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从汕头起航到南洋就有20824人。
191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52203人,而同年的汕头和潮州总人口是46万,出发下南洋的人数将近本地人口的三分之一。
1921年从汕头出发的蒸汽轮船到南洋有7868艘,总吨位302万,等于同一年厦门和宁波这个数字的总和。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亲人远离家乡,义无反顾下南洋?
是我们生存条件不好
还是这里养不起家人
背井离乡,茫茫南洋
高温酷暑,疲惫不堪
台风恶浪,疟疾霍乱
仍然无法阻挡我们下南洋的脚步
一个编织的花篮
一条万能的水布
一个家味的甜粿
就三样东西
就能下南洋养活家人
▲过番三件宝(花篮、甜粿、水布)
面对语言不通,举目无亲
面对环境酷暑,疾病流行
面对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
还有红溪事件和巴连事件
是什么样信念,能让我们身在异国他乡的亲人坚定的活下去
在曼谷火船廊码头
在马尼拉巴连教堂
在吉隆坡的锡矿
在槟城的汕头街
在新加坡圣约翰岛
在雅加达爪哇糖厂
我们亲人在异国他乡里是怎么生活
怎么工作
怎么安居乐业
怎么繁衍后代
▲新加坡陈旭年资政第
娘惹(niang re)与峇峇(baba)
甲必丹和居留字
猪仔币与南金
皇家雪兰莪与黉利行
陈慈黉与陈旭年
这些陌生名词
跟我们亲人昨天今天有什么联系
▲澄海前美村陈慈黉故居群善居室
潮汕亲人和中国近代历史上和著名的“闯关东”“走西口”“蹬古道”“赴金山”类似的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壮举,这就是——下南洋,一部关于潮汕人勤劳拼搏的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诗。
▲苏门答腊地区煤油灯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等地。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下南洋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也称“过番”,意指到南洋一带谋生。明清以后把东南沿海大规模移居东南亚的风潮称为“下南洋”。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大规模迁徙南洋的背后,大抵上有三大原因:一是为战乱和天灾所迫;二是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三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逐。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据《史记》、《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南北朝时,五胡乱中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明、清朝前期,因“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躲避战乱,700多万中国人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清朝初年,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
晚清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包括允许西方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名为“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当苦力”。由此,“下南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当年贩卖“猪仔”的情景
第一阶段:从1860年代至20世纪初,出现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即苦力贸易阶段。
1860年代,在经历太平天国、两广洪兵起义和广东土客大械斗之后,东南地区满目疮痍,时值美洲发现金矿、东南亚种植园经济发展,各国纷纷设立招工公所,饱经战乱的闽粤人民引颈以望。
洋行、公所通过雇佣“客头”(猪仔头),将贫民诱至“猪仔馆”,签订契约,以出国后的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当时甚至还有使用欺骗、绑架手段掠卖华工的现象。数十年间,仅东南亚地区就有大约200万华工前往,主要集中于中南半岛的种植园和印尼等国矿山。
契约华工深受“猪仔馆”和船主的非人待遇,招致华工反抗与各界舆论质疑,迫于内外压力,各殖民国家相继出台改善华工状况的条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禁止贩运“猪仔”与保护华侨的法令,苦力贸易终结。
▲华工在东南亚劳作的场景
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50年代初,是“下南洋”的高峰时期。
20世纪前期,中国国内兵连祸结,战火不断,而东南亚则得到殖民宗主国的扶持,除了传统的种植园、采矿业外,铁路、航运、金融、制造等新产业也获得空前发展,急需熟练劳工,仅1922年-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500万。
日军侵入东南亚后,打压华人社会,大量华人回迁国内。二战后,迁往东南亚的华人大幅减少。新中国建立后,持续数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基本停止。
下南洋的许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这些人也多为当地政府所倚重,暹罗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从事手工业,烤面包师、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几乎无所不包。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也打下了东南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下南洋”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改变了所在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就连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努力之结果,世界用锡之半额,皆由半岛供给。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华人在改变所在国的经济状况的同时,很多人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东南亚华人,先后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豪、千万富豪。与此同时,东南亚华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丈夫是华裔,泰国前总理他信是华人。在泰国议会,三分之二的议员也是华裔。在马来西亚,华人从政并取得成功,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马来西亚槟榔屿的中国城内建于1928年的中华总商会,记载着当年华人奋斗的历史。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人下南洋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但原因和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多是怀揣梦想,渴望改变命运的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紧推进,中国人的南洋之路,会越走越宽。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下南洋”的中国人还会越来越多。
“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3次人口迁徙之一。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近代中国老百姓外出务工、人口迁移的重大历史性事件。而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路程最远的一次跨国大迁徙,其路途危险程度和谋生的难度远非国内迁徙可比。与闯关东、走西口相比,下南洋更为壮观,更具跨国跨洋色彩,范围更大,经历时间更长,历史影响更深远。
来源:合胜读书会,珠江故事
原件地址:盐鸿老辈人说的背井离乡,茫茫下南洋,过番“卖猪仔”艰苦奋斗史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