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1243-2017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pdf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864534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8.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1243-2017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1243-2017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1243-2017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1243-2017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建筑行业标准规范GB-T51243-2017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mlB P GB/T 51243 - 2017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 cod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 engineering 2017 -11 -20发布2018 - 08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T echnical code for intern巳tof things application suppo

2、rt platform engineering GB/T 51243 - 201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Z 0 1 8 年8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北京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GBjT 51243-2017 会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网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坚1:1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850mm X 1168mm 1/32 1. 875印张42千字201

3、8年7月第1版2018年7月第1次印刷会统一书号:155182 0323 定价:12.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3906404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wwwwwwwwwwwwwwwwww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jT51243-2017,自2018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公开,并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1月20日wwwwww

4、wwwwwwwwwwww目U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C2012J5号)的要求,由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物联网系统结构及业务、平台组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和工程验收等。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5、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38号;邮政编码:20009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杨炼单吉祥蒋军张先锋王永利张磊朱E昆黄术东侯文荆雷李勇辉高鹏王西点主要审查人:王艺林海雄居金荣山栋明许航天龙力李翼朱一波黄军政王彬wwwwwwwwwwwwwwwwww目次I总则(1 ) 2 术语和缩略语.

6、 ( 2 ) 2.1 术语(2 ) 2. 2 缩略语(2 ) 3 物联网系统结构及业务( 4 ) 3. 1 系统结构( 1 ) 3. 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功能及接口.( 5 ) 3. 3 物联网业务( 6 ) 4 平台组网架构( 7 ) 4. 1 总体架构( 7 ) 4. 2 节点设置( 8 ) 4. 3 系统连接 ( 8 ) 5 工程设计门o) 5.1 一般要求( 10 ) 5. 2 业务参数( 10 ) 5. 3 设备性能配置(11 ) 5.4 带宽计算( 13 ) 5. 5 对核心网络的要求(14 ) 5. 6 安全及认证( 15 ) 5. 7 网管要求. ( 15) 5. 8 计费要

7、求( 16 ) 6 施工要求.门7) 6. 1 机房及环境( 17 ) 6. 2 安装要求( 18 ) wwwwwwwwwwwwwwwwww6. 3 系统集成( 21 ) 7 工程验收( 22 ) 7. 1 验收前准备( 22 ) 7.2 工程初验. (22) 7.3 试运转及竣工验收(25 ) 附录A业务模型门门本标准用词说明(28 ) 引用标准名录(29 ) 附:条文说明门门 2 wwwwwwwwwwwwwwwwww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 2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 2 ) 2.1 Terms ( 2 ) 2. 2

8、Abbreviations ( 2 ) 3 IOT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service ( 4 ) 3. 1 System architecture( 4 ) 3. 2 Functions and interfaces of IOT s 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 5 ) 3. 3 Service of IOT( 6 ) 4 Platform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 7 ) 4. 1 General architecture ( 7 ) 4. 2 Node classification( 8 ) 4. 3

9、 System connection ( 8 ) 5 Engineering design( 10 ) 5. 1 General principle( 10 ) 5. 2 Service paramet:ers. (10) 5. 3 Equipment performance configuration. (11) 5.4 Bandwidth( 13 ) 5. 5 Requirements of core networks ( 14 ) 5. 6 Security and authentication. ( 15) 5. 7 Network management. ( 15) 5. 8 Bil

10、ling. (16) 6 Cons(ruction requirements( 17 ) 6. 1 Equipment room and en vironm巳ot( 17 ) 3 wwwwwwwwwwwwwwwwww6. 2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 18) 6. 3 System integration . (21 ) 7 Engineering acceptance( 22 ) 7. 1 Acceptance preparation( 22 ) 7. 2 Engineering preliminary inspection( 22 ) 7. 3 Commis

