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历年答案.doc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931321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历年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历年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历年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历年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历年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1年07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

2、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属于公共政策层次中的( C )1-70A.政策主体系统B.政策过程C.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2.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 A )2-129A.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D.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3.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 B )2-133A.委员会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总统制D.议会制4.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公共政策功能中的( C )2-154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5.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

3、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 A )2-166A.政治性B.权威性C.强制性D.公共性6.保证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政策执行中发生变形的政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是( D )3-190A.信息传播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评估系统D.政策监控系统7.属于象征性联邦制的国家是( B )3-198A.美国B.巴西C.加拿大D.德国8.在我国,公共决策的基本规则是( C )3-207A.全体一致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民主集中制D.绝对多数规则9.从国家最高决策权来说,英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属于( A )3-20

4、8A.议会制B.总统制C.委员会制D.双首长制10.在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中,揭示现代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模型是( B )4-239A.机构制度模型B.精英决策模型C.集团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11.由于公共问题涉及的是公共利益,无法依靠市场中的个人行为得到解决,因此,公共决策过程是一个( D )4-245A.市场决策过程B.个人选择过程C.非理性决策过程D.公共选择过程12.由一定数目的专家学者或者利益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称为( A )5

5、-264A.头脑风暴法B.层次分析C.多角度分析D.类别分析13.系统议程又称为( C )5-268A.政府议程B.正式议程C.公众议程D.实质性议程14.科珀等学者认为,动员模型通常出现在( B )5-273A.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B.不太民主的社会C.民主和平等的社会D.财富和权力高度分散的社会15.在政策学习的类型中,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的学习被称为( D )6-300A.工具学习B.概念学习C.问题学习D.社会学习16.政策抉择前期的第一个环节是( A )6-309A.政策论证B.政策审议C.政策合法化D.政策采纳17.政策执行研究经历了三代发

6、展路径。其中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被称为( B )7-323A.向前推进策略B.向后推进策略C.整合策略D.以政策为中心的路径18.美国学者M麦克拉夫林所构建的政策执行模型是( C )7-326A.过程模型B.博弈模型C.互适模型D.系统模型19.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D )7-350A.法治原则B.创新原则C.民主原则D.忠实原则20.在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中,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属于( B )8-365A.政策成本评估B.政策效益评估C.政策影响评估D.政策价值评估21.以实施监控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可将公共政策监控分为( A )8-383A.预防性监控、过程性监控和结果

7、监控B.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C.直接监控和间接监控D.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22.由萨巴提尔等人提出来的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是( C )9-403A.周期型B.Z字形C.学习型D.移植型23.公共政策调整过程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A )9-411A.实事求是原则B.渐进调整原则C.追踪反馈原则D.利益整合原则24.政策对象的变化或政策衡量指标上的变化,如根据年龄转变为根据收入确定政策受益对象的政策接续形式是( B )9-417A.线性接续B.非线性接续C.政策合并D.政策部分终结25.从知识的层面来看,可以观察、感知或以数据呈现出来的知识,如统计数据、调查结果等属于( B )10-428A

8、.原理知识B.事实知识C.技能知识D.人际知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形式主要有( ADE )2-137A.行政法规B.基本法律C.人大决定D.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E.部门规章27.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包括(ABCDE )3-191A.地理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治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E.国际环境28.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 )6-288A.结果B.目标人群C.执行机构D.法规E.规则29.公共政策对象具有的

9、特点有( ACD )7-341A.政策规定性B.主动性C.受动性D.主观差异性E.效果统一性30.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的内容有( CDE )8-371A.多样化B.系统化C.社会公正D.社会可持续发展E.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65答:(1)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1分)(2)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才是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2分)(3)在公共 组织中,政府组织是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1分)(4)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 研究对象包括政府组织和

10、部分非政府组织。(1分)32.简述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3-217答: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政策信息沟通。(2分)(2)影响并制约公共决策。(1分)(3)稳定公共政策秩序。(1分)(4)角色替代。(1分)33.简述导致政策无效执行的因素。7-350答:(1)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素质的缺陷,这是导致政策失灵的重要原因。(1分)(2)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1分)(3)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1分)(4)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1分)(5)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1分)34.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8-381答:一、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为

11、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这就是政策监控。(2分)二、公共政策监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3分)1、政策监控的主体。 2、政策监控的对象。3、政策监控的目的。4、政策监控的过程。35.简述政策分析的过程。10-436答:(1)定义;(1分)(2)预测;(1分)(3)规定;(1分)(4)描述;(1分)(5)评估。(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试述公共问题认定的步骤。5-265答:(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

12、步观察。对观察到的情况给予初步整理和完整描述,弄清楚有哪些个体和群体与此有关,他们各自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对该问题有什么影响。(3分)(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弄清楚该问题产生和持续发展的时间;问题的发生有多大的空间范围,已造成多大影响;与哪些因素相关;发展的趋势如何。(2分)(3)搜寻事实依据。系统收集该问题的事实材料,从多种途径查阅数据并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核实数据并将它们与已有的事实材料进行比照。(2分)(4)列举目的和目标。对与该问题有关的行为者的目的予以概要陈述或目标列举,以便能够对它们进行衡量和检测。(2分)(5)明确政策封套。所谓政策封套(Policy Envelope)

13、,指的是政策研究者在进行政策分析时所受到的各种因素限制,即与该政策问题有关的各种力量给决策者和政策研究者设定的框框。在进行问题认定时,决策者和政策研究者须弄清楚有关政策封饔的重要线索,须确定可能影响政策的广度和深度的均衡点。(2分)(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2分)(7)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要最后思考一下是否现在就必须针对该问题制定公共政策。(2分)37.试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和程序。9-409答:一、公共政策调整的主要形式有:1、政策的增删。这是指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等进行增补和删减。2、政策的修正。这是指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

14、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所作的修改和订正。3、政策的更新。这是指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遵循政策目标的前提下突破原有的政策框架,或者撤旧换新,或者从无到有,对现行政策的局部内容进行调整。二、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1、重新界定问题。政策制走者根据评估和监控反馈回来的信息,同时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对政策问题进行重新界定。2、提出调整方案。政策制定者根据新的认识制定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尤其是要明确应该调整的部分以及要采取的形式,然后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3、选择调整方案。这是对若干调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来加以执行。这种择优要符合双重优化的原

15、则,即所选的方案不仅要优于其他备选方案,而且要优于原来的方案。4、执行调整决定。调整方案选定之后,经过合法化的程序就成为原有政策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实施阶段。政策调整的效果如何,必须经过执行以后才能作出判断。注:每个要点2分,展开论述加1分。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9-41938.案例: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标志着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被完全废止。根据本案

16、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终结?政策终结的方式有哪些?答:一、所谓公共政策终结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2分)二、一般,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有五种:1.政策废止。一般针对那些评估认定已经完全过时或完全失效的政策。(2分)2.政策替代。政策替代是指用新政策取代旧政策,这种推陈出新的方式可以减少政策废止所带来的冲击。(2分)3.政策分解。政策分解指的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2分)4.政策合并。政策合并指的是

17、有些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它们所担负的功能并没有被取消,因而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仍然可行的部分重新组合后以一项新政策的面貌出现。(2分)5.政策缩减。政策缩减指的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2分)(2)结合本案例,分析我国农业税政策终结的主要原因。答:一般来说,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意识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者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2分)中国完全取消农业税,是因为农业在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已经无足轻重,农业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来说,是由于第一种原因导致的政策终结。(1分)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 > 资格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