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0(定稿)《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 (1).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8337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0(定稿)《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0(定稿)《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0(定稿)《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0(定稿)《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0(定稿)《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好初中生(公众号 ID:sh-czs):最全中学生学习资料整理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ABCD2.在空气中最容易燃烧的物质是()ABCD3.下列图标,表示易燃物质的是() 4.2010年5月22日,东营区黄河路一汽车发生自燃(如图)。当汽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只是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夏季炎热的天气,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就会引起自行燃烧。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

2、法不正确的是()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5.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C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D白炽灯泡通电放出的热量6.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

3、气的接触面积7.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通入量8.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9(2015湖南中考)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的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窑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10(201

4、5湖北中考)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变霉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11.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中,下列物质暂不进行监测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12. 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白磷的着火点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的物质D将白磷溶解不易着火13.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

5、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4.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15.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A B C D二、填空题1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

6、.石油17.(2015辽宁中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 (1)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_原理灭火(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8.下面是有关化石燃料和新能源的知识,请根据要求作答。(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氢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有影响 B制备氢气耗能大,成本高C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原料匮乏 D燃烧时

7、产生的热量低于同质量气体燃料(2)通过化学学习,你是否已经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初步了解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可供家庭用的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_;燃烧产物无污染,可作高能燃料的是_。19.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源;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燃料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0.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答案与解析】1.【答案】2.【

8、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现象的发生与着火点的关系。在空气中,着火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发生燃烧现象,分析表格中数据,白磷的着火点最低只有40,则其最容易燃烧。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标志的含义,A项中的标志表示禁止吸烟;C项中表示的是物品回收标志,D项中表示的是节水标志,只有B项中的标志表示易燃物质。4.【答案】 【解析】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不可人为改变,但可想法改变物质的温度使之低于着火点。车内的线路如果随意改装,容易联电,引起火灾。5.【答案】C6.【答案】7.【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氧气的浓度和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9、,所以粉碎煤块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8.【答案】 【解析】该题目考查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热水不但能够提高温度,还可以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图1中的白磷与红磷处在同一块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就能够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热水是无法达到的。9【答案】A 【解析】油锅中的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会使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因不能及时散失掉而引起煤气中毒,故B错误;煤窑中含有可燃性气体瓦斯,若挖煤时用火把照明会引起瓦斯爆炸,故C错误;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时容易产生

10、电火花,引起煤气爆炸,故D错误。10【答案】B 【解析】变霉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菌,它能产生黄曲霉素损害人体健康,这种毒素即使长时间高温蒸煮也不能将它们完全杀死,因此不吃霉变的食物、不用霉变的食物饲养家畜是杜绝黄曲霉素毒害的根本措施。11. 【答案】B 【解析】空气质量日报中的“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粉尘(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12.【答案】 【解析】白磷的着火点约四十摄氏度左右,浸泡在水中保存,是防止白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13.【答案】 【解析】此题借助小实验,考查燃烧的条件。在本题中蜡烛仍然能和空气接触,因此熄灭的原因肯定是其温度的降低,故A是错误的。14.【答案】

11、 【解析】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选C。15.【答案】C 【解析】乙醇属于易燃液体,故应选C。16.【答案】ABC 【解析】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17【答案】(1)不可再生 (2)A 【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灭火时只要破坏掉燃烧所需要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18.【答案】(1)B (2)CH4 H219.【答案】 【解析】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发生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0.【答案】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燃烧能放出热量,除此之外缓慢氧化、中和反应等都可以放出热量,故错,正确;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供给取暖、发电等,故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