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7-2008学年山东省实验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doc

上传人:高校张老师 文档编号:963236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08学年山东省实验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7-2008学年山东省实验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7-2008学年山东省实验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7-2008学年山东省实验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7-2008学年山东省实验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7-2008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化 学 试 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不准使用计算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Mg 24 P 31 S 32 Cu 64第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背景材料:2006年5月信息时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钠的摄取量少于2000mg,长期过量摄入钠可能引起高血压、肾病、胃病;2007年7月,广西加大人工降雨作业强度,使夏季旱情得以缓解;空气是人类

2、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改善空气质量称为“蓝天工程”;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这次奥运会要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相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是活泼金属,常常保存在煤油中,人们每天可摄取少于2000mg的金属钠B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C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蓝天工程” 的建设D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之一2下列各组物质,可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的是( )五种黑色固体:FeO、Fe、CuO、C、MnO2 ;四种白色粉末:(NH4)2SO4、NH4Cl、Na2SO4、NaCl ; 三种有机物:苯、四氯化碳、无水乙醇

3、A只有 B只有 C只有D全部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31g仅含有少量白磷,无其他杂质的红磷样品中,共含有NA个磷原子B假设1mol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AC1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3.36L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1.05NA4英国研究人员 2007 年 8 月 30 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 1.4 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 24 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下列对砷(As)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砷原子序数为33,它与铝为同主族B

4、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 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 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5在某些高档点心的包装盒内有个小纸袋,将小纸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马上出现血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B小袋中可能装有活性铁粉C小袋中的原装粉末可能是Fe2O3 D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6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A、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 溶液的pH减小, 溶液的pH不变B温度下降10,、四种溶液的pH均不变 C分别加水稀

5、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D、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H+)c(OH)7下列离子组能够在溶液中共存,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Fe2+、Cl-、SO42- BBa2+、K+、CO32- 、Cl-CAl3+ 、Ca2+、Cl-、NO3- DNa+、Ba2+、NO3-、HCO3-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燃至反应完全,恢复到开始时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2。则P1和P2之间的

6、关系是 ( )AP18P2BP14P2CP12P2DP1P2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 AB CD1,3,510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11室温下,用0.l molL1 的

7、HCl溶液滴定a mL NaOH稀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HCl溶液b mL,此时溶液中的c(OH)是( )A1107 molL1 B0.1 molL1C0.1b/a molL1 D0.lb/(a+b) molL1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漂白粉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B碳酸钠的水解:CO32+2H2OH2CO3+2OHC少量的钠投入足量的水中:Na+2H2ONa+2OH+H2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pH7: Ba2+2OH+2H+SO42BaSO4+2H2O13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

8、片(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 Zn 十2 MnO2十H2O = ZnO 十2MnO (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 0.lmol Zn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 1.204l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2MnO2 十 2e一十 2H2O = 2MnO (OH)十2OH 14对于可逆反应: 4NH3(g)+5O2(g) 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 (NH

9、3 ) : n (O 2 ) = 4:5 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向逆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当v正(NH3 ) : v正(NO)= l : 1 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15用CH4催化还原 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 ( g ) + 4NO2 ( g ) = 4NO ( g ) + CO2 ( g ) + 2H2O ( g ) ;H一574kJmol1 CH4 ( g ) + 4NO ( g ) = 2N2 ( g ) + CO2 ( g ) + 2H2O ( g ) ;H一1160kJmol

10、一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推知:CH4 ( g ) + 4NO2 ( g ) = 4NO ( g ) + CO2 ( g ) + 2H2O ( l ) ;H = 一Q ,Q574 kJmol1 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同 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 173.4 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 mol 16取g铜和镁的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960mL的NO2气体和672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

11、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02g,则等于( )A8.64g B9.00g C9.20g D9.44g1,3,51,3,5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必做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4分)17(6分)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下同) 用10mL量筒量取6.4 mL盐酸;切割金属钠时,将残留物放入废物缸中;配制FeSO4溶液时一般要加入适量铁屑;加热烧杯(瓶)时要垫石棉网,所以在加热前,烧杯(瓶)外壁不必擦干;不慎接触过多的氨,应及时吸入新鲜的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 (2)右图为实验室制H2的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

