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春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及时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对推动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宜春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起到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推进我市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和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
2、件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一、现状和形势(一)“十三五”时期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应对一系列灾害事故,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表1 “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主要指标对比表序号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完成情况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7770-9.09%2较大事故起数76-14.29%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10.029-6.4
3、5%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421.09-23.24%5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我市国内生产总值比例0.31%0.41%完成规划目标6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0.840.5完成规划目标7森林火灾受害率年平均值0.0050.05完成规划目标1应急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机构改革总体部署,及时整合相关部门职责,组建宜春市应急管理局,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职责写入部门“三定”方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逐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在万载县开展乡镇应急管理体制
4、改革试点,得到应急管理部、江西省应急管理厅的认可和肯定,并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刊文推介。健全完善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分级响应、协调联动、灾后救助、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监督考核等一整套工作机制,有效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向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市、县、乡及时调整领导分工,实现市级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分管、一名副市长协管,各县(市、区)由政府常务副县(市、区)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乡镇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和副乡(镇)长共同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领
5、导格局。制定出台宜春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框架下,设立13个安全专业委员会,构建“1+13”安全责任体系。调整完善“两委四部”议事协调机构及办公室职责,建立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工作机制。积极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和安全条件差的生产企业,提前半年完成“十三五”地方年产9万吨以下煤矿退出任务,共关闭退出煤矿115处、退出产能634万吨,是全省第二个全部退出地方煤矿的设区市。近两年累计退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33家,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依法依规注销14家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关闭8家非煤矿山企业。对全市省属煤矿开展冲击地压鉴定和安全体检;率先在全省开展危险化学品生
6、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工作,对26个化工园区(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公布。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和法治思维,我市在第三届全省安全生产监察执法现场比武活动中获得全省第二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十五大专项整治行动、“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从严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从严从重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走向纵深。3自然灾害防治有力有效。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和灾情会商,提高自然灾害监测、综合预警预报、减灾救灾指挥调度和灾害应急救援救助能力。坚持以基层自然资源部门干部职工为骨干,以村组党员干部为主体,建立健全县-乡-村-
7、组-户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机制。2020年,全市因灾造成109.7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1.79万公顷,重损及倒塌房屋413间,直接经济损失11.49余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0.2%、29.3%、63.3%、56.3%。宜春市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900万元,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采购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物资。市、县两级防汛仓库储备物资种类达40余个品种、价值2886余万元,森林扑火类物资共计15类6300万余件,市、县储备生活救助类物资共计27万余顶(床、件、张)。4应急救援能力持续优化。着眼“大应急”体系建设,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信息网络全面覆盖,宜春市
8、综合性应急救援中心和宜春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应急指挥中心)项目有序推进。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多部门会商研判、预警响应、联动协作机制,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确保指挥体系持续顺畅。统筹推进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专常结合、覆盖城乡的应急救援工作新格局。常态化开展火灾、山体塌方、防汛抗洪、危险化学品泄漏、烟花爆竹火灾爆炸、电力迎峰度夏、建筑工地坠落及坍塌、非煤矿山冒顶和尾矿库漫顶等各类应急演练。科学处置靖安县“721”驴友被困突发事件,救援行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时嘉奖,被应急管理部列入2019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靖安县消防救援大队被应急管理部记集体一等功。万载县应急管理局在
9、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获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为江西省唯一一个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获此殊荣的单位。万载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荣获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一支获此殊荣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我市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荣获全省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大比武竞赛团体第一名和全省森林防灭火综合演练第一名,并斩获个人技能大比武全能全部优秀名次。(二)“十四五”时期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市应急管理事业改革起步不久,应急管理工作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应急管理衔接不畅、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难以防范、基础保障设施先天不足、基层末梢监管能力和水平不高、科技化信息化
10、手段运用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警监测和应急科技支撑建设等很多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应急管理体制体系仍未形成。1应急管理体制体系亟待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条块分割、信息沟通不畅、资源难以整合、协调力度不够等问题突出。应急管理部门包揽兜底的现象仍然存在,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专业优势发挥不足,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整合力度不够,处于简单叠加的状态。“防”“抗”“救”责任链条衔接、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救助资金保障与物资调配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还未真正形成链条化的应急管理体系。自然灾害
