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为现广东省梅州市。嘉应的得名由来传说,是由于当地盛产“嘉应子”,又说东门外濠池上有一座宋朝时建的嘉应桥。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辛亥革命推翻清廷,州人议定废嘉应州,复名梅州。
明中期以后,随着闽西及粤东北的龙岩、漳州、梅州等地域之内岭壑间被填满,客家人继续向潮汕及粤北拓展生存空间。沿着莲花山脉向着潮汕地区南行,在广东饶平、丰顺、揭西、陆河、揭东、惠来、海丰、陆丰、汕尾、普宁、潮阳、潮南、潮安等县市居住的客家人,被称为“半山客”。
粤北南汉时在北江流域增设英州(英德)和雄州,加上原有的韶州和连州,共置四州,客家人纷至沓来。曲江客家人占到80%以上,其先祖多为明朝初年由上杭瓦子街迁来。始兴客家过去有“陈半县,李半衙”之说。历代迁南雄的中原家族上千个,留下来的有平林孔氏、古城李氏、上朔彭氏、浆田黄氏、延村冯氏、山下叶氏、水松董氏、横水陈氏、苍石四脑赖氏等,已繁衍成一方客家望族。翁源客家人口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达174134人,现有客家人占全县人口的97%。乐昌客家人有41万,占80%,主要分布在九峰、五山、两江、大源、梅花、秀水和沙坪等地。
客家人迁徙清远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明初,客家人来到清远南部各县,如英德、佛冈、清远;二是清初,大批客家人来到清远北部各县,即连阳地区,又称三连一阳,即连州、连山、连南和阳山。
明清时期的惠州府管辖范围是今天的惠州、河源两市,客家人主要是明中期以后,由汀江、梅江流域的客家人入迁而来。还有更为久远的客家迁徙线路是走贡水、桃江水而入东江到惠州线路,这些客家人因为其口音与梅州客家话有所不同,被称为“水源音客家”。惠州文化到明末已十分繁荣,成为又一个客家文化中心。明清时期,惠州府出现许多名门望族,博罗大族最为集中,时人称“诗书甲于一郡”,著名的有罗阳韩氏、瓦屋张氏、水北王氏等。河源所辖之东源、龙川、紫金、连平、和平等县,皆为客家人聚居区。河源石狮李屋因李焘而闻名。元代,徐仲富从江西定南县水西迁到广东和平县乌虎镇落居,从而开启了乌虎镇人的代代辉煌。
明清时期,赣南地区较前代相对衰落,而粤闽客家地区相对繁荣,在这一枯一荣的差距之间,形成了闽粤地区人口向赣南迁移的移民大潮,学界称之为闽粤客家人的倒迁。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使清中后期的赣南人口急剧增长,洪武二十年(1387),赣南人口为46.4万人,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达到345.8万人。新客家人主要分布于赣州周围的山区,其中尤以寻乌、全南、定南、龙南以及上犹、崇义两县西北部最为密集。新客家人口的繁衍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主弱客强”局面,有的地方甚至有“无柳不成村,无广(广东移民)不成墟”的说法。不少人还迁到了赣中的吉安、临川,尤其是赣西的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与之相邻的湘东酃县、茶陵、济阳、醴陵、平江等;再往北,则是赣西北的铜鼓、修水及赣东北诸县,从而拓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
吴六奇(1607—1665),汉族客家人,梅州市丰顺县丰人。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大力将军吴六奇的原型。
明末清初,客家志士与南下的清军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血腥场景,锤炼了一个拥有豪气满怀、行侠仗义、不畏艰险、忠勇不屈精神的伟大民系。吴六奇用他那千古仅见的豪气和义气,展示了客家民系的胸襟和性格,是客家民系走向成熟期的杰出代表之一。
经过明朝的一段沉寂,梅州的历史在清朝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拐点,这个拐点就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嘉应直隶州的成立,产生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人文向秀,催熟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客家民系,诞生了一个为世人称道的客家文化中心。现代实际意义上的客家人的迁徙,就是以这块土地为出发点的。雍正十一年,一个梅州历史的新拐点,一个客家历史的分水岭,一个需要每个客家人时刻记取的年份。
原件地址:客家历史的分水岭:1733年嘉应州的成立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