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完整word)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反思.doc

上传人:胜利的果实 文档编号:863529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整word)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整word)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整word)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整word)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反思A、探索过程,感受乐趣。“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数一数活动中,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体会数的意义,体验计数的作用;并认识10000以内的数,能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简单地交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过于生硬和说教,学生很难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感知10000以内数的

2、组成,会读写10000以内各数;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的小方块。通过让他们来数一数这些方块的数量,使学生感受10000以内数,培养他们的数感。首次数数的活动,学生盲目,只是根据兴趣来选择数的方法,结果有的学生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一次失败,却能使他们获得难得的体验,即数10000这样大的数,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要合适一些,这样,就能很好地突出数较大的数要以群计数的数学思想方法。再次数数的活动,学生目的明确,毫无疑问地都会选择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结果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这一次成功,使学生的感悟变得更深刻,他们会归纳出:关于数数,我们的新发现是:10000这个数比1000这个数要大得

3、多,数10000这样大的数,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要合适一些;数10以内的数,要一个一个地数;数100以内的数,要一十一十地数;数1000以内的数,要一百一百地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的活动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让学生逐渐理解10个10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并且不失时宜地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进而发现“十”“百”“千” “万”等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B、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作为新课程倡

4、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合作需要,通过四人合作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了作用。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单元反思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

5、方法,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郭元祥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发展中曾指出我们教师存在的一个缺点: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化书为牢,化地为牢。把我们的学生锁在书本中、教室里。没有结合实践地学习,学生会感到枯燥、烦闷。因此,我们教师应把实践本身看成是一个学生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生学会数学。例如,在“千米的认识”课上,如果单单以书为教材,灌疏给学生,强压学生牢记“1千米1000米”,也许学生接受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具体感知。正如郭老师讲到的我们要避免总是化书为牢,化地为牢。这节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单位的换算,而是带领学生到10

6、0米的跑道上,让学生走一走,记录时间,记录步数,引导学生理解走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在推算中对1千米有了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这节课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课后,让学生去搜集资料,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再让学生测一测,从学校出发,走到自己家里大约有几米。巩固知识,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了对千米的认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个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而又要应用于实际生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

7、相关的活动。 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有一种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 结合实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就会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之所在。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单元反思这段时间授课内容是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减法,我所教的两个班的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究竟差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到底是怎样计

8、算的?难道都是粗心造成的计算错误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研究错误的原因迫在眉睫。 通过一段时间对学生面对面的访谈、分析、统计,发现我们班学生计算失误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有写字潦草,结果是6、0;3、5不分,1、7互变、4、9;0、6混同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但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常常抄错数字或计算符号,而导致计算错误。 原因二:懒字当头,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草算习惯。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算,但为节约时间书写字潦草;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草稿纸都没有,而

9、是直接写在桌面上、卷子上,甚至写在手心手背上,。 原因三: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良好习惯。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些学生只想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原因四: 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该退位的没有退位,没有标注进位或退位符号;或者即使标注了进位退位符号,实际计算时没有加上进位的1或减去退位的1;或者不该进位的去进位,不该退位的打上了退位点,造成计算错误。 原因五:不理解算理。有个别的学生对于计算的算理没有理解。如:不清楚“相同数位对齐”指的是什么。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我决定从以下几

10、方面着手:1、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通过数学故事、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计算的淮确性的重要。2、要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作业、试卷和草稿纸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三对照:首先要求学生看清楚题中的每一个“运算符号”(包括有无括号)和每一个“数字”;其次是题抄好后要与原题目对照;竖式上的数字要与横式上的数字对照;横式上的得数要与竖式上的得数对照。这样做既减少了笔误,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心理品质。3、加强计算的常规训练,持之以恒。每天坚持练一练。同座互相出题,然后互相检查,有效的训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障。计算教

11、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偶尔穿插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看算和估算训练。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要注意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以此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如:用游戏、竞赛、奖星星等方式训练。 4、要培养学生自觉认真草算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数字较大的计算时,必须要在草稿本上进行草算。 5、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明白算理。 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计算时合理的计算方法就是提高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根据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

12、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单元反思二年级数学下册的“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透彻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多边形、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供帮助。基于对教材的这样理解,结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始创设了图形王国举行数学节的活动情境,图形宝宝们唱着歌、跳着舞,好一派热

13、闹的景象,让小朋友和认识的图形宝宝打个招呼,孩子们热情高涨,在欢乐的气氛中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了学生对平面图形学习的兴趣。 2.在认识了四边形后让学生自己探索五边形的特征,我让学生扮演图形进行自我介绍,把枯燥的概念通过童话式的表演演绎得生动形象,学生小手高举,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识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后,我及时表扬孩子们会观察、会思考,图形宝宝们邀请我们一起加入它们的数学节活动,更是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了至高点。 二、有效组织数学活动 本课有很多需要学生操作的环节,课中我借助数学活动把零碎的操作贯穿起来。设计了这样的一串活动“搭一搭”“分一分”“折一折”“剪一剪”“画

14、一画”“看一看”。同时每一个活动都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思考。如“搭一搭”中让学生思考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为什么?“分一分”活动中让学生思考按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及时巩固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折一折”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思考为什么有的时候折一折多出了一条边、少了一条边,或是边的条数不改变。“剪一剪”活动中感受剪的角度不同剩下的图形就不一样,鼓励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画一画”活动中让学生思考怎样分分成的三角形个数最少,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成的三角形个数与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数学探索积累经验。“看一看”活动从课堂上认识的四边形、五边形、