11、sioning and final acceptance( 25 ) Appendix A : Trafic model. (27) E 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28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9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1 ) 4 wwwwwwwwwwwwwwwwww1总则1. 0.1 为提高物联网工程建设水平,保证整体网络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1. O. 2 本标准适用于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

12、1. O. 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建设应遵守国家物联网的相关规定,应统筹规划、集中建设、资源共享,建设方案、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应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1. O. 4 工程建设中采用的设备、材料应选用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1. O. 5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进行电信网络建设时应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3的有关规定。1. O. 6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wwwwwwwwwwwwwwwwww2

13、术语和缩略语2.1术语2.1.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2.1.2 物联网端节点end node of IOT(internet of things) 构成感知延伸层网络的传感器或者具有各种感知能力的设备,通过物联网接入网关与通信网络相连。2.1.3 物联网终端terminal of IOT 信息获取功能模块与通信网络终端相连,直接与通信网络发生交互的设备。2.1.4 物联网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 of IOT 负责连接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网络的网

14、关设备。2.1.5 感知延伸sense extenslon 通过信息技术按照一定规则获取物理世界中信息,并通过网关、传感器节点等设备和相应协议传送到通信网中的活动,用来完成对通信网边缘能力的扩展和增强。2.1.6 感知延伸网sense extension network 通过有线或近距离元线通信技术实现感知延伸功能的网络。2.2缩略语2G(The Second Generation)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3G(The Third Generation)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The Fourth Generation)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wwwwwwwwwwwwwwwwww5GCThe Fif

15、th Generation)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DSLC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字用户线G 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IPO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互联网协议第4版互联网协议第6版LAN(Local Area Network) C以太网)局域网LBSCLocation Based S巳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MZM(Machine to Machin

16、e/ Man) 机器到机器/人NAT(Network Address T 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酒、光网络QoSC Qual i 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盘冗余阵列SI(Service Integrator) 服务集成商SP ( Service Provider) 服务提供商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专用网独立磁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元钱

17、局域网 3 wwwwwwwwwwwwwwwwww3 物联网系统结构及业务3. 1系统结构3.1.1 物联网系统应划分为感知延伸层、网络(业务)层和应用层三层。物联网系统结构和物联网系统功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物联网总体框架与技术要求)YD/T2437的有关规定(图3.1. 1)。应用层I-J;如/业务后!感知延伸层图3.1. 1 物联网系统结构3.1.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对物联网应用提供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网络及业务的能力和资源,可根据物联网应用特点选择不同的信息传送通路,提供对物联网信息的统一采集、处理、存储等能力,并应支持对大信息量的存储和处理。3.1.3 物联网信息流应包括管理控制

18、流和业务数据流,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提供业务数据流和管理控制流的路由功能。3.1.4 核心网络可提供短消息、数据通道、语音通道等多种通路传送物联网信息,核心网络应支撑物联网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控制,提供必要的网络控制、互联互通、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1 wwwwwwwwwwwwwwwwww3.1.5 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接入网络(业务)层应进行注册、认证、鉴权及信息交互。3.1.6 物联网接入网关作为物联网端节点的代理,应支持感知延伸网和核心网络之间的协议适配和转换、地址映射、数据转发等功能。3.1.7 感知延伸网应具有内部地址管理、寻址和路由转发机制。3.1.8 物联网端节点通过感知延伸网与物联

19、网接入网关连接,负责物联网数据的采集和上传,以及接收并执行命令。3.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功能及接口3.2.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可由应用接入、平台门户、应用管理、终端管理、业务处理、运营管理、鉴权管理、业务统计、系统管理、终端接入、接口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3.2.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功能宜按现行行业标准(M2M业务总体技术要求)YD/T2398的有关规定执行(图3.2.2)。物联网J业R-l支撑平台终端i接入 5 wwwwwwwwwwwwwwwwww3.2.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接口可包括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接入接口、物联网应用接口、核心网络接口、管理支撑接口、业务能力接口。3.2.4

