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黄帝内经》思维认识初探

2024-09-01 14:40:59   |  293 人气

WKNZFB

摘要《周易》《黄帝内经》两书的思想体系,本文认为两书都是以太极”“阴阳”“循环”“调和”“整体”“中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太极所分出来的阴阳成为万物产生的基础。阴阳成为万物产生的基础并作为万物发展的法则其原因就在于阴阳的循环运动。

而为了万物的和谐,最关键是调和调和表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而上的道理,即阴阳不可分离,并互相协调。这些环节,都归结于整体

先哲认为,为了了解世界万物,包括人与自然,都必须要看重整体。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考察《周易》《黄帝内经》的思维认识。

关键词:周易黄帝内经太极阴阳循环

引言

明人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学《易》而后言医,同朝代的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易相通,理无二之。关于易医会同,不仅仅是这两位古代名医,大多数研究中医学的学者都提出了医易同源

他们为什么提出医易同源呢?医易同源的基因是什么呢?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认为《周易》含有非常多的迷信成分。我们不否定古人在生活当中确实依赖于盲目的迷信,不过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在科学文明尚未发达的时代,没有可靠科学性的未来预测工具的情况之下,为了预测未来,只好依靠占卜所得结果作为预测未来的标志。科学文明日益创新的现代社会,仍然存在预测未来的需要。本文认为现代社会里这些需要比古代社会还要多。现代社会的预测学是以统计学为主而形成的。即在某个方面的所有信息都输入工具(主要是电脑),便能够得到将来的某种结果的预测。但是这也只不过是预测而已。

与古代以占卜为主的预测一样,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只不过采取手段上有着不同特点,即以按照某个特定人的智力预测未来,还是以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

科学文明的发展随着社会需求而相应发展,其发展的条件是基于人类历史的实践经验。换言之,《周易》的产生和兴盛时代,便是人类历史的实践经验尚处于实行占卜预测未来的程度。今天的数码科技时代,是人类历史已经通过足够的实践检验并积累了大量经验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认为《周易》不完全是迷信。其思想体系,正反映着当时人类的历史实践经验的程度。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相当部分受了《周易》思维体系深刻的影响。《黄帝内经》的医学思想体系,已经超越了医学的范畴,也脱离了迷信的领域,它是医学和哲学之结合而产生的医学理论。

《周易》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

我们谈起某一部著作的思维,必须要考证其著作的产生年代,是因为其著作必然受到时代的社会精神或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因此,我们简单考证一下《周易》《黄帝内经》的产生年代。

(一)《易经》的成书年代

关于《易经》的成书年代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殷末、周初、春秋、战国四种较为多见。

《系辞传》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高亨先生在《周易古经今注》中说:《周易》古经,大抵成于周初。其中故事,最晚者在文、武之世。

李学勤先生在《周易经传溯源》中说:

顾颉刚先生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中详细考述了《易经》王亥丧牛于易,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康侯用锡马蕃庶等事迹,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

传世器物上及考古发现的古代筮占数列符号,……这类筮占数列符号出土已不少,河南、陕西、山东、湖北等地皆有发现,最早似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战国秦汉之际,尤以殷商、西周时期为多。……晚商的筮占数列符号主要见诸日用陶器、陶范、磨石、青铜礼器、卜甲骨等等之上,……商代筮占中出现的数字,今已知有一、五、六、七、八、九、十,筮数形式有三爻一组、四爻一组、五爻一组、六爻一组四种;三爻者称单卦,类似《周易》的经卦;六爻者称重卦,类似《周易》的别卦。

近年来商代器物上数字卦的发现,使筮法在商代存在的说法得到支持。商代筮数重卦的发现,证实重卦非始于文王,可以说商代的筮数重卦成为《周易》的起源。

在被周武王灭亡之前,商王朝是掌握中原地区的霸权国家。也可以说商王朝的文化代表当时最高的水平,很可能周边的民族到商朝,学商朝的文化,长此以往,商王朝的文化传播到周边的民族,筮法也是通过这样的途径传播到周边民族,毫无奇怪。如果没有这样的传播过程,筮法在春秋时期不可能那么活跃。

《左传》一书言《周易》者19条,其中16条是占筮;《国语》3条也全系占筮。这段话说明,在春秋时期占筮已经很普遍。

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韩宣子说的吾乃今知周公之德,明确地表示春秋时期已经公认《易象》是由周公阐述的。那么,为什么学者之间尚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呢?

文王所演之《周易》,究竟是怎样一种《周易》呢?姜广辉先生曾经在《文王演周易新说》中提出一种新的假设:有秘府之《周易》,有方术之《周易》。秘府之《周易》用于演德,方术之《周易》用于占筮;秘府之《周易》为文王、周公所作,方术之《周易》与文王、周公无涉;秘府之《周易》谓何?韩宣子聘鲁所见之《易象》是也,而今本《周易》大象部分略当之;方术之《周易》谓何?今本《周易》卦、爻辞部分是也。

秘府之《周易》的成书年代是周公时代的西周初期。那么,方术之《周易》呢?

李镜池先生在《周易通义》中说:《复》卦中行独复是写商人出门,半路独自归来;朋亡,得尚于中行,意即失了朋贝,在中途得到别人的帮助。中行都解中途,与中行氏荀林父风马牛不相及。因而以此断为战国时期的作品是不能成立的。兼之《周易》中的均指朋贝,用作货币,而在战国时朋贝已不作货币;又如黄金,在《周易》解铜箭头,而战国时黄金是指货币。由上可知,《周易》必做于文王之后,战国之前。

将姜广辉先生和李镜池先生的主张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今本《周易》是秘府之《周易》和方术之《周易》结合而成的。其成书过程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

(二)《易传》的成书年代

现在学术界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几乎成为定论。并认为《易传》各篇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乃战国以来陆续形成的解《易》作品。但对各篇形成的年代,仍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观点有二:一是战国前期说,二是战国后期说。

笔者认为,《易传》的形成年代,与《易经》一样要考虑两条路线:其一,是秘府之《易》《传》,其二,是方术之《易》《传》

姜广辉先生的看法是,韩宣子到鲁国在太史所那里看到的《易象》修德的典范和立国的纲领,应是文王、周公演德的《易象》,略相当于今本《周易》《大象传》

孔子生于鲁国并曾相鲁,他以述周公之训为职志,应该亲眼看到大史氏所藏之《易象》。那么,以述周公之训为职志的孔子肯定学习并研究《易象》。孔子的主要《易》学的观点,是不占而已矣

孔子不太重视《周易》的占筮功能,而重视《周易》演德功能。《论语》载孔子对《周易》的引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马王堆帛书《周易·要》篇也说我观其德义也。这表示孔子学《易》的目的就在于修德

饶宗颐先生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周易》六十四卦象辞(《大象》)中直接提到字的有十四卦。他写道:《易象》的作者,在解释各卦时,屡屡以为言,如《坤》象云:以厚德载物;《蒙》象云:以果行育德;《小畜》象云:以懿文德;《否》象云:以俭德避难;《豫》象云:以作乐崇德;《蛊》象云:以振民育德;《大畜》象云: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坎》象云:以常德行习教事;《晋》象云:以自昭明德;《蹇》象云:以反身修德;《夬》象云: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升》象云: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渐》象云:以居贤德善俗;《节》象云:以制数度议德行。’”

其他数十个卦的象辞,都表示君子该怎么做。虽然没有专门谈到,但是无疑在教导君子应具备某种德行。由此可知,《大象传》的主要精神,就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占卜。这是文王、周公、孔子演德成为不占之易的系统,其代表的是今本《周易》中的《大象传》

那么,很重视修德《周易》,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怎能避祸呢?笔者提出一个假说。战国时期很流行方术之《易》。这个方术之《易》和鲁国秘府所藏的《易象》,经过战国时期的混乱,逐渐结合起来,成为今本《周易》

如果以德为主的《易象》独存下来,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肯定被秦始皇焚书。但是与方术之《易》结合以后,没有秘府之《易》和方术之《易》的区别,都被认为是占卜之《易》,因而《易象》可以避免焚书的灾难。

那么,这两种《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结合呢?