11、、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越来越强,给构建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2应急管理基础能力相对薄弱。机构改革后,市、县应急管理部门整合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职责,人员配备尚不能满足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防汛抗旱、森林火灾扑救、地质灾害救援、自然灾害救助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基层应急管理力量捉襟见肘。应急资源上强下弱,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联动机制不顺畅,难以发挥第一时间及时处置的作用。3安全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加大。虽然我国目前的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但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疫情的冲击下,企
12、业生产经营环境将不容乐观,大量小微企业安全投入、安全保障、人员培训、管理机制难以得到较好落实,严管严惩与“六稳”“六保”得不到有效平衡,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城市建设、油气输送管道、危旧房屋、电梯设备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突出,安全管理难度增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增多增强趋势明显,多灾并发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高温、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存量风险和新增风险交织叠加并日趋复杂,自然灾害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4应急科技支撑手段运用偏弱。“十三五”期间,我市在部分县(市、区)和行业领域试点推进了一系列的科技监
13、管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指挥更多的依赖于传统手段,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科技信息化在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指挥决策、趋势研判、应急演练、救援实战中的运用仍然占比较低,智能化感知、监测、预警、处置系统应用水平不高,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推动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亟待加强。5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亟需提高。机构改革后,应急预案动态管理相对松散。目前,全市主要依托消防救援队伍对各类灾害事故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力量相对薄弱,队伍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有待提高,应对处置重大灾害事故的能力不足。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14、和自救互救能力较弱,社会应急力量能力素质和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应急产业、灾害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效果还未完全显现。(三)“十四五”时期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后,全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进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1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回答了事关应急管理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5、,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并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多个重要的政策文件,将安全发展与灾害事故防御能力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为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2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巨大动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生产安全、公共安全日益关注,
16、对应急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共识、汇聚更大合力。3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为应急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契机。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将推动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化、城乡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和人防物防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安全发展水平系统提升、整体提升、全面提升。同时,随着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快提升,部门协作和事故灾情会商机制不断强化,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健全,灾害事故监测、综合预警预
17、报、防灾减灾救灾指挥调度和灾害救助能力不断提高,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4国家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探索实践,为实现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提供良好开局。通过国家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应急管理部门,开辟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新路径。机构改革后,我市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有力的举措奋力破解难题,努力逐步厘清应急管理横向及纵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构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职能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大应急”管理格局,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为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宝贵借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18、是人类有史以来一次重大灾难,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国内疫情蔓延得到有效遏制,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的典范。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暴露出现有应急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应急管理能力的短板不足等问题,为未来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可以积累大量的成功经验,为组建不久的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发展应急管理事业提供借鉴启示。6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我国科技日新月异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业态大量涌现并投入使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手段
19、深度集成应用,促使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加快淘汰,将大幅提升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也将为提高重大灾害事故预测预警和防范处置能力发挥重要关键作用。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和综合防灾减灾理念,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
20、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决防范各类灾害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宜春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加快应急管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依法管理,科学治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落实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创新科技手段和方法,提高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21、水平。坚持预防为主,源头管控。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坚持“防”“抗”“救”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为重、管理为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控制和消除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各司其职抓好责任落实。强化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对重点行业领域落实联合检查、联合惩戒,共同压紧压实各方应急管理责任。坚持夯实基础,共建共治。发挥基层力量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基础防线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众参与
