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2 9.1 3 0.2 0K3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1 4 0 4 8 .1 12 0 1 6代替G B/T1 4 0 4 8.1 12 0 0 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 - 1部分:多功能电器 转换开关电器L o w - v o l t a g e s w i t c h g e a ra n dc o n t r o l g e a rP a r t 6 - 1:M u l t i p l ef u n c t i o ne q u i p m e n tT r a n s f e r s w i t c h i n ge q u i p
2、m e n t(I E C6 0 9 4 7 - 6 - 1:2 0 1 3,MO D)2 0 1 6 - 0 4 - 2 5发布2 0 1 6 - 1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目 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2 3.1 开关电器2 3.2 T S E的操作3 3.3 主触头位置4 3.4 符号和缩略语54 分类55 特性6 5.1 特性概要6 5.2 电器型式6 5.3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6 5.4 使用类别8 5.5 控制电路8 5.6 辅助电路96 产品资料9 6
3、.1 资料种类9 6.2 标志1 0 6.3 安装、 使用和维修说明1 07 正常使用、 安装和运输条件1 08 结构要求和性能要求1 0 8.1 结构要求1 0 8.2 性能要求1 0 8.3 电磁兼容性(EMC)1 59 试验1 5 9.1 试验种类1 5 9.2 验证结构要求1 6 9.3 验证性能要求1 6 9.4 常规试验2 6 9.5 EMC试验2 6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使用类别3 0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涉及制造商与用户协议的条款3 2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控制器3 3参考文献4 4G B/T1 4 0 4 8.1 12 0 1 6图1 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
4、试验线路连接图2 8图2 在三极上验证接通能力与分断能力试验线路图2 8图3 在二极上验证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线路图2 9表1 使用类别8表2 验证接通与分断能力 对应于各种使用类别的接通与分断条件1 1表3 验证操作性能 对应于各种使用类别的接通与分断条件1 2表4 验证短路操作能力的试验电流值1 4表5 验证短路操作能力的试验电流值( 协调表)1 5表6 专用型T S E型式试验项目表( 试验程序一览表)1 7表7 对于给定的派生T S E应进行的型式试验( 参照其条款号) 项目表1 8表8 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的操作循环次数和操作循环时间2 1表9 电操作与机械操作性能试验的操作循环次数和操
5、作循环时间 A操作的使用类别2 3表1 0 电操作与机械操作性能试验的操作循环次数和操作循环时间 B操作的使用类别2 3表A.1 在一些G B1 4 0 4 8产品标准中使用的使用类别的等效性3 0表C.1 使用类别3 4表C.2 冲击耐压及工频耐压值3 5表C.3 验证接通与分断能力3 5表C.4 验证操作性能3 7表C.5 抗干扰能力等级试验水平3 9表C.6 试验项目4 1G B/T1 4 0 4 8.1 12 0 1 6前 言 G B1 4 0 4 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目前包括以下2 1个部分: 第1部分: 总则; 第2部分: 断路器; 第3部分: 开关、 隔离器、 隔离开关及
6、熔断器组合电器; 第4 - 1部分: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含电动机保护器) ; 第4 - 2部分: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 含软起动器) ; 第4 - 3部分: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 第5 - 1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第5 - 2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接近开关; 第5 - 3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在故障条件下具有确定功能的接近开关(P D F) 的要求; 第5 - 4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小容量触头的性能评定方法 特殊试验; 第
7、5 - 5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具有机械锁闩功能的电气紧急制动装置; 第5 - 6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接近传感器和开关放大器的D C接口(NAMUR) ; 第5 - 7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用于带模拟输出的接近设备的要求; 第5 - 8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三位使能开关; 第5 - 9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流量开关; 第6 - 1部分: 多功能电器 转换开关电器; 第6 - 2部分: 多功能电器( 设备)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设备) (C P S) ; 第7 - 1部分: 辅助器件 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 第7 - 2部分: 辅助器件 铜导体的
8、保护导体接线端子排; 第7 - 3部分: 辅助器件 熔断器接线端子排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 旋转电机用装入式热保护(P T C) 控制单元。本部分是G B1 4 0 4 8的第6 - 1部分。本部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 B/T1 4 0 4 8.1 12 0 0 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 - 1部分: 多功能电器 转换开关电器 。与G B/T1 4 0 4 8.1 12 0 0 8的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在范围中明确本部分也适用于安全设施用AT S E或R T S E; 增加3.1.6专用型转换开关电器、3.1.7控制器和3.2.1 0特意引入
9、的延时相关的定义; 在分类中, 对于C C级T S E规定可以用G B1 4 0 4 8.4中规定的镜像触头来监视C C级T S E的触头状态; 更新标志的要求; 修改并补充结构要求, 细化灼热丝试验温度的不同要求、 指示要求等; 增加等效的短路试验电流表; 增加无螺纹夹紧件的电气特性和老化试验要求; 在表8、 表9和表1 0中, 对于4 0 0A以上的大容量转换开关电器, 如果制造商同意, 允许其延长或缩短试验的操作循环时间; 增加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控制器。G B/T1 4 0 4 8.1 12 0 1 6本部分修改采用I E C6 0 9 4 7 - 6 - 1:2 0 1 3(2.