李镜池先生曾经提出了《周易》编纂说。他在《周易通义·前言》中说:古人迷信,遇事狐疑,总喜欢向神请示。殷人用龟卜,周人用筮占。龟卜记录下来就是现存甲骨文的卜辞,占筮记录下来就是筮辞。《周易》是根据旧筮辞编选而成的。

《周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话,当时可能有几种《易》,至少有秘府之《易》和方术之《易》。因此,今本《易传》的形成年代是在战国中后期至秦一统中国之前,而且是经过几个学派的编纂而成。

(三)《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方面最古老的、权威的典籍。今本《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各81篇,共162篇。

《素问》主要是对人与自然、生命的起源,形与神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和防治等方面作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论述,《灵枢》则主要是侧重研讨针灸。

为什么把它叫《黄帝内经》呢?黄帝《内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淮南鸿烈》云: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这表示汉代人的尊古贱今的社会风格。著书立说总要托名神农、黄帝。

《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大概都是这类托古之作。

西汉初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其原因是秦统一中国后,秦皇室暴虐百姓;秦朝灭后,刘邦和项羽之间长期斗争,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荒废了。因而,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均奉黄老之学,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并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这样的人物与西汉初期的社会风气结合起来,该书托名黄帝是毫不奇怪的现象。王冰在《素问·序》中说: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按照班固的说明,《汉书》之前《黄帝内经》已经成书的了。但是,与《周易》一样,在中医学界还没得到结论。大概认为其书成编为战国至西汉之际。

不过近年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有些文字跟《灵枢》文字很相近,说明《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都是秦汉时代成书的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黄帝内经》是在黄老学的影响下,于西汉初期编纂而成。

《周易》与《内经》思想渊源

(一)《周易》思想渊源

自春秋、战国一直到现代,每个时代都有有关《周易》的著作。据统计,其总数不少于三千种。在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家、思想哲学家,甚至医学家都曾经研究过《周易》《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周易》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周易》不仅受到统治阶级的欢迎,而且受到知识阶级及老百姓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周易》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已经成为文化传统

那么,使《周易》成为封建社会文化传统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先秦以来,在中国思想、哲学界有很多的命题,不过,从《周易》的角度来看,太极”“阴阳”“整体这三个话题,是最为重要的命题,并成为封建社会文化传统的基因。

1.太极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系辞传》的作者认为,大业,即宇宙万物是从太极衍生出来的。这个看法与西方的《圣经》形成最为明显的对比。

《周易》为东方人精神文明的最高范畴之一,《圣经》为西方人精神文明的最高范畴之一。《圣经·创世记》说道: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虽然《周易》《圣经》对宇宙万物的产生,都认为先有万物。但是《圣经》所认识的万物产生过程,是神的命令所造而成的,而《周易》所认识的万物的产生是从太极发展起来的。《圣经》所认识的是大自然的管理者,而《周易》所认识的是万物的一部分,即大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周易》认为与自然是一体的。

对于自然不同的看法就决定了要适应自然的生活还是要克服自然的生活。这个适应克服的命题,到现在仍然是东西方思想区别的根本核心。

2.阴阳

《易经》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阴阳,但是从卦画看来,《易经》里已有很丰富的阴阳概念,而且以阴阳来解释世界。

《序卦传》来看,从天地所产生的万物,因为物不可穷,所以到《未济》卦结束全六十四卦的过程。不过这个结束不意味结束,而意味着重新开始。这样看来,《周易》的是阴阳作为《周易》循环观的基本要素。所以《周易》很重视变易。贾公彦《周礼疏》云:夏、殷以不变为占,《周易》以变为占。

这个变易思想,在《周易》的阴阳思想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变易思想的最典型者

另外一个《周易》阴阳观的环节,就是阴阳为对等的平等关系。一般的学者认为,阴阳是对立斗争的关系。不过笔者认为,对立斗争是为了达到阴阳统一的一种运动形式而已。

3.天、地、人为一个整体

整个《周易》思想当中,最重要的关键是整体观。本文在前边已提到,从《周易》的角度来看,万物是从太极开始,经过一系列阶段发展到万物。若《周易》没有整体观,就不能提出这样的万物发展规律。

《圣经》里万物是神的命令所产生的,即没有发展的阶段性的过程而是神一说就有。而《周易》提出的万物产生过程是经过一个一个阶段,终于产生宇宙万物。这样产生出来的万物,如果《周易》认为各个事物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网络,就不能产生整体观,而且不会提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

《周易》所认识的与自然的关系是相统一的观点,而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周易》提出三才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这段话是将天、地、人视为一体的典型的整体。《周易》视为每一个卦的六个爻是天地人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观无论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艺术、军事、科学等社会方方面面,对东北亚洲人传统思想的形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内经》思想渊源

《内经》的思想渊源,一般中医学界认为,是受到《周易》《老子》和诸子百家的影响,但是主要的影响,则是《周易》《老子》《庄子》对医学的影响最深、最著者,当首推《周易》与道家,次为儒家,其余皆不足称道。

1.《内经》思想渊源于《周易》

《内经》吸收《周易》思想,大概有三个方面:宇宙观、阴阳观、整体观。

《内经》所认识的《周易》的宇宙观是万物从太极所分出来而成,即太极衍化宇宙观。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周易》认为万物是从太极所分出来的,《内经》也有同样的认识。而且这段话中的万物资始坤元明显地接受了《彖传》的思想。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至哉坤元,万物资始。

《内经》《周易》的太极衍化理论的吸收,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整体观的基础……太极衍化理论赋予《内经》理论体系整体观的特色,并贯穿在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证和治则等理论中。

笔者认为,《内经》最为突出的理论是阴阳观。《周易》的阴阳观中最为基本的概念是变动不居《周易》的变动不居思想表示阴阳是不断运动着的而且其目的在于维持动态平衡,《内经》对阴阳的看法是变化之父母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内经》肯定了事物的发展是从阴阳二气运动中造成的,又承认了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道者,规律。而对阴阳规律的表述,《内经》不完全依赖象数。就是说《内经》的阴阳观不是迷信,而是有规律。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内经》吸收《周易》整体观的最重要的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天是指天地自然作为认识的主体出现在《周易》中,既是抽象的同时又是具体的,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构成概念的规定性。《内经》所认识的不是自然的从属物,而是与自然同等的存在。因而《内经》强调与自然的四时同步而行。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由此可知,《内经》的整体观是应该与自然和谐。

2.《内经》思想渊源于《老子》与《庄子》

不仅《内经》本身具有道家的理论,而且唐人王冰注释《素问》时,大量引用《老子》《庄子》的原文来释《内经》。王冰在《素问》注释时,引用《老子》和《庄子》的原文共有20次之多。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王冰注:上古,谓玄古也。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引文出自《老子·四十二章》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王冰注:言轻用而纵欲也。《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引文出自《老子·九章》

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王冰注:不涉于危,故德全也。《庄子》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又曰:无为而性命不全者,未之有也(引文出自《庄子·天地篇》

王冰为什么引用《老子》《庄子》解释《内经》呢?笔者认为,王冰用老、庄的理论强调该与自然和谐。因而《内经》很重视养生。这个养生的目的、方法,皆在于适应自然,遵守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

综上可知,《内经》虽然是中医学的经典,但从其内容来看,也具有哲学思想的价值观,这是《内经》两千年来不断传承下来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其生命力也就不可能长久了。

《周易》与《内经》思维分析

(一)阴阳

1.阴阳的概念

现在关于阴阳两个字最早记载的文献是《尚书·禹贡篇》《尚书·禹贡篇》记载既修太原,至于岳阳”“羽畎夏翟,峄阳孤桐”“华阳、黑水惟梁州”“荆及衡阳惟荆州”“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南至于华阴。这里的皆指山之南面山之北面

《说文解字》记载:阳,高明也;阴,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解字》为什么不记录阳,水之北,山之南而记录高明呢?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上,与阳光照射有很密切的关系。山南为阳,因为山高耸,南面受光,北面背光;所以称水北为阳,因为水低于地,河流的北岸受光,河的南岸背光。

从上述可以了解阴阳被古代哲学家抽象化之前的意思,即阴阳的原始概念是指与阳光照射有关的南北方向。

那么,阴阳对偶的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殷商时尚未形成阴阳概念,阴阳对偶概念大约是在周初形成的。对于这句话,本文提出一个疑问,古人(在西周时代以前的人类)因为没有用现在人类所共同认识的文字来表示阴阳概念的能力,反过来说,现代的我们还不能百分之百掌握古人所创造的文化和意识,我们无法了解对于他们而言的方位概念、四时变化概念以及阴阳对偶概念的实体。但是从甲骨文字记载来看,它有明显的指出日、月”“东西南北的方位、十干、十二支的干支表和春秋的字。这表明,至少晚商时期的殷人已经建立了对于自然界认识的框架,即建立了某种程度上阴阳对偶概念。

那么,殷人所认识的这个阴阳对偶概念是从哪来的呢?应该说,是他们前人所传下来的。

在古代,由于科技文明尚未发达,所以必须能够对四时变化有敏锐的反应才能活下去。从而,他们在自然界的框架里,能得到生活的智慧(包括物质生产),而且这个智慧很自然的传授给他们的后代。这样传下去的智慧,通过历史实践的经验发展并成为某种概念。

人的认识,主要是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毛泽东《实践论》)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验而不是战争,因为战争是人类历史经验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阴阳的对偶概念也是在漫长的历史经验当中很自然地形成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在西周初突然产生出来的概念。

这样从历史经验所产生出来的阴阳对偶概念,经过先秦时期哲学家的抽象化之后,由与阳光有关的原始概念变成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的概念呢?

