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安市_十四五_水安全保障规划.pdf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5393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DF 页数:10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安市_十四五_水安全保障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吉安市_十四五_水安全保障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吉安市_十四五_水安全保障规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吉安市_十四五_水安全保障规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吉安市_十四五_水安全保障规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安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二二一年七月I前言水利是民生之本,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命脉和源头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十四五”期间, 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是国家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 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 也是我市科学谋划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化代助力吉安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依据水利部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江西省“

2、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编制吉安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明确“十四五”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 对于未来五年吉安水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指导意义。规划期为 2021 年至 2025 年。II目目 录录一、现状与形势.1(一)基本情况.1(二)“十三五”成就.2(三)水安全现状.6(四)面临形势.7二、总体思路.10(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1(三)规划目标.12(四)总体布局.15三、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18(一)加强用水总量控制. 18(二)开展重点领域节水. 20(三)提升全民节水意识. 21四、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3、.22(一)合理配置水资源. 22(二)提升现有工程供水能力.23(三)加强水源工程建设. 24(四)强化应急备用水源建设.24五、提升防洪减灾能力.25(一)实施赣江等重要河流治理.26(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 26III(三)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27(四)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8(五)加强城镇防洪排涝能力建设.29六、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30(一)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30(二)加强水资源保护. 31(三)强化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32(四)加强水文化建设力度.33七、提升乡村振兴水利保障能力.34(一)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34(二)推动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3

4、5(三)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36(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与提升.36(五)洪患村镇治理. 36八、加强智慧水利建设.37(一)完善水利监测预报预警体系.38(二)完善水利信息化网络体系.38(三)建设水利大数据中心.38(四)推进水利业务智能应用.39九、加大水利行业监管力度.39(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39(二)加强河湖监管. 41(三)加强水资源监管. 42(四)加强水利工程监管. 43IV(五)加强水土保持监管. 44(六)加强水利资金监管. 45(七)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45十、推进水利改革创新.46(一)推动水权水市场改革.46(二)全面深化水价改革. 46(三)推动水利工

5、程产权改革.47(四)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48(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与水利科技创新.49十一、重大项目与投资安排.50(一)重大项目.50(二)投资规模.54(三)资金筹措.57(四)实施安排.58十二、环境影响评价.58(一)有利影响.58(二)不利影响及其对策措施.60十三、保障措施.63(一)加强组织领导. 63(二)深化前期工作. 63(三)拓宽投资渠道. 64(四)强化监测评估. 64V附表附表 1 吉安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项目投资表附表 2 吉安市主要河流基本情况表附表 3 吉安市大中型水库基本情况表附表 4 吉安市各区县山塘规划实施情况表附表 5 吉安市各区县不同级别堤防基

6、本情况表附表 6 吉安市大中型灌区基本情况表附表 7 吉安市流域面积 3000km2及以上河流基本情况表附表 8 吉安市流域面积 200-3000km2河流基本情况表附表 9 吉安市洪患村镇洪涝治理项目需求表附表 10 吉安市“十四五”主要支流治理防洪工程情况表附图附图 1 吉安市行政区划示意图附图 2 吉安市地形地貌图附图 3 吉安市河流水系示意图附图 4 吉安市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1一、现状与形势(一)基本情况自然地理。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 罗霄山脉中段以东,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也是京九铁路大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总面积 25271 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市域东南西

7、三面环山,中部沿赣江形成吉泰盆地,是江西三大粮仓之一,自古为“吉泰民安”之地,总体上呈现“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格局。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气温为 17.118.6,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 1553.8 毫米。河流水系。吉安市属鄱阳湖水系赣江流域,境内共有流域面积 10 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 733 条,河流总长度 10108公里,河网密度达 0.4km/km2,其中流域面积 10-50 平方公里河流 580 条,50-200 平方公里河流 109 条,200-3000 平方公里河流 39 条,300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 5 条。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