20、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各个接口可符合下列规定:1 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接入接口可支持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通过多种类型通道接人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接口应用协议可按现行行业标准(M2M应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YDjT2399的有关规定执行;2 物联网应用接口可支持IP通道连接,接口应用协议可按现行行业标准(M2M应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YD/T2399的有关规定执行;3 核心网络接口可支持IP通道连接,接口协议宜符合所对接核心网络网元的协议要求;4 管理支撑接口可支持IP通道连接,接口协议宜符合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所对接管理支撑系统的协议要求;5 业务能力接口可支持IP通道连接,接口协议宜符合物联网应用

21、支撑平台所调用能力系统的协议要求。3.3 物联网业务3.3.1 物联网业务可包括监控报警类、数据收集类、信息推送类、视频监控类、远程控制执行器类等业务。3.3.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支持具有低频次非实时小流量、高频次实时大流量等特征的业务。 6 wwwwwwwwwwwwwwwwww4 平台组网架构4. 1总体架构4.1.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可视物联网业务发展规模由单级设置向二级设置扩展。4.1.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架构可分为一级区域中心和二级区域中心(图4.1. 2)。一级l叉域中心二级13:域中心图4.1. 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架构4.1. 3 一级区域中心主要功能设置应包括

22、下列内容:1 负责一级区域内物联网应用的接人;2 负责二级区域中心之间的物联网业务的调度和控制、物联网业务数据的转发和路由寻址;3 负责一级区域内业务的运营管理、业务统计、安全管理、应用管理等;4 提供一级区域内平台门户服务功能;5 支持与一级区域内管理支撑系统、业务能力系统对接;6 具备在一级区域中心平台和二级区域中心平台之间的报wwwwwwwwwwwwwwwwww文转发,以及之间的链路维护功能。4.1.4 二级区域中心主要功能设置应包括下列内容:1 负责区域内物联网应用的接人;2 负责区域内业务的终端管理、运营管理、业务统计、安全管理、应用管理等;3 负责区域内的终端接人、业务数据路由和转

23、发、协议适配、QoS执行等功能;4 提供二级区域平台门户服务功能;5 支持与二级区域管理支撑系统、业务能力系统对接;6 具备与一级区域中心平台的报文转发,以及之间的链路维护功能。4.1.5 当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架构按单级设置时午,区域中心主要功能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1. 3条的要求外,还应负责区域内业务的终端管理,提供区域内的终端接入、业务数据路由和转发、协议适配、QoS执行等功能。4.2节点设置4.2.1 在物联网规模较小时,可采用一级区域中心和二级区域中心节点合设的一级架构方式。4.2.2 在物联网发展规模较大时,可适时引人独立的一级区域中心,区域内设置独立的二级区域中心节点。4.2.

24、3 一级区域中心、二级区域中心节点应采用广(局)域网技术组织系统结构。4.2.4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节点设置应考虑安全容灾。4.3系统连接4.3.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与物联网应用、核心网络、管理支撑系统、能力系统等互联。4.3.2 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可通过边信网、互联网、行业专网wwwwwwwwwwwwwwwwww等接人至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与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之间可通过VPN方式建立安全信息传输通道。4.3.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与物联网应用之间可通过数据专网或VPN方式连接。4.3.4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与管理支撑系统、能力系统之间可通过数据专网或VPN方式连

25、接。4.3.5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与核心网络间可通过数据专网或VPN方式连接。4.3.6 一级区域中心、二级区域中心节点之间可通过数据专网或VPN方式连接。 9 wwwwwwwwwwwwwwwwww5工程设计5. 1一般要求5.1.1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应把物联网系统建设纳入统一考虑范围,并应考虑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机房设置所需的土地、用电等配套资源配置。5.1.2 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宜通过核心网络接入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并宜通过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统一开放接口支持多种物联网应用接入。5.1.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具有冗余备份机制和自愈能力。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宜在核心业务部署上具备冗余备

