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com
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学生输出国,但经常被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正日渐成为一个国际学生接收大国:据国际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5年的报告,中国大陆占有国际学生市场的8%,继美国(22%)和英国(11%)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学生接收国,超过了德国和法国(各7%)(Jiani,2016)。
但近日,中国教育部于4月公布的2019年预算经一些自媒体分析后,引发了讨论热潮。大众讨论主要集中在这份预算中的两点:一、2019年来华留学教育的预算为39.2亿,比2018年增长18.1%;二、削减教师进修的预算1120万元,比2018年减少5.3% (教育部,2019a)。这样的内外差别待遇引起了大众的反感。反对之声包括诘问留学生为什么能在中国获得特别待遇,质疑来华留学生的质量,担忧他们给中国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以及怀疑对留学生的投入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其中,“恐非(裔)” 的情绪比较明显(沙和尚的地盘,2019)。另外,近几日,山东大学 “学伴” 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再次引起大众对来华留学生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但事实究竟如何?谁来中国留学?他们为什么留学中国?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如何?他们学成后又有什么规划?有关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有限。基于对既有数据和有限研究的梳理,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作者 | 黄玉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专注于性别与发展、迁移研究。
● ● ●
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除港、澳、台学生,2018年共有492,185名来华留学生,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学生数量比2017年增长了0.62%。
从国别来看,来华留学生数量占前十名的国家(图一)分别为: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老挝、日本和哈萨克斯坦。
按洲别来计,59.95%的留学生来自亚洲,而不是“恐非(裔)”者所认为的非洲(排第二,占16.57%)(教育部,2019b)。但依据教育部历年提供的数据(教育部,2016;教育部,2017;教育部,2019b),纵观2015-2018年各洲来华留学生数量及占比的变化(2017年的洲别数据没有找到),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从数量和占比上,增长幅度都是最大的,并在2018年超过原先占据第二名的欧洲,成为来华留学生第二大生源洲。而同一时期,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生源的来华留学生占比都呈轻度下降趋势。表一记录了这一变化。
表一:各洲来华留学生2015、2016、2018年数量及占比统计
洲别\年份 | 2015 | 2016 | 2018 |
亚洲 | 数量 | 240,154 | 264,976 | 295,043 |
占比 | 60.4% | 59.84% | 59.95% |
非洲 | 数量 | 49,792 | 61,594 | 81,562 |
占比 | 12.52% | 13.91% | 16.57% |
欧洲 | 数量 | 66,746 | 71,319 | 73,618 |
占比 | 16.79% | 16.11% | 14.96% |
美洲 | 数量 | 34,934 | 38,077 | 35,733 |
占比 | 8.79% | 8.60% | 7.26% |
大洋洲 | 数量 | 6,009 | 6,807 | 6,229 |
占比 | 1.5% | 1.54% | 1.27% |
另有研究指出,相较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2016年来华留学生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增加了,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46.92%,同比增幅达13.6%(闫景臻,2017)。
在2018年来华留学生中,12.81%的人获中国政府奖学金,其余的皆为自费生(教育部,2019b)。有人指出,来华留学生还可能获得地方政府、所在学校等其他来源的奖学金(沙和尚的地盘,2019)。近几年,中国政府奖学金也开始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奖学金生占比61%。2016年奖学金人数前10位的国家中有8个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越南、泰国占据前几名(闫景臻,2017)。
在接收地区上,占前十名的省市(图二)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天津、广东、湖北、云南和山东(教育部,2019b)。