22、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共治、责任共担、安全共享的社会共治格局。坚持整合资源,合力推进。推进资源有机整合,推动链条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已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大力引进和培育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发挥专家智囊作用,紧密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共同促进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梳理政府和行业需求,合理规划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强化的建设内容,有效提高建设效果、发挥建设效益。(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体制机制。补齐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短板与不足,全面提升灾害事故的
23、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进一步好转,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率和发生总量持续下降,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表2 “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核心指标序号指标内容预期值属性1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约束性2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零发生约束性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约束性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5%约束性5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占比下降15%预期性6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1
24、%预期性7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1预期性8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的时间10小时预期性9森林火灾受害率0.5预期性分项目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指挥体系、组织体系、协同联动机制、责任体系更加合理,法规标准体系更加科学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到80%。灾害事故防范水平全面提高。风险底数全面摸清,风险治理更加精准,灾害预防和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更加全面。灾害事故上报及时率达到100%,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布局更加优化、配置更加合理,救援协同应对更加顺畅,预案管理
25、更加科学,应急实训演练更加有力,应急救援效能明显提升。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市总人口比例达0.4。应急综合支撑能力全面增强。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成果转化更加高效,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应急产业日趋成熟,人才队伍更加庞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应急基础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应急文化深入人心,市场化应急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物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个、省级示范社区24个、示范乡镇(街道)4个、示范县(市、区)1个。乡镇和村(社区)应急管理机构工作条件达标率达到60%。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
26、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三、主要任务(一)完善体制机制,构筑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1优化应急管理架构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自然灾害防治会商制度、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协同机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的统筹推动作用,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应急管理权责清单。完善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区域重大风险联防联控。理顺应急管理运行体系。推动形成应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体系,探索形成扁平化组织指挥体系、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体系。积极推动从单项应急管理向综合应急管理转变,加快交通、消防、建筑、林业、自然资源、水利等行业领域
27、应急资源整合,实现纵向管理指挥通畅有效、横向协调合作迅速有序的网络化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统分结合工作体系。按照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进一步厘清部门“防”与“救”的职责,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对灾害事故风险的综合监测和应急指挥。及时梳理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风险点和危险源,强化责任落实,及时消除安全监管和灾害防治盲区和漏洞,建立完善各部门各司其职、应急联动、协同处置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统分结合的“全灾种、大应急”格局。专栏1 重点健全内容1构建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市、县应
28、急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应急指挥、会商研判、资源调拨、社会动员等运行规则。加强市、县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衔接。2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协调性。完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测预警、指挥协调、处置联动、应急保障、灾后救助等工作机制,做到统一指挥、部门联动、运转顺畅、处置高效。2健全应急责任体系健全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工作体系。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应急管理责任体制,推动市、县、乡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把履职情况纳入述职考核、巡视巡察内容,把应急管理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责任上肩。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
29、应急救援统筹协调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健全完善分类管理、分工负责工作体系。严格落实部门分工负责制,准确把握“防”与“救”、“统”与“分”的职责关系,采取建章立制的办法,逐一细化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全链条的职责分工,层层压实风险防范、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分级响应、协调联动、应急处置、信息管控、调查评估、善后救助、灾后重建、监督考核等应急管理责任。健全完善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工作体系。明确应对灾害事故的事权划分,落实灾区统一指挥救援、防灾减灾、灾害救助等应急处置责任。严格落实事前提醒、事中监管、事后追责制度,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防止出现不审批就不监
30、管的现象。健全完善联合治理、严抓主体工作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防止事前事中出现监管盲区、事后甩锅推责现象。健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治理机制。推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制,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和事故隐患的闭环管理。推动企业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企业标准“一企一策”。健全完善全面考核、责任追究工作体系。优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考核机制,全面科学优化考核标准,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日常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灾害事故直报制度,严厉