26、份,并宜实现主备切换;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直能够监控已建立的连接,并宜具备意外中断的自动重建机制。5.1.4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具备可伸缩性。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业务,硬件平台和数据库应具有可扩充扩展性能,可通过仅增加硬件设备而不需改动软件提升平台的性能,软件应具有自动升级功能。5.1.5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具备有效的安全机制,应具有双向认证、组认证、密钥管理、设备完整性检查、位置锁定、隐私保护、远程安全配置等功能。5.2业务参数5.2.1 业务参数应根据市场业务发展策略、终端规模预测与业务模型进行确定。5.2.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参数应包括终端管理率、行业占有率、数

27、据传送频率、单次信息交互数据量、单次信息交互性能需 10 wwwwwwwwwwwwwwwwww求和忙时集中率。5.2.3 在建网初期,缺乏相关的基础资料,难以确定业务模型的,可按本标准附录A取值。5.3 设备性能配置5.3.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硬件设备应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5.3.2 数据库服务器性能需求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h=2XmXb X L.: (f, X qi Xi) b一1-rPn. nXmXmXjX卢m 1 -r Pdb = Ph + Pm + Q 式中:Pb一一业务实现性能需求;Pnl 管理实现性能需求;Pdb一数据库服务器性能需求;n

28、一一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数量;m 终端管理率;b一-业务流系统峰值系数;m一一管理流系统峰值系数;f一一数据传送频率;q一一行业占有率;户一一单次信息交互性能需求;卢一一忙时集中率;r一一系统冗余;Q一一基本开销。5.3.3 应用服务器性能需求可按下式计算:XmXXjX日l十Q一-r式中:P.应用服务器性能需求;(5.3. 2-1) (5. 3.2-2) (5. 3. 2-3) (5.3.3) 11 wwwwwwwwwwwwwwwwwwn一一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数量;m一一终端管理率;一一系统峰值系数;f、一一一数据传送频率;卢一忙时集中率; 单次信息交互性能需求;r 系统冗余;Q一一基本开

29、销。5.3.4 接口服务器性能需求可按下式计算:? ; =乓旦旦+Ql-r 式中:?;-接口服务器性能需求;一一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数量;附-终端管理率; 单次信息交互性能需求;r一一系统冗余;Q 基本开销。5.3.5 存储容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5,=X m X t X L, ( f ; X q; X户;)X 1-r 5m -lXmXtXfX 1-r 5 = 5b十5m式中:5一一数据存储容量;5b业务数据存储容量i5m一一管理数据存储容量; 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数量;m 终端管理率;t 数据保存时长;f一一数据传送频率; 12 (5. 3. 4) (5. 3. 51) (5. 3. 5-

30、2) (5.3.5-3) wwwwwwwwwwwwwwwwwwq一一行业占有率;-一单次信息交互性能需求;一RAID系数;r一一系统冗余。5.3.6 互联网交换机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交换能力需求应按本标准第5.4节有关带宽内容进行计算,并考虑能力冗余。2 端口数量应满足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人服务器的接人需求,并考虑冗余。5.4带宽计算5.4.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流量应包括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与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之间的数据流、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与物联网应用之间的数据流。5.4.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与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之间数据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D山=川lXbX 2: (

31、j; X q i X di) Dtm二nXmXmXjX卢XdD, Db十D1rn式中:D,一平台与终端间数据流量;b-平台与终端间业务流量;D1Il -平台与终端间管理流量;n一一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数量;m一终端管理率;的一一业务流系统峰值系数;也一一管理流系统峰值系数;f一一数据传送频率;q一行业占有率;d一一单次信息交互数据量;(5. 4. 2-1) (5. 4.2-2) (5. 4. 2-3) 13 wwwwwwwwwwwwwwwwww卢一一忙时集中率。5.4.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与物联网应用之间的数据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Dah=的XL,(f;X q;Xd,) Dam =mXfX

