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内贸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5539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内贸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西省内贸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西省内贸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西省内贸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西省内贸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内贸流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 录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二)发展环境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重点任务(一)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形成强大消费市场(二)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充分激发城乡消费潜力(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内贸流通发展活力(四)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推动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五)加快发展流通新业态,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六)强化商贸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影响力竞争力(七)健全流通治理体系,提升流通治理能力四、保障措施(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强化政策支持(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四)强化组织实施内贸流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保障,是构建新发展格局

2、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提升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根据商务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江西内贸流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转型为引领,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有效供给,健全流通网络,提升流通效率,全省内贸流通现代化稳步发展,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繁荣市场、保障民生、增加就业、应急保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四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发展现状总体规模大幅提升。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

3、品零售总额10371.8亿元,是2015年末 5896亿元的1.76倍,“十三五”期间增长75.9%、年均增长11.96%。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扩大,2020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含个体)11112个,较2015年增长172.1%,年均增长22.2%。居民消费升级势头强劲,通讯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额稳步提升。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千亿行业、百亿市场”培育工程深入实施,截至2020年底,全省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24个,较2015年增加131个;总摊位数10.7万个,年均增长13.0%;营业面积754.8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7.51%;市场交易

4、额达到2083.1亿元,年均增长3.6%。“十三五”期间全省县乡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共1036个,完成率64.5%;全省新增30个县(市)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共培育省级特色商业街68条,“中国特色商业街”4条;共评出江西省特色商贸小镇25个,累积培育夜间经济街区超过150个,其中重点打造的有23个。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零售业法人企业3991个,培育电商企业4.5万余家,开设网店52万余家;全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数字商务企业3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00家、重点商贸物流园区和企业99家、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示范企业41家。绿滋肴、联盛商业连锁等一批

5、本土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乐豆家、有家等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快速崛起,连锁经营步伐加快,国光连锁2020年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新技术新业态快速推广。综合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利用互联网技术加速向线上发展,社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加速建设,B2C、O2O、B2C+O2O模式、赶街模式、农户+网商模式及订单农业模式等农产品新型流通模式不断涌现,2020年网络零售1582.5亿元,同比增长22.3%。“十三五”期间,全省推动形成重点物流产业集群5个,新建改造物流园区20个,新建大型仓储设施35个。平台经济、网红经济、社交电商等流通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迅速。会展经济效益整体提升。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

6、进,江西玉丰实业有限公司、江西鲜配物流有限公司进入全国冷链物流重点企业100强。流通环境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江西深入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先后出台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内贸流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江西省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加快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

7、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促进内贸流通发展的相关法规、规划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南昌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和江西省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不断加强,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长足发展。疫情应对成效显著。把促消费作为“抗疫情促增长”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新兴消费,举办跨部门、跨行业、省市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月活动,重点围绕汽车、餐饮、商旅等热点领域,陆续举办金秋购物消费节、电商节、旅游消费节、文旅消费季、美食文化节和“多彩夜经济”“赣品网上行”等活动。发放3000万元餐饮消费券,带动全省各地累积发放2亿元餐饮消

8、费券,营造餐饮消费新热点;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出台促进汽车消费十条措施。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二。过去五年,江西内贸流通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周边其他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总量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2020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在全国排第13位、占全国比重为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排第15位、占全国比重为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人口在全国的排位、占比不匹配;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只有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的63.8%、57.7%、56.6%、46.1%,不到浙江省四成、江苏省三成;缺乏有竞争力的市

9、场主体,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零售100强企业”,江西商贸流通企业无一上榜,传统流通“小而散”问题依然明显,结构亟待优化。二是基础设施仍显不足,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全省投入运营物流园区仅45个,且大部分不具备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多式联运中心仅1个;高标仓供给不足,占通用仓总面积不到30%。全省万人拥有冷库容量389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433吨/万人),且部分地区冷库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冷链运输能力不足;公益性流通设施包括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不多,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布局有待优化,协调发展亟需提升。城乡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城市中央商务区

10、、智慧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虽然取得明显进展,但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以及与周边省(区、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地区流通发展基础较差,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制约强大消费市场形成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破除,打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治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市场监管重城市轻农村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交易行为规范化和失信惩戒力度亟待加强,市场秩序共同维护水平有待提升。(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关键时期,江西内贸流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从国际看,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加快

11、,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贸各领域各环节应用持续深化拓展。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方兴未艾,内贸流通发展数字化特征愈发明显。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逐渐向国内市场转移,内贸流通作为连接各个要素资源的桥梁和纽带,其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这为致力于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江西,提供构建强大消费市场的重要契机。从省内看,我省正处在一系列政策红利和创新技术叠加释放期,“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

