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化分离技术的研究历史1.1 凝胶过滤的发现历史1.1.1 葡聚糖的发现1.1.2 琼脂糖的发现1.2. 电泳的发展历史1.2.1 凝胶电泳1.2.2 等电聚焦1.2.3 毛细管电泳的诞生1.3. 亲和色谱的发明1.3.1 染料亲和色谱的发现1.3.2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2. 发酵液预处理2.1 预处理简介2.2 发酵液杂质的去除2.2.1 无机粒子的去除2.2.2 可溶性蛋白质的去除2.2.3 有色物质的去除2.3 发酵液处理性能的改善2.3.1 降低发酵液的黏度2.3.2 调节 pH 值2.4 絮凝技术2.4.1 絮凝和凝聚的区别2.4.2 细胞絮凝的种类2.4.3 絮凝剂的分类
2、2.4.4 絮凝机理和动力学2.4.5 絮凝的优化2.4.6 絮凝设备2.4.7 絮凝技术的应用2.4.8 絮凝技术的新进展3. 固液分离技术3.1 过滤3.3.1 传统的过滤方法3.3.2 膜过滤3.2 离心3.2.1 离心原理3.2.2 离心方法3.2.3 离心分离设备及其放大4. 细胞破碎和分离提取技术4.1 细胞破碎技术4.1.1 细胞破碎方法及机理4.1.2 机械方法破碎4.1.3 细胞物理破碎方法4.1.4 化学法破碎4.1.5 生物法破碎4.1.6 超临界细胞破碎技术4.1.7 胞内产物的选择性释放4.2 从发酵液直接分离产物4.2.1 双水相分离技术4.2.2 膨胀床分离技术4
3、.2.3 泡载分离技术5 生物产品萃取技术5.1 双水相萃取5.1.1 双水相基本原理5.1.2 影响分配平衡的因素5.1.3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5.1.4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新进展5.2 反胶团萃取5.2.1 反胶团萃取原理5.2.2 反胶团体系分离,制备方法和影响因素5.2.3 反胶团萃取的应用5.2.4 反胶团萃取分离技术的新进展5.2.5 反胶团萃取的设备研究5.2.6 反胶团前景展望5.3 凝胶萃取5.3.1 凝胶萃取过程简介5.3.2 凝胶萃取的热力学原理5.3.3 凝胶萃取的凝胶5.3.4 凝胶萃取的影响参数5.3.5 凝胶萃取在分离中的应用5.3.6 凝胶萃取的设备5.4 固相微萃
4、取5.4.1 固相微萃取的原理5.4.2 固相微萃取的操作5.4.3 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5.4.4 固相萃取的应用5.5 超临界萃取5.5.1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5.5.2 超临界萃取的方式5.5.3 影响 SFE 的因素5.5.4 超临界萃取的特点5.5.5 超临界萃取的应用5.6 超声和微波萃取5.6.1 超声波萃取5.6.2 微波萃取5.7 新型萃取技术5.7.1 协同-络合萃取5.7.2 几种萃取方法的结合6. 沉淀和膜分离技术6.1 沉淀分离技术6.1.1 有机溶剂沉淀6.1.2 盐析6.1.3 高聚物沉淀6.1.4 其他沉淀方法6.2 膜分离技术6.2.1 膜分离技术发展的历史6.2
5、.2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特点6.2.3 膜的种类及膜组建6.2.4 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应用6.3 微滤膜分离6.3.1 微滤膜概论6.3.2 微滤膜的特点和分离机理6.3.3 微滤膜的制备方法6.3.4 微滤膜的应用6.3.5 微滤膜的污染与防治6.4 超滤膜分离技术6.4.1 超滤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特点6.4.2 超滤膜的作用6.4.3 超滤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6.4.4 超滤膜的改性6.4.5 超滤膜的应用6.5 纳滤膜分离技术6.5.1 纳滤膜的特性6.5.2 纳滤膜植被6.5.3 纳滤膜技术研究进展6.5.4 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7. 色谱原理7.1 色谱的由来7.2 色谱的原理
6、和分类7.2.1 色谱基本原理7.2.2 色谱的分类7.2.3 色谱的主要监测器7.2.4 生物分离植被液相色谱的类型和特点7.2.5 液相色谱介质和操作形式7.3 色谱理论7.3.1 吸附平衡热力学7.3.2 塔板理论7.3.3 非平衡速率理论8. 常见的生化分离色谱技术8.1 凝胶色谱8.1.1 凝胶色谱原理8.1.2 凝胶色谱理论8.1.3 凝胶色谱介质8.1.4 应用举例8.2 离子交换色谱8.2.1 离子交换色谱原理8.2.2 离子交换介质8.2.3 离子交换吸附和解吸条件8.2.4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转型和毒化8.2.5 操作形式的选择8.2.6 应用举例8.2.7 离子交换色谱
7、的放大8.3 正相色谱8.3.1 正相色谱原理8.3.2 柱型的选择8.3.3 流动性的选择8.3.4 流速的选择8.3.5 正相色谱的放大8.4 反相色谱8.4.1 反相色谱原理8.4.2 反相色谱介质8.4.3 流动相的选择8.4.4 应用举例8.5 疏水色谱8.5.1 疏水色谱原理8.5.2 疏水色谱介质制备8.5.3 疏水色谱的吸附和解吸条件8.5.4 应用举例8.6 共价色谱8.6.1 共价色谱原理8.6.2 共价色谱的介质合成8.6.3 色谱吸附和解吸条件8.6.4 应用举例9. 亲和色谱9.1 亲和分离技术概论9.1.1 亲和配基9.1.2 亲和洗脱9.2 亲和色谱分离技术9.2
8、.1 亲和色谱的理论9.2.2 亲和色谱介质的制备9.2.3 常见的亲和色谱10. 亲和分离技术10.1 亲和膜分离技术10.1.1 亲和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特点10.1.2 亲和膜的制备10.1.3 亲和膜分离的理论模型10.1.4 亲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10.2 亲和萃取10.2.1 亲和萃取简介10.2.2 亲和配基高聚物的合成10.2.3 亲和分配的影响因素10.2. .4 亲和萃取模型10.3 亲和沉淀分离技术10.3.1 亲和沉淀的原理10.3.2 亲和沉淀聚合物10.3.3 亲和沉淀的新进展10.4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10.4.1 分子印迹概述10.4.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10.4
9、.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10.4.4 分子印迹在分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10.4.5 分子印年级技术存在问题与展望11. 电泳分离技术11.1 电泳分离技术概论11.2 凝胶电泳11.2.1 凝胶电泳的介质11.2.2 凝胶电泳的应用11.3 等电聚焦11.3.1 等电聚焦的基本原理11.3.2 pH 值梯度的形式11.3.3 等电聚焦的应用11.3.4 双向电泳11.4 毛细管电泳11.4.1 毛细管电泳原理11.4.2 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技术11.4.3 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器11.4.4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11.4.5 亲和毛细管电泳11.4.6 毛细管电泳色谱11.5 制备电泳综述11.5.1 制备等电聚焦11.5.2 自由流动电泳11.5.3 梯度流系统11.5.4 多通道流动电泳11.5.5 制备电泳的发展方向12. 基因重组蛋白包涵体的分离和复性12.1 重组蛋白的生产12.2 包涵体的分离纯化和蛋白质复性12.2.1 包涵体形成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12.2.2 包涵体的提取,溶解与纯化12.2.3 重组蛋白的体外复性12.3 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考试参考书谭天伟 编著 生物分离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