32、卢XdDa Dab十Dam式中:D.-平台与应用间数据流量;D.h-一平台与应用间业务流量;Dlm 平台与应用间管理流量;b一一业务流系统峰值系数;m一-管理流系统峰值系数;f一一数据传送频率;q一一行业占有率;d一一单次信息交互数据量;卢一-忙时集中率。5.5 对核心网络的要求(5.4.3-1) (5.4. 3-2) (5.4. 3-3) 5.5.1 核心网络应具备广泛多样的接入能力,可支持2G/3G/4G/5G移动接人、DSL/PON/LAN有线接入、WLAN宽带元线接入等多种接入方式。5.5.2 核心网络应能应对物联网应用的流量冲击,具备大容量、高带宽、多业务承载能力。核心网络应根据物联

33、网业务发展规模及业务特性进行功能增强,可根据实际业务发展需求建设物联网专用核心网络网元或专用核心网络。5.5.3 核心网络宜具备海量终端的地址管理、拓扑管理等功能,宜同时支持IPv4、IPv6。5.5.4 核心网络应具备对各类应用端到端的QoS保障能力、策略控制能力和故障自愈能力,应能提供差异化的物联网服务,可通过网络资惊调度,对不同优先级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14 wwwwwwwwwwwwwwwwww5.5.5 核心网络应支持各种场景下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的安全接人,对其进行认证、鉴权,并提供连接配置信息。5.5.6 核心网络网元在配置时,关键信令控制和处理设备应具有流量过载控制和容

34、灾保护机制。5.5. 7 核心网络网元应增强对物联网用户、设备信息的管理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5.6 安全及认证5.6.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对物联网用户访问加以控制,确定用户身份有效性,应保证传输和存储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保证物联网业务的可用性,并应防止系统遇到偶然的、被动的和主动的威胁以及蠕虫病毒的扩散。5.6.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能够对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进行身份认证、业务认证和组认证。5.6.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保证密钥的安全性,可采用动态下载密钥参数与动态更新登录密码的方式来实现。5.6.4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具备隐私保护能力,应保障物联网通信、用户身份、物联网终端(

35、接入网关)位置等信息不泄密,应保证物联网中各种数据和消息只能让授权用户查看。5.7网管要求5.7.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支持用户或管理员的配置管理,并应支持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的配置管理及拓扑发现管理。5. 7.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收集和l处理平台和物联网终端(接入网关)等部分的故障告警信息,并应支持将告警分类记人系统日志、通过图形用户界而显示告警信息。5.7.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支持对设备性能数据、业务性能数掘进行收集整理,并应为决策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15 wwwwwwwwwwwwwwwwww5.8计费要求5.8.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计费要求,支持差异化计

36、费方式和按策略计费。5.8.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对网络资掘的使用情况进行收集、解释和处理,为网络资源的应用核算成本提供收费依据,计费功能的实现宜与物联网应用及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支撑系统统一考虑。 16 wwwwwwwwwwwwwwwwww6施工要求6. 1 机房及环境6.1.1 设备安装地点应选择在便于维护管理和安装的专用机房内,机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和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的有关规定。6.1.2 机房室温宜为23C:l:2C,相对湿度宜为55%:l:15%。6.1.3 机房内净高不直小于

37、3.0m,机房楼板活荷载不宜小于8kN/m2。6.1.4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并应具有自动和手动旁路装置;当市电发生故障时,可选择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6.1.5 机房内地板或地面应有静电泄放措施和接地构造,防静电地板或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应为2.5X 10n1. 0 X 1090 并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性能。6.1.6 机房内供电设计、照明设计和弱电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的有关规定。6.1.7 机房内设备可导电金属外壳、金属管道、金属线槽、金属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6.1.8 室外安装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应采取

