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LIFE 格调生活 .pdf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96130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FE 格调生活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LIFE 格调生活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LIFE 格调生活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LIFE 格调生活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LIFE 格调生活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物 流 概 述自“物流”这一概念传入我国以来,人们对物流理论的研究和有关的物流实践都在不断深入。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物流的解释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错误。例如,将物流简单地解释为“物资流通” ,或者理解为“物的流通”等。为了更好地理解物流,我们应该从物流所处的环境及其与周边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入手,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来认识它。第一节 商流与物流社会经济分为生产和流通两大领域,物流是属于流通领域的一种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重生产,轻流通” ,严重抑制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后,流通产业受到重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流通产业

2、 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一)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消耗着各式各样的物质资料,同时也有无数的工厂或其他制造系统不停地生产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消费者如果不能得到所需要的物资,社会经济将会发生紊乱。生产者只有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才能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使生产者的各种劳动消耗得到补偿,也才能有条件组织再生产。因此,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建立通畅的渠道,这就是流通的任务,所以流通被称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流通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而存在,它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产品的品种

3、和数量很少,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通过比较直接的渠道建立交换关系,流通的形态是初级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专业化的工厂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大大增加,生产地和消费地逐渐分离,生产者想要直接和消费者见面销售自己的产品变得相当困难,往往要通过市场这个环节,即流通领域的过渡,才能将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加重要了。现代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出现多样化,生产方式趋向多品种和小第一章 物流概述 3批量的形态,生产规模趋于大型化,分工趋于专业化。商品的经济圈越来越大,并开始走向国际化。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4、。物流学概论(第 3 版)4(二)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关于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 , “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186 页) 。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流通的性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流通的规模和方式。生产是流通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源源不断供给市场的商品,当然也就没有流通。反之,流通也对生产有反作用,流通的状况制约着生产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速度。生产者的产品只有进入了市场,通过流通领域到达了消费者(用户)手中,产品才能实现其价

5、值和使用价值。如果生产者不能收回必要的补偿,也就失去了再生产的条件,销售不出去的产品生产得越多,生产者蒙受的损失就越大,这是明显的道理。另外,生产的原材料也要通过流通领域从市场获取,如果流通渠道不畅,生产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的原材料,生产也会陷入困境;或者在流通领域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使产品成本随之上升,生产者也会在经营方面面临困难。生产越发展,社会财富越丰富,流通的反作用越显著。日本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但由于流通产业未能及时跟进,以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混乱,并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日本政府才最终扭转了其流通落后的局面,并通过不

6、断加强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技术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来建立高效通畅的物流体系。日本流通体系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保障了经济的平稳发展。(三)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丰富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来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要。社会产品种类的增多和数量的增长,给流通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众多的产品不能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或者生产厂家的原材料供应得不到保障,提高生产力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对流通的要求也就越高。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流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流通的内容流通过程主

7、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要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二是要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实现其使用价值的问题,也就是实现实物的流转过程。通常人们将前者称为商流,将后者称为物流。(一)商流对象物所有权的转移活动称为商流。处于商流过程之中的物品也称为商品,在实践中,第一章 物流概述 5商流活动一般也常被称为贸易或交易。商品通过交易活动由供应方转让给需求方,这种转让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商流研究的内容涵盖商品交换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等多个方面。(二)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既要通过

8、运输或搬运来完成实物的空间位置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供需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异,还有可能通过流通加工来改变实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例如,山西的煤炭埋藏在地表之下,与普通的泥土石块一样,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只有经过采掘、输送到需要煤的地方才能用作发电或取暖的燃料,成为一种重要的物资。它的使用价值是通过运输和搬运克服了空间距离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空间效用,也称为场所效用。又如,大米的种植和收获是季节性的,多数地区每年只能收获一次。但是对消费者而言,作为食品,每天都要食用,大米也只有在供人们食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所以,必须对大米进行保管以满足食用者经常性的需要。大米的这种使用价值

9、是通过保管克服了季节性生产和经常性消费的时间差异后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时间效用。(三)信息流与资金流有人认为,流通活动还包括信息流,是由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共同构成的,所以有“三流”之说;也有人提出,除了以上“三流”外,还应包括资金流,即流通活动共包含“四流” 。不论哪一种提法,都不能否认商流与物流的核心地位,因此本章不再深入讨论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问题。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分离。(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没有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即买卖活动的发生,那么实物的空间位移则无从谈起。实物运动方向与商品交易方