被抽象化之后的阴阳,并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是指相互对待的两种属性。

《易传》阴阳类比为乾坤”“天地”“昼夜”“刚柔”“动静”“男女”“夫妻”“君臣等。从每一对的关系来看,都成为另一方不可缺少的关系,若缺少另一方,就不能成为阴阳对偶概念。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易传》认为,万物产生之前,已经有了天地,这句话概括了天地和万物的因果关系。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里说的两仪就是阴阳。从阴阳相配合产生为八卦,由八卦重叠而产生六十四卦。

《易经》认为,从阴阳两种属性所产生出来的六十四卦能概括出宇宙万事万物。即可以概括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先哲认为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包括人)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

2.《周易》和《内经》的阴阳

《易经》中只有一个单字,鸣鹤在阴这里所说的是指暗处。《易经》产生时代的阴阳概念是尚未被哲学所认识的、抽象化的,甚至,只从《易经》的文字角度来看,尚未成为阴阳对偶概念,是还处于与阳光有关的原始概念状态。然而从《易经》的整个卦画角度来看,不仅已经成为一套完整的阴阳对偶概念,而且提供了让《易传》发挥阴阳思想本身面貌的根据。

《内经》在完整的阴阳理论基础上建立起中医学理论。构成《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基因是阴阳和五行学说,《内经》将人体分为阴阳,把各个脏腑归于五行,从而了解人体的病理现象,并用于治病。

《周易》《内经》阴阳在运用上加以区别。《周易》阴阳,被历史、思想、哲学、政治、社会、军事等整个社会运用,而《内经》是在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上,将阴阳论运用于了解病理现象和治病。

如果阴阳论没有经历哲学的抽象化过程,恐怕不可能出现具备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易传》,具有完善的辩证法体系的阴阳理论的《内经》也就不可能问世。

因此,明人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易相通,理无二之,他明确地指出,医易道理不是而是,即医易会同

1一阴一阳之谓道

属于中国古代哲学最高范畴之一。韩康伯注:“‘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无所不在,所有的万物都由它产生出来。

在此,一阴一阳阴阳是不同的意思。阴阳作为将万物分为两种属性的标准,即一阴一阳表示阴阳的相互转化、往来不息,即的运动。

能成为转化”“往来的环节是因为什么呢?夏天自身能转为冬天吗?明亮自身能转为黑暗吗?从其本身的属性来看,根本不可能。那么,《易传》为什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呢?是要指出万物运动和发展规律,在于的变化。夏天和冬天、明亮和黑暗,都已具备自己的属性,它们之间怎样能转为其对立面呢?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会转为其对立面。

再说,向对立面转化规律的关键的因素,是时间的变化,春夏秋冬只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名称而已,不过我们会感到季节的变化。虽然人们生存的空间是被限制的某一个空间,但是由于时间是不断地前进、阴阳是不断运动的,所以会产生寒暑往来不息、昼夜往来不息。因而,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

先哲提出了在一个时间、空间的框架里,随着时间变化而阴阳变化的规律。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黄昏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就是说,一天的框架分为阴阳,然后又分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规定了一阴一阳之变化规律。值得注意的是,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里古人很重视阴阳交替当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道理。

由此可知,在一阴一阳的万物发展规律中,除了时间因素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已经包含对立面的因素,因而,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

生生之谓易。”“生生就是生而又生。李光地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一消一息,转易相生,故谓之易。”“阴阳相生,不断的消息,就是就是。所以这里的是指变易。就是说,一切万物都是向对立面的转化,所以阴阳能够维持不断的消息。因而,阴阳能成为万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生生的过程亦可成为万物发展的原动力。

在中医学里,生生是以相生关系为表现。为了了解中医学的相生关系,就要了解阴阳五行是有不可分的关系。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五行的概念,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也是指物质的五种特性。

关于五行的特性的最早记载是《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不仅指出了五行的具体物质,而且概括了五种物质的特性。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这里的五材,是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材料。为什么说废一不可呢?

古人认为五材五行,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五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启导下,提供了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成分。

那么,古人怎么理解五行的产生呢?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孔颖达注: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关于五行,他在《尚书·洪范》疏中说:天一,地二,……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如此则阳无匹,阴无耦。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谓之成数也。

由此可见,五行的产生不仅是从阴阳融汇而来的,而且天地阴阳二气是作为五行的基因。古人认为五行也是不能脱离阴阳的范畴。

相生表示阴阳消息当中阴阳的转化,而且不断地运动。其运动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万物产生的最基本的运动。不过,只有而没有,会导致。因此,中医学还提出了相克规律。

相克的运动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亢生,从而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万事万物的发展,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下去的。不过这个发展必须是动态平衡发展的。如果失去了动态平衡,对社会方面会导致混乱,对人体会引起疾病状态。

阴阳在人体内,应该是维持相对平衡的。若阴气偏胜,阳气必须受到害,阳气偏胜,阴气也一定受到害。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内经》的疾病观,就是从失去人体的动态平衡来导致的。即指失去人体的阴阳平衡。为了防止失去平衡,《内经》提出了连感情都不要过分的理论。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内经》认为人的五脏化生五气,因而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绪。所以过怒、过喜,都可以伤害人体。按照五行归类表,人体的有关,有关。由此可知,从《内经》的五行归类角度来看,表现过分的感情,即暴喜暴怒,也会伤害人体,即伤害肝气和心气。过分的状态会导致异常状态,这就是中医学所提出的相乘相侮现象。

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上述两段话,说明五行之间引起相乘的原因是太过不及两方面。

太过所导致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一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一行的过分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异常

不及所导致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的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因此,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是人体的异常生理状态,即病理现象。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发生相侮的原因,也是有五行之间的太过不及两层面。

太过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来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一行的反克。

导致异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正常现象被破坏。过分的强盛、虚弱,会导致人体的异常现象。这就说明宇宙万物虽然在不断的运动当中发展下去,不过其运动的关键是动态平衡。

虽然《周易》只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的道理,但是《内经》将此道理进一步发展到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程度,并说明发生异常状态的原因和其对策。这就是《内经》发挥《周易》思维的典型。

2阴阳消息

指阴气灭阳气,指阳气之增长。阴阳消息是指阴阳二气之消长变化。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变动不居就是指阴阳六爻总是变化,没有固定下来。六虚就是指六爻。那么,在每个卦六个爻的框架里,阴阳怎样表现出自己的消长变化呢?这个变化充分地反映在十二消息卦中。

最早提出十二消息卦的人是汉代孟喜。唐代僧一行在《卦议》中说: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人以人事明之。朱伯崑先生在《易学哲学史》中说:其易学的特点是,以《周易》卦象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即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就是所谓卦气。

什么是孟喜所说的十二消息卦呢?就以卦象中阴阳二爻的变化为解释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即《复卦》指十一月,《临卦》指十二月,《泰卦》指一月,《大壮卦》指二月,《夬卦》指三月,《乾卦》指四月,《姤卦》指五月,《遁卦》指六月,《否卦》指七月,《观卦》指八月,《剥卦》指九月,《坤卦》指十月。

《复卦》《乾卦》,阳气逐渐成长的时期,即阳息阴的过程。从《姤卦》《坤卦》,阴气逐渐取代阳气的时期,即阴消阳的过程。

十二消息卦的环节是什么呢?