31、追究瞒报、谎报、漏报、迟报责任。完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严格落实“四不放过”制度,科学组织开展灾害事故调查。3完善应急执法体系完善行政执法机构。健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将法律法规赋予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防震减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进行整合,扎实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明确行政执法职责。厘清不同层级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按照权责一致原则,通过依法赋予必要的监管执法权限等形式,强化基层属地管理
32、。合理划分县、乡应急管理执法职责,对乡镇有能力承担的简易执法事项,依法委托乡镇执法。开展乡镇监管人员行政执法培训,进一步提高乡镇监管执法能力,规范乡镇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行政执法过程。完善应急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和配套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布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标准。加大应急管理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持续推进“互联网+执法”,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执法全过程监督,提升应急管理执法效能。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格执行移送标准和程序。健全应急管理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惩治执法腐败现象。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执
33、法、“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大重点领域突击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二)聚焦安全风险,完善精细长效的防范化解体系1摸清风险底数,强化风险源头治理加强风险调查。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契机,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开展综合风险普查,摸清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风险底数,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建设风险数据库,编制灾害事故防治区划图,加强风险动态管理。强化风险评估。健全规划、建设、运行等全周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强化自然灾害风险区划与各级各类规划融合,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定期开展重点场所、主要环节、关键装置的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各类风险等级,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适时向社会公布
34、。严格风险管控。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针对各级安全风险,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风险管控责任、明确应急处置手段。督促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企业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融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引导工贸企业完善安全风险“一图、一牌、三清单”。加强工业园区风险管控能力,健全完善工业园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深入开展风险评估、辨识评价和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风险点和隐患清单,落实管控和整改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水平。2强化预警预报,掌握风险演变趋势增强风险监测能力。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5G等技术,推动建设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感知网络,优化灾害监测站网布局,
35、完善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加强重点领域灾害实时监测。推进完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工贸行业重大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提升预警预报能力。研究制定部门联动高效、信息来源可靠、研判科学精准、分级分类管理、平台资源共享、发布及时规范、动态监测跟踪、防范落实评估的灾害事故预警机制,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加强风险趋势研判。加强巨灾演化机理研究,分类别构建灾害预测分析模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关联分析,科学研判灾害事故的强度、等级、影响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导
36、致的次生、衍生灾害,提升巨灾预测分析研判精准度,做好应急准备。专栏2 重点建设内容自然灾害领域1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2建立多灾种、全要素、分布式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信息汇聚平台;3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自然灾害感知网络和跨部门、跨层级的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信息交换网络;4打造集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灾害评估、仿真推演、信息发布为一体的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安全生产领域1.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2.完成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3.完成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4.建设重点化工园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5.建设工贸行业
37、监测预警系统。3强化治本攻坚,提升风险防范水平严格安全准入。实施市场安全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研究建立招商引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严格化工企业联审联批等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严格实行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强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加强隐患排查。健全隐患排查责任体系,完善隐患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针对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重点领域,开展隐患调查与评估,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督促企业严格按“两个十五天”要求,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推动企业生产信息与政府互联互通,强化各类事故隐患综合分析。在企
38、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单独列支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经费。落实专项整治。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扎实推进三年专项整治,督促企业配备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严格现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结合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强制退出。督促企业淘汰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持续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管控”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推行智能化工程、数字化车间试点。实行综合治理。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居民搬迁避让,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保护适应自然的能力。加强减灾示范单位创建、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
39、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继续实施高风险地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强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风险防控,提升极端自然灾害条件下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推进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和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调查,建设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专栏3 重点防控内容1地质灾害:强化地质灾害工程防范措施,实施避险搬迁工程;2地震:严格执行城乡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技术标准,强化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综合