12、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入,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是 食盐水 苯四氯化碳 Na2CO3溶液硫酸铜溶液 KNO3溶液18(12分)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 Fe ( 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 Fe (NO3) 2 。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 C12 足量时生成 FeC13 , 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 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根细的纯铁丝分别在足量和少量的 C12 中点燃,取其表面生成物并分别编号为 A、B ,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A 是 FeCl3, B 是 FeCl2。 (2

13、)设计实验方案:分别取 A、B 的溶液均进行以下实验,但实验现象相同。请填写下表中的相应空格。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分别向A、B溶液中加KSCN溶液固体物质中有FeCl3分别向KMnO2溶液中加适量A、B溶液KMnO2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固体物质中不含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1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为进一步探究 FeC13 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 A 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是_(填写序号)。 A将 A 溶液滴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可得到蓝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向 A 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溶液颜色加深 C在 A 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

14、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 A 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13固体 (5)FeCl3溶液常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腐蚀后的废液中含有 FeC13、FeCl2、CuCl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两种从废液中回收 Cu的方案:方案1: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所得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即得到铜。该方案中涉及的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方案2 :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 pH = 1 ,用铜和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当观察到阴极上有少量气泡产生时,即停止电解,这时要回收的 Cu 已全部析出。该方案中铜作_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若有多个电

15、极反应,请按照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全部写出)_。方案 2 在电极上直接回收铜,操作上比方案 1 简便,但方案 2 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_。19(11分)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试回答: (1)若反应、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常见金属单质,则A、D、E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请写出满足以上要求的离子方程式:反应_。反应_。 (2)若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且A、E均为常见碱,溶液中形成的D是白色沉淀。请写出满足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反应_。 (3)若B是水,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

16、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0(8分)373K时,某1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 22 B(g)。其中物质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试填空: (1)已知373K时60s达到平衡,则前60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t(s)n(mol)0600.50.40.30.20.10.620400.8FE (2)若373K时B的平衡浓度为是A的3倍,473K时(其他条件不变),B的平衡浓度为A的2倍,请在上图中画出473K时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若反应在373K进行,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B、0.2molHe,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是:_(填序号)。A等于60

17、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 (4)已知曲线上任意两点之间连线的斜率表示该时段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例如直线EF的斜率表示20s60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试猜想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的意义 。21(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铜屑、氧化铜的混合物与硫酸、硝酸组成的混酸反应制取CuSO45H2O晶体,混酸中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反应过程中不产生SO2,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含有Cu(NO3)2,反应中固体完全溶解,两种酸恰好完全反应。设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40g,其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x,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所得CuSO45H2O晶体的质量y的表达式为: g(用x表示); (2)

18、若要保证固体全部溶解,混酸恰好反应,则混酸中HNO3、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A): (填“A”的取值范围); (3)若A,反应结束时将所得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g(保留一位小数)。三、选作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8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2(有机化学基础,8分)生产工程塑料PBT ( ) 的重要原料G(1,4-丁二醇),可以通过下图三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制备。已知A为乙炔,B的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请结合下列所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I CH2=CH-CH=CH2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1:1加成反应,可得到BrCH2-CH=CH-CH2Br

19、和BrCH2-CHBr-CH=CH2两种产物。II2RCl + 2Na RR + 2NaClIIIR1CCH+R2CHO (R代表不同烃基或H)IVRCC(CH2)nCH=CH2+H2 RCH=CH-(CH2)nCH=CH2(n0) (1)结构简式:E为_;F为_。 (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3)请设计出自BG的反应流程图(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须注明反应条件)。提示: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23(物质结构与性质,8分)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 (1)下列变化过程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格能的是 。 ANa+(g)+Cl(g) NaCl(s);Q BNa(s)+Cl2(g) NaCl(s);Q1CNa(s) Na(g);Q2 DNa(g)eNa+(g);Q3 ECl2(g) Cl(g);Q4 FCl(g)+e Cl(g);Q5 (2)写出Q1与Q、Q2、Q3、Q4、Q5之间的关系式 。 (3)若氧化亚铁晶体结构与氯化钠晶体结构相似,则氧化亚铁晶体中,跟二价铁离子紧邻且等距的氧离子个数是 。 (4)若氧化亚铁晶体中有3n个二价铁离子被2n个三价铁离子所替代,该晶体中氧离子的数目将_ (填“减少”、“增多”或“保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后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