8、 被称为吉安市的“母亲河”, 境内河段长度 264公里,构成以赣江为中心,以禾水、蜀水、遂川江、孤江、乌江 5 条主要一级支流为辐射,覆盖全域的“一江五水”水系格局。水资源状况。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224.20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520立方米, 约是江西省平均值的1.3倍,是全国平均值的 2 倍。地表水资源量 224.20 亿立方米,地下2水资源量 54.52 亿立方米,全部为重复水量。2019 年全市 29个重点河流水质监测断面基本在类水以上。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汛期 49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070%。经济社会。全市辖 2 区 1 市 10 县,截至 2019 年

9、末,常住人口 495.9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60.48 万人,乡村人口235.49 万人,城镇化率 52.5%。近年来发展建设加快,依托京九铁路发展带,吉安市委市政府正大力推进吉泰走廊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 2085.41 亿元,其中: 第一、 二、 三产业增加值 214.34 亿元、 945.43 亿元、 925.64亿元,占比分别为 10.3%、45.3%、44.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 4.21 万元。(二) “十三五”成就“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悉心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治水思路,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统

10、筹推进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各项工作,石洞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河湖长制等重大改革有序推进,在防洪、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利脱贫攻坚以及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坚持把防洪保安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实施了 42 个五河治理防洪工程、31 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永丰县中3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试点建设任务,除险加固 97 座病险水库、1613 座重点病险山塘,治理重点山洪沟 3 条,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基本完成;实施万亩圩堤应急整治 105 公里、千亩圩堤应急整治 290 公里,治理千亩圩堤 21 座,全面启动

11、18 条万亩圩堤加固整治,重点河段防洪减灾能力不断提升,为防洪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处置了 2016 年吉安市全域性大洪水、2018 年蜀水超历史大洪水,最大程度减轻了 2019 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旱灾影响,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取得了全面性胜利,有力保障了江河安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水资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城乡供水条件。建成峡江县石洞中型水库和万安县枫树坪、新干县三山安 2 座小型水库,开工建设井冈山市下茅坪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实施螺滩南北干渠调水工程、白云山水库调水工程等 50 座引调提水工程,基本完成南车大型灌区和芦源、社上等 10 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

12、节水改造任务,新增及恢复灌溉面积 15.84 万亩,新增年供水量 0.47 亿立方米,水资源配置体系不断优化。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 108 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 83%,全面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 全面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井冈山、万安、吉水、永新 4 个县与省水投集团和中国水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城乡供水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用水4总量严格控制在省下达的控制指标 31.87 亿立方米内,万元GDP 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5 年分别下降42.2%和 37.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 0.495 提高到0.5

13、22。3、水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清河行动” “清四乱” 、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等,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大力推进县(市、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工程 7 个,系统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河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50.6 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小水电整改任务,全市 570 座农村水电站全面完成清理整改验收销号,其中整改类 531 座,退出类 34 座、在建类 5 座,有效保障了电站生产安全和河流生态流量。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三,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达 100%,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

14、强。4、水利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水利项目和投资向贫困地区倾斜, 全力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 聚焦 “两不愁三保障” ,解决了 7.03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县 95个乡镇水务站能力达标建设全部通过验收,并开展免学费水利职工非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培养工作。目前,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或接近全市平均水平。5、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水域、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高规5格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省级考核连续排名前列,基本实现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进一步健全市县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

15、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青原区、井冈山市、安福县 3 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通过验收。完成154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 88.65 万亩,新干县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建设、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工作试点通过验收。推动河道砂石资源管理改革,赣江沿线县(区)均成立了国有砂石公司,推行“四个统一,两个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人才培养,依托省水利职业学校和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开展“三定向”培养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 200 人。五年来,全市共落实水利投资 65.02 亿元,规划提出的目标指标任务已全面完成,防洪、供水、生态“三大安

16、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水利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就,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表 1-1“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实现情况序号水利发展目标指标“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评估1用水总量控制(亿立方米)31.8730.702万元 GDP 用水量较 2015 年下降(%)3037.4万元 GDP 用水量(立方米)142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 2015 年下降(%)354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57.86序号水利发展目标指标“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评估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190.522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83.06国家级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7、)91100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十三五”规划和完成值按照老标准测算,即供水服务人口 20 人及以上。(三)水安全现状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历届吉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推进实施水安全保障工程,全市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发电、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体系。 “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治理河道长度890 公里,建成堤防 971 公里,保护人口 121 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 25%;建成各类水库 1239 座(大型水库 9 座、中型水库 40 座) ,总库容 65 亿立方米;水闸 902 座,泵站1685 座,其中规模化以上的泵站 185 座;机电井 20 万眼;城