38、防雷电保护措施,电源线、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逝雷装置和电缆屏蔽层应采取接地措施,机房防雷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的有关规定。6.1.9 机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 (邮电建筑防 17 wwwwwwwwwwwwwwwwww火设计标准)YD5002的有关规定,机房宜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严禁危险品。6.1.10 抗震措施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有关规定。6. 1. 11 安全防范系统宜由视频安防

39、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出人口控制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应具备联动控制功能。6.2安装要求6.2. 1 电缆走道位置、高度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电缆走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扭曲和歪斜;2 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m; 3 电缆走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4 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5 吊挂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垂直、整齐、牢固;6 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0;同一方向立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可移动位置。6.2.3 电缆槽道位置、

40、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槽道安装应平直、牢固,列槽道应成直线,两槽并接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6.2.4 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2 设备机架列间距应满足工艺设备维护空间、用户安全隔离需求,应根据机架装机功率密度,合理选择列间距;3 设备机架安装的抗震加固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的有关规 18 wwwwwwwwwwwwwwwwww定,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j4 同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处于同一平面上,相邻机架的缝隙不应大于3mm,并应保持机柜门开合顺畅;5 紧固件应拧紧,同类螺栓露出的

41、长度宜一致;6 地线与铁架连接应加弹簧垫片保证接触良好。6.2.5 机房线缆布放宜采用开放式走线架上走线方式,宜设置二层走线架。6.2.6 走线架应整体规划,整体走线架设施不应影响机房空调气流组织。走线架及走线槽道安装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YDj T 5026和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有关规定。6.2.7 走线架、线槽和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在活动地板下敷设时,电缆桥架或线槽底部不宜紧贴地面。6.2.8 走线应避免交叉,布线应整齐;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

42、应分开布放;电力电缆与信号线缆应分开布放,间距不应小于150mm。当必须交叉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开走线,并应保持地槽或走线架清洁、整齐、干燥。6.2. 9 机房内布线绝缘不应小于20M.L6.2.10 电源线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类电游、电缆的规格、型号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2 采用的电力电缆,应是整条电缆料,不得中间接头;且电缆外皮应完整,芯线及金属护层对地的绝缘电阻应满足出厂要求;3 电力电缆拐弯应圆滑均匀,铠装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其直径的12倍,塑包电缆及其他软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6倍;4 当采用铜、铝汇流条馈电时,汇流条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锈蚀、

43、裂纹和气泡; 19 wwwwwwwwwwwwwwwwww5 设备电源引人线应利用自带的电源线;当设备电源线引人孔在机顶时,可沿机架顶上顺直成把布放;6 馈电母线为铜、铝汇流条时,设备电源引人线应从汇流条的背而引下,连接螺栓应从面板方向穿向背面,连接紧固正负引线和地线应)1Y直井拢;电缆两端应采用焊接或压接与铜鼻可靠连接,并应在两端设置明确标志。6.2.11 信号线及控制线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缆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 布放线缆应有序、)1顶直、整齐,并应避免交叉纠缠;3 线缆弯曲应均匀、圆滑一致,弯曲半径应大于60mm;4 线缆两端应有明确标志。6.2.12 接地线敷设应符合

44、下列规定:1 接地引接线截面积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宜使用热镀辞扁钢、多股铜芯电缆或铜条;2 机房内采用联合接地系统,保护地及电源工作地均应由室内同一接地系统引出;3 机架接地线应采用16mm2的多股铜钱,机架内设备应就近由机架汇流排接地;4 接地线布放应短、直,多余导线应截断,所有连接应使用铜鼻或连接器连接,铜鼻应可靠压接或焊接。6.2.13 光纤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纤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2 光纤布放的路由走向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 光纤应布放在光纤专用槽道;4 光纤在槽道内应)1顶直,不应扭绞;5 槽道内光纤拐弯处的布放曲率半径不应小

