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包头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淘淘 文档编号:848351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澎湃(pi) 蝼蚁(y)间或(jin) 引弦而战(xin )B惬意(qi) 矫正(jio) 牟取(m) 参差不齐(cn)C虔信(qin)迸射(bng) 档案(dng) 浩瀚无垠(yn)D藩篱(fn) 挫折(cu) 窈窕(yo) 素湍绿潭(tun)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归咎 潮讯蜡梅花据理臆断B和煦 肌腱啮齿类光大门楣C赋闲 悲伧口头禅器宇轩昂D琐事 瓦砾莫衷一事 囊萤映雪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十

2、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D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历史上,贺兰山一直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融合、交流之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有着重要的战略和文化价值。B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

3、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产生氧气,给炎热的夏季带来清凉。C充满民族特色的“包头创梦号”全彩绘飞机飞行国内外400多条航线,将包头之美、草原之美展现给了全世界。D通过对古典诗文的诵读及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艺术创作的经典美。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狼蒲松龄聊斋志异B隆中对罗贯中三国演义C祖国莱蒙托夫俄国诗人D骆驼祥子老舍中国现代作家6(3分)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一年秋天,包头市文联组织青年作者到赤峰采风。诗人振江看到满山红叶似火,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赤峰红叶浓叶红峰赤。然后让大家对下联,一时间无人能对。大家都说太难了,下联也要含有一个

4、地名,还要符合从头读或从尾读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叶红”与“峰赤”还得是因果关系。振江自己也没有对出。第二年夏天,振江到青岛旅游,看到青岛到处都是绿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吟出的上联来,触景成句,对出了下联:。 7(10分)默写。,可汗大点兵。(木兰诗)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虽有至道,弗学,。 (虽有佳肴)杜甫青年时期所作的望岳一诗,语言壮美,气势恢宏,其中书写

5、诗人远大抱负的名句是:,。二、阅读(本题包括8-24题,共4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宋初古文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注释】穆修、张景:北宋初年人,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平文:即散文,是区别于当时骈体文的一种文体。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2)穆、张尝同造朝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6、(1)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2)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10(2分)穆、张二人描述“逸马毙犬”的用语,后人认为“拙涩”,为何当时“谓之工”?11(2分)穆、张二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二)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215题。有它的地方叫故乡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

7、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

8、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

9、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作者:舒翼 本文有改动)12(2分)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13(3分)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14.(4分)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15(3分)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本文

10、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石墨烯,有惊喜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常做成石墨棒和铅笔芯。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可以说,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秒,是光速的1/300。目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强的全新材料石墨烯,硬度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100倍。石墨烯的出现,有望给我们的生活

11、带来惊喜。手机充电可以“秒充”,手机屏幕可以轻易弯曲甚至折叠,汽车可以使用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避免摩擦起电发生爆燃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域很可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由石墨烯制作的器件,理论上频率可以达到硅的十倍甚至上百倍,可以在雷达上应用,大幅提高雷达的分辨率。石墨烯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应用领域是电能的储存。在天津电源研究所,这里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最先进电容器的研究。电容器与电池一样,都能用来储存电能。它的优势在于充电速度快,几分钟就能充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几万次。但它存储的电量不如电池多,还无法通过存储足够多的电能在生活里

12、派上大用场。通过对石墨烯材料进一步改性研究,科研人员正在让电容器的储电能力一步一步向电池靠拢,而同时它拥有的超快充电速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未来,当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时,电动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可能花两三分钟就可以把电充满。当然,石墨烯的神器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同时,技术层面还存在着不少挑战,真正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余建斌 李晓辉 吴杰 本文有改动)16(2分)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17(2分)第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18(3分)第段划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9(4分)第段从哪些方面对石墨烯的应用作了展望?(四)阅读下文,完成2

13、024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

14、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古

15、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

16、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作者:梁衡 本文有改动)20.(2分)本文开篇讲了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意何在?21.(3分)第3段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试作简要分析。22.(2分)本文第4段从哪些方面论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23.(2分)结尾划线句中的“那一半的生命”指什么?24.(3分)本文作者认为“阅读可以丰富自我”,谈谈你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有何收获。三、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桥,是架在水面或空中以便行人或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也用来比喻能起到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人一生一世要经过无数的桥:有形的桥,无形的桥。那些看不见的桥,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会具有更大的意义。“桥”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以“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否则扣分,直至零分。(2)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