10、1版)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 - 1部分: 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 。本部分与I E C6 0 9 4 7 - 6 - 1:2 0 1 3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3.1.6专用型转换开关电器的定义; 增加3.1.7控制器的定义; 增加3.2.1 0特意引入的延时相关的定义; 删除最小短路试验电流“r” 的符号; 在6.1中增加警告信息, 对于C C级T S E提示触头熔焊的风险; 根据产品技术要求, 修改表1使用类别的描述并增加A C - 3 3 i的相关性能要求; 增加用于最小外壳时的补充要求; 删除表6和表7程序I中的温升试验; 在表8、 表9和表1 0中, 对于4 0 0A以上的大
11、容量转换开关电器, 如果制造商同意, 允许其延长或缩短试验的操作循环时间; 为了编排方便, 表1 1改为表5; 增加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控制器。本部分与I E C6 0 9 4 7 - 6 - 1:2 0 1 3的技术差异部分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 进行了标示。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 8 9) 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施耐德万高( 天津) 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沈阳斯沃电器有限公司、 溯高美索科
12、曼电气( 上海) 有限公司、 通用电气( 中国) 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A B 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原常熟开关厂)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上海西门子线路保护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环宇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巨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华明合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常安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大全凯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 安徽鑫
13、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二三电气有限公司、 扬州新菱电器有限公司、 无锡凯绎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曲德刚、 季慧玉、 栗惠、 黄正乾、 王津先、 刘宏瑞、 叶建华、 冯继锋、 谢国辉、梁柏勤、 管瑞良、 张广智、 张国荣、 熊厚钰、 魏庆媛、 韩瑞芬、 刘国兴、 戴水东、 高文乐、 波官勇、 姜和发、朱明龙、 王晖、 张金泉、 李全安、 袁科锋、 叶斌、 许启进、 叶金飞、 王海斌、 徐磊、 陈细金、 但海龙。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1 4 0 4 8.1 12 0 0
14、 2、G B/T1 4 0 4 8.1 12 0 0 8。G B/T1 4 0 4 8.1 12 0 1 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 - 1部分:多功能电器 转换开关电器1 范围G B1 4 0 4 8的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10 0 0V, 直流不超过15 0 0V的转换开关电器(T S E) ,T S E用于两个电源之间的转换, 在转换过程中中断对负载的供电。本部分包括: 手动操作转换开关电器(MT S E) ; 远程操作转换开关电器(R T S E) ;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 S E) 。本部分包括带外壳和不带外壳的T S E。T S E所必需的控制电器( 如控制开关等)和
15、保护电器 ( 如断路器等) 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注1:仅用于紧急照明的T S E可能需要符合特定规程和/或法定要求, 因而不在本标准范围内。本部分的目的旨在规定:a) 下述电器的特性:1) 专用型转换开关电器;2) 派生型转换开关电器。b) 电器必须遵循的有关条件:1) 电器的预定操作;2) 在规定的非正常条件( 如短路) 下的操作与性能;3) 介电性能。c) 证明符合这些条件的试验及进行这些试验的方法。d) 应该在电器上标明的数据及制造商需提供的数据。注2:本部分也包括G B/T1 6 8 9 5.12 0 0 8规定的安全设施用A T S E或R T S E, 其安装要求见I E C
16、6 0 3 6 4 - 5 - 5 6。注3:其他的A T S E的要求正在考虑中, 例如闭合转换T S E( 在分断之前闭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 B4 8 2 4 工业、 科学和医疗(I S M) 射频设备 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G B4 8 2 42 0 1 3,C I S P R1 1:2 0 1 0,I D T)G B1 4 0 4 8.12 0 1 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 总则(I E C6 0
17、9 4 7 - 1:2 0 1 1,MO D)G B1 4 0 4 8.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 断路器(G B1 4 0 4 8.22 0 0 8,I E C6 0 9 4 7 - 2:2 0 0 6,I D T)G B1 4 0 4 8.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3部分: 开关、 隔离器、 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 B1 4 0 4 8.32 0 0 8,I E C6 0 9 4 7 - 3:2 0 0 5,I D T)G B1 4 0 4 8.4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 - 1部分: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含电动机保护器) (G
18、 B1 4 0 4 8.42 0 1 0,I E C6 0 9 4 7 - 4 - 1:2 0 0 9,MO D)1G B/T1 4 0 4 8.1 12 0 1 6G B1 4 0 4 8.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 - 2部分: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 含软起动器) (G B1 4 0 4 8.62 0 0 8,I E C6 0 9 4 7 - 4 - 2:2 0 0 2,I D T)G B1 4 0 4 8.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 - 2部分: 多功能电器( 设备)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设备) (C P S) (G B1 4 0 4 8.