45、于40mm;6 光纤两端的预留长度应满足维护要求。盘放曲率半径不应小于40mm,不应扭绞。wwwwwwwwwwwwwwwwww6.3系统集成6.3.1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的系统集成应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6.3.2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系统集成实施应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6.3.3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提供完整的开发与设计文件,开发与设计文件应包括需求分析、总体架构、系统组成、功能要求、设备技术规格书等内容。6.3.4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集成系统的结构、硬件及软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物联网业务开展需要;2 应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参数指标的要求;3 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的

46、要求;4 应满足分期建设及业务不断发展的要求。. 21 . wwwwwwwwwwwwwwwwww7工程验收7.1 验收前准备7.1.1 工程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7.1.2 机房的环境条件应满足施工要求。7.1.3 设备通电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源系统应工作正常,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2 设备输入电压应符合设备说明书技术规定。7.1.4 设备加电开机检查应按设备说明书技术要求步骤开机,并应用设备自备监视系统检查,设备应状态正常,各种辅助设备和告警装置应状态正常。7.1.5 已安装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标志应齐全、正确;2 各种零件、配件安装位置应正确,数量应齐全;3 各种选择开关应按设备技

47、术说明书置于指定位置;4 各类保险的规格应符合设备技术说明书的要求;5 设备接地应良好、可靠;6 电源引人线极性应正确,连接应牢固可靠。7.1.6 初验前应具备系统说明文件、技术手册、软硬件资料、日常操作维护指导、设备安装调视IJ记录、设备及系统配置文件、施工图纸等验收资料。7.2工程初验7.2.1 在运行开通前,应进行初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初验应在系统调测合格,安装工艺和软件版本检查合格后进行;wwwwwwwwwwwwwwwwww2 软件修改补丁应经过验收主管部门同意;3 验收的计划和内容应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4 主要系统和相关设备应满足运转要求;5 主要指标

48、和性能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进行系统调测。7.2.2 初验项目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 设备硬件检测;2 终端管理功能测试;3 业务处理功能测试;4 接口管理功能测试;5 性能测试;6 安全及冗余测试。7.2.3 设备硬件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网络设备主要应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并应检测下列内容:1)检测网络设备的系统配置;2)检测网络设备的端口配置,包括端口类型、数量以及端口状态;3)当网络设备内的模块具有冗余配置时,测试其冗余功能。2 服务器设备主要应包括刀片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集装式服务器等设备,并应检测下列内容:1)检测服务器设备的主机配置,包括CPU类型及数量、内存、内置

49、存储设备等;2)当服务器设备有显示器、键盘等外设配置时,检测其功能。3 存储设备主要应包括磁盘阵列和磁带机等提供存储能力的设备,并应检测磁盘规格、磁盘数量、磁带容量、端口类型、端口数量、端口状态等存储设备主机配置和端口。7.2.4 终端管理功能测试应满足功能设计要求,可包括下列项目: 23 wwwwwwwwwwwwwwwwww1 终端注册功能测试;2 终端注销功能测试;3 终端状态监测功能测试;4 终端故障管理功能测试;5 终端参数配置功能测试;6 终端远程控制功能测试;7 终端信息查询功能测试。7.2.5业务处理功能测试应满足功能设计要求,可包括下列项目:1 业务数据转发功能测试;2 业务路

50、由寻址功能测试;3 协议适配功能测试;4 QoS执行功能测试。7.2.6 接口管理功能测试应满足功能设计要求,可包括下列项目:1 终端接入功能测试;2 应用接入功能测试;3 管理支撑接口功能测试;4 能力调用接口功能测试。7.2.7 性能测试应符合设计要求,可包括下列项目:1 系统支持终端连接数量性能测试;2 系统响应时间性能测试;3 系统路由转发时间性能测试。7.2.8 安全及冗余测试应符合设计要求,可包括下列项目:1 测试系统防病毒、防攻击的功能和性能;2 对于有冗余的设备功能模块测试系统能否实现主备自动倒换,并正常提供业务;3 对于有冗余的系统节点,测试系统能否实现节点间冗余保护机制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施工管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