12、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辐射带动,赣江新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战略在我省集成,有利于进一步对接全国市场,优化和联通省内市场,为我省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双向开放、贸易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全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加快构建,加快推进“物联江西”“智联江西”建设,有助于弥合衔接断层,形成全过程、全链条高效协同的大流通格局。与此同时,江西内贸流通发展也面临较多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剧。世界经济增长仍充满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摩擦仍在持续,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贸流通产生极大冲击,消费升级面临供给侧瓶颈制约,增长后劲有待增强。二是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中西部其他省

13、市正加快布局流通节点,内贸流通区域竞争态势激烈,对我省资源、要素、人才、市场等方面虹吸效应将长期存在。三是我省内贸流通发展制约加深。亟需通过平台打造、供应链服务、仓储物流建设等方式,提升内循环发展体系的承载力和完备性;省内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较高,一些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内贸流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任重道远。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

14、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更好发挥现代流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推动内贸流通量质齐升,助力消费升级,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省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民生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内贸流通便利化、安全化、品质化水平,大力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

15、品牌、有质量、有信誉的商贸服务,让居民共享美好生活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改革创新促进内贸流通领域市场规则、模式与管理高效统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以消费升级引领服务业转型升级,以高质量服务供给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坚持畅通高效。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内贸流通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内贸流通服务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循环,更好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促进循环畅通,展现内贸流通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江西作为,形成有利于提升实体经济核心

16、竞争力的内贸流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坚持创新融合。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升流通创新能力,在中高端消费、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以流通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流通基础设施设更加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流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持续推进,线上与线下融合、虚拟与实体互动、供需有效对接成为主流,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流通企业跨界融合、全渠道经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进一步发展;内贸流通促进、应

17、急、管理等机制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中心。具体目标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城乡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显著加强,消费总量、结构、品质跃上新台阶,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8%左右。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优化升级,跨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全面升级,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基本形成。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驱动的商贸流通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电子商务、连锁经营、

18、冷链物流、商贸供应链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省网络零售额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培育一批辐射全国、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到2025年,培育省重点流通企业30家,力争全省进入全国零售100强的企业2家,培育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内贸流通企业10家,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8家;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0个,重点物流产业集群15个。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符合江西实际的内贸流通监测体系、标准体系、信用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保供体系不断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高效的内贸流通协同发展体制不断完善。江西

19、省“十四五”时期内贸流通主要发展指标指标20202025年均增长属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371.8150008%左右预期性商品零售额(亿元)9516.1140008%左右预期性餐饮收入(亿元)855.6140010%左右预期性年交易额百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家)五年累计增加家预期性网络零售额(亿元)1582.5力争300018%左右预期性商贸物流总额(亿元)174003000011.5%左右预期性三、重点任务(一)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形成强大消费市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巩固提升传统消费。完善

20、城乡消费服务网络,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城市消费向中高端提升;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鼓励企业提供适合农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促进大宗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健全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2.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培育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多业态聚合、多场景覆盖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

21、加大创新力度,运用新技术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培育更多“小而美”网络品牌。拓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面。加快提升新型消费场所,创新发展无接触消费模式,鼓励建设智慧零售网点。3.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破除妨碍服务消费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着力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提高服务消费品质。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实施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工程,推动生活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完善家政、洗染、美发等生活服务业标准规范。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家政兴农”行动,健全家政信用体系和服务标准,支持发展家政商业保险。4.创新发展消费平台。支持南昌建设高标

22、准现代消费商圈,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消费中心城市。支持九江、赣州、上饶、宜春等加快提升城市消费品位和功能,打造立足省内、辐射周边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支持景德镇打造面向世界的特色消费城市。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城市管理等配套政策体系。办好消费促进月、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电商节、美食文化节等品牌活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建立常态化机制。(二)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充分激发城乡消费潜力加快健全城乡商业体系,补齐城乡商贸流通和消费短板,充分释放城乡消费潜力,促进城乡商贸流通双向循环,提升国民经济循环的效率和水平。1.改造提升城市商业体系。因地制宜

23、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严格落实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确保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比不低于10%。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在现有商业街区中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商业街区作为重点对象,高质量推进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打造省级试点示范。鼓励城市商业资源下沉社区,推动形成一批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善社区生活“一站式”服务功能,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2.推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引导商品市场整合生产、销售、金融、物流等资源和需求,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带动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推动商品市场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