19、92 0 0 8,I E C6 0 9 4 7 - 6 - 2:2 0 0 7,I D T)G B/T1 4 0 4 8.1 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 - 3部分: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G B/T1 4 0 4 8.1 22 0 0 6,I E C6 0 9 4 7 - 4 - 3:1 9 9 9,I D T)G B/T1 7 6 2 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 B/T1 7 6 2 6.22 0 0 6,I E C6 1 0 0 0 - 4 - 2:2 0 0 1,I D T)G B/T1 7 6 2 6.3
20、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 B/T1 7 6 2 6.32 0 0 6,I E C6 1 0 0 0 - 4 - 3:2 0 0 2,I D T)G B/T1 7 6 2 6.42 0 0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 E C6 1 0 0 0 -4 - 4:2 0 0 4,I D T)G B/T1 7 6 2 6.52 0 0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I E C6 1 0 0 0 - 4 - 5:2 0 0 5,I D T)G B/T1 7 6 2 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
21、导骚扰抗扰度(G B/T1 7 6 2 6.62 0 0 8,I E C6 1 0 0 0 - 4 - 6:2 0 0 6,I D T)G B/T1 7 6 2 6.1 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 B/T1 7 6 2 6.1 12 0 0 8,I E C6 1 0 0 0 - 4 - 1 1:2 0 0 4,I D T)G B/T1 7 6 2 6.1 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 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 B/T1 7 6 2 6.1 32 0 0 6,I E C6 1 0 0 0 - 4 - 1 3:2
22、0 0 2,I D T)I E C6 0 4 1 7 - D B 设备用图形符号(G r a p h i c a l s y m b o l s f o ru s eo ne q u i p m e n t)I E C6 0 9 4 7 - 4 - 1:2 0 1 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 - 1部分: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L o wv o l t a g e s w i t c h g e a r a n dc o n t r o l g e a rP a r t 4 - 1:C o n t a c t o r s a n dm o t o r - s
23、t a r t -e r s -E l e c t r o m e c h a n i c a l c o n t a c t o r sa n dm o t o r - s t a r t e r s)3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G B1 4 0 4 8.12 0 1 2中第2章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3.1 开关电器3.1.1 转换开关电器 t r a n s f e r s w i t c h i n ge q u i p m e n t;T S E由一个或多个开关设备构成的电器, 该电器用于从一路电源断开负载电路并连接至另外一路电源。3.1.2 手动操作
24、转换开关电器 m a n u a l l yo p e r a t e dt r a n s f e r s w i t c h i n ge q u i p m e n t;MT S E由人力操作的转换开关电器。3.1.3 远程操作转换开关电器 r e m o t e l yo p e r a t e dt r a n s f e r s w i t c h i n ge q u i p m e n t;R T S E远程操作的转换开关电器。注:R T S E可以具有可选的本地操作特性。2G B/T1 4 0 4 8.1 12 0 1 6 3.1.4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a u t o m a