十二消息卦的发展规律是由《复卦》初爻的一阳气始生而到《乾卦》的阳气极盛,又自《姤卦》的一阴气始生而至《坤卦》的阴气极盛,其环节就是物极必反

吕绍纲先生在《易经·复卦》解中说:阴可以剥阳,但不可能剥尽,剥到极处,阳便复生。阳剥极于上,则必复生于下。

《剥卦》,一阳在五阴之上,再进一步到《坤卦》,皆为阴爻,又进一步到《复卦》,一阳在五阴之下,就表示重新开始阳气之生。《夬卦》,一阴在五阳之上,再进一步到《乾卦》,皆为阳爻,又进一步到《姤卦》,一阴在五阳之下,就表示重新开始阴气之生。再说,阴气或阳气,都达到极点,必须其相对的气自下始生。这是一年四时阴阳变化及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是宇宙万物循环的规律。

这样的阴阳消息过程,在《内经》中是怎样被理解并体现呢?

关于《内经》的阴阳消长,本文有两个方面的线索,一个是养生,另外一个是治病。

A:养生方面,《内经》按照春夏秋冬的四时阴阳变化,提出了每个季节适当的养生道理。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具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这个养生道理就表示阴阳消息是大自然永久不变的规律。由于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大自然的规律来讲,也是不能例外的。所以人应该顺应一年四时变化而保养身体。

《内经》认为违背节气规律,会导致发病。逆之(春气)则伤肝,夏为变寒,奉长者少。

春天是大自然界生机发动时期,也是宇宙万物都复生的时期,这不是人造成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人不顺应其道理,人体不仅不能与春气相适应,而且肝气会受伤。因为按照五行相生规律来看,若春天的木气活动不正常,就受到秋天金气的过分克制。这就是不及所致的相乘。那么其结果呢?春天木气仍然不能正常地生夏天的火气,因而夏天的火气也不能正常活动,会过度地受到冬天水气的克制。这就是夏为变寒。由于生我因素的势力不够,所以供给生我的力量也不够,因而导致衰弱,这就是奉长者少。其他夏、秋、冬天的逆气,也有同样的道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就是从养生道理的角度来说明,以阴阳消长为主的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对于人体的影响。

B:治病方面,《内经》认为人体的病理变化是由于机体本身阴阳的消长而引起。

阴阳是不断运动着的,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这种运动变化,即消长变化的关系叫阴阳的对立消长。超过其对立消长的范围就叫偏胜偏衰。在正常情况下,不可发生的局面。因为消长过程当中,消的一方及时得到补充而与长的一方拉平,长的一方与此同时而消亡,暂时弱于对方,但迅速地增长又与长的一方平衡。这就叫消长平衡。失调人体阴阳消长的平衡,即发生阴阳的偏胜或偏衰,就是《内经》所认识的疾病状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是偏胜。王冰曰:胜则不病,不胜则病。所以阴偏胜则生阳病,阳偏胜则生阴病。

由于随着四时阴阳变化在自然界形成了不同的势力,人体阴阳也时时刻刻处于势力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在阴阳消长过程当中会形成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阳胜阴虚、阴胜阳虚、阳虚阴胜、阴虚阳胜的局面,这种状态叫消长失衡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由此可知,《内经》的治病观就是恢复消长失衡。即,将脱离到正常范围之外的阴阳二气,引入到正常范围之内。

《内经》阴阳消长理论,不仅使用于辨别病理变化,而且被采用于治疗原则。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病在阳治其相对的阴,病在阴治其相对的阳,病在左治其相对的右,病在右治其相对的左,这就是《内经》采取的以他治我的方法。《内经》很重视先别阴阳,病在阴的时候,从其对立面的阳中找到治病的线索,病在阳的时候,从其对立面的阴中找到治病的线索。因而《内经》说: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从上述来看,《周易》《内经》所认识的阴阳消息,主要表现为以大自然阴阳二气的变化概括了四时阴阳变化、人体养生的道理和病理变化。

那么,阴阳消长变化从哪里引起来的呢?

如果,阴只是个阴,阳只是个阳,是绝不会产生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辩证法。因为以阴只是个阴、阳只是个阳,阴阳不会成为统一的关系,就是说阴阳只能走着自己的路线而已。即阴病就是阴病,阳病就是阳病而已,绝不会产生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种的看法。

但从一阴一阳之谓道,能看得出阴阳转化的道理。阴阳的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的道理。这种阴转为阳,阳转为阴的运动形式,是阴阳关系当中产生阴阳消长的关键因素。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中渐变的过程,当消长到极的时候则发生质的变化。因而《内经》提到: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转化的前提条件就是,万物发展到其极点,就去其对立面发展,这就是物极必反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未济终焉。

韩康伯曰:行过乎恭,礼过乎俭,可以矫世励俗,有所济也;有为而能济者,以己穷物。物穷则乖,功极则乱,其可济乎?故受之以未济。

从天地所产生的万物一直发展到穷尽的程度,但由于物穷则乖,功极则乱,因此《周易》物不可穷《未济卦》位于六十四卦的最后一个卦。然后呢?重新开始新阶段的循环。干宝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天地之先,圣人弗之论也。故其所法象,必自天地而还。

万物到的时候,向其对立面转化(这是消的过程),反之其对方逐渐成长起来(这是长的过程)。即某一方退一步,其对方进一步,这就是正常的阴阳消长过程。不过,转化的过程并不简单,而是很复杂的。寒证转化为热证,部分寒证已转化为热证,部分寒证未转化,形成寒热错杂的疾病。虚实也是这样,实证转化为虚证,或虚证转化为实证过程中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证。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消长和转化,即阴阳的变化是复杂无尽的。但是其规律只归于一个道理。那就是其要一。虽然阴阳的变化规律很复杂,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只不过阴阳的对立统一观而已。姚止庵曰:合而不离,则阴阳之气闭,离而不合,则阴阳之理乖。有离有合,千变万化,其至道之宗乎。”“离合就是指阴阳对立统一,从而,阴阳的消长和转化,都表示达到对立统一的过程。虽然过度的消长会导致疾病,但是在《内经》治疗疾病时,以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为治病方针,不仅能实现人体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以此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3阴阳互根

表示相关双方彼此对待的关系互根就是某种相关双方的处于相对的情况。阴阳互根便是指阴阳二气处于相对的关系。成为相对的关系即某一方的存在是以其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即阴气的存在是以阳气的存在为前提,阳气的存在是以阴气的存在为前提。

阴阳二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峙存在,没有阴气就失去阳气的意义,失去了阳气,阴气就不可能存在,阴阳就这样相互依存而成立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周易》认为,天地是自然界最大、最明显的阴阳对立物,若缺少一方就不能产生万物。同样,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等,都为社会结构上不可缺少的一对一的双方。这样的认识,在中国古代社会,对当时人们传统思维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内经》也不例外。有关阴阳的论述如下:

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指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胆足少阳之脉;肝足厥阴之脉。

此外,还有很多方面阐述了有关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阴阳论。

虽然在《内经》中有关阴阳论的内容很多,但是基本概念都是概括一对一对相关的双方关系。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有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阳物的天,有寒暑燥湿风火的两种阴阳属性;在阴物的地,也有木火土金水火的两种阴阳属性,生长化藏是与它们相应的结果。天的阴阳以阳生阴长为主,地的阴阳以阳杀阴藏为主。天具有阴阳两种属性,地也具有阴阳两种属性,从而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天地阴阳的动静、互相交错,所以变化就产生了。

按照这个道理《内经》将脏腑又分为脏腑中的阴阳。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从上述所知,阴阳互根说明了相对的两种属性或对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并表示万物由相对的对立物之间互相依存而成。人体的物质(阴)和功能(阳)也是有同样的规律。功能的产生必须依赖阴,阴是阳的物质基础,离了阴,阳就不会产生……失去了功能,物质的生化就停止了。

气(属于阳)与血(属于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相对的双方,自然界的物质(属于阴)与功能(属于阳)也是不可缺少的双方。没有物质,不会发挥功能,没有发挥功能,就不会成为物质的生化。不会发挥功能、不会成为物质的生化,就是指灭亡。

4形而上形而下的阴阳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李道平曰:天地之方圆,动植之形躯枝干,为体为器,皆形而下者也。天地之资始资生,动植之灵识生性,皆形而上者也。形而上者,无形者也,故谓之道。形而下者,有形者也,故谓之器。

