宣言_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与意义_石大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_共产党宣言_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与意义_石大东.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_共产党宣言_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与意义_石大东.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17年第1期 总第141期新闻大学JOURNALISM BIMONTHLY作者简介 石大东,武汉大学2011级马春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兼郑州报业集团社长, 高级编辑新闻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而且这个历史过程本质上说来主要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与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斗争中,并通过自身的新闻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事业的导师,他们一生都在为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呕心沥血,而新闻思想是他们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认为,新闻在一个国家的政党建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作为人类社会

2、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舆论导向、思想引领、凝聚革命力量等等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正是由于报刊把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把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把需要、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智和形式的斗争,所以,报刊才成为文化和人民的精神教育的极其强大的杠杆。”1新闻的事业就是斗争的事业,尤其是以物质斗争为基础在精神上斗争的事业,而精神上斗争的事业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出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现实斗争的产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公开发表了对现代世界本质的看法,把资产阶级的伟大成就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视为现代世界最为基本的图景,并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具有革命性的新

3、闻思想。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2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正形成,恰恰是以共产党宣言的公开问世而完成。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足之本虽然共产党宣言自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与共产党宣言发表【摘 要】共产党宣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标志,从共产党宣言中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是深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立足现代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来展现其作

4、用,这就需要我们以共产党宣言所揭示出来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统一为切入点,进而彰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以及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当今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现代世界;特质;意义【中图分类号】A119;B17 【文献标识码】A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与意义石大东(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1时很多不同的特点,但是,就像恩格斯所说的,“这个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3恩格斯这里指出的“一般原理”指的正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在肯定的意义上讲,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阶级斗争凸显了一个社会形态转变为另一个社会形态的革命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必然要有它的现实社会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级斗争。从阶级斗争这个角度切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并非是仅仅以阶级斗争为原则和根本,而是要时刻牢记,阶级斗争对于人类社会,尤其是对于现代世界发展变化的重要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阶级斗争是我们分析一个社会形态的根本出发点,更是我们理解一个社会结构的根本出发点。从这个出发点来理解现代世界,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见解,现代世界有一个特点,即“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5也就是说,现代世界是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形成的,资产阶级与无产

6、阶级作为现代世界最为基本的两个阶级,成就了我们当今生活的这个时代。从这一点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无视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揭示资产阶级对人类社会历史作用的分析,指出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正确看法,这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立足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创造了现代文明,是资产阶级的形成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

7、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涵有这样的生产力呢?”6这说明,资产阶级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作用是需要肯定的,而且在资产阶级到的地方,一切封建的和古代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都威信扫地,成为现代工业吞吃的食粮。从这方面来讲,资产阶级的功绩应该得到客观的对待,而这种看法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尊重历史的品质。但是,马克思在看到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的同时,也看到了资产阶级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负面影响,看到了资产阶级在推动文明时代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使人不断异化的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7

8、这是因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8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这样的指责来看,劳动者即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工具,是无产阶级的劳动奠定了资产阶级的成就,而无产阶级却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变成了资本家挣钱的工具和手段,其自身却失去了一切。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要使无产者争取解放,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资产阶级那里拿回来,这即是阶级斗争的本质内涵。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必须向世人开诚布公地说明,只有对私有制,即资本进行彻底地革命,才能够推动自由发展时代的到来。从以上分析来看,共产党宣言所描述

9、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是以资产阶级的形成,尤其是以资产阶级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为前期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也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形成而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不仅是展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思想,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立足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思想,而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宣言所包含的划时代的思想有着牢固的科学基础,它为任何时代、任何肤色或种族的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指明了争取解放、和平、人类尊严与社会公正的道路。”9所以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观之本,也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10、为前提,从而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显现出对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22二、辩证分析社会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什么其他的新闻观,本质上是属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新闻观。与此同时,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世界的分析来看,辩证地分析现代世界是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所在。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是辩证的,关键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把现代世界看作为

11、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还把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看作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从更加具体的层面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以辩证的眼光来办刊。这即是说,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指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也认识到资产阶级本身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具有的革命作用,看到资产阶级在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发扬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科学方法论所必须遵守的。以辩证的态度来定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就是以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作为研究事实、报道事实、传播事实的必要前提。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既统一

12、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转化。”10新闻报道需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上进行,而尊重事实的首先任务就是科学地分析事实,实事求是地揭示事实、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即矛盾统一规律。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性质、作用和内涵中,向我们指明了在阶级分析的过程中,要把事物的两个既统一又对立的方面进行全面地考虑,唯有此才能够使新闻报道做到既真实又具有说服人的作用。矛盾统一规律是认识事物的根本规律,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一一条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以这条道路为保证,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作用客观地呈献在读者面前。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定位为辩证分析社会历史发展,

13、其理由还在于只有在遵守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才能够使新闻报道具有先进性和革命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喉舌,是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为最终目的的,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必须能够在报刊、杂志、媒体等新闻传播媒介上为无产阶级争取自由提供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撑。就此而言,新闻报道是否符合无产阶级的现实处境,是否能够抓住无产阶级革命诉求,以及能否给予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动力,这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所要致力于履行的任务。以辩证的方法来研究与分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现实处境,以及把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作为推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现出来的根本优点,是超越其他新