25、 t i c t r a n s f e r s w i t c h i n ge q u i p m e n t;A T S E自行动作的转换开关电器。注1:A T S E通常包括所有用于监测和转换操作所必需的设备。注2:A T S E可以具有可选的手动操作特性。3.1.5 派生型转换开关电器 d e r i v e dt r a n s f e r s w i t c h i n ge q u i p m e n t;T S E - D其主体部分电器满足G B1 4 0 4 8其他产品标准要求的T S E。注1:为方便起见, 派生型T S E可称为派生A T S E、 派生MT S E及派
26、生R T S E。注2:为方便起见, 主体部分以外的部件( 如用于控制T S E的控制开关、 机械联锁装置等) 称为其他部件。3.1.6 专用型转换开关电器 s p e c i f i c t r a n s f e r s w i t c h i n ge q u i p m e n t;T S E - S其主体部分电器按照本部分的要求专门设计的、 用于电源转换的整体式T S E。3.1.7 控制器 c o n t r o l l e r;C T L用于检测及监测供电电源的状态, 当电源偏离设定的正常状态时, 能自动地发出动作指令使主体部分转换到正常工作电源侧的控制电器。3.2 T S E的
27、操作3.2.1 A T S E的操作程序 o p e r a t i n gs e q u e n c eo fA T S E常用电源被监测到出现偏差时,AT S E自动将负载从常用电源转换至备用电源; 如果常用电源恢复正常时, 则自动1)将负载返回到常用电源。注1:转换时可有预定的延时或无延时, 并可有一个断电位置。注2:在存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两个电源的情况下,A T S E需指定一个常用电源位置。1) 当两路电源互为备用电源时, 也可按用户要求的操作程序动作, 相关操作程序要求和试验由双方协商。3.2.2 A T S E监测的电源偏差 m o n i t o r e ds u p p l
28、 yd e v i a t i o no fA T S E被监测的电源特性改变, 当电源特性偏离规定限值时, 被监测到的电源偏差作为信号使AT S E动作。注:电源电压或频率的非正常改变属于偏差。3.2.3 电源电压偏差 v o l t a g e s u p p l yd e v i a t i o n电源电压的改变或消失。3.2.4 电源频率偏差 f r e q u e n c ys u p p l yd e v i a t i o n电源频率偏离正常工作频率的变化。3.2.5 触头转换时间 c o n t a c t t r a n s f e r t i m e测定从第一组主触头断开常
29、用电源起至第二组主触头闭合备用电源为止的时间。3.2.6 转换动作时间 o p e r a t i n g t r a n s f e r t i m e测定从主电源被监测到偏差的瞬间起至主触头闭合备用电源为止的时间, 不包括特意引入的延时。3G B/T1 4 0 4 8.1 12 0 1 6 3.2.7 总动作时间 t o t a l o p e r a t i n g t i m e转换动作时间与特意引入的延时之和。3.2.8 返回转换时间 r e t u r nt r a n s f e r t i m e从常用电源完全恢复正常的瞬间起至主触头组闭合常用电源的瞬间止的时间加上特意引入的延
30、时。3.2.9 断电时间 o f f - t i m e在产生最长燃弧时间的条件下, 在转换过程中测量的从各相电弧最终熄灭的瞬间起至主触头闭合另一个电源为止的时间。注:断电时间包括任何特意引入的延时时间。3.2.1 0 特意引入延时3.2.1 0.1 特意引入延时时间 p u r p o s e l y i n t r o d u c e dd e l a y t i m eT因判断电源工作状况的需要及主触头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时人为设定的延时时间。注1:特意引入延时一般为一个时间范围, 可由制造商规定。注2:A T S E通常有三个特意引入延时时间, 即T1、T2、T3。3.2.1 0
31、.2 故障确认延时时间 f a u l t c o n f i r m i n gd e l a y t i m eT1为避免误动作而特意引入的自常用电源被监测到出现偏差起到控制器发出动作指令止的一段延时时间, 可称之为特意引入延时时间T1。3.2.1 0.3 暂态停留时间 t r a n s i e n t r e s t t i m eT2主触头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时人为设定的延时时间, 可称之为特意引入延时时间T2。注1:暂态停留时间指三位置T S E在“ 断电位置” 的停留时间。注2:二位置T S E的T2一般为零。3.2.1 0.4 返回延时时间 r e t u r nd e