无形者是虚体,就是有形者是实体,就是天地、男女、动植物等等。本身是看不到的,只能感觉到。从阴阳二气所产生出来的天地、男女、人的脏腑,都是能看到的实体。阴阳的实体能够转为其对立面吗?实体的转化,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虚体则能够转化为其对立面。《周易》与《内经》已经充分地认识这一点。

从六十四卦的产生看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是象数未形之全体,两仪是一为阳而一为阴,阳数一而阴数二。就是指“——”“- -”符号为代表的阴阳。在各个阴阳符号之上,又画一阴一阳,便成为四象: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在各个四象上,再画一阴一阳,以此产生出八卦,这就是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意思。

朱鉴曰:至于八卦之上,又各生一阴一阳,则为四画者,十有六经。虽无文而康节所谓八分为十六者此也……五画之上,又各生一阴一阳,则为六画之卦六十有四而八卦相重。这段话,虽然有附会的意味,但是对六十四卦产生的解释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从两仪到六十四卦的产生,皆有阴阳相叠起而生,即六十四卦本身基于阴阳的变化而生的。

另外一个认识,是老阴、老阳之数。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从筮法上来看,经过三次的四营后,剩下的草根数只能是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这四类。从此得到六(老阴)、七(少阳)、八(少阴)、九(老阳)之数。

《易经》的六十四卦的每个爻,都采用九和六而不采用七和八。因为少阳和少阴是不变的,而老阴和老阳是变的。阳是主进,进到九,就达于极点,就要开始转变为阴。阴是主退,退到六也达于极点,就要开始转变为阳。

得卦的过程当中,也会得少阴、少阳之数,而若得老阴或老阳之数,两者之间就要转变,即阴爻变为阳爻,阳爻变为阴爻,从而又得另一个卦。原来的卦叫本卦,变成的卦叫之卦在占得结果以后,看《易经》主要的是要看变的那一爻或几爻的爻辞,所以《易经》里面凡阳爻都称为九,凡阴爻都称为六。

筮法的关键在于,从变爻中判断未来的吉和凶。《易经》的六十四卦,虽然每一个卦都有固定的象,但是随着阴、阳爻的变化而出现卦的变化。从而《易经》指出,宇宙的产生、发展、变化都同时存在着形而上形而下的因素。是以形而下存在,自身不可变化,不过变易本身具有形而上的因素,所以每个卦都可以看作形而上形而下共存的存在。因而,《周易》的六十四卦可以成为代表宇宙万物的符号。

《内经》也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医学理论。人体本身是一个固定的形而下的框架,人的生长化收藏,就像大自然随着四时阴阳的变化而变化。人是在形而下的人体框架里,形而上的阴阳二气的不断的运动当中活下去的。因而,人的生命过程也同时存在着形而上形而下的因素。

总之,若形而上形而下之间有离决,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同样,如果阴阳本身分离而只独立的存在,也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古人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不生不长就意味着死亡,这句话就是《内经》所认识的阴阳离决现象。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二气的反目,各自行事,是意味着生命现象的停止,因为阴阳二气应该在相互推动下维持不断的运动,所以阴阳离决死亡

这样,人的生命应该在阴阳二气的协调下不断相互推动运动当中才能维持。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在人类社会巨大的框架里,人与人之间没有协调而只有斗争,其社会会导致灭亡。自然界也是一样,只存在着物质,而没有,自然界会枯死。因而,构成宇宙万物的所有客体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而且阴阳二气的运动只有在密切的关系下,才能够存在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机制。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维持生命现象。

在此,我们该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阴阳二气真正的关系是以斗争为主,还是以协调为主?

关于阴阳二气的关系,很多学者都说对立斗争,相互统一的关系。具有相反属性的阴阳二气的斗争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过这是为斗争而斗争?还是为协调而斗争?

双方的斗争,到对方承认输,才能结束。如果人的生命现象或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是以斗争为关系达到统一,由于在斗争的末端双方当中只能某一方生存,根本很难维持生命现象,因此,阴阳二气的真正的关系是在于协调。人的生命过程当中,发生疾病意味人体的阴阳平衡破坏了,阴阳平衡关系被破坏时,可以成为斗争关系,不过这个斗争并不是为了取代对方,而是为了恢复阴阳平衡而进行斗争。

没有阴,阳就不能;没有阳,阴就不能。因而,为了维持生命、发展万物,阴阳永远相互推动、互相牵手,这是协调而不是斗争斗争只不过是在宇宙万物发展、变化当中的一个运动形式,协调才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当中,阴阳二气追求的真正的目的和面貌。

(一)《周易》与《内经》的循环调和

1.循环观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大多数的事物和现象都在循环的过程当中发展和变化:一年四时阴阳的循环,人一代一代活下去,一天昼夜的循环等等。所有的循环运动,都有一个周期性,这就是始而终,终而始的道理。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则屈也,来则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就是说,万物的产生是阴阳的往复循环中才得以实现

循环运动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相对的两种属性之间相互推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矛盾的对立面,总有向其对立面发展下去的转化性。比如,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下降;下降来的冷气变成热气再上升,上升去的热气变成冷气再下降。如果这两种属性的冷气和热气没有向其对立面的转化性,热气总是留在上面,冷气点是留在下面,成为永恒的平行线,就不可成为空气的循环运动。

循环的目的在于维持平衡。循环的环节是很简单的,即有来则有往,有往则有来,如果有往而无来,或者有来而无往,很容易出现某一方的偏重,这就是异常现象。这个异常现象会导致自然界秩序的破坏。不过自然界不容纳秩序的破坏,因而宇宙万物仍然以循环维持自身的发展、变化。

1)《周易》的循环

《周易》的循环观念以六十四卦的各个爻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其一,《易经》的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由构成的。六和九为,老则极,极则相反。《易经》以六和九表现六十四卦的所有的爻,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相对立面,由于《易经》本身已具有物极必反的思想,所以说《易经》已经肯定宇宙万物的循环。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从十二消息卦的排列看来,《复卦》的前一卦是《坤卦》《坤卦》就是纯阴卦,《坤卦》的每个爻当一天。《复卦》的初爻是阳爻,另外五个爻都是阴爻,因而,过《坤卦》纯阴的六天后,到第七天,遇到《复卦》的初爻时才产生阳爻,所以说七日来复

朱喜曰:“‘反复其道,往而来复,来而复往之意,七日者所占来复之期也。

《复卦》说明阳气产生的道理。那么阴气产生的道理呢?与《复卦》同样,纯阳的《乾卦》之后的《姤卦》,是阴气才产生的卦。

女壮《姤卦》的卦辞。《姤卦》是以巽下乾上构成的卦。李道平疏:坤消乾自《姤》始,故云消卦也。复、姤之初,阴阳互伏,故姤与复旁通。内卦巽,巽一索得女为长女,壮,伤也。故云:女壮,伤也。阴伤阳,即柔消刚也。经过《乾卦》的六爻,即六天后,到《姤卦》的初爻,即第七天,再始生阴气。

通过《复卦》《姤卦》两卦的卦辞分析,宇宙万物的循环必须要有周期性,但这个周期性,各个事物都有不同的长短。《周易》告诉我们,任何事物达到极点必转为其对立面,就是阴到极点必须转化为阳,阳到极点必须转化为阴。由此可见,《易经》中的阴爻和阳爻都处于永恒的往复循环之中。

其二,六十四卦的排列形式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一个是。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卦》疏中说: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等之类是也。变者,反覆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就是翻转。卦象以自身正中为圆心,施转一百八十度后,则生成另一卦。”“就是某一卦的六个爻,皆变成为相对的爻,即阴爻变成为阳爻,阳爻变成为阴爻。

这样在六十四卦中,除了以变而成的四对八个卦(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卦)之外,五十六个卦都成为以覆而成的对偶关系。这个就表示六十四卦本身具有循环的环节。

其三,六十四卦本身是一个大的循环系统。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的每一个爻,皆可以由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因此能成为另一个卦。所以六十四卦之间,都是以变沟通的。

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虞翻曰:阳变阖阴,阴变辟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就是说事物的发展达到极点会发生质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动力,是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在此当中,达到某种极点,只好向其对立面发展。

由于事物发展不可穷,所以《易传》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李道平疏:阴穷则变为阳,阳穷则变为阴。剥极必复,复极必剥。皆天道自然之运也。……‘化而裁之存乎变,故穷则变。’‘推而行之存乎通,故变则通。《蛊卦·彖传》曰:终则有始,天行也。与天终始则可久,故通则久。”“化而裁之表示阴阳消长。阴阳中长的一方变为消,消的一方变为长。即阴阳中某一方长到极点,就会受到另一方的裁节而被对方代替,属于事物渐变阶段属于事物极而反的质变阶段