18、乡集中供水工程 1875 处,覆盖城乡人口 394 万人;大型灌区 3 处,中型灌区 40 处,全市耕地总灌溉面积 447 万亩,除涝面积 69 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0.9 万平方公里。总体来看,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水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在防洪减灾方面,全市基本构建了以堤防和水库为主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随着五河治理防洪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实施,5 万亩以上重点堤防、县级及以上城市和大部分重点乡镇基本可抗御设计标准洪水。在供水保障方面,全7市基本构建了以水库为主和引提水相结合的供水水源体系,市域水源条件总体较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

19、到 83%,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应急备用供水体系,耕地灌溉率达到 67%,可基本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在生态保护方面,水生态自然本底较好,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达 100%,重要饮用水源区水质达标率 100%,水土保持率达到 85.1%。(四)面临形势“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对标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涉水事务监管,着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

20、十四五”时期,水安全保障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重大挑战。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调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并就防汛中的薄弱环节、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二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均明确提出,全面提高水8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保障水安全指明了路径。三是全社

21、会高度重视水安全,水安全风险意识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爱水、惜水、节水、护水意识普遍增强,坚持底线思维,强调要把保障水安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为保障水安全提供了良好社会氛围。对标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党中央关于治水的新部署、人民群众新期盼,市委市政府推进吉泰走廊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促进吉泰城镇群协同发展战略等的要求,吉安水安全保障仍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防洪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全市有防洪任务河长治理率仅 34%,流域面积 200 平方公里以下河流基本未开展治理,洪患村镇点多面广,农村千亩圩堤尚未系统开展除险加固,江河堤防达标率不足 4

22、0%。工程安全隐患未全面消除, 尚有 180 余座水库存在病险隐患。城市防洪能力不足,除峡江县外,其余 12 个市县(区)城区尚未全面达到规划防洪标准,部分新建城区未形成防洪封闭圈,防洪能力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洪水预警预报水平落后,水库联合调度系统有待建立,应对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缺乏、能力不足。二是水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完善,局部区域工程性缺水问题依然突出。吉泰盆地水源条件总体较好,但受配置体系不9完善、局部水源工程不足等条件制约,安福县南部片区、永新县东部片区、吉安县中北部片区、新干县全域、吉水县北部片区等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2%,现有水库 1239 座,但绝大部分是

23、小型水库,占总数的 96%,骨干水源工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滞后,遇突发事件城区居民饮水面临威胁。农村供水保障率低,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主要以提取小河流地表水或引山泉水为主,水处理设施和工艺简易,普遍无消毒设施和水质监测设备。白云山、万安等大型灌区尚未开展系统改造,中型灌区改造欠账多,与乡村振兴要求差距较大。全市用水效率不高,与国家和省级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三是水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维护美丽健康河湖任务依然艰巨。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 3766 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14.9%,水土流失治理范围广、难度大、见效慢,已治理地区存在林相单一、林分结构简单等问题。河湖仍然受到

24、废污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威胁,风险隐患突出。农村河塘水系淤塞,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乱挖等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洪涝水调蓄能力不足。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设施不够科学规范,生态泄流监测平台运行维护存在短板。现有水文化遗产修复、研究滞后,水文化传承利用不足。迫切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要求。四是水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水利行业能力水平有待提升。10河湖管理保护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水域岸线管理手段弱,多头管理有待理顺。水资源要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建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监测、计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水权市场、水价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相关工作推

25、动缓慢。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滞后,部分小微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经费不落实,管理维护不力,效益难以充分发挥。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引进人才机制不健全,基层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工程运行、河湖生态等监测能力薄弱,水利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高,水利信息化建设与水利现代化还有不小差距。“十四五”时期,水安全保障工作处于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快解决水利突出薄弱环节、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吉安要以此为契机,立足长远,着眼当下,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水安全保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水安全保障的新期待,加快