学者 Jiani, M. A.(2016) 通过对42个来华留学生选择中国的原因和过程进行探讨后,发现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地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对他们留学中国的动机有影响。他对来自28个国家的23个女生和19个男生进行了研究。这些学生在19-33岁之间,有学历生也有非学历生。
在问及他们选择到中国留学的原因时,如下因素被提及:首先,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最吸引他们的,留学中国可能带给他们更好的工作前景;其次,乐观的双边国际关系也是部分学生选择中国的原因;再次,许多学生认为掌握汉语会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前景;最后,在中国获得留学奖学金资助的可能性比较大。即使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学生,奖学金对他们来说也构成了一个来华留学的非常重要的诱因。
另外,也存在个人层面的原因。比如,寻求职业发展,尤其是那些在本国从事和中国及中国文化有关的职业的人,如教授汉语的老师,从事和中国有关研究的人员。此外,有部分学生选择中国是因为想经历不同的文化,探索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里来自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来自前者的学生更多地是想来中国体验文化、提升中文技巧,而不是为了高质量的教育。他们中非学历学生的比例很高。而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则更多地是为了来中国获得学历,以及未来较好的就业预期。
很重要的是,Jiani 发现,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希望自己的子女回归祖国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比如,作者提到,一位华裔加拿大学生说,在加拿大,学习汉语的加拿大人找她问问题,她回答不出来,别人就会问:“为什么你作为中国人,却不会讲中文?”她将此理解为一种批评,认为是自己某种身份的丧失,所以决定来中国学习。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本国的教育昂贵或者教育质量不高而选择到中国留学。比如,有厄立特里亚学生提到,他希望进修某些硕士课程,但他的国家无法提供这些课程。恰逢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CSC) 给了他的国家一些奖学金名额,于是他就选择了中国。
选择了中国之后,他们如何选择留学城市呢?个人偏好(喜欢国际化的还是本土化的城市)、本国同胞分布状况以及目的城市是否和自己的家乡有文化上的亲和性及地理上的便利性,以及未来的规划,都会影响留学生选择留学地点。比如,中亚学生选择乌鲁木齐,是因为离得近,文化类似,学成后还可以开展两地间的商贸往来。
在大学的选择上,来自发达国家的学历学生选择一流大学,主要是因为两国学校之间的协议,并相信一流大学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与中国研究及文化相关的专业。而来自欠发达国家的学历学生则更看重一流大学的声望和其提供的职业训练水平。家人、亲戚、朋友等组成的“强关系”在来华留学生选择就读的城市和大学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学者 Shiao-Yun Chiang (2015) 邀请在华南某主要大学的60名国际学生 (34名男生、26名女生)各提供一份在华学习、生活经历的自我报告。这些学生中,20名来自非洲,24名来自亚洲,12名来自欧洲,4名来自北美。作者采用文化适应(cultural adaptation) 这个概念来分析这些留学生的在华经历。
“文化适应”一般指的是个体从自己熟悉的文化进入到某个新的、不熟悉的环境时,试图和这个环境(再)建立、维持相对稳定的、互惠的、功能性的关系的过程。在 Chiang 的研究中,他发现来华留学生有容易适应的地方,也有难以适应的地方。他用“认知-情感-行为”的三分框架来描述他们在华经历中的适应和不适应之处。
他们适应之处包括:认知上,认同中国的历史、语言、经济发展、传统习俗、集体主义、性别平等、家庭合作、尊老、社会组织、人民真诚和中药;在情感上,喜欢中国食物、中国女孩、大众交通、风景、欢快的年轻人、中国节日和低物价;在行为上,赞成年轻人听从老年人以及老人的娱乐活动。
但同样在这三个方面,他们也有不适应之处。比如,在认知方面,他们不认同歧视、信息控制、缺乏个性、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迷信;在情感方面,他们不喜欢中国过于拥挤、环境污染、公共标识只有中文、男性缺乏吸引力、厕所全世界最糟糕以及假货。在行为方面,他们不喜欢中国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随地抽烟、大声喧哗、推搡、插队、不说“抱歉”、不说“谢谢”、卫生差等一系列行为。
其他学者则研究了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经历。有学者指出,不少留学生对大学环境中的三点不满意:语言、教学和态度。语言上,教师英语水平不足,这是一个被广泛批评的问题;在教学上,很多教师照本宣科,很少发问或者和学生互动;在态度上,留学生抱怨行政人员控制欲强,或者缺乏同情心。校园里也缺乏咨询服务,不仅没有机构提供关键的文化适应的建议,也没有人给学生提供照料、温暖和尊重 (Tian & Lu, 2018)。
