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课件(49张PPT).pptx

上传人:规划用途 文档编号:9167350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课件(49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课件(49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课件(49张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课件(49张PPT).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课件(49张PPT).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英子心情的变化。结合生活中“犹豫”的真实体验,了解英子“犹豫”是因为残疾而不自信,不太想上台讲故事。而“慢吞吞”的动作,正表现了她心里左右为难的状态。 从这两句话可以体会到英子不愿让人看见她走路姿态的自卑心理。1.边读边思考。如读到掌声这个题目,思考:为什么要鼓掌?为谁鼓掌?2.读书时要动笔。 (1)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

2、有疑问处,圈画、批注。如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个别字词的意思不好理解,可以标注出来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等。3.注意力要集中,重点在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手术台就是阵地,文中描写了战斗的激烈,在恶劣的环境下,白求恩大夫仍然精神高度集中地做手术,说明他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让我们感受到白求恩大夫的高贵品质。4.带着问题默读。如灰雀课后第二题,要求探究人物对话背后丰富的内心活动。可先带着问题“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咀嚼人物的对话,从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

3、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一)掌声(节选)董保纲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病房里的姑娘生命垂危。同一病房的小男孩也被医生确诊活不过这个冬天。 一天,小男孩好奇地说:“姐姐,你的脸为什么那么苍白?”姑娘说因为没有阳光。小男孩拍拍脑袋认真地说:“

4、有了!我让阳光拐个弯吧!这样你就有阳光了!”(二)让阳光拐个弯(节选)熊夏明 于是,小男孩找来两面镜子,经过反复调试,阳光在那个午后终于照在姑娘的脸上。那一刻,姑娘脸上的笑容如花般绽放。 从那以后,小男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仔细细地擦拭那两面镜子,然后调整角度,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姑娘的病床上。有时小男孩会跟姑娘调皮,故意把阳光反射在墙上,照在姑娘抓不到的高度。姑娘会撑起身体,努力把手向上伸,靠近那缕阳光。小男孩总是在姑娘想放弃的时候把阳光移下来,移到她的手上或脸上。那段时间,病房里总响起他们的笑声。 后来,奇迹发生了,小男孩与姑娘的身体都在康复 (有改动)1.对片段(一)中加色词句理

5、解错误的一项是()。A.“犹豫”点出了英子内心的斗争B.“慢吞吞”写出了英子被逼无奈的心理C.“眼圈红红的”写出了英子内心的焦灼和无奈D.“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说明英子作出决定的艰难2.【训练要素】片段(一)中,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掌声, 第一次是的掌声;第二次是的掌声,饱含着同学们对英子的和 。B鼓励感动赞扬肯定. .3.【训练要素】读了片段(二),我知道小男孩让阳光拐弯的方法是()。A.让窗户玻璃上的光反射到姑娘脸上B.将姑娘移到能找到阳光的床位上C.反复调试两面镜子,让阳光照在姑娘脸上D.用手捧来阳光洒在姑娘脸上C4.【训练要素】本来小男孩和姑娘的生命都危在旦夕,为什么他们却奇迹般

6、地都在康复呢? ()A.医学工作者研究出了新药,让他们获得了健康B.父母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C.医生采用了新的治疗方法,治好了他们的病D.小男孩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了姑娘,也给自己带来了健康,是爱心创造了奇迹D5.这两个片段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两个片段都写了人与人之间相互鼓励、温暖的事情,告诉我们爱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爱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穿红裙子的老师康智元 带着下面的问题,默读这篇短文。 【问题1】“红裙子”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特殊含义? 【问题2】穿红裙子的老师给小山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20岁的她走进了我们的乡村小学。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穿着一件好看的红裙子。

7、学校安排她给我们上语文课,任班主任。她上语文课与众不同:有时把学生带到村子中间的清水河里,找被小鱼咬脚趾的感觉;有时把学生领到郁郁葱葱的牛头山上,看哪儿像牛头,哪儿像牛角;有时把学生打扮成课文中的大灰狼、小白兔、丑小鸭,在讲台上模仿课文内容大喊大叫,有哭有笑 课堂上,学生跟着她进入了情境。我们一会儿仿佛是没捞到月亮的小猴子,水淋淋地站在讲台上;一会儿又好像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飞扬的雪花中 她那漂亮的红裙子飘在课外活动场地上,飘在学校的小戏台上,把学生带到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不久,班队会、活动课在这所偏僻小学各班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二胡、口琴、笛子、小碗小盆这些“乐器”,在校园小戏台上演

