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缘看世界——中央之国的形成.doc

上传人:李静文 文档编号:10475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593 大小:12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缘看世界——中央之国的形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3页
地缘看世界——中央之国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3页
地缘看世界——中央之国的形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3页
地缘看世界——中央之国的形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3页
地缘看世界——中央之国的形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央之国的形成之所以这么久才开始中国部分,主要是在思考从哪里开始。如果按照我一开始划分的地缘结构图,可以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逐块分析。不过每一个单元固然有它的特点,但如果不能和周边的地理单元联系起来的话,我们并不能看清它在中国版图中的地位如何。以历史为脉络进行分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套用一句西方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放在中国身上也是一样。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的版图,是经历过 5000 年的历史磨合,其间的地缘轨迹异常清晰。我们只需按照历史的脉络,随着中华民族扩张的路线解读下去就行了。当然,尽管每一个王朝的循环看似都有些类似,但其实都有各自的地缘重点。如果把握住这一点,才是中国部分的关键。

2、既然准备按照历史的脉络来写,那么从什么时代开始亦是一个问题。如果要追要溯源的话,也许要从史前人类走出非洲开始了。这样的工程实在不是我能承受的,事实上现在也没有定论。如果从这一块开始的话,大家又会陷入到 DNA 的争论中去。如果仅从有明确记载的历史时期开始,那么西周的共和元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元前 841 年) 。从那时起,中国的历史就有了明确的纪年。不过对于华夏民族的最初起源,始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要从炎黄时代谈起。这一部分一直到商代,之前都被西方认为是神话时代。当然甲古文的发现让这部分历史变得有了可信度,因此中国古代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也可以部分采信了。我们还是把我所做的“中

3、国地缘结构图”先贴上来,从全景的角度先审视一下中国的地缘结构。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的地缘结构(50007000 年前) 我曾经将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直至海洋的中国疆土称之为“古中国核心区” ,换而言之也就是汉人主要居住开发的区域。而其余的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盆地区、青藏高原都被列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当然这种分类方法都只是相对的,这些所谓的边缘地区,现在都已经明白无误的成为中国主权完整的一部分了。之所以要这样划分是想让大家清楚,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就是这几块边缘地区与核心区的反复博弈过程。而今天之中国能够拥有这这些地区,是有无数先人流血牺牲而造就的。当然正如在历史上,这些所谓的“边缘地区”需要

4、时间成为中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样。所谓的“核心区”也不是一天造就的。在这张地缘结构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照各自的地缘特点,古中国的核心区可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大致被划为 6 个区域。即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区、四川盆地区、长江中下流平原丘陵区、云贵高原区(包括横断山脉) 、东南沿海丘陵区。这 6 个地理单元成为华夏核心区的顺序大致是由北向南的,起点就是在黄土高原。不过今天的主角却不仅仅是黄土高原,最起码在它的东方,山东丘陵乃至辽河平原应当与之获得同样的地位。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有一个名词或者说是“族群”的影子是挥之不去的,特别是对于西周以前的历史来说,那就是“东夷” 。在周人所建立的华夷

5、五方格局中,位于华夏族四个方位的边缘族群看似都属于受歧视的民族。但从字的原始结构来看,东“夷”和西“戎”明显属于中性,并带有武力色彩。前者的意思为持弓之人,后者则直接代指兵器。而对于南、北两个方向的边缘族群,周人明显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南蛮、北狄分别被贴上了“虫”族和“兽”族的属性。对于周人高看西方的边缘民族,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于传统史观来看,也承认从黄土高原上走出的华夏民族,与这些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民族有者血缘上的联系。不过没有为东面的“夷”族贴上一个更为恶劣的标签,却让后世很多以华夏正统自居的人所看不懂。当然,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看得懂字义本身所带有的属性。不过对于后世很多人来说,这些都已经不

6、重要了。无论是“西戎”还是“东夷”都已经彻底的沦为贬义词了。尽管在每一个历史时期,这四个方位的族群结构并不相同(特别是所谓“东夷” ) 。在周人还没有占据中原,并形成华夷五方格局之前,最初的“中国” (如果我们能将之称为“中国”的话)是由两大族群组成的。分别是居于西方黄土高坡的“原始西羌”族群,和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始东夷”族群。之所以用这两个名词来概括这两大族群,是为了与“专家”们的文字游戏划清界线。否则仅仅是“夷”这个字所代表的属性就要被争辩上几个月。尽管他们所提出的所谓“史料”最多也就 2000 多年的记载时间,而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族群却生活在 4、5000 千以前。关于“原始西羌”