26、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涉水事务监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11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紧紧围绕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高举生态文明大旗,充分发挥吉泰走廊的引领带动作用,把水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依托“一江五水” ,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保

27、护,加快补齐防洪、供水、水生态、信息化等工程短板,把改革创新作为持续动力,强化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断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描绘好新时代江南望郡金庐陵美好画卷、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人民至上、保障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防洪、饮水、 生态等问题, 持续巩固罗霄山等地水利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量水而行、均衡发展。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规范各类涉水行为,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相均衡,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12

28、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坚持全面统筹、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流域区域为单元,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生态、文化等需求,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城等有机结合,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岸上岸下、城市乡村,分阶段扎实推进系统治理,有效解决水安全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监管。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水治理体系;从法制、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不断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坚持依法治水、科技兴水。推动依法治水管水,开展

29、联合执法,整治涉水违法行为,不断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科技贯穿于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发挥水利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三)规划目标总体目标。到 2025 年,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水利工程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提升,水13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明显增强,重点河段水生态环境保持持续的健康稳定;初步建成水利监管体系,水文水资源、河湖监测预警体系得到完善,水利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增强。水旱灾害防御目标。赣江、禾水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基本达到规

30、划防洪标准,重点城镇、粮食主产区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山洪灾害易发区基本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水闸安全隐患,万亩以上圩堤全面达到规划防洪标准,五级及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由现状 49%提高到 75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供水保障目标。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 31.91 亿立方米以内,万元 GDP 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4 以上。城乡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城市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

31、能力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系数从 1.27 提高到 1.3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8%以上,其中集中供水人口比例达到 90%。基本完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改善耕地灌溉面积 50 万亩。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全市赣14江及五大支流、小(1)型水库以上水质稳定保持在优良水平,其它重点河湖和小(2)型水库水质达到类以上,水质达到目标控制要求,农村水环境逐步得到治理与修复。全市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150 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 86.2%以上。行业监管目标。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土流失等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水利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河湖管理

32、水平显著提升,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达到 80%。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体系逐步完善,重点取用水户监控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大中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工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依法治水不断巩固强化,水利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表 2-2“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主要指标表主要指标单位“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完成“十四五”规划备注1.五级及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49.175预期性2.新增水库总库容亿 m3/0.73预期性3.用水总量控制亿 m33

33、1.8730.220.540预期性6.供水安全系数亿 m3/1.271.33预期性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83.088预期性15主要指标单位“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完成“十四五”规划备注8.农村集中供水人口比例%89.269.590预期性9.改善耕地灌溉面积万亩/39.5150预期性10.水土保持率%/85.186.2预期性11.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km2241.9150.6150预期性注:注:1.规划指标带 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 5 年累计数。2.指标 1 江河堤防达标率是指已建五级及以上堤防长度中达标堤防长度占比, 表征堤防的防洪能力。3.指标 3 用水总量控制采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

34、求控制目标。4.指标 4 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采用可比价计算。5.指标 6 供水安全系数是指区域供水能力与供水量的比值, 是反映供水保障程度的重要指标。6.指标 7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指标 8 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十三五”规划值按照老标准测算,即供水服务人口 20 人及以上; “十三五”完成值和“十四五”规划指标按照新标准测算,即供水服务人口 100 人及以上。7.指标 10 水土保持率是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比例,综合反映天然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流失治理水平。8.指标 12 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是指划定了河湖管理范围、明确了岸线功能

35、分区和管理要求的重要河湖数量占重要河湖总数量的比例,其中重要河湖是指设立了市级河湖长的河流和湖泊。(四)总体布局按照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结合江西省、吉安市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划,聚焦吉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吉泰走廊建设等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综合考虑区内自然条件、水资源特点、承载能力、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按照“一区一屏协同发展,一江五水绿色安澜”进行布局,努力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相协调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一区”指吉泰盆地,包括吉安市所辖的吉州、青原、泰和、吉水、吉安、永丰、新干、峡江、安福、万安等 10个区县。区内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为全省第二大粮食16主产区