8、“交响曲”。学校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宁静的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学校成了孩子们的家,再也没有搜肠刮肚找借口逃学的,原来辍(chu)学的几个同学又背着书包上课来了。家长们也满心欢喜地交谈着:“看这些娃儿,魂都叫学校给抓去了!” 有一次,她到县城参加了一个教学研讨会,一去就是五天。这些山里娃可急了,他们每天三番五次站在校门口的山坡上,等啊,盼啊,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等到第三天,五年级的一个女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泪水汪汪地告诉大家:“老师到城里的学校去了!” 山里的娃儿还在等。直到太阳落到了山的那边,几个不甘心的小学生才背着书包,拖着沉沉的脚步依依不舍地回家。 第六天,她从城里回来了。她带来了锅

9、碗瓢盆,带来了书本和电脑,还带了几条更漂亮的红裙子。她对着围过来的学生们微笑着,好像在说:我哪里也不去。 孩子们围着她的红裙子,叫着,跳着,许多学生流着泪笑了。. . .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文中加点的“依依不舍”的意思是 2.“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中的“红裙子”指()。A.舞蹈表演中的服装B.红色的裙子C.美丽的裙子D.“我们”的语文老师 孩子们舍不得离开,他们盼望着能看到老师回来的身影。D3.从第2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穿红裙子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她是一个教学有方的老师 B.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师C.她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老师D.她是一个教学经验不够

10、丰富的老师4.【训练要素】穿红裙子的老师给小山村带来的变化有()。(多选)A.她让不爱学习的学生变得爱学习了B.她让学生家长变得关心孩子的学习了C.她让辍学的几个同学又背着书包上课来了D.她让山里的农民都学到了农业技术DAC. .5.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红裙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裙子”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B.“红裙子”象征着“我们”的语文老师那颗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火热红心C.“红裙子”反复出现,说明“我们”的语文老师偏爱红色衣服D.“红裙子”表现了“我们”的语文老师给学校带来的生机和活力C. . .6.【训练要素】读最后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许多学生流着眼泪笑了?()A.孩

11、子们跳舞时非常高兴B.孩子们知道老师会留下来继续教他们,看到老师扎根农村教育的决心,他们的内心充满幸福和感动C.孩子们羡慕老师有这么多漂亮的红裙子D.孩子们担心老师会到城里去,很伤心B 我们特别喜欢捉鱼。 我和狗娃子带上用缝衣针做的钓鱼钩,挖了一些蚯蚓做鱼饵,兴奋得一路小跑直奔小河。我们把篮子放下,只见清澈的水中,各种鱼游来游去。“桃花瓣儿”在水面游来游去,从头到尾一片片红鳞片,就像斑马纹,漂亮极了。游得最快的是那种“土鱼”,比较大,特别机灵,有点儿响动就会闪电般钻入深水中的石头底下。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泥鳅,在河边游来游去找食物。 我们把蚯蚓穿在鱼钩上,放到浅水里,若是那些好吃的泥鳅来抢,就捉

12、鱼迅速把钩提起来。一切准备好后,我们等着钓大鱼。我俩蹲了几个小时,一条泥鳅也没钓到。每次看着那大大的泥鳅咬着蚯蚓,头突然一摆,打一个滚儿就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蚯蚓被吃完了,一条鱼也没钓到。我俩无精打采地站起来,伸了伸懒腰。 已是正午了,太阳晒得我们满脸通红。我们来到一个水面较宽的浅水滩上,脱衣下水,跳来跳去,惊动了水里的鱼儿,它们在水里窜来窜去。突然,我们看见一群鱼奔向一块大石头底部。我和狗娃子迅猛奔过去,堵上洞口,用右手摸进去,全是鱼。我忙说:“快,把篮子拿过来。”狗娃子赶紧拿过篮子,我双手替换着捉鱼,避免到手的鱼逃走。我每次死死地掐住鱼鳃头才拿出来放到篮子里。 这一次我们捉了十几条鱼,高兴得

13、不得了。上岸后,我们把鱼肚子里的东西清理干净,再找来一根结实的细木条,一端打一个结,从另一端把鱼鳃穿起来。这样不伤鱼肉,做菜时不串味儿。1.【训练要素】短文写了“我们”这件事。文中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是:。2.第自然段中,“各种鱼游来游去”说明,作者具体写了和两种鱼。3.画“”的句子中“”“”“”“拿”“捉”“”等动词,具体再现了“我们”捉鱼的情景。我和狗娃子迅猛奔过去,堵上洞口,用右手摸进去,全是鱼。我忙说:“快,把篮子拿过来。”狗娃子赶紧拿过篮子,我双手替换着捉鱼,避免到手的鱼逃走。我每次死死地掐住鱼鳃头才拿出来放到篮子里。捉鱼兴奋无精打采高兴鱼非常多“桃花瓣儿”“土鱼”奔堵摸掐4.【