具有生命的万物,在其发展、变化当中都必定遇到穷的局面,不过每次出现穷局面的时候,由于穷则可以变而通,所以生命可以维持长久。不过任何事物都受到时间的限制,每一个客体的生命都不可无穷,到某个时候,必定死亡,死亡并不是意味结束,而是再开始新的生命过程。比如,人死亡的时候,我们说去世,这里的就是回去的意思,一个生命的回去才有另一个生命的回来。从整个人类社会角度来看,某个人的死亡,是一个小小的循环过程,虽然一个人的死亡意味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可是人类社会仍然生下新的生命,由此人类社会能够维持而发展下去。

《易经》的六十四卦看来,结束某一个卦的循环,即从初爻到上爻的变化,就接着开始另一个卦的新的循环过程。这样从《乾卦》《未济卦》的循环结束以后,自《乾卦》又开始新的循环过程。

每一个卦的循环,表现小系统的循环过程,而整个六十四卦表示一个大系统的循环。因而,《易经》的六十四卦中,不仅任何两卦之间都有变而通的关系,而且所有的关系都是在《易经》六十四卦的大循环系统里成为的循环关系。

从上述所知,《周易》的循环是以时间和空间为核心的。李鼎祚曰:易轨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以坎、震、离、兑四方正卦,卦别六爻,爻生一气,其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爻主一日,当周天之数。

所谓一气,指一个节气。即《坎卦》《震卦》《离卦》《兑卦》的二十四个爻,配属于一年二十四节气。所谓一日,指除了四方正卦以外的六十卦的三百六十个爻,每一个爻配属于一年的每一天,《易经》以此表示阴阳二气的循环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循环,而且六十四卦本身已具有空间的框架,因此,四时阴阳的循环离不开大自然的空间。

没有时间的存在,空间也不能具备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因为空间提供了阴阳二气消长和转化的一个,时间表示其变化的持续性,所以在循环运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是必备的条件。

那么,什么是《周易》循环观指出的关键呢?是平衡。阴阳二气是在不断的运动当中自然地消长和转化,连一秒钟都不可处于停止状态,若停止阴阳的运动,宇宙万物就会停止其自身的成长,成长的中止,乃意味着万物的死亡。

《周易》提出变动不居,以表示阴阳二气的变化不可定为一个不变的标准,表示气的标准是适应变化而定,因而说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

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目的在于维持平衡,其平衡不是静态平衡,而是动态平衡,这个动态平衡就是作为宇宙万物可以维持其生命力的关键。

2)《内经》的循环

《内经》的循环观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十二脏腑的协调,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就是说,在十二脏腑的作用当中,最重要的是协调,像君主贤明与老百姓相安一样,按照这个道理来养生,终身不会导致严重的疾病,按照这个道理来治国,国家会昌盛。否则身体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国家也会陷入灭亡的危险。

因此《内经》很重视十二脏腑之间的协调功能,《内经》的循环观与十二脏腑之间的协调功能有很密切的关系。

《内经》最典型的循环模式是十二经络的循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取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为直行的主干,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内经》以经络学为主,说明人体的生命维持现象。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脉在内部各属于五脏六腑,在外部联络皮、肉、筋、骨,从而使脏腑器官与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经》认为,十二经络的循环及于人体所有部位,并认为人体的某一个局部绝不能以个体为存在,而任何局部都连接到有机的整体中,从而运行气血、营阴阳,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才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就是说,经络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病方面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十二经络在人体中怎样表现出来呢?首先,要了解对经络的阴阳和其与脏腑配属的关系。脉有阴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着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内经》表示经脉也有阴阳的区别。这个经脉的阴阳,按照三阴三阳的规律来配属于人体的脏腑:一阳即少阳,指三焦和胆二经;二阳即阳明,指胃和大肠二经;三阳即太阳,指小肠和膀胱二经;一阴即厥阴,指肝与心包二经;二阴即少阴,指心和肾二经;三阴即太阴,指肺与脾二经。

《内经》把三阴三阳又分于足、手: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这个手、足三阴三阳,各分配于十二脏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这样与人体脏腑相关的十二经脉,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经配一阳经,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表里。

十二经脉的循环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到足厥阴肝经为止,再从手太阴肺经重新开始循环运动,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以气血不断地周流人体。随着十二经脉的循环运动,人体不断的得到营养物质并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因而,人的生命可以维持而活下去。

《内经》所认识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循环环节是五行归类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东方生风,风生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南方生热,热生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中央生湿,湿生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官,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西方生燥,燥生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北方生寒,寒生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按照上述的表示,季节为春,气为风,方向为东,化为生,形体为筋,脏为肝,色为苍(青),音为角,声为呼,变动为握,窍为目,味为酸,志为怒。

其他火、土、金、水的表示,由此可推。

五行理论是《内经》认识整个自然界的一种系统理论模型,《内经》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运动的循环周期必然相应的分为五个阶段,每一事物内部都必然具有与五行运动相适应的五行结构

虽然每一行的归类是一个局部的结构,但是从整个宇宙万物的循环角度来看,五行归类与十二脏腑相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体结构模式。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天地阴阳二气所产生的人体,与五行结合以表示其结构模式,是很自然的思考方法。

还有一个人体循环的重要内容,就是奇经八脉理论,奇经八脉是由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八个脉构成。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同时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其主要特点在四个方面:其一,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其二,没有表里配偶关系;其三,与气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包)有密切的关系,故称奇经的经脉;其四,其中只有任脉和督脉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腧穴,其他六条经脉均无独立的腧穴,其腧穴均奇附在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

任脉的腧穴在人体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督脉在人体腰、背、头部正中,总督六阳经;其他六条经脉与十二经脉均分布于人体的左右,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循环系统。

那么,左右的循环是怎样的呢?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内经》认为左右是阴阳循环的道路。杨上善曰:阴气右行,阳气左行。

从人体的结构看来,左边属于阳,右边属于阴。人体的左右均有十二经脉的循环,并从整个循环系统来看,左边是阳气上升的道路,右边是阴气下降的道路。从而《内经》的循环观,与《周易》一样,在空间的框架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循环,《内经》所认识的人体循环的最高境界是四时阴阳的变化。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四时阴阳就是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循环,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

2. “调和

《说文解字》记载:调,和也;和,相应也调和就是互相适应的过程。换言之,如果相对的物质或者气之间没有相互适应的过程,就不可成为调和,因而,相对的物质或者气之间应该有相互适应的过程,是作为调和的前提。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是说,有和谐才能产生万物、阴阳调和,万物可以丰富发展而归于和谐,即一切万物的产生需要各个方面的互相作用,若没有互相作用,则自然界或自然界中的某一种事物就不能产生正常的变化或出现应有的效果。

对此,《周易》以感应为标,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李道平疏:感,阴阳相感也。即柔、刚二气交相感应而相和谐,天地阴阳二气交相感应,天下才能得到和平。

《易传》的作者认为阴阳感应,是以阴阳调和为万物发展的道理,并认识到阴阳感应是人类社会和平的环节。因而,万物发展和人类社会安定的关键为调和

庄子和荀子也曾经提出了调和为万物化生的条件: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这两句话强调阴阳调和为万物产生的条件。《内经》所认识的调和观如何?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内经》认为维持生命的环节是阴阳的调和,因而调整阴阳,是指协调,恢复被内外因素破坏了的阴阳协调状态。阴阳之不调和,即阴阳分离而没有互相作用,则是精气随之而竭尽,导致人的死亡。

《内经》还提出疾病也是以调和为治:

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

这个表里异治的方法,也是用阴阳调和来治病的一种方法。另外《内经》治病的方针,是以他平他:病在阴,取阳治阴,病在阳,取阴治阳。这样,《内经》以阴阳、上下、表里、左右为基础建立了其治疗的大原则。

那么,成为调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的呢?本论文认为是;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李道平疏:说卦:天地定位,虞翻注:乾坤,五贵二贱,故定位。因五与二应,故推广其义而言相应之理也。又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虞彼注云:《说卦传》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阳变成震坎艮,阴变成巽离兑,故立卦。震为雷,巽为风。雷风相薄,故同声相应,谓震纳庚,巽纳辛,庚辛相得而合金,故相应也。虞注:艮为山,兑为池。山池通气,故同气相求。谓艮纳丙,兑纳丁。丙丁相得而合火,故相求也。