36、。吉泰走廊贯穿盆地核心,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主要存在赣江干流等江河防洪不达标、岸坡易崩塌、供水保障率不高、农业用水效率低、局部水土流失、人口聚集区污水违法超标排放等问题。未来水利发展要加快推进江河重点河段防洪达标建设,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开展白云山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基于新建水源工程,按照水土资源承载能力,新建泸南、吉泰盆地大型灌区和一批中小型灌区; 采取封禁、 林草植被建设及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万安县、泰和县、安福县等市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提升蓄水保土能力;加强小水电站生态流量、人口聚集区段排污等监管力度,改善河流局部段缺水、水脏的状况;配合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推动安

37、福、吉安等县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屏”指罗霄山,包括永新、井冈山、遂川 3 个市县。区内多山区,成块连片土地有限,降雨丰沛,河道水流湍急,人口分散,植被生长良好。主要存在山洪灾害频发、枯水期供水难以保障、集中供水难到各家各户、局部水土流失等问题。未来水利发展要立足生态优先,进一步巩固升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加密监测站网建设,加快推进黄坳水、禾源水等重点山洪沟治理;加快建设铁镜山、禾桶山等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在解决本区域枯水期水源保障问题的同时,提升吉泰盆地区域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供水保障能力;在遂川县、永新县等地继续实施水平条带、竹节沟等水土保持工程17措施,促进清水产流。“一江”指赣江干

38、流, 全长 766 公里, 其中吉安市段 264公里,沿河分布有 5 个梯级水库,沿岸城区分布较多,受梯级电站影响,河段堤防护岸长期浸泡、冲刷严重、及易崩塌。未来水利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赣江梯级水库联合调度,充分保障吉安防洪、供水、航运安全;开展赣江干流防洪达标建设及岸坡整治,确保沿线万安、泰和、吉安、吉州、青原、吉水、峡江、新干等区县防洪安全及河势稳定;围绕庐陵文化和绿色生态两条主线, 将沿线吉州窑文化遗址、 神岗山公园、白鹭洲书院、燕坊古村等串联成景,实现游客在乘船游览两岸风光的同时了解吉安故事。“五水”指赣江的 5 条流域面积 1000 平方公里以上支流,分别为遂川江、蜀水、孤江、禾水、乌江

39、,沿岸乡镇分布较多。未来水利发展要将河流治理与城镇化发展统筹考虑,推进路堤结合建设、生态景观带建设、文化带建设等,在保障防洪、生态安全的同时,满足交通、文旅等需求,打造美丽健康河流,推进绿色转型发展。18图 2-1吉安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总体布局图三、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实施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推动水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加强用水总量控制19强化指标刚性约束。按照水资源管理要求和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统筹优化生产

40、生活生态用水结构,科学确定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快推进跨县江河流域的水量分配工作,明确江河水量分配指标,各地取用水必须符合水量分配方案。明确赣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要控制断面的基本生态流量(水量)和重要河湖生态水位。加快推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建立超用水总量区域限批制度。严格用水过程管理。推进水资源监测设施建设和取用水计量统计,提高农业灌溉、工业和市政用水计量率。完成取水工程核查登记工作,全面掌握各河流取水工程(或设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现状。开展取用水总量动态核算,全面掌握流域区域取水许可审批、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落实情况。对达到和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41、的地区,实施取水许可限批。对年度计划用水和取水许可有效期延续时,应以新的节水指标核算,下达用水量指标。严控增量、减少存量,推行规划水资源论证,作为区域水资源管控和决策依据。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在用水产品、用水企业、灌区、公共机构和节水型城市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完善用水节奖超罚机制。加强节水监督考核。加强取水口监督管理,以取水许可管理为抓手,明晰取水单位水资源节约保护主体责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重点取水口监督检查,规范取水单位取20用水行为,督促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责任。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强化考核成果应用。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 强化部门协作

42、, 严格节水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二)开展重点领域节水农业农村节水。大力推进现代化节水灌溉,围绕乡村振兴,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提出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规模,提出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的总体方向。加快推进生活节水,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农村生活供用水设施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广节水器具。提高雨洪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非常规水利用量,充分挖掘节水潜力。建设一批节水型灌区、节水农业示范区。工业节水。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实施节水管理和改造升级, 设定工业项目水耗准入门槛, 加