32、l a y t i m eT3常用电源恢复后的判断时间, 可称之为特意引入延时时间T3。3.3 主触头位置3.3.1 常用位置 n o r m a l p o s i t i o n常用电源无偏差时电器的触头位置。3.3.2 备用位置 a l t e r n a t i v ep o s i t i o n当常用电源被监测出偏差时, 负载电路转换至备用( 应急) 电源时电器的触头位置。4G B/T1 4 0 4 8.1 12 0 1 63.3.3 断电位置 o f f - p o s i t i o n负载电路不连接任何电源时电器的触头位置。注:断电位置的起因可以是负载电路故障引起的自动脱扣或
33、是自动转换功能的有意中断。3.3.4 (T S E的) 开关位置 s w i t c h i n gp o s i t i o n(o faT S E)根据负载与电源的连接情况而确定的T S E主触头的机械结构, 在常用位置时负载与常用电源连接, 在备用位置时负载与备用电源连接, 或者处于断电位置时( 如适用) 负载与电源断开。3.4 符号和缩略语AT S E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EMC电磁兼容性Ic m额定短路接通能力Ic n额定短路分断能力Ic w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e额定工作电流Iq额定限制短路电流Iu额定不间断电流MT S E手动操作转换开关电器R T S E远程操作转换开关电器S C P
34、D短路保护电器T S E转换开关电器T S E - D派生型转换开关电器T S E - S专用型转换开关电器Ue额定工作电压Ui额定绝缘电压Ui m p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r工频或直流恢复电压Us额定控制电源电压4 分类转换开关电器根据下列方式分类:a) 短路能力: P C级: 能够接通和承载, 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的T S E;注1:如果能满足P C级的试验要求, 接触器可用于P C级。 C B级: 能够接通、 承载并分断短路电流的、 配备过电流脱扣器的T S E; C C级2): 能 够 接 通 和 承 载, 但 不 用 于 分 断 短 路 电 流 的T S E。该T S E主 要 由 满
35、足G B1 4 0 4 8.4要求的电器构成。2) 受短路电流冲击后, 主触头允许熔焊。注2:G B1 4 0 4 8.4中规定的镜像触头可用以监视C C级T S E的触头状态。注3:电力系统中安全设施用A T S E的类型正在考虑中。b) 控制转换的方式:5G B/T1 4 0 4 8.1 12 0 1 6 手动操作转换开关电器(MT S E) ; 远程操作转换开关电器(R T S E) ;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 S E) 。c) 按结构分: 专用型转换开关电器(T S E - S) ; 派生型转换开关电器(T S E - D) 。5 特性5.1 特性概要T S E的特性应规定以下几项(
36、如适合) : 电器型式(5.2) ;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5.3) ; 使用类别(5.4) ; 控制电路(5.5) ; 辅助电路(5.6) 。T S E采用符合G B1 4 0 4 8其他标准的产品时, 可以补充这些标准的相关特性。5.2 电器型式应规定以下几项: 电器级别和转换控制方式; 极数; 电流种类; 操作程序。5.3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G B1 4 0 4 8.12 0 1 2中4.3适用, 但有关5.3.6.1、5.3.6.3和5.3.6.4的最小值见本部分的表4或表5。5.3.1 额定电压5.3.1.1 额定工作电压(Ue)G B1 4 0 4 8.12 0 1 2中4.
37、3.1.1适用。5.3.1.2 额定绝缘电压(Ui)G B1 4 0 4 8.12 0 1 2中4.3.1.2适用。5.3.1.3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 m p)G B1 4 0 4 8.12 0 1 2中4.3.1.3适用。5.3.2 额定工作电流(Ie)T S E的额定工作电流是额定不间断电流(Iu) , 见G B1 4 0 4 8.12 0 1 2中4.3.2.4。6G B/T1 4 0 4 8.1 12 0 1 65.3.3 额定频率G B1 4 0 4 8.12 0 1 2中4.3.3适用。5.3.4 不间断工作制G B1 4 0 4 8.12 0 1 2中4.3.4.2适用。5.