7、的定义,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和后世所称的“华夏族”划等号。之所以在这个帖子不直接用“华夏族”这个符合代表黄土高原上的先民,是因为后世所称的“华夏族”很大程度上是由东西两大族群融合而成的。如果单从文化上的贡献来看,东部的族群可能还要大些。当然,最后取得政治胜利的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族群。因此后来在华夷五方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族群被当然的贴上的“华夏族”的标签。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无疑是正确的。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仅仅将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非常不严谨的。这就好像两家公司合并重组,新的公司可能会使用原先一方的名称,但这并不代表另一家公司原有的影响就不存在了。只是时

8、间久了,后人多会根据名称来单线寻找历史的轨迹罢了。关于“羌”字的使用是和“夷”字相对应的。前者之意可解读为“牧羊之人” ,后者可理解为“持弓之人” 。这分别代表了两者的主要生产方式。黄土高原上的族群所处之地多山多草,以放牧山羊做为最初的生产方式是自然的选择。即使是在今天,你仍然可以看到黄土高原上的老汉扎着白羊肚手巾,赶着一群羊在山坡上行走。尽管那些山丘远望过去已经是光秃秃一片了。而东部沿海的地形地貌显然更适合“渔猎”的生产方式。无论是对付林中的野兽,还是水里的鱼,弓箭都是不错的工具。这种生产方式的影响一直沿续到现在,尽管对付林中动物的工具已经变成了“枪” (由于政治原因,已经不让用了) ,而对

9、付水产品的工具早以被效率更高的“渔网”所代替。关于这东西两大部族原始的聚落区域,我们需要有一个了解。概而言之就是“原始西羌”居于黄土高原之上;而“原始东夷”则散布于辽河平原向南,直至“东南沿海丘陵”北沿的沿海地带。如果用一个汉字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地缘关系,那就是左转 90 度的“旦”字,或者是是左右翻转 180 度的“旧”字。上图: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关于“原始东夷”的分布区域,我们可以确切的知道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也就是说他们比之黄土高原上的族群要更具有“海洋属性” ,这也让他们能够沿着漫长的海岸线进行迁徙并传播文化,由此也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文化区。即位于辽东半岛西侧,以辽河平原为主的“辽河文明

10、”区;山东半岛上,地形特点为“丘陵”地带的“海岱文明”区(“海”为黄海, “岱”为泰山) ;长江以南,位于太湖周边,南至“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北沿的“环太湖平原”的“太湖文明区” 。关于这三个文明区之间的关系,目前已为考古方面所证实。最为显著的证明是生活在这几个地区的先民们,都具有类似的制陶工艺(黑陶)和玉器文化。事实上在华夏族尚未完全融合这一地区的时候,也的确将之冠以不同的前缀命名为各类“夷”族(如“徐夷”“鸟夷”一类的) 。由于后世按照考古发现的地点而命名他们所发现的所谓“文化区” ,因此即使是有着强烈亲缘关系的文化也会有不同的名称。这种习惯并非现在所有,古代的史官们也经常做这种“盲人摸象”

11、的事,同一个民族由不同人记载会有 N 多不同的名称。这种混乱的情况使得一般的非专业人士无法洞查其中的联系。当然,以原始先民的交通能力而言,在地理相隔较远的区域内,相同的文明来源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变,的确也会产生差异。将之命名为不同的文明也说得过去。就我们今天所在说的“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来说,按照现世考古学家的命名,我们可以分别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文明符号来。即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红山文明” ;以山东丘陵地带为中心的“龙山文明” ;以及太湖以南的“良渚文明” 。前面有朋友提到,古代的海岸线和现在的海岸线有所不同。的确是这样。由于上古时期的温度要比现在高,因此南北两极的冰也没现在那么厚,海水的

12、也相对的比现在高。换而言之就是我们所担心的“温室效应”在 3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第一次开始气候变冷是在商周之交,具体的情况到那一章节时会提到。就我们现在所要说的时空,大概处 4000 年前,也就是所谓的“夏朝”以前的事。或者说是大约 6000 年4000 年之间的这段历史。在这一时期可以确认的事,中原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以至于先民们随时可以看到大象的出没。由于温度的原因,当时的海岸线要比现在更靠西。可以说从渤海黄海东海,海岸线都要比现在后退几十公里。当然这意味着现在的天津、上海包括江苏的部分沿海城市当时都并不存在。不过大家也别把这种变化想象的过于严重。相比于整个地质变迁的过程,几千年时间