学成之后,来华留学生是走还是留?Lin & Kingminghae (2017)在2015年对中国七所大学的328位泰国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发现,家庭/爱情关系、经济考虑以及文化适应态度是影响这些留学生学成后是归国还是留在中国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那些正和祖国的爱人进行远距离恋爱的,倾向于归国;而那些配偶或情侣是中国人的,则倾向于留下来。其次,那些在中国学习商业或法律的学生,更倾向于留下来,因为这些专业在中国的就业前景好过泰国。也有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想来中国寻求做生意的机会,才来中国学习这些专业。最后,从文化适应态度来讲,那些对泰式文化或生活方式更依恋的人,更可能会在学成后就归国;而更接受中国文化的人,更可能选择留下来。但是,文化适应态度是否会起作用,又与学生的家庭背景相关。比如,那些来自做生意的家庭的学生,很可能会为了家族生意的成功而不顾自己的文化适应态度:即使他/她更想毕业后回泰国,也会为了家族生意牺牲自己的偏好而选择留在中国;而那些家里没有生意的学生,则更受自身的文化适应态度的影响。
总体上来说,中国日渐成为一个国际学生接收大国。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从亚洲内部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来中国的留学生在不断增加。中国有否做好迎接这些学生的准备?他们的到来将如何影响我国的教育国际化?虽然目前有关研究十分有限,但前文的梳理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奖学金”确实是吸引来华留学生的一个因素,但只是多个因素中的一个,也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一个。还有其他结构层面及个体层面的原因促使留学生选择中国。其次,虽然大众普遍质疑留学生的质量,但造成他们学习差的原因是什么?从前文的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几个理由。
第一,在他们的考量中,来中国的目的可能并不限于“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是参杂了其他一些想法,比如开拓生意渠道、体验中国文化等,因此不少人并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第二,如许多留学生所抱怨的,中国高校所提供语言和教学服务都不尽如人意,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第三,中国高校缺乏提供相应的融入和适应服务,使得他们不得不依赖本国同胞,从而和本土同学和本土环境更加疏离。
由此看来,问题的症结也并不完全在于留学生群体本身。我们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留学生数量,但是相应的筛选机制和教育准备并没有跟上,这也影响了留学生的质量。因此,简单地将“留学生-国内学生”、“外-内”等作为相对立的范畴来讨论,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有关来华留学生的实证研究,以利于厘清真相,提供政策指导。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6),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4/t20160414_238263.html
教育部,(2017),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
教育部,(2019a),2019年部门预算:http://www.moe.gov.cn/srcsite/A05/s7499/201904/t20190402_376479.html
教育部,(2019b),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沙和尚的地盘, (2019),“教育部过紧日子:留学生奖学金大增18%,教师进修费减少5%,2019年留学生数量仍将快速增长”https://mp.weixin.qq.com/s/gn1yLzreoekMJGnFXZpUng
闫景臻,(201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据增幅明显,中国网,http://edu.china.com.cn/2017-03/01/content_40386010.htm
Chiang, S. Y. (2015). Cultural adaptation as asense-making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16(2), 397-413.
Jiani, M. A. (2016). Why and how internationalstudents choose mainland china as a higher education study abroad destination. Higher Education.DOI10.1007/s10734-016-0066-0
Lin, Yi & Worapinya Kingminghae, (2017), Factorsthat influence stay intention of Thai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ollowingcompletion of degrees in China, AsiaPacific Educ. Rev. 18:13–22.
Tian, Mei & Genshu Lu. (2018). Interculturallearning, adaptation, and personal growth: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international student experiences in china.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