43、快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差别水价以及树立节水标杆等措施,促进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加快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建设一批节水标杆企业。城镇节水。大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争取5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加快制定21和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对使用年限超过 50 年、材质落后和受损失修的公共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强化公共用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计划管理, 公共建筑必须安装节水器具, 提高

44、节水器具使用率。从严控制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业的用水指标。积极开展节水载体建设工作,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企业、小区、学校创建。(三)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加强国情水情教育,把节水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一批节水教育实践基地,培养一批水情教育员和节水宣传辅导员。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节水理念、措施和方法,持续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节水的积极作用,强化节水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使节水成为全社会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把水文化融入社规乡规民约中,引导人们增强爱水节水惜水护水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22专栏 1: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45、1 刚性约束指标制定刚性约束指标制定加快推进跨县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开展禾水、乌江、孤江、遂川江、蜀水等河流重要控制断面的基本生态流量(水量)和重要河湖生态水位确定工作。2 节水示范建设节水示范建设创建一批节水型灌区和节水农业示范区,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其中年用水量 15 万立方米以上的重点用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成节水型企业,在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宾馆、医院等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节水标杆单位。3 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进吉安、吉水、泰和等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4 节水教育实践基地节水教育实践基地推进节水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四、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46、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以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合理需求和生态环境健康稳定为目标,按照优化存量做强增量的思路,在充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配置潜力的基础上,新建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促进水资源与生态保护和维持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一)合理配置水资源完善区域供水格局。完善以“一江五水”为骨干水资源通道,以 10 座大型水库和 40 座中型水库为主要节点,以小23型水库、山塘和引提水工程为辅助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围绕吉泰盆地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清淤疏浚、扩容升级、挖潜配套、优化调度等措施,充分发挥现有工程配置能力,新建一批重点水源工程,推动

47、解决安福县南部片区、永新县东部片区、吉安县中北部片区、新干县全域等重点缺水区域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完善城市应急备用供水体系,构建大中小、蓄引提水源工程相结合和正常供水与应急供水均有保障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水平,供水安全系数由现状的 1.27 提高到 1.33。统筹行业用水配置。“十四五”时期,吉安市经济仍将维持中高速增长,并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水保障要求更高。在确保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在不突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强化节水的前提下,既要考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需求,又要考虑经济下行压力下稳增长预期对工业用水合理增长的需求,优先满足生活和生态用水,

48、基本确保工业用水,逐步退还农业挤占的水量, 合理配置行业用水, 2025 年吉安市城乡生活、 工业、农业、河道外生态用水结构由现状的 8.3%、18.3%、72.9%、0.5%调整为 9.0%、22.7%、67.2%、1.1%。(二)提升现有工程供水能力对于现有水库、山塘、水闸、水陂等,实施挖潜配套,盘活整合现有水源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继续实施水库24和山塘除险加固,推动淤积严重的小型水库清淤整治,有条件的实施扩容升级, 恢复增加有效库容, 提升工程调蓄能力。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等,实施小水陂、小水闸及泵站改造,完善连通设施、供水配套设施建设,打通水资源调配“最后一公里” ,提升工程效益的整体

49、发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水库、水电站等工程的原有功能,增加供水、生态等功能,加强联合调度,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三)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一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县级以上城市、吉泰盆地粮食主产区、局部缺水区域等重点区域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条件具备的加快建设,开工建设永新县铁镜山中型水库,推进安福县南溪水库、遂川县桐木堑水库前期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一批中小型水库前期工作,条件成熟的适时开工建设。(四)强化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按照省水利厅、省原环保厅联合印发的江西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布局规划要求,

50、配合相关部门,对单一水源、供水保证率较低、用水需求增长较快的城市,在全面强化节水、对现有供水水源挖潜改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当地水源及外调水源,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方25案。先行实施井冈山市下茅坪水库、吉安县泸水河泵站等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市中心城区螺滩水库引水工程、泰和县南车水库引水工程等建设, 统筹地表地下水, 推动各县(市、区)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覆盖。 确保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具备应急备用水源,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应对特大干旱和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专栏 2:水资源配置工程1 现有水源提升工程现有水源提升工程开展永丰县木里坑、 吉水县羊坑、 吉安县斗山等 2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平面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