10、向具有一致性。物流是商流的保证。如果物流条件不具备或实物运动过程受阻,商品不能到达购买者手中,那么商流就失去了保证。(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 流 与 物 流 产 生 分 离 的 最 根 本 原 因 是 商 流 运 动 的 基 础 资 金 , 与 物 流 运 动 的 实 体 物流学概论(第 3 版)6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物资的运动是通过资金的运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资金的分配是物资运动的前提。但是,正是由于物资受到实物形态的限制,其运动渠道、运动形式与资金运动很不相同。例如资金的运动是通过财政、信贷、价格、工资等形式进行,而物资运动则是通过空间位移来实现的。资金的转移可以通过邮局汇款、银行转

11、账瞬间完成,而物资的空间位移则须经过运输、储存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在实际的流通活动中,既存在只有物流没有商流的情形,如搬家、自有物品的保管等,又存在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如房屋、建筑物等的交易。这些商品虽然会发生所有权转移,但并不发生位置上的转移。商流和物流并不一定同时发生。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总之,商流搞活了,能加速物流的速度,给物流带来活力;而物流的畅通无阻能使商品源源不断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积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资金运动和实物运动各自的规律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商品流通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下面是实践中常见的几种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一)结算程

12、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采用“信汇” 、 “电汇”进行结算时,一旦买方付款发生,买方就从法律上取得了商品的所有权,这时商流发生了。但是卖方在收到货款后可能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发运商品,此时物流尚未开始,形成了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分离形式。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时,卖方先发运物资,再凭运输凭证通过银行办理托收手续。这时物流已经开始,但买方可能还未向卖方付款,或者卖方虽然已经办理了托收手续,而实际意义的商流尚未发生,即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没有真正实现,出现了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情况。“三角结算”指商品交换的三方当事人采用三方结算货款,商品实行直达供应的购销方式。这种交易行为多发生在批发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例

13、如一批物资在 A、B、C 三方之间发生交易时,先是 B 付给 A 货款,但商品仍然停留在 A 的仓库中,这时商品的所有权已从 A 转移到 B 手中,而 A 与 B 之间并没有发生物流;此后,B 又将商品的所有权转让给 C,C 付给 B 货款,C 与 B 也只发生了商流而没有发生物流;最后 A 把商品直接发运给C,A 与 C 之间没有商流却有物流,形成商流迂回、物流直达的分离形式。(二)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品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预购。这种方式是买方预先将货款支付给卖方,过一段时间后,卖方向买方交货。这是一种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分离形式。第一章 物流概

14、述 7第二种赊销和第三种分期付款。这两种方式都是卖方先把商品交给买方,前者为买方延期付款,后者为买方分期付款,形成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分离形式。赊销和分期付款的购销方式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已经普遍为人们所用,尤其当商品总供给不断增长,甚至出现供过于求时,这种分离形式尤其常见。(三)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期货市场所表现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形式可谓是一种极端形式。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商品交易所进行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商品的履行标准合约的买卖。此时,买卖双方关心的不是期货合约背后的真实商品,而是市场波动的商品价格差,即利用市场价格的波动进

15、行套期保值或者利用价格差投机。只有当实物交割时,才发生物流行为。(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电子商务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身的完整的流通贸易形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可以凭借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通过轻点鼠标瞬间完成。但是,物质资料的空间位移,即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等物流活动是不可能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来完成的。显然,此时的商流与物流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活动就难以顺畅地完成。物流配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第二节 物流的概念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 年 4 月 17 日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16、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为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6 年 12 月 4 日联合发布,并于 2007 年 5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 2006)仍然维持了该定义。对物流概念的标准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物流,对我国的物流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物流概念的起源物 流 概 念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一 个 漫 长 而 曲

17、 折 的 过 程 。 回 顾 物 流 的 发 展 历 程 并 理 解 历 史 上经 典 的 物 流 概 念 , 不 仅 有 利 于 人 们 了 解 物 流 的 发 展 规 律 , 更 有 利 于 全 面 深 入 地 理 解 物 流的 内 涵。物流学概论(第 3 版)8以詹姆士约翰逊(James C. Johnson)和唐纳德伍德(Donald F. Wood)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物流一词首先用于军事” 。他们说,1905 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 Baker)认为 “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就叫做物流(Logistics,国内也曾翻译为后勤 ) ”。英国克兰菲

18、尔德物流与运输中心(Cranfield Center for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CCLT)主任、资深物流与市场营销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教授认为,阿奇萧(Arch W. Shaw)是最早提出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并进行实际探讨的学者。阿奇萧在 1915 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指出:“创造需求与实物供给的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存在平衡性和依赖性两个原则” , “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流通活动中的重大失误都是因为创造需求与物流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的” 。1916