24、加快传统交易场景数字化重构,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省级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力争获批全国商品市场示范基地。3.改造提升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把县域作为农村商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建立完善以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改造提升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推动餐饮、住宿、购物、文化、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改造夫妻店等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4.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公益性保障能力,建设改造产地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25、。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集配中心建设冷链加工配送中心,健全覆盖农产品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的冷链网络。支持建设规模适度的产地预冷保鲜设施,加强移动式冷库运用,发展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田头市场、产地专业市场、产地集配中心、产地仓等,配备清洗、加工、包装、分拣、分级、仓储保鲜等设备,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提升农村产业电商化水平。专栏 城乡市场体系完善工程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工程。升级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易环境,提升拓展商品市场平台整合能力、品牌孵化能力、产销衔接能力,引导商品市场业态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

26、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省级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在现有商业街区中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商业街区为重点改造提升对象,以点带面、梯度推进、整体提升。“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培育打造8条左右省级示范商业街区,力争1条步行街列入国家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示范。县域商业建设工程。建立完善以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到2025年,基本实现县县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提高农产品市场公益性保障能力,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覆盖率逐年提高。(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内贸流通发展活力强化市场主

27、体作用,注重招大引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优化提升传统企业,增强市场主体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活力。1.注重招引重点企业。加大招引国内外重点内贸流通企业的力度,引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在省内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连锁门店等,推动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地引进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等国际国内知名零售品牌企业,以及国内外酒店管理公司、知名连锁品牌酒店。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商贸流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扶持政策。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本省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兼并等方式,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实现资本化扩张,培育一批具有

28、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零售商、批发商、物流服务商。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向多行业、多业态拓展,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支持商贸企业申办进口资质,培育一批消费品进口商。鼓励具备条件的流通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营销、物流和服务网络,推动江西更多优质商品通过海外营销网络走向世界。鼓励外贸企业建立国内营销渠道,开拓国内市场。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3.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积极为企业开展贸易洽谈、展览展销、采购对接、购物促销、电子商务、金融支持等服务。推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全渠道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电子商

29、务营销模式。引导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联合采购、共同配送、平台集聚等方式,提升整体竞争力。鼓励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走与大企业协作发展的道路,借助大企业的市场、技术、品牌和优势,培育壮大一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4.优化提升传统企业。引导实体商贸企业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时尚消费等功能转变,由线下向线下线上融合、全渠道营销转变。推动传统餐饮住宿企业转型升级,鼓励饭店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餐饮新兴业态,推行智能订单、刷脸支付,提升消费体验。引导城市有实力、有信誉企业在农村开设分店,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推进实体零售企业与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开展进口商品采购供应链合作,设立形

30、式多样的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推进物流企业集约发展,提高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提升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专栏 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工程龙头商贸流通企业招引工程。加大招引国内外重点内贸流通企业的力度,引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在省内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连锁门店等。“十四五”期间争取招引2家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商贸流通企业。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工程。在零售、批发、电商、物流、餐饮、酒店等领域,重点培育具有区域引领力、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十四五”期间共培育骨干商贸流通企业200家。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改造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数字化商贸流通领军企业,“十四五”期间数字化

31、改造100家商贸流通企业。(四)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推动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区位、产业、交通优势,强力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和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形成“通道+枢纽+节点”现代商贸物流体系。1.完善商贸物流运作体系。推动南昌、九江、赣州、宜春、上饶等建设成为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增强各区域其他节点城市商贸物流服务的渗透力与辐射力。完善城市三级配送网络建设,在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着力培育综合物流中心,建设一批城市公共分拨中心。巩固提升南昌、赣州、宜春、鹰潭等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成果。加大“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农村“快邮合作”、“交邮合作”

32、推进力度。创新城乡配送组织方式,推行快消品统仓共配、电商快递城乡往返配送、农产品集采共配等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发展农村日用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公共配送服务,在农产品主产区乡镇着力建设具有农产品集聚、产地预冷、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公共冷链设施。2.推进物流业与商贸业融合发展。推动商贸物流和城乡消费升级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当地物流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商贸网络建设,推动传统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商业综合体完善电子商务业务和集采共配服务。提升乡村快递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整体合作水平,共同建设乡村物流配送网点。推动商贸物流和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各地物流龙头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强产业物

33、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一体化联动。依托南昌昌北国际空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赣州国际陆港、上饶国际陆港、海西国际陆港、九江江海直达航运中心等对外开放平台,推进商贸物流与进出口贸易深度融合。3.构建商贸物流产业供应链体系。着力培育15个重点物流产业集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其服务对象、发展方向进行引导,逐步形成差异化、互补性商贸物流业务。支持省内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向供应链“链主”转型,加大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针对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快递、冷链等新兴领域引进国内外领军企业。充分发挥产业供应链上下游系统化、专业化、协同化与共享性特征优势,构建以链群、链