14、训练要素】写一件事要清晰有序,短文将“我们”处理鱼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请你将下列步骤进行排序。用细木条把鱼鳃穿起来清理鱼肚子细木条打结正确的顺序是: 示例:那是我六岁的冬天,外面下起了大雪,雪花飘飞,这真是个打雪仗的好机会。我和几个伙伴去比赛打雪仗。比赛开始了,我弯下腰,抓起一把雪,把它捏成球形,对准一个伙伴,“嗖”的一声,我的雪球砸中了一个“敌人”。“耶!”我兴奋地欢呼了起来。接着,对方开始攻击我们了,满天的雪球像一个个垒球朝我们飞来,我们左躲右闪。忽然,有一个人在背后攻击我了。我刚好转过身来,那个雪球向我脸上飞过来,弄得我脸上全是雪,活像一个圣诞老人5短文第自然段具体写了“我们”捉鱼的过程,

15、表达了“我们”高兴的心情。请你运用恰当的动词写自己做某事的过程,要表达出当时的高兴之情。截 竿 入 城魏晋邯郸淳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初:起初;开始。俄:一会儿,不久。老父:古时对年长男子的尊称。以:用,使用。【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他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对他说:“我不是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你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间截断后再带着它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

16、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中加点字的意思是()。(2分)A.执着,固执 B.握着,拿着C.捉住,捉拿 D.执行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B.何不以锯中截而/入C.遂依而/截/之 D.亦不/可入BA3.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意思。(4分)(1)计无所出。()A.他不能计算出竹竿的长度了。B.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2)遂依而截之。()A.于是他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竹竿。B.于是他就依靠着竹竿进了城门。BA老人的办法不是最好的办法。示例:把竹竿的一头放在地上,手握竹竿的另一头,拖着竹竿进城。4.【提取信息】

17、文中的老人想出的办法是()。(2分)A.把长竹竿扔掉B.把长竹竿从城门的顶部投进城里C.把长竹竿截成许多短竹竿D.把长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5.【解决问题】你认为老人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吗?你还有什么办法能帮鲁国人进城?(4分)D 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后高速摩擦将使探测器表面温度高达3000以上,而在这样的温度下几乎连金刚石都会熔化。为了保证嫦娥五号平安回家,科学家们为它设计了一种“拼接款”外衣。 这种外衣,是根据嫦娥五号返回器的各部分的防热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防热材料拼接而成的。防热材料,顾名思义,就是防止产品内部的结构被外界的高温所熔化的材料。航天器的防热材料需要在耐高温的同时发

18、挥其结构承载性能,是航天器的“骨骼”。“嫦娥”的“拼接款”外衣方洲左小彪高小方 据介绍,由于航天器不同的部位对防热材料的需求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耐热温度的材料。对于高速穿越大气层的航天器来说,轻装上阵能飞得更远。为减轻航天器载重负担,科研人员要确保嫦娥五号返回器防热材料每1克重量都用在刀刃上,最终他们根据各部位受热情况的不同,在大底迎风面、大底背风面、大底拐弯角环、侧壁迎风面、侧壁背风面、侧壁舱盖与边缘防热环、稳定翼七大部位分别应用了7种不同成分的防热烧蚀材料。比如,气动加热最严重的大底结构,采用的是新型轻质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拐角采用连续纤维增强中低密度结构材料;侧壁结构采用的是超轻质的蜂窝增

19、强防热材料。这7种材料相互配合、和谐相处,防热减重两不误。1.【整体感知】读了短文,你获得的信息有()。(多选)(2分)A.嫦娥五号进入大气层以后的温度很高B.嫦娥五号的防热材料只需要耐高温,不用发挥其他性能C.防热材料能防止航天器被熔化D.嫦娥五号返回器用了七种防热材料,让它防热、减重两不误2.【提取信息】什么是“防热材料”?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2分)ACD防热材料,顾名思义,就是防止产品内部的结构被外界的高温所熔化的材料。3.【解读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分)(1)科学家们之所以为嫦娥五号设计“拼接款”外衣,是因为嫦娥五号进入大气层后速度非常快,外部

