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全城喧闹,举国同庆。40年来,深圳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有目共睹,人人不为之拍手称赞。可能是这40年的夺目光彩,掩盖了40年之前在深圳这片热土之上,散落的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兴衰荣辱,曾让我误以为40年之前深圳的历史一片空白……
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我时感诚惶诚恐。但作为一个喜欢建筑的(业余)摄影师,又恰好身在深圳,便想利用空余时间,走一段“寻拍古建筑之旅”,追溯深圳的历史,回答心中的疑惑。仅此而已。诚如开篇语:
在深圳南山区,深南大道西处终点,有一处南头古城(又名“新安古城“)。青砖垒起巍峨的城楼,上书:岭南重镇。穿过2米高的拱门,从南大街一路往北便是新安县衙;继而往东是古城东门,上书:聚奎。
据考,南头现存古城墙为明洪武年间所修建。但是,在此地设置县治县衙,则可以追溯到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置东官郡开始。而后历经1700年,直到改革开放前,南头依然是深圳前身——宝安县政府所在地。
740年前,手执镣铐的文天祥,由元兵押解经过伶仃洋时,心有郁郁不吐不快,随即挥毫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诗篇——《过零丁洋》。而今的伶仃岛,是深圳的最西南的岛屿,风平浪静,成为旅游景区。文天祥之胞弟将士后人,也在宝安凤凰村、福田岗厦村扎根栖居,繁衍生息几百年……
作为岭南边陲的海防重镇,自古以来深圳便曾涌现出一代代英雄豪杰,保家卫国,铁骨铮铮。开元年间,唐朝在南头设置军事机构“屯门军镇”,成为军事要地,戍边卫民。至明代洪武年间,又设立“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即如今的大鹏所城,辖兵千余,抗击倭寇侵扰沿海居民。
至清朝康熙八年,一座炮台伫立于深圳蛇口半岛之上,踞山面海,钳制赤湾港,雄视珠江口。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临危受命,布防珠江口,重修左炮台。在鸦片战争期间,左炮台亦为抗击英军,发出过愤怒的炮轰。1899年,英国在盐田东角头打下第一块界碑,这段一分为二的屈辱史长达百年,至今尤痛。
600余年前,一位名为默娘的女子,在海边为救人深陷激流,溺水而亡。村民为纪念其恩德,奉默娘为妈祖天后,佑四海平安。此后,妈祖风俗在沿海风行。位于深圳蛇口赤湾的天后宫,遂始营造于宋代,每年三月廿九必有妈祖的祭祀活动,风俗延续至今。明朝也曾颁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各国,过此地应停船祭祀。”
深圳位于珠江口入海北域,沿海村民多于出海打渔、养蚝或晒盐为生。350年前,沙井江氏建造宗祠时,便使用一个个白色蚝壳,堆砌外墙。如此浓厚的地方特色宗祠,至今在沙井仍可见其风骨。
改革开放后,深圳的渔民大多洗脚上岸,另谋出路。但如今的蛇口渔港,仍有许多渔民“以船为家,打渔为生”。或许,用“小渔村”一词,形容改革开放前的深圳便来源于此。但是这种比喻应是片面的,深圳岂止只是“小渔村”呢?
华夏几千年的宗祠风俗,岭南尤甚。据族谱记,下沙黄氏先祖去世后,葬于莲花山。至明末,后人在下沙为其建立宗祠,即如今的黄恩铭公世祠。而后每逢重阳节,海内外黄氏宗亲皆不远万里,相聚于此,举办盛大隆重的祭祖活动。“下沙祭祖”,近年来被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在深圳,处处可见一村一宗祠。罗湖湖贝的怀月张公祠,已有400年历史;福田石厦的炮楼弹孔,述说着100年前的宗族自卫史;南山大涌的大王古庙,虽经城市更新仍屹立在繁华闹市之中……
300年前,客家人继续南迁至龙岗、坪山一带。或因为举家迁徙、族人众多,或因为当地民风彪悍、土匪横行,客家人纷纷建造起规模宏大的围屋,守望聚居。
围屋多呈方形,以高墙相围,有马廊相通,四角建有炮楼,留有小孔瞭望,方便外敌入侵时自卫反击。围屋大门向南,门前为禾坪,用以晒谷;再往前是月形池塘或环屋河,为风水池也方便日常洗衣取水。经过100余年的发展,以鹤湖新居、大万世居、龙田世居为代表的客家围屋,在龙岗、坪山遍地开花,形成一片客家人的南迁聚居地。
140年前,基督教某支经香港传入内地,在龙华大浪建堂传教,并开办留一所教会学校——虔贞女校。在这一座颇具欧洲风格的砖木结构小楼里,以《女镜序言》为引,旨在破除重男轻女的观念,教导女子通识。
鼎盛时期,女校学生达数百之多。改革开放后,学生被合并到大浪小学后,虔贞女校方才停办。如今,虔贞女校旧址犹在,门口匾额上的校名,历经百余年风雨依稀可见。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蛇口的一声开山炮声,振聋发聩,中国的改革开放由此启幕。弹丸之地的蛇口工业区,先于深圳半年,开始在招商局袁庚的执掌下,迈步潮头。
1979年,宝安撤县,设立深圳市;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批准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就是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此后40年,深圳凭借政策优势与地缘优势,在一代代拓荒牛的奋勇拼搏之下,迅速崛起,发展成为如今的“先行示范区”。
从罗湖到沙井,从蛇口到坪山,当我一步步去完成这一段“寻拍古建筑之旅”时,双手抚过青砖,镜头拍下斑驳,我心中疑惑渐消,甚至笃定:
这个寻拍古建筑之旅的计划,从2019年9月开始,至今又是一年之期。我知道,散落在深圳的古建筑仍有许多有待遇见,此刻却期望日后不经意的相逢,当有相视一笑。最后,感谢重枣君共同参与,感谢芋圆、大明、王浩、凤欣等摄影师朋友陪我远赴偏远之地,造访拍摄无聊的古建筑。停笔于此,凝思良久……
本文由圳在街头(ID:shootshenzhen)
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件地址:20张图,看见深圳活着的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