40、性应急避难场所和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3森林防火:加强建设森林防火工程,推进森林防火水源地建设和重点林区引水上山,有条件的地区构建火阻隔网络;4水利工程:开展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提高水利工程防洪能力;5城市内涝:加强海绵城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防御水平;6安全生产领域:持续推进小煤矿、小烟花、小化工等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尾矿库”闭库销号工作,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开采,深化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综合治理,推进安全智慧矿山建设,深化粉尘涉爆、液氨制冷、高温熔炉金属、有限空间作业、煤气等领域专项整治。(三)强化应急力量,健全快速处置的应急救援体系1提升综合救援能力加强救援队伍建设。
41、立足打造“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大统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职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乡镇应急力量和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筑牢安全稳定的人民防线。推动乡镇、村(社区)、企业建设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站,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装备。组织动员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基层应急队伍,发挥基层应急队伍在信息报告、先期处置、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协同作战合力。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涉
42、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健全工作规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成效。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军地抢险救灾领域协同组织,健全应急指挥协同保障,进一步提升军地联动应急抢险救援效能。完善社会力量协同机制,培育扶持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开展各类应急队伍联合培训和演练,强化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灾情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涉灾部门和各种救援力量之间的信息沟通,强化事故、灾害、灾情全过程管理。完善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舆论正确引导,确保公众知情权。提高救援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灾害事故信息搜集报告制度,理顺信息报告体制
43、机制,提升第一时间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能力。健全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运行机制,完善风险会商、防控协同等制度。完善灾害事故分级响应制度,统筹协调应急力量。进一步完善灾害事故处置现场指挥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救援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方案、统一实施,实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专栏4 重点支持建设队伍1市、县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按照宜春市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要求,着力开展市、县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2市专业森林消防支队:按照“一专多能”要求,组建市专业森林消防支队,实施成建制、准军事化管理,承
44、担森林火灾处置、抗洪抢险救灾、地质灾害处置、雨雪冰灾应对、事故灾难救援等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2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完善预案管理制度。完善市、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化各类各层级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和衔接融通,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加快预案修订完善。编制修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推动重要目标、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演练评估。加强各部门应急预案备案前可行性评估,强化应急预案演练过程管理,加强日常训练、应急演练、技能比武、技术交流等,推进应急预
45、案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提升应急演练质量和实效。指导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操作演练、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注重应急演练分析研判、总结评估。3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完善灾情管理体系。落实灾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灾情管理体系,优化完善灾情统计范围、指标和报送方法、程序,规范灾害信息员待遇保障,提高补助标准。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合理划分市、县政府救助事权和支出责任,健全完善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和救助机制。规范灾后恢复重建。科学开展灾害损失评估,高质量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健全各级政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
46、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完善灾后恢复重建配套政策,提高蓄滞洪区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标准等。(四)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创新发展的综合支撑体系1充分利用科技信息资源加快指挥平台建设。建设市、县应急指挥平台,发挥远程指挥作用,提高应急通信保障水平和灾害事故信息获取能力。发挥各级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作用,构建应急指挥中心与事故现场全数据传输链路,形成贯通全市的灾害事故应急指挥网络,提升远程协同会商决策能力,实现指挥科学高效、救援快速有力。加强通信网络建设。采用5G、专业数字集群等新技术,综合宽窄带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无人机、单兵装备等手段,建成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网络,重点强化
47、灾害事故现场指挥调度的通信保障。强化感知能力建设。利用智能传感、射频识别、视频图像等感知技术,采集汇聚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等地质灾害感知数据,推动相关部门感知数据接入。推动智能应用建设。推动宜春“智慧应急”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现风险综合监测、智能评估、精准预警和趋势预测。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各类信息化监管平台,及时完善基础信息和事项清单,不断提高监管执法和服务企业水平。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和应急救援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48、和应急救援指挥等工作提供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保障。专栏5 “智慧应急”重点建设内容1现代化的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建立,提供全天候的应急指挥保障;2应急救援指挥信息数据库全面建成;3建成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网络;4建立健全应急感知网络,采集汇聚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感知数据。2充分利用社会服务资源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在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志愿捐助等方面建立诚信制度和信用记录,强化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修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多渠道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强化保险机构灾害事故预防和灾后补偿服务。加快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动第三方机构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服务。全面推行农房保险、农业灾害保险,加强应急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等。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完善市场化应急服务能力,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购买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