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城市版图中,有这么一条路,它东起武庙口,西至崩岗头,长约1500米,曾经有武庙口、驿西、红卫三个码头。
它是西南街道的沿江路,修于1994年的《三水县志》,对它只有寥寥数十字的叙述。诚然,作为市政道路或者说防汛道路,它的作用是连接起筷子街和北江大堤;可一旦将其视为情感纽带或解读密钥,它又可以探秘三水人对水的亲昵之情和敬畏之心。集如此要素于一身的沿江路,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街,可一旦少了它,三水老街之于三水人的意义以及三水老街的定义,都可能会有一块不圆满的缺口。东平水道从三水区西南街道穿城而过,沿江路便沿着这条水道一同蜿蜒。
古今繁华,一样烟火。是不再的轮渡,带走了老城区的繁华与落寞。如今的沿江路,不复见当时的武庙口、驿西、红卫三个码头。靠近北江大堤一侧,依稀可见昔日渡口闸门的痕迹。约1500米的道路就有3个大型渡口,依稀可以想象到当时水路运输的繁忙。先民在这里依水营建墟集,奠定了沿江路、筷子街乃至老城区的雏形,渡口也带动着墟集的发展。如今,渡口退出历史舞台,也带走了昔日的熙熙攘攘、车来人往。而依水而建的老城骨骼,早已因此而拉伸。武庙口渡口旁,是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关帝庙(又称武庙),现存建筑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庙内现尚存石牌坊一座、巨型石狮一对。石牌坊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武庙地堂前,向江而立。长8米、高5米,正门宽3米,两边门各宽1.5米。正门石横额阳面题“岭海回澜”,阴面题"履中蹈和"。据说,“岭海回澜”是因为从思贤滘而来的北江水在武庙附近回流而得名,武庙外面的路也曾经称为“岭海路”。而"履中蹈和",则尽显三水三教融合的气度。武庙除了供善信上香祈福,还是当时的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旺地。在武庙周围,各行各业兴旺,据说连修建武庙的资金也是由西南各行商贾筹措。到了20世纪初期,武庙口经常有人搭棚唱大戏,戏台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看戏的观众。出生于1936年的三水文史专家陆探芳曾经考证武庙口的繁华。这繁华气象与内河涌航运息息相关。虽然,三水的县治所在一直以来都是河口,但是明清以来,芦苞涌淤浅后西南涌取代其通航地位,距离北江流入西南涌入口不过百米之遥的武庙口一带因势而成为了商贾繁华之地。至少在民国时期,武庙周边就夜夜笙歌,十分繁华。陆探芳曾经写道:“约1929年前后,当时三水县长邓坛也常常在下班后从河口搭船到武庙来。当时武庙外有两个花艇,武庙旁还有说书艺人,他们说三国、评水浒、讲西游,还有卖武的,吸引很多人拿着大葵花扇来看。到了晚上,很多人抢着吃新鲜的猪红粥、艇仔粥和南乳肉。”武庙口的繁华不再,但属于武庙口的繁华仍在。在沿江路北侧,多处旧民房摇身一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咖啡馆、简餐店。每当入夜时分,这些带着时尚元素的小店成了年轻人的聚集点。点上一杯冰美式、一份提拉美苏,三五知己就能在木桌子上吹着晚风,聊上一晚。三水区西南街道沿江路上的特色餐饮、小酒馆、文创公司等鳞次栉比留住“老城记忆”。
一百年的繁华夜景,一百年前先民对夜生活的享受,仍然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得到复刻。尽管猪红粥、艇仔粥、南乳肉不再卖座,说三国、评水浒、讲西游不复再现,但商业文明的基因,早已镌刻在沿江路上。俯瞰北江大堤日落美景。
沿江路不算老街,胜似老街。在三水众多老街当中,沿江路一直人气高企。这得益于它夹在北江大堤与筷子街中间,一头是老城区的万家灯火、缕缕炊烟;一头是北江的滚滚东逝,空远无垠,以及东平河道两岸制造业版图崛起的风云激荡。在自然与人类文明的沁润下,它好像渐渐有了灵性,偶尔在红尘万丈中拈花一笑——这一笑亦禅亦道亦儒,有进取的奋烈,也有遗世的独立,还有静水流深的智慧。1955年,三水人以高涨的热情修筑北江大堤。在沿江路这里,他们修筑了一段长达1.67公里的新堤段。那时候,劳动任务繁重,工具十分简陋,他们依旧架设起长达1.2公里的双回路铁轨,用斗车来回运土,以昂扬的斗志迎接一个全新的时代。67年后的今天,沿江路南侧,北江大堤巍巍而立,它将北江与城镇隔开,但是登上北江大堤,可以看到先民赖以渡江的渡口,以及后人营建的跨江大桥。三水人与北江的联系,与其说欲断难离,不如说,北江大堤早已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一笑,还笑出了最迷人的时分,是入夜之前的落霞满天,入夜时分的灯光闪闪。当傍晚日落,或者入夜时分,江风吹上堤围,撩动起这座江滨小城的烟火气息。这时候,这儿,有支起灯光摆卖的小贩,有抱着吉他弹唱的人,更多的是三三两两或走或坐的人。这不过1.5公里的堤段,将沿江路的寥落灯火收入画中,将市井烟火收入画中,将三水人对水的亲昵收入画中,当眼前一艘艘货船从河面驶过,当江面回荡着那“踏踏”而过的声音,心底多少会有一份空远和宁静应和着这眼前的画面。夕阳西下之时,沿江路上的北江大堤、散步的市民,与北江对岸的高层住宅构成了和谐而宁静的画面。/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家。近五百年前,硕儒陈白沙在这里登临远眺,是这一片水土给他以慰藉。如今的我们,依旧在这里看着一样的日落,一样的落霞,是它们点燃了老城的风景线,沁润着那一片隐秘而悠远的天空和远方。当我们感到精神内耗,当我们辗转寻觅诗和远方,当我们讨论城市天际线,不妨回过身来看看这身边的风景。
原件地址:人文三江 | 三水西南沿江路:那一笑里的今与昔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