38、3.5 额定接通能力与分断能力额定接通能力与分断能力是由制造商规定的, 即在规定条件下,T S E能够良好地接通与分断的电流值。除非另有规定, 额定接通能力与分断能力用稳态电流值表示。在接通操作过程, 触头闭合时的电流峰值可能高于稳态电流幅值, 这取决于试验电路( 负载) 的特性以及闭合瞬间的电压相位角。额定接通能力与分断能力应根据表2的规定, 参照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工作电流和使用类别确定。对于交流, 额定接通能力与分断能力用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表示。5.3.6 短路特性5.3.6.1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c w)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由制造商规定, 在9.3.4.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电器能够承
39、载的短时耐受电流值。对于交流,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值用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表示, 且任何一相的最大峰值电流都不应小于该有效值的n倍, 系数n在G B1 4 0 4 8.12 0 1 2表1 6中给出。短时耐受电流最小值在本部分的表4或表5第2栏中给出。注:制造商可对较长通电时间的短时耐受电流补充规定较小值。最短通电时间为: 额定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4 0 0A时, 交流为额定频率的1.5个周波, 直流为0.0 2 5s; 额定工作电流大于4 0 0A时, 交流为额定频率的3个周波, 直流为0.0 5s。5.3.6.2 额定短路接通能力(Ic m)额定短路接通能力由制造商规定, 在额定工作电压、 额
40、定频率和规定的功率因数( 或时间常数) 下,电器的短路接通能力值。额定短路接通能力用最大预期峰值电流表示。对于交流C B级的T S E, 额定短路接通能力应不小于最大短路分断能力乘以G B1 4 0 4 8.12 0 1 2中表1 6的系数n后的值。制造商可规定一个更大的短路接通能力值。对于直流, 假设稳态短路电流值是恒定的, 额定短路接通能力不小于额定短路分断能力。额定短路接通能力是指T S E在外施电压小于或等于1 0 5%额定工作电压时, 应能接通相应于额定短路接通能力的电流。5.3.6.3 额定短路分断能力(Ic n)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由制造商规定, 在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频率与规定的功
41、率因数( 或时间常数) 下,电器的短路分断能力值。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用预期分断电流值( 在交流情况下, 用交流分量有效值) 表示。额定短路分断能力最小值在表4或表5的第2栏中给出, 制造商可规定一个更大的短路分断能力值。额定短路分断能力是指C B级T S E应能分断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及以下的任何电流。7G B/T1 4 0 4 8.1 12 0 1 65.3.6.4 额定限制短路电流(Iq)额定限制短路电流由制造商规定, 在9.3.4.4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被指定的短路保护电器(S C P D) 保护的T S E在短路保护电器动作时间内足以能够承受的预期短路电流值。预期电流最小值在表4或表5的第2
42、栏中给出。制造商应说明所规定的短路保护电器的详细情况, 包括其型号、 额定值、 特性, 对于限流电器, 还应包括相应于预期电流值时的最大峰值电流和I2t。注1:对于交流, 额定限制短路电流用电流的交流分量有效值表示。注2:短路保护电器可以作为T S E的组成部分, 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电器。5.4 使用类别T S E可在一个或几个额定工作电压下规定一个或几个如表1所列的标准使用类别。注:表1的使用类别描述与G B1 4 0 4 8.12 0 1 2附录A中的描述不同。根据应用情况所要求的操作次数( 见表8, 表9和表1 0) , 可以用尾标A或B来标注使用类别。指定用于某一使用类别的T S E应符
43、合相应于该使用类别的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要求( 见表2) 以及电气与机械操作性能要求( 见表3) 。对于主体部分属于其他G B1 4 0 4 8产品标准的T S E, 这些标准所规定的使用类别可以与表1中规定的使用类别等效使用, 具体见附录A。表1 使用类别电流性质使用类别A操作B操作典 型 用 途交流A C - 3 1 AA C - 3 1 B无感或微感负载A C - 3 2 AA C - 3 2 B阻性和感性的混合负载( 感性负载不超过3 0%) , 包括中度过载A C - 3 3 i AA C - 3 3 i B阻性和感性的混合负载( 感性负载不超过7 0%) , 包括中度过载A C -