八卦当中,震与艮是阳卦,巽与兑是阴卦。是以阳卦的震与阴卦的巽相结合为定的。是以阳卦的艮与阴卦的兑相结合为定的。由此可见,某一个事物或者某一个现象,其本身已经具有阴阳二气的对立面,宇宙万物只有通过调和过程才能产生、发展、变化。这是因为个体本身已存在矛盾的对立面,为了解决自己具有的矛盾,必须要有相对的另一个个体,这两个客体要维持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排斥其对立面,才能维持生命现象。如果,万物之间没有循环运动、调和的过程,那两个对立面之间只会排斥对方,而不能维持其生命。

从上述看来,为了维持自然界的生命现象,阴阳的相互作用是关键。在阴阳相互作用的指导下,宇宙万物追求平衡,这个平衡是绝不能停止的,永远保持着动态平衡。一年四时阴阳的变化当中,春分和秋分为昼夜时间同一长短。春分到夏至,白天的时间愈来愈长,夏至到秋分,白天的时间愈来愈短。秋分到冬至,夜间的时间愈来愈长,冬至到春分,夜间的时间愈来愈短。

一年当中的阴阳循环运动不断反复阴阳消长,从整个一年的阴阳变化来看,阴阳占有的时间是同一的。所以,本文认为,阴阳对立面的对立当中,主要的关键不是它们的矛盾,而是它们的调和。

宇宙万物和人事,都会发生偏胜和偏衰的局面,但通过阴阳的循环与调和,可以恢复正常状态。因而,《周易》强调按照阴阳的循环与调和来做人事,《内经》则强调按照四时阴阳的变化来做养生,进而阐明循环和调和的道理。

(三)《周易》和《内经》的整体

关于整体,在《周易》中有两种看法:一个是以空间为主,另一个是以时间为主。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对此,李镜池先生说:注意其背部而不保护全身,即只知局部而不顾整体,是没有用的。如果人只注意到其背部而不照顾其全身,是好像一座大园宅没有人居一样,等于废物。走进园宅不见主人,是比喻只顾局部不获整体,包含着重视整体,将整体视为事物之本质和主旨的思想。

《艮卦》指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主旨在于整体,如果只考虑局部,就是盲人摸大象后谈大象的样子一样。

《艮卦》所表现出的整体是以空间为主的,不过至于《易传》,其整体思想进一步成为以时间为主的整体思想,而且《易传》阐述了从时间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的宇宙观,这决定了《易传》将人类的历史和万物的生化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

《周易》六十四卦中,最明显指出整体概念的是《泰卦》《否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

的意思是通,的意思是不通,即塞。为阴,为阳,阳气下降,阴气上升,阴阳交通,是小往大来。这表示在自然界万物是能互相沟通的,在人类社会君臣之志同则能够得到天下太平。

不过《否卦》大往小来,李道平疏:阳往而消,是大往也。阴来而息,是小来也;乾不降,坤不升,故天地不交天地阴阳二气不交,万物不能通气,君臣反目,会导致国家混乱。

那么,《易经》为什么把完全相反的两卦排列在前后呢?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泰卦》《否卦》表现为物不可无穷物极必反思想。

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有阴阳两种属性,天地之间的事物可以根据阴阳属性的不同而区分为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这句话提供给我们一条关于整体的线索。既然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不同属性构成,那么成为整体的环节也是该由不同属性的结合而成。

大多数的古代哲学家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因是阴和阳,万物的发展和变化,都由阴阳二气的运动所起而生的,即阴阳的消长、循环、调和,都是由阴阳相对的对立面的互相作用所产生的运动形式。每个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由此发生的,然后一个一个事物都被联系起来能够成为一个大系统的整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见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句话表现为一个无限演生的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万物的产生,《老子》的说法和《易传》的说法有同样的道理。

这两部古籍着重时间的推移,从太极到大业,从道到万物,都不是一瞬间生而成的,它们承认无论时间是长还是短,万物的产生都由时间的推移所演变而来的。所以古代哲学家把宇宙万物的存在看作一个无限演生的过程,而不是万物的并列存在。

自然界是完整的一个整体,其里面存在的所有事物,都可以作为自己的整体。从整个自然界角度看来,每个事物是一个局部,可是其局部也是可以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小小的局部由太极衍生出来,一个大的整体,是从每个完整的局部之间联系起而产生并扩大起来。

最大的一个整体是宇宙空间。从《周易》来看,在宇宙空间里存在的万物,都是在太极所分出来的阴阳二气的运动下生成的。由阴阳二气产生的万物,在宇宙空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变化,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复杂的关系,有的时候在万物之间维持的关系,有的时候在万物之间维持的关系,从而宇宙万物是以相对运动的维持其复杂的关系。

《周易》告诉我们,万物在有限的空间里不可没完没了地向外发展。虽然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时间是无限的。《周易》为了概括在有限的空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反复生灭的万物发展规律,而提出有机体的整体论。

万物并不并列存在,若万物并列存在,空间应该要无限。不过古代哲学家认识到宇宙空间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并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提倡物极必反的思想。因此,有限的空间里可成为终而复始的无限的循环,并且可以成立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机整体的最典型的标准是人体,人体的所有器官连接而成为一个循环系统。

古代医家认为人体是所有的部位连接而成为一个循环系统的有机整体。比如,在肝生病,古代医家先辨别发病的原因,然后按照病因进行治疗,如果不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不可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内经》重视整体,强调治病必求于本。这个观点是与《易传》《老子》一脉相承的。

万物是从太极或者演化出来,即《易传》《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太极或者《内经》也认为病有某种发病的根源,所以治病从找到其根源开始,并以治疗其根源而结束。如果《内经》着重局部,就不会提倡以整体为重的医学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这段话,表示人体生理、病理与四时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说人的一生不断地受到自然界四时变化的影响。

《内经》认为,人体由于时时刻刻受到自然界影响,所以人体是从自然界运动变化所生而成的。

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成为万物之父母。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上述两段话的关键在于,从天的精气和地的形质所产生的万物,由于阴阳二气的循环运动,所以万物可以发展和变化,而且天地之间的万物当中,人是最尊贵的存在。人虽然生活于地,但其生命的本源在于天。这里很明显地指出人与天地的整体关系。人是天地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产物,因而说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是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关于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内经》提出随着不同地域而发生不同疾病的观点,并提出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病,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骄。

《内经》明确提出按照不同地理、自然环境容易发生的疾病种类,并提出应当采取的疗法,这是《内经》整体思维的很重要的环节。也可以说,不同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疗法的医疗实践是《内经》重视客体的人体表现,即人体发病时,不进行划一的治疗,而重视个人的特点进行治疗。

《内经》认为,虽然每个人都会发生同样的病情,不过其发病的根源不同。

《内经》认为疾病是由阴阳不调和而来的,可是出现的病状千差万别,所以《内经》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不过,数万种类的阴阳现象只有归于,其就是阴阳对立统一。那么客体与整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客体成为整体中的一个局部,局部可以作为自身的整体。因而《内经》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病人治病时按照整体观念来进行治疗。如果感冒,一律吃同样的药,是与《内经》的精神相违背的,因而先要承认整体的人体,才能进行以整体为基础的治疗。

那么《内经》怎样认识人体的整体呢?