15、六边形进行延伸,让学生思考由八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由此认识一个图形有几条边围成就是几边形。学生在老师这样的引导下,数学素养能够有效的得到提高。 三、合理利用生成资源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课堂的大环节是老师预设的,但一个个小的教学细节却是无法预设的,而这些细节正是课堂上宝贵的生成资源,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合理利用。在孩子用小棒搭五边形的时候,大部分孩子是直接用五根小棒搭的,我看到学生姚是用七根小棒搭的五边形,这正是我所预设的,于是我请他到黑板上用磁性小棒搭一搭,结果他在黑板上用六根小棒搭了一个四边形(这种情况试教中也出项过)。我暗想:没关系,这样也很好。和试教时一

16、样,我先让孩子辨别,然后问“你能把它改成一个五边形吗?”学生小手高举,请一个上来,他拿掉一根小棒,摆成了一个五边形。这样改当然可以,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怎么办呢?我马上又问:谁还能不拿掉小棒,也把它改成五边形,教室里一下子很静,慢慢地有几只小手举起了,请一个上来,摆了摆不行,再请一个上来,成功了,把它改成了五边形。然后组织学生数一数,比一比,进而思考摆一个五边形至少要几根小棒。这样的课堂看似曲折,但在曲折中能引发学生思考除了用5根小棒外,更多的小棒也能搭成五边形,但至少要5根,我认为这才是充满生命的课堂。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反思有余数的除法这单元内容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也是为

17、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教材的安排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三部分。 1、有余数除法意义。 在教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注重对直观图的使用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产生剩余,并且剩余的数不够分,才需要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本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联系实际填写有余数的算式时,会出现对于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弄错或者整个算式写反了。2、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这个知识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及难点。主要在试商的方法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运用这两方面出

18、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指导孩子先利用乘法口诀依次试商,熟练后再适当地鼓励孩子先估计商的范围,再用口诀试商,减少试商次数。 对于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个特点。在教学时,我通过竖式的对比和动手摆一摆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余数如果大于除数会出现什么问题(剩下的物体还可以继续分),可能造成什么错误?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对于如何运用余数的这个特点,检查计算是否正确。我等到学生积累一定的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经验后,通过对几道题的计算过程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 3、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问题是本单元知识的一个拓展。主要有三种类型: A、第35个图形是( )

19、。 B、一本书有60页,强强每天看8页,他看完这本书至少需要( )天。C、76,最大是( ),最大是( )。 本单元的知识点比较琐碎、难懂,还需要多花些时间让学生能够理解、理顺,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六单元时分秒单元反思“时分秒”这一单元,由于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概念是十分抽象的,鉴于时间的抽象性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时,使用了直观的课件与真是教具结合让学生进行感知。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由此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密不可分。尽管学生

20、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有什么,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我从最基本的角度入手进行那个教学!我从四个方面开始教学:一是认识钟面。我利用教具钟让学生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教具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三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

21、法写出种面上所反映的时刻。我还把这课延伸到课外,让他们随时看钟或表,读出自己在什么时间作什么事,加强练习。仅管如此,还是有好多的学生对这课掌握不牢固。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学过的谚语引入教学,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部分:首先是认识钟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接着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然后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最后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刻。在进行教学时,我感悟到教师不

22、是要纯粹地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应该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理解能力也有限,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老师使之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单元反思备课的时候还很担心,在全班进行数据调查范围会不会太大,局面会不会难以掌控,会不会太耽误时间而达不到这一单元的目标,也曾考虑过在小组范围内进行某项调查。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调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同学都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毕竟听

23、一百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实践表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做这项调查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井然有序,并且在我快速公布名单的时候,全班的气氛非常紧张,生怕一不小心哪个数据没有记到。但是,另一个问题却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当我提问“用我们上这一单元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时,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可以,因为简便。”当我再问“有没有不同意见?”班上没有人举手,这让我很尴尬,显得很被动。这确实是我没有充分考虑到的问题,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考虑问题时往往只是单方面的,思维简单化。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我即刻打了个比方,“吕昕毅和占艺静是我们的候选人,假如高贞同学心里认为吕昕毅同学更适合这个人选

24、,但是她和高贞又是好朋友,如果举手投票时高贞投给了吕昕毅,猜猜谁会不开心?但是如果投给占艺静,这又不是高贞自己内心的想法,你们说那该怎么办?举手投票的方式还合适吗?有没有谁能想到更好的方法?”这时终于有学生思维发生转变,提出用纸条投票的方法,这让我顿时觉得乌云里透出了一缕阳光。但是仍有一些同学钻进了死胡同,认为这种方法太麻烦,于是我又接二连三的举了几个例子,加强学生对这种投票方式的理解,明白在很多场合这种投票方式更适用,让学生从心里面接受这种投票方式至少不排斥,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会对接下来的活动产生兴趣。最后全班同学总结这种投票方式的优势时,有学生说出了“公平”“保密”等词,我这才松了口气。备课

25、时,通常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有优秀的教师能够做到备课堂。而作为一名新教师,往往我只能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时经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确实是新教师的弊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除了要多看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外,更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多准备几种预设,以不变应万变。第八单元总复习单元反思本单元复习包括本学期所学的全部内容,总共分五课时: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减法,千米的认识与认识图形,解决问题,找规律及收集与整理。在编排内容时,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复习时,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1、明确要点,分析单元知识要点,确定学生掌握所学内容。2、通过回顾、反思、总结,逐步领悟数学问题的规律性。 3、反复法,即通过同一情景的多次再现,让学生达到自觉领悟的目的。4、选择典型范例进行剖析。如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揭示条件与所求的联系,结合方法与思路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5、加强规范要求,严把过程关。6、关注学困生。采取每天一练,强化练习,深化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