20、零件容易破损。()(2)嫦娥五号返回器的大底结构采用的是新型轻质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3)嫦娥五号返回器各个部位用的防热材料都是一样的。()4.【解决问题】你还知道关于嫦娥五号的哪些知识?请你结合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2分)示例:嫦娥五号还携带了月壤回家,使我国成为第三个获取月球样本的国家。用思维导图管理时间1.【提取信息】这份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是()。(2分)A.小林同学寒假的任务安排B.小林同学寒假第一周任务C.同学们的寒假第一周任务 D.课外学习、学校作业、运动等2.【提取信息】小林同学把自己寒假第一周的任务分为哪几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课外学习、学校作业

21、、运动B.室内学习和各种户外运动C.绘画课、钢琴课、踢足球、看电影D.课外学习、学校作业、运动、娱乐BD3.【解读信息】寒假第一周任务中,小林的学校作业有()。(2分)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4.【解决问题】小林同学的寒假第一周任务安排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3分)C示例:小林用思维导图管理时间,把时间合理分配到“课外学习”“学校作业”“运动”“娱乐”四个方面,使时间能够得到合理使用,这一点值得我学习。皮皮鲁传皮皮鲁传(节选) 运动会开始了。 大会主席宣布:“第一届嗑瓜子运动会现在开始!” “嗑瓜子运动会?”皮皮鲁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呀,就是嗑瓜子运动会,看谁嗑得快嘛。”瓜皮帽叔叔

22、一边嗑瓜子一边说。 “真好玩!”皮皮鲁来劲儿了。 “运动员入场!”大会主席宣布。 喇叭里传出了“噼里啪啦”嗑瓜子的声音,这是嗑瓜子进行曲。一队运动员走进了体育场,有大人,有小孩。皮皮鲁一数,女孩子比男孩子多一个。他感到很不公平。皮皮鲁不顾一切地跑到体育场中央,站在运动员的队列里。 “现在宣布比赛规则。”大会主席说,“每个运动员发十万颗瓜子,谁先嗑完,谁就是冠军!” “预备嗑!”裁判员喊道。 只听得一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运动员们争分夺秒地嗑着。 皮皮鲁嗑一颗吃一颗,觉得挺好玩儿。可他歪过头一看,好家伙,旁边那个女孩子已经吐了一大堆瓜子皮,自己身边只有一点点。. . . . . . .皮皮

23、鲁急了,说什么也不能落在女孩子后头呀!他拼命往嘴里塞瓜子,可就是嗑不快。再看那女孩子,两片嘴唇上下翻飞,瓜子皮就像水龙头里的水似的涌泄出来,眼看着把脚埋住了,接着又把腿埋住了皮皮鲁再看别的运动员,有的已经被瓜子皮埋住全身,只剩下一个头在外面还不停地嗑着呢。观众们起劲儿地嚷着:“加油!加油!”皮皮鲁认输了:女孩子嗑瓜子就是比男孩子行!“干吗开这样的运动会呀!”皮皮鲁真闹不通。他忽然想起那些大人走路的奇怪,那位瓜皮帽叔叔说话的古怪1.理解词语。(1)从字面理解,我知道“不顾一切”的意思是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争分夺秒”在文中指 。2.【解读信息】皮皮鲁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是因为()。A.他的耳

24、朵坏掉了B.他的耳朵听到的声音不准确C.他觉得嗑瓜子运动会很奇特D.他觉得大会主席肯定说错了什么都不顾运动员们抓紧一切时间嗑瓜子C3.【提取信息】用“”画出一个描写皮皮鲁在比赛中心理活动的句子。4.【解读信息】下列对画“”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再看那女孩子,两片嘴唇上下翻飞,瓜子皮就像水龙头里的水似的涌泄出来,眼看着把脚埋住了,接着又把腿埋住了A.这句话具体描写了“那个女孩子”嗑瓜子的情景B.这句话把女孩子吐瓜子皮比作水龙头里的水涌泄出来,形象地写出了女孩子嗑瓜子的速度之快C.“翻飞”“涌泄”是对女孩子嗑瓜子时情态的描写。D.“眼看着接着”突出时间之长,表现了女孩子嗑瓜子的速度之快说什么也不能落在女孩子后头呀!D. . .示例:我觉得“嗑瓜子运动会”比较神奇,连运动员入场时播放的都是嗑瓜子进行曲,很有趣。运动员有的被瓜子皮埋住了全身,有的只有头在外面这些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5.【作出评价】这是一则童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你觉得哪些地方很神奇?请你联系短文内容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