34、主和链点为依托的现代化物流供应链体系,拓展商贸物流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领域与合作内容,提升全省商贸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4.推广商贸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全省商贸物流资源数字化整合,构建以省级物流信息平台为主轴、各设区市核心公共信息平台为分支的物流产业链大数据网络。引导省内重点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改造,支持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大力开展“互联网+仓储”建设,大力发展智能化末端物流体系。引导省内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增强环保节能意识,全面推进绿色仓储设施设备与技术应用。加快制定完善绿色物流标准,建立绿色物流评估标

35、准和认证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和物流龙头企业率先开展逆向物流试点,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专栏 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提升工程商贸物流园区提升工程。改造提升一批规模适当、功能完备、业态先进的商贸物流园区。加强园区等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功能。加快推进县(市、区)特色商贸物流产业园建设,完善加工、仓储、配送、信息交易等配套功能。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商贸物流企业以标准托盘、系列模数周转筐为切入点,开展设备设施的标准化改造,带动供应链顶端的生产企业、终端的商业批发零售企业实施配套标准化改造,制定城乡配送物流车辆地方标准。城乡物流配送畅通工程。以完善配送

36、网络为基础,以模式创新为引领,以技术应用为支撑,以共享协同为重点,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城乡配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十四五”期间,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均重点打造一个辐射全域的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乡(镇)网点的全覆盖。(五)加快发展流通新业态,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发展数字商务,繁荣夜间经济,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供应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1.加快发展数字商务。加快商务领域新技术应用,推动商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探索培育一批数字商务试点园区、平台和企业。引导传统商业云化改造,推动“触网上云入平台

37、”,培育一批新型应用场景。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基地)、电商双创(孵化)服务中心、直播基地等。推进电商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广“以销定产”等新生产方式,持续开展“赣品网上行”系列线上对接促销活动。大力培育新业态模式,支持发展产业电商、直播电商、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积极推广新型线上消费、新零售、数字生活服务、智慧商业(市场、商圈、街区、菜场、商店)、在线餐饮、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在线经济、供应链、云展会、云办公等新服务。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流通模式,提升城市社区智能快件箱覆盖率。大力发展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深

38、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上行工程,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2.繁荣发展夜间经济。鼓励依托商圈、夜市街区、特色商业街、旅游景点等,建设餐饮集聚型、购物集聚型、文体消费型、旅游观光型、便利服务型、国际风情型夜间经济集聚区。围绕活力时尚、休闲健康、跨界融合等主题,创建一批时尚型、融合型、便民型夜间经济示范区,打造一批“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网红打卡地。发展“夜宴、夜游、夜购、夜演、夜读、夜宿、夜练”新业态,打造夜间经济核心区。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推出一批富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支持夜间经济环境的优化、亮化、美化,完善夜间经

39、济休闲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夜间消费经济的功能和品质。3.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供应链。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引导传统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通过业务融合、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推动省内大型批发、零售、物流企业打造采购、分销、仓储、配送、消费供应链协同平台。支持流通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系统对接,建设流通与生产衔接的供应链协同平台。鼓励有实力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跨界融合的供应链生态圈。4.创新内外贸融合发展

40、模式。推动省外贸企业与电商平台、连锁商业企业等合作,开辟线上线下外贸产品内销专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支持省内企业发展“三同”产品。支持内贸流通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重点展会,对接国内外商品产地和消费市场。培育一批经营模式、交易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内外贸一体化商品市场。引导外贸企业与物流企业加强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资产利用效率。专栏 流通新业态工程夜间经济提质升级工程。提升夜间经济IP品牌、打造夜间经济主题街区,举办特色活动、发展民生品牌、创新配套服务等方式,推动

41、夜间经济提质升级,满足市民、游客夜间休闲消费需求,“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10条省级特色美食街。内外贸融合发展工程。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培育外贸双循环企业,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联互通,扩大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适用范围。培育一批联通内外、线上线下融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流通龙头企业。(六)强化商贸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影响力竞争力注重商贸品牌建设,培育会展品牌,打造赣菜品牌,传承创新老字号品牌,以品牌引领扩大优质供给,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提高区域影响力竞争力。1.着力培育会展品牌。完善会展标准体系,推进会展行业标准化建设。鼓励现有会展场馆设施提升改造,鼓励市、县(区)结合实际需要建设专