19、 年,L. D. H. Weld 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中指出,市场营销的效用中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所有权效用和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1922 年,克拉克(F. E. 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1935 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美国韦勃斯特大词典,在 1963 年把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 。1970 年,美国空军在一份技术报告中对后

20、勤学下的定义是:后勤学即“计划和从事部队的输送、补给和维修的科学” 。日本将引进的后勤学译为“兵站学” ,并将其含义表述为“除了军需资料的订购、生产计划、采买、库存管理、配给、输送、通用外,还包括规格化、品质管理等军事作战行动所必需的资材管理” 。美国学者鲍尔索克斯(Donald J. Bowersox)在 1974 年出版的后勤管理一书中,将后勤管理定义为“以卖主为起点将原材料、零部件与制成品在各个企业间有策略地加以流转,最后达到用户其间所需要的一切活动的管理过程” 。这时“后勤”一词已经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含义了。1981 年在美国出版的后勤工程与管理是用于大学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教科书,书中

21、引用了美国工程师学会(The Society Of Logistics Engineers ,SOLE)对后勤学的定义,即“对于保障的目标、计划及其设计和实施的各项要求,以及资源的供应和保持等有关的管理、工程与技术业务的艺术与科学” 。第一章 物流概述 9二、 “物流”称谓的由来1956 年,日本派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 ,由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教授率领专家学者一行 12 人赴美国考察,历时一个多月,弄清了日本以往称为“流通技术”的内容就相当于美国的 Physical Distribution(PD) ,此后日本亦将此类活动改称为 PD。1964 年,池田内阁“五年计划”制定小组的平原直谈到

22、PD 这一术语时,将其翻译为“物的流通” ,并在1965 年的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以后这一术语又逐渐被简称为“物流” 。从引进物流概念到 20 世纪 70 年代的近 20 年间,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物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战争物资的供应问题,美国军队有两个创举:一是建立了“运筹学” (Operation Research)的理论体系;二是提出并丰富了“后勤学” (Logistics )理论,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服务更好。战后, “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得

23、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使后勤的外延推广到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经过长时间演变之后,Logistics 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先“后勤”的范畴,其内涵也比民用领域的 PD 更为丰富。之后的 70 多年里,Logistics 的严密性使它逐渐取代了 PD 在企业中的地位。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直接从日本引入“物流”这个名词,并沿用“PD”这一英文称谓;另一条途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物流随着欧美的市场营销理论传入我国。欧美的“市场营销”教科书中,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要介绍 PD,使我国的营销领域逐渐开始接受物流观念。20 世纪

24、80 年代后期,当西方企业用Logistics 取代 PD 之后,我国和日本仍把 Logistics 翻译为“物流” ,有时也直译为“后勤” 。1988 年中国台湾地区开始使用“物流”这一称谓,1989 年 4 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 “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虽然“物流”称谓来自于英语的 Physical Distribution,但目前人们所说的物流一般都是指 Logistics。因此, “物流”称谓是一个不得不坚持的错误。我国在引进物流概念的过程中,为了将 Logistics 与 Physical Distribution 区分开来,也曾有人将前者称为“现代物流”,而将后者

25、称为“传统物流” 。三、物流的定义(一)历史上的物流定义长期以来,由于学者们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偏好,形成了不同的物流学派,如军事学派、企业学派、工程学派、管理学派等。这些学派对物流的定义都有各不相同的提法,即便是在同一学派内,也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物流定义。事实上,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物流学概论(第 3 版)10深入,某些学术机构也会对其所下的物流定义进行修订和改进。以下是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一些物流定义。日本通商产业省物流调查会认为:“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 ”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则认为: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

26、的场所转移过程”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权威物流成本研究者西泽修(后称西泽修教授)在定义物流时说,物流是指“包装、输送、保管、装卸工作,主要以有形物资为中心,所以称之为物资流通。在物资流通中加进情报流通,于是称之为物流。 ”日本另一位物流专家汤浅和夫则认为,物流是一个包含“整体观点”的概念,是指产品从工厂生产出来到送达顾客手中这一过程的“结构” 。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 1976 年在定义物流管理时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 美国物流专家

27、察尔斯塔夫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对到达以及离开生产线的原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运动、存储和保护活动的管理。它包括运输、物料搬运、包装、仓储、库存控制、订货销售、选址分析和有效管理所必需的通信网络等。 ”1985 年 加 拿 大 物 流 管 理 协 会 (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 1 -电子科技大学201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代码 11目 录学校概况 .- 1 -招生类别 .- 2 -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试点方案 .- 3 -报考说明 .- 4 -招生专业 .- 6 -学院专业对照 .- 7 -招生专业目录 .- 10 -常见问题 .- 26 -学院介绍 .- 27 -招生咨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英国历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