13、只是弹指一挥间。海岸线的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的的地缘格局并没有实际的改变。我做了一张华北平原岸线变迁示意图 ,大致的标示出了黄河下流地区的这种变化。其大致的起始日期是在 6150 年前,在此之后海岸线开始向东推移,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要讲述的历史当中,这是海洋所能推进的极限了。在图在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黄土高原上的“原始西羌”来说,海水的高低并没有实质的影响。而对于处在东部沿海的“原始东夷”族来说,却要直接面对岸线变化的影响。第二章 黄河与最初的地缘单元关于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我们已经认定有“辽河流域” “山东丘陵”及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平原地区”了。将这三个文明区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在它们三者之

14、间,也就是广义上的黄河下流地区,一直没有存在稳定的文明区。也就是说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继续的。这固然与海水的侵入有一定联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黄河下游的频繁决口与改道而造成的。如果大家注意的话,会发现我在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中用蓝虚线勾勒出了一个扇形的区域。并将之标注为“黄河下流变道区域” ,这一区域也大致位于现在我们所说的华北平原之上。相信对于抗战史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有个“黄泛区”的概念。当年老蒋为了抵挡日军南下,将郑州以北的花园口大坝炸开,以至于黄河以南的位于黄淮流域的,豫皖苏 3省 44 个县成为黄泛区,其影响一直到长江以北。对于老蒋的这种行为,历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做的,在随后的历史解

15、读中我们还会看到有人在他之前做这样“以水为兵”的事。当然,从人道的角度来看,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样做是要承担很大的道德风险的。不过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关注的重点,我们所需要清楚的是,人为制造黄泛区在历史上毕竟是少数。而在历史上黄河由于自身的原因决口改道可以说是不计基数。仅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史书第一次记载黄河改道以来,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的这 2500 多年间,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就有 1500 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30 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可以说两个华北平原地区都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附:黄泛区示意图(花园口决口后)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黄河

16、泛滥的历史记载只有 2500 多年,就认定在此之前黄河是一条安静的河。在此之前黄河对原始人类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比后来小。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黄河下流的走向,也仅仅形成于 19 世纪中叶。在此之前的历史当中,黄河无数次的以山东丘陵为中线,上下摆动。时而比山东丘陵的北部流入渤海湾,时而又南下覆盖淮海,并反客为主“夺淮入海” ,流入黄海(可怜的淮海现在被搞得只能流入洪泽湖,而没有出海口了) 。黄河这样的反复无常在地缘上所造成的后果有两个,一是使得华北平原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使得在整个华夏文明史上,治理黄河都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成败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另一个后果是,黄河从黄土高原上所带下

17、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入海口处,使得华北平原的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这一进程至今仍在进行中。我们可在大致勾勒出广义上的黄河流域所覆盖的区域。这与现在所认定的黄河流域的区别主要在下游地区。目前我们习惯于将黄海以水的华北平原称之为“海河流域” ,以南的区域称之为“黄淮流域” 。不过在历史上,这两条黄河的小弟弟却无数次被这个喜怒无常的大哥鸠占鹊巢。这也让华北平原的部分地区也被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所覆盖了(主要是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南地区)附:黄河流域示意图(广义)最后附一张“黄河故道图”供大家参考一下。需要注意的是,这上面仅仅是标注了 6 次比较著名的改道事件,其中包括传说中的大禹所治的那条“禹河故道”说到华

18、北平原的水患,以及东亚文明的初始,我们就必须先解释一下当时的气候情况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大规模降温的情况,地质学家们称之为“冰河期” 。目前的证据表明,最后一次冰河期大约在 1 万年前结束了。随后气温开始回升。从那时起,人类进入原始文明时代。气温回升的高峰期在约 80005000 年前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也是东亚地区新石器发展的黄金时段,随后气温开始有所回落。直到 3000 年前的商周交替时期,气温大幅降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古中国核心地区,气候由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转变。其后又经历过几次波折。但大的气候已经无法逆转了。黄河的水患在周以后,很大程度是由于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过于严重,而

19、造成下流的河床不断抬高。当河床高于两岸的堤坝时,河水就开始漫出,甚至决口改道。而在此之前,黄河(包括从发源于太行山,流经华北平原的几条河流) ,实际上也还是在不断的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带入华北平原,只是没有后期那么严重罢了。这主要是由于黄土的特性决定的。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可以参看陕北那些“光山”上的沟壑) 。因此很容易流失。如果上层有植被覆盖,情况还是会好很多。但可惜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黄土高原都是东亚人类活动的中心。这加速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在 3000 年以前,黄河流域还属于亚热带气候时,水患同样是存在的。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气温过高,以至于青藏高原的冰川加快了融化速