《内经》认为人体是从天地阴阳交感而生的。所以人体不能离开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即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同一体。

因此《内经》很重视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这段话指出随着每个季节的特点,人该怎么做养生。它明确提出以四时阴阳的变化为主的养生道理。所以说《内经》的基本认识是人与自然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并认为为了维持人体健康,最重要的是与四时阴阳变化同步而行。

《内经》在治疗方面也很重视阴阳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

这段话表示,每个季节容易发病的脏腑,并指出以阴阳表里关系为治。比如,按照五行归类表,属于春天,的脏腑是肝和胆,分为阴阳,肝在足厥阴经为阴木,胆在足少阳经为阳木,其他由此可推。

《内经》还提出四难的病理状况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内经》认为这四种病危的症状中,脉逆四时是脉象与四时不相适应,是不可治之症。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一年阴阳消长变化表现为春、夏、长夏、秋、冬,人体阴阳消长变化表现为生、长、化、收、藏,这是四时和人体阴阳变化的正常的规律,从五行规律来看,是相生的过程,即春木生夏火,夏火生长夏土,长夏土生秋金,秋金生冬水。不过逆四时,则作为相克的过程:春天属于木,肝属于木,那么,春天应该得肝脉,可是春得肺脉,则是春天得秋天的脏腑的肺脉,成为金克木的关系,这是表示逆流四时阴阳消长的规律。春季、夏季是阳气的季节,脉象应该浮大,可是所见沉涩的脉象。反而秋季、冬季是阴气的季节,脉象应该沉涩,可是所见浮大的脉象。这就是人体逆四时所反映出来的脉象。这里说的,不是指正常状态下的,而是指异常状态下的。

在人体与自然是同一体的整体观中,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呢?是秩序,是四时阴阳的变化所呈现出时间的秩序,这是人们可以感到的。那么,宇宙自然空间的万物之间的秩序呢?这是人们事实上感不到的。

孔子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空间,在人体里,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五脏六腑、血管等,都按照其规律而循环,人体以此能够维持自身的循环秩序。这样看来,在宇宙空间,虽然人们看不到其循环秩序,但是其里面仍然存在着秩序,并且其循环秩序是无为而为的。

因此维持秩序《周易》《内经》所提倡的整体观的核心。万物是从阴阳二气的交感所产生的,其发展、变化也是从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下产生的。如果阴阳的运动是无秩序而成,宇宙万物容易陷入混乱的状态,所以《周易》《内经》提出以秩序为主的整体观,虽然秩序也是看不到的存在,但是像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一样,秩序的存在和其作用也是自然而然的。

结语

21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的问题,就是各个国家之间怎样不矛盾而维持。在人类历史当中,人类的无限欲望,使各民族或者国家之间不断地形成矛盾,这个矛盾常常成为发动战争的原因。人类的历史已足够证明,战争的结果,是导致了某一方的灭亡或者双方都因战争而走向共同灭亡的道路。

难道人类历史只有在斗争当中才能发展下去吗?《周易》早就认识到此问题,提出物不可无穷。从历史上来看,战争的后果,造成无可测量的灾难,但是无限的和平,即太平盛世亦造成新的矛盾。

其实一年四时阴阳、寒暑,则是明显的矛盾气候现象。由一年春夏秋冬的季节循环成为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循环。如果没有夏季,万物不可,没有冬季,大地不可休息。

那么,一年四时阴阳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秩序。本文在前边提到的所有的命题,都归结于秩序

宇宙万物之间的秩序,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同等关系。但是,这个同等关系是依照不断发生的从属关系而形成的,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表现。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关系,表示不断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表示从属关系。但是从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克关系来看,从属关系中的某一方能制约自己所不胜的一方。因而,五行的所有关系可以保持同等关系,在这样的同等关系下,宇宙万物能维持平衡。

那么,人事怎样维持平衡呢?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强调,所谓是无过无不及的状态。按照这段话,是天下各种道理的本源,换言之,天下各种道理的本源是无过无不及的状态。这个道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该遵循的。所以孔子说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本源是遇到任何情况都不可改变的。但是,由于在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下宇宙万物能发展和变化,所以的所有状态(包括精神、肉体状态)也都处于时时刻刻不断的变化之中。

《内经》也提出过度的危险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其实,维持中道的德行,是很难做到的,其原因是什么呢?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在孔子看来,其原因都由人自己造成的。就是说,由于人自身处于”“不及的状态,所以很难实行中道的德行。

那么,怎么做可以实行中道的德行呢?这个就是,既然很难做到无过无不及的德行,孔子提出应该做

这个,可能就是现代人需要的一种纲纪,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说,表现出来喜怒哀乐都该符合节度。从远古时代到现在,人类社会仍然会存续的主要理由就是人类自身保留节度,如果人类连节度都抛弃,人类社会很可能就像秦朝一样早就自灭了。

那么,人体怎能维持中和呢?

清代的张琦在《素问·阴阳离合论》注中说:

盖阳生于地,阴降于天,阳之所以降者,以阳中含阴,阴静则降也;阴之所以升者,以阴中含阳,阳动则升也。他又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中说:有阳必升,有阴必降,而阴阳升降在乎中气。脾气左升,则肝肾随之上交;胃气右降,则心肺随之下济。清气在下,脾陷而不升也,故木郁而飧泄,浊气在上,胃逆而不降也,故肺壅而为䐜胀。他又在《素问·玉机真脏论》注中说:中枢旋转,水木因之左升,火金因之右降,故曰:孤脏以灌四旁,中土失营,则四维皆病。

按张琦的说法,人体的五脏六腑当中,脾胃为人体阴阳二气升降之中枢。肝肾之能升,心肺之能降,全赖脾胃中枢之运转。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杨善上注:阴气右行,阳气左行

张琦的中枢旋转理论的关键在于阴阳升降之枢在乎中气

这样看来,人体维持中和的关键是脏腑,即脾和胃,脾、胃就是作为人体达到无过无不及境界的环节。

那么,整个人类社会,是否有中和的环节?《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损一人一人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中和的环节。笔者不否定万物是由阴阳二气所产生出来的,但是从张琦的中气论来看,在人类社会为了达到无过无不及的状态,存在对立双方之外的另一个势力也是必要的。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如果这个世界只有对立势力存在,双方之间的斗争没完没了。

斗争的结果,只有某一方的灭亡,而没有和谐的统一,因而,必须要有另一个势力的存在,这个就是损一人一人者。这另一个势力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防止某一方的过度,也防止某一方的过不及。如果,这另一个势力失去自己的力量或者抛弃自己的任务,就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混乱,即与张琦所说的中土失营,四维皆病结果相同。

张琦虽然以中土为中气的标准,不过由于人类社会的集团(包括国家)之间利益关系,人类社会中和的环节是不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

因为一人行,则得其友得友就意味某一个人失去了。那么,失去了的某一个人,到某个时候肯定再得友

韩国具翰书先生提出了可变的中立论,他的理论是《中庸》中和观和张琦的中气论结合而成。他在《生命医学》中说:在宇宙万物的变化上只有对立和斗争而没有,包括宇宙的变化以及包罗万象多只能一刻也不能存在而被消灭。同样,如果人间的人体也是没有中立脏腑(就是像张琦所说的中气的中土,即脾、胃),只有五脏六腑之间进行对立斗争,气血被破坏而且不能维持生命。……个人、社会、国家之间也是处于互相对立的关系时,一定要的存在,所以人体脏腑之间也是必须有的存在。这个就是中立脏腑’……有的人在左右存在着同一的中立脏腑,也有的人在左右存在着不同的中立脏腑

张琦和具翰书先生的说法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差别,即中气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张琦说的中气是固定的,而具翰书先生说的中立是随着个人的体质而可变的。人体的中气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这个问题今后还要更深入地研究。

本文认为,尤其是本论文所提到的所有的命题,表示《周易》《内经》不仅仍然维持其生命力,而且仍然保留着研究的价值。

其理由是,一、《周易》是现代东方人精神文明的根柢;二、《内经》是东方人传统医学的根柢。

现在全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自然污染,西方人从产业革命成功以后,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和人类生活方便,开发自然,又为了克服自然而进行着与自然的斗争,由此造成的问题繁多。

那么,现代人该怎么做呢?

《周易》《内经》都提出了与自然和谐,自然本身不是克服的对象,而是和谐的对象,人类要与自然和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原件地址:《周易》与《黄帝内经》思维认识初探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上一篇:新了!修了!改了!广交更靓了!

下一篇:醍醐灌顶!没想到《黄帝内经》与《周易》思想如此相通
收藏
相关资源
曝气生物滤池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曝气生物滤池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介绍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介绍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技巧指导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技巧指导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培训课件.pptx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培训课件.pptx
暑假计划作文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计划作文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曝光曲线的制作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曝光曲线的制作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ppt
暑假生活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生活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旅游猫儿山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暑假旅游猫儿山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热门资讯
文库网移动端应用上线V1.0.0
中储粮集团2022届招聘计划!
工商银行2019年度审计费2.1亿,中国银行2.29亿,均续聘!还有交通银行、中国人保等
2018年4月13日—21日“三月三”深圳西乡北帝庙会
世界各国行政示意图(南美洲篇)
谈谈什么是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科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杯茶,一本书,一知己
三水西南筷子街:一座城的回忆角落
评测报名 | 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CCKS 2020)技术评测任务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媒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