44、3 3 AA C - 3 3 B电动机负载或高感性负载A C - 3 5 AA C - 3 5 B放电灯负载A C - 3 6 AA C - 3 6 B白炽灯负载直流D C - 3 1 AD C - 3 1 B电阻负载D C - 3 3 AD C - 3 3 B电动机负载或包含电动机的混合负载D C - 3 6 AD C - 3 6 B白炽灯负载5.5 控制电路G B1 4 0 4 8.12 0 1 2中4.5适用, 并对被监测的电源(3.2.2) 补充以下内容。5.5.1 控制主电路的机电式电器制造商应规定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或电压和频率的工作范围, 该范围应与转换控制电器的工作范围相对应。
45、5.5.2 转换控制电器制造商应规定以下内容:8G B/T1 4 0 4 8.1 12 0 1 6 a) 发生转换时的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b) 对所有的T S E规定触头转换时间和断电时间范围;c) 对AT S E规定转换动作时间和返回转换时间的范围。制造商应规定电压和频率偏差以及时间的允差, 但不应大于1 0%。如果时间值小于1s, 则制造商应另规定其允差。5.6 辅助电路G B1 4 0 4 8.12 0 1 2中4.6适用。6 产品资料6.1 资料种类制造商应提供下列资料:a) 制造商厂名或商标;b) 型号或系列号;c) 本部分编号( 如制造商确定符合本部分时) ;d) 电器级别:P C
46、,C B或C C;e) 额定工作电压;f) 使用类别及额定工作电压下的额定工作电流;g) 额定频率值( 例如5 0H z) 或直流的文字符号“D C” 或直流的图形符号;h) P C级T S E的额定短路接通能力;i)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如适用) ;j) P C和C C级T S E的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相应的最大峰值电流、S C P D及I2t( 见5.3.6.4) ( 如适用) ;k) C B级T S E的额定短路接通与分断能力;l) 主触头的位置数;m) 被监测的电源偏差和操作范围;n) 根据5.5.2 b) 规定的操作程序时间数据和延时数据( 如有) , 以及在操作程序中延时的设置;o
47、)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p) 环境A或B( 见G B1 4 0 4 8.12 0 1 2中7.3.1) ;q) 特殊要求( 如适用) , ( 例如屏蔽或绞合导体) ;注1:无屏蔽或非绞合导线作为正常安装条件。r) 导体插入端子之前应剥掉的绝缘的长度;s) 允许夹入导体的最大根数;t) 对于非通用的无螺纹型端子: “s” 或 “s o l” 标志表示端子适用于单芯硬导线; “r” 标志表示端子适用于硬的( 单芯和绞合) 导线; “f”标志表示端子适用于软导线;u) T S E的开关位置;注2:对于电子控制电磁铁, 也可能需要其他信息, 例如控制电路的配置( 见G B1 4 0 4 8.12 0 1
48、 2的4.5和附录U) 。v) 因为C C级AT S E的主触头受短路电流冲击后标准允许其熔焊。制造商应向用户提出警告性提示: “ 提示本产品的触头发生熔焊后,AT S E将不能转换” 。9G B/T1 4 0 4 8.1 12 0 1 66.2 标志每个T S E应采用耐久的方式作标志, 并标明下列数据。标志应设置在T S E本体上或设置在固定于T S E上的一个或几个铭牌上,T S E安装后, 标志仍应清晰可见。6.1的a) j) 项, 以及o) 和u) 项数据应标志在T S E上( 如适用) , 或标志在铭牌上。k)n) 项、p) t) 项以及v) 项可以标志在T S E上, 并应在制造
49、商文件中规定。6.3 安装、 使用和维修说明G B1 4 0 4 8.12 0 1 2中5.3适用。7 正常使用、 安装和运输条件G B1 4 0 4 8.12 0 1 2中第6章适用。8 结构要求和性能要求8.1 结构要求G B1 4 0 4 8.12 0 1 2中7.1适用, 并作如下补充。8.1.1 耐非正常热和火G B1 4 0 4 8.12 0 1 2中7.1.2适用。在电器或部件上进行试验时, 用于固定载流件的绝缘材料应符合G B1 4 0 4 8.12 0 1 2中8.2.1.1.1的灼热丝试验要求,C C级T S E的试验温度按照G B1 4 0 4 8.4的要求,C B级T
50、S E的试验温度按照G B1 4 0 4 8.2的要求,P C级T S E的试验温度采用9 6 0。8.1.2 开关位置指示T S E的指示装置应能指示常用、 备用和断电位置( 如有) 。应优先选用符合I E C6 0 4 1 7 - D B的标志: 常用 (6 0 4 1 7 - I E C - 5 0 0 7:2 0 0 2) 断电 (6 0 4 1 7 - I E C - 5 0 0 8:2 0 0 2) 备用 (6 0 4 1 7 - I E C - 5 0 0 8:2 0 1 2)8.1.3 适用于隔离的设备G B1 4 0 4 8.12 0 1 2中7.1.7适用并补充以下要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