42、业会展场馆。打造“智能化+会展”模式,推动传统会展项目数字化转型和服务模式创新,举办“云展览”“云对接”“云推介”“云洽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全国大型流动性展会,重点办好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世界VR产业大会、南昌飞行大会、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中国米粉节、中国赣菜美食节等国家级重大经贸活动及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博览会。持续开展“一城一展”“一产一会”活动,推动各地会展经济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会展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展览集团。2.大力打造赣菜品牌。加大对赣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

43、赣菜龙头企业。支持省内赣菜企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将餐饮业纳入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餐饮及相关配套企业来赣发展。挖掘梳理赣菜历史文化渊源,打造赣菜文化“名片”。宣传推广赣菜“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打造赣菜“名品”。打造江西米粉品牌、发展江西米粉产业,不断提升江西米粉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启动“江西省美食街”建设提升工程,打造美食“名街”。围绕特色赣菜所需原材料,建设一批赣菜原材料基地,扩大优质食材供应。支持省外赣菜企业用江西食材、推赣菜精品,延长赣菜产业链。依托江西省商务学校等学校现有的专业优势,加快培养五年一贯制烹饪餐饮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批赣菜烹饪人才培养基地。组

44、织编制赣菜地方标准。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各类移动新媒体,加强赣菜宣传报道。实施赣菜名品进星级酒店、景区、机场、高铁站“四进”工程。强化联动发展,推动赣菜与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强化赣菜对外交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3.传承创新老字号品牌。持续开展老字号认定工作,编制江西老字号传统技艺目录,挖掘抢救保护老字号名企名店名品名艺,加强老字号原址风貌保护。鼓励老字号商品进驻特色商业街,在城市繁华商圈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内形成老字号品牌集聚区,引导老字号抱团发展。引导老字号“走出去”,提升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拓展品牌影响力。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品

45、牌建设,支持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庐山云雾茶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通过“互联网+”“资本+”“技术+”实现老字号传承创新,鼓励老字号通过设计赋能、IP合作、跨界合作等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支持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老字号专区,引导老字号企业入驻。专栏 商贸品牌打造工程会展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数字化为导向,持续开展“一城一展”“一产一会”活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全省会展经济,逐步构建以国际性会展品牌为龙头,以国家级和区域会展品牌为支撑,以地方品牌为基础的会展品牌体系。到2025年,新增培育会展龙头企业30家,举办规模以上会展400场次左右,会展面积达到600

46、万平方米。赣菜品牌打造工程。实施打造赣菜品牌行动计划,立足江西人文、区位、旅游、生态等独特优势,做优赣菜企业,弘扬赣菜文化,挖掘赣菜价值,打造赣菜“名品”、美食“名街”、餐饮“名节”,建设美食强省,把赣菜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菜系。到2025年,重点培育1-2家全国连锁餐饮企业、10家年营业额亿元以上的餐饮龙头企业。“江西省美食街”建设提升工程。总结推广各地美食街建设经验,到“十四五”末,着力培育2-3条全国知名的赣菜美食街。(七)健全流通治理体系,提升流通治理能力坚持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加快改革创新和流通治理升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47、1.健全商贸流通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批发零售业统计制度,探索构建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增加一批反映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情况的统计指标。探索建立包括商品和服务消费在内的全口径消费统计体系,研究编制消费指数,科学研判消费形势,准确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推进各部门数据共享,整合政府与社会、线上与线下数据资源,提升信息发布质量。2.完善商贸流通标准化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商贸流通标准的制修订,推动国家、各行业、团体、企业等标准体系的衔接配套。争取全省更多城市和企业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商贸流通专项试点,推动各地、行业、各类市场主体在标准制定、实施、应用方面开拓创新,以标准化促进商贸流通高质量

48、发展。推进标准推广应用,鼓励中介组织发挥行业推动作用,提高标准执行率和应用水平。支持和推动广泛应用的团体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3.健全商贸流通信用体系。加强消费信用信息采集,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依托“信用中国(江西)”门户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加强违法失信行为信息披露。健全守信“红名单”奖励制度,完善失信“黑名单”惩罚制度。创新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树立诚实守信的商业文明价值导向和社会风尚。支持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险等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创新内贸流通信用产品和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加强行业自律管理。4.完善商贸流通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和执行国家流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报废机动车回收、家庭服务、成品油流通、商业特许经营等关系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违法违规问题易多发的领域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指导企业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有效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5.完善市场应急保供机制。按照统一协调、分级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无意史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