14、闻思想,如空想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等的本质区别,更是教导我们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思想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关于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世界观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是我们为和平和社会主义斗争的不可动摇的基础。”11从以上说明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是以辩证分析社会历史为原则呈现出来的,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倾向性需要建立在辩证分析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辩证分析,把握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结构与未来走向,把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作为克服资本主义统治的物质基础,

15、这也就从历史发展规律的层面上解答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道路问题。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新闻观,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本原则,以辩证的方法研究现代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要求新闻工作者立足社会发展规律来报道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新闻。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够做到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目的,才能够不被资产阶级的虚假说教所迷惑,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才有可能有用武之地。总之,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特质的观念,才能保持在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党的新闻思想的纯洁性,并对新闻领域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观点23保持应有的清醒和警

16、惕,进而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质运用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贡献。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引领可以认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旨趣,也是中国新闻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新闻事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作为指导理论的同时,我们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上,无论就其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必须找到符合新闻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找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实情况的新闻事业建设途径。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步伐,以及通过新闻报道来指引党和人民

17、走向共产主义的精神支撑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必须做出积极的回应和解答。进一步而言,在现代世界的背景中来讨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出来的现代世界的本质特征,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深刻对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表现形式。因为,当人类还在以劳动力作为商品而出卖自己从而获取物质财富的时候,当现代世界还是以商品价值交换来充当人的自由、平等、独立等等这些观念的基础的时候,甚至当人的异化,包括肉体和精神的异化还日益加深的时候,我们对现代世界的定位必然是以资本主义为根本指向。中国社会在当今的发展无论多么的成功以及达到了多么的富裕程度,这都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在当今

18、世界依然具有效力这个事实。所以说,中国新闻事业的未来道路还不是一帆风顺,它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找到合理发展的途径以及方法。那么。具体来说,对于中国新闻事业未来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需要领会以下三点内容,并以此作为当今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方针路线: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理论指导,发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辩证分析社会现实的特质,使中国新闻事业客观地报道中国的社会现实。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来看,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属于是以雇佣劳动为条件的经济

19、。这就要求中国的新闻事业要辩证的对待非公有制经济,要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从而客观地评价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地位,“他们必须随时注意斗争条件的变化,了解周围群众对事件的看法,以便更加切合实际地阐述党的纲领。”12如此一来,中国的新闻事业才能够不脱离当今的中国现实,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评价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从而在社会舆论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舆论保证。其次,把辩证分析方法运用到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复杂问题上,让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以辩证的分析方法来报道中国的社会问题,为党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提供智力支撑。可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中

20、国目前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这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对其进行报道。但是,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报道,并不是不尊重规律的报道、不遵循原则的报道,而是要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特质的前提下的报道,是在矛盾对立统一中来真实地报道。对此,列宁指出,“辩证法要求从相互关系的具体的发展中来全面地估计这种关系,而不是东抽一点,西抽一点。”13这即是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辩证分析这一正确的方法,对社会问题首先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并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客观、真实地报道社会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新闻报道就会理以服人,成为人民群众认可

21、和相信的传播平台。最后,中国的新闻事业必须肩负起从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上抵制资本主义的恶意攻击,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驾护航。辩证地分析社会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则和立场地分析社会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就告诉我们,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以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24压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资产阶级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诋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的客观情况决定中国新闻事业必须保持坚定的政治原则,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报道的过滤器,客观分析与评价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而在客观报道中国社会问题的同时,把舆论导向、精神风向和社会意识统领在中国共产党

22、的指导思想当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人民报刊的各个分子都有可能毫无障碍地、独立自主地各向一面发展,并使自己成为各种不同的独立报刊的条件,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14做到了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在中国新闻事业的保驾护航中平稳发展。所以,中国的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尤其是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从思想上首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报刊充分体现出“真正的精神”,15才能够使中国的新闻事业不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左右,并不断发挥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道路,

23、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对中国社会的一般性事实报道;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必须根植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6这种认识来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正确揭示,也来源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未来发展的科学展望。在这里,揭示与展望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这两者之间不能够分割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揭示,就是从报纸、报刊等载体上指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和规律,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条件形成。因此,从

24、中国现代化历史性实践的成功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今天以及以后不仅能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还将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污蔑的时候,成为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力舆论武器,并进一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展开。注释: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29页.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99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5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1页.马克思、恩

25、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2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6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4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43页.杨金海.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第91页.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56页.杨金海.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卷)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第94页.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

26、学出版社,2013,第116页.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16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97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97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第155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51 The Trajec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cross regions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Q

27、IN Shao-de, SHEN Guo-lin Abstract It is from 1978 to 2000 that the most rapid and biggest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journalism in China. The journalism as newspapers, news agencies, radio and television in various areas has grown dramatic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economy as a strong impetus to

28、 the local news industry through competition has broken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the whole country formed in the past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centers of regional news industry. Market competition also led to the news corporations monopoly. Beijing is the national center of journalism

29、 and public opinion. The spread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has shortened the gap among different regions.Key Words journalism; regional journalism; news market20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Views of News from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SHI Da-don

30、gAbstract Communist league is both symbol of the birth of Marx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xist Concept of New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Concept of News from Communist league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deepening and promoting of Marxist Concept of News.

31、The show of effect of Marxist Concept of New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asic rul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orld, it needs us to use the contradictory and unified between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bourgeoisie which revealed by Communist leagu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and then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t Concept of News, what more, to seize the significanc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hinese news which guided by Marxist Concept of News. Key Words proletariat; bourgeoisie; the modern world;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ce VOLUME 141, NO.1, 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