20、度。使得黄河中下游的水量过大,在黄土高坡上的那段黄河,也就是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属于高原山地区,因此水量增大对人地形地貌的影响不大。但在华北平原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使得华北平原的大片土地长时间处在不稳定的沼泽状态,特别是在那个扇面冲击区内。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论是黄土高原上的“原始西羌”族,还是处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始东夷”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大规模的向这一地区渗入,双方基本在各自的区域独立发展。这一情况大概持续到距今约5000 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两大族群在此之前就没有过交流,毕竟阻隔双方的并非象白令海峡那样的天堑。只是由于地理的分割,双方尚不至于产生冲突,亦不会出现大规模的

21、融合罢了。事实上关于“原始东夷”的的族属问题,一直也是一个争论话题。从人类迁移的角度看,双方最初肯定是一源于一族,只是在确定在什么时候分离罢了。从后期双方的融合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障碍。因此双方很有可能就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时,也就是大约 10000 年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迁徙。这种迁徙并不限于东西两个方向。只是这两个区域所最终形成的族群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直接起源地罢了。 (最初是从哪里分手的,还是一个谜,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由于双方在不同的区域独立发展,因此“原始东夷”与“原始西羌”在生产力方面也一定会有差别的。就目前所发现的情况看,东部的发展程度显然要比西部更高。我们知道“玉”和

22、“龙”是中华文明的两大象征。而两样东西基本可以确定是源于东部。在前面所确定的三个“原始东夷”聚落区中,处在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和处在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已知的两大玉文化集中区。就时间上来说,辽河流域的文明史无疑是最长的。在西辽河地区发现的“红山文化”距今已经有 56000 年了,而“良渚文化”比之要晚上将近一千年。因此现在史学界也有一个观点,即中华文明的源头并非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而是在辽西地区。如果说是否将辽西地区定位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尚属于一个争论话题的话。那么将辽西地区定位为东亚地区的几个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如果将古中国核心区定位为一个单独的地理

23、单元,将古人天下的概念完全扩张到几个边缘地区。我们会发生,辽西地区完全可以称到上是一个枢纽地区。附图:辽西战略位置示意图之所以要现在分析辽西地区,并非是要详细解读它在后世所发挥的地缘作用。而是因为在这里虽然较早的诞生的原始文明,但却在距今约 5000 年的时候让出了文明中心的位置。在随后的原始文明史中,山东半岛的那片丘陵地区,成为了东部族群的中心地。为什么会最早拥有文明的辽西地区,会最终没落是考古学家感兴趣的话题。一般的解释是因为原始农业是采用轮耕的方式,这种烧一块种一块的耕种方式,对植被的破坏力很大。因此辽西,特别是西西辽河地区的环境被破坏,以至于部分地区沙漠化(现在已经是科尔沁沙地了) 。

24、这种情况下,人类自然要寻找更为适合的生存环境了。不过这并非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在原始文明中,各个地区所采取的农业方式基本是一样的,烧荒种地现象并非只是在西辽河地区存在。事实上即使是在上个世纪上半叶,你仍然可以在西南地区见到这种原始的农业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西辽河地区所处的位置,我们知道蒙古高原是东亚恶劣气候的发源地。在东北平原中北部,由于有着大兴安岭做为屏障,因此并不会受到蒙古高原上风沙的影响。而在辽西地区,恰巧处在南北向的大兴安岭和东西向的燕山山脉中间的接口之处。地理上的接近使得蒙古高原上的风沙可以轻而易举的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因此西辽河地区的黄金期不能长久也就可以理解了。受到蒙古高原恶劣气候

25、直接影响的并不只是辽西地区,最起码我们可以经常的听到北京又起沙尘暴一类的新闻。尽管气象学家们还在研究这一恶劣气候的形成原因,并希望就此找出解决办法。但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在此相交,不能为华北平原北部地区提供足够的屏障,却是事情的根源所在。在“原始东夷”的三个聚落区中,辽河流域已经因为气候的原因,在 5000 年前没落了。而处在长江以南的环太湖流域,由于长江的阻隔,暂时还不会与黄土高原上的族群发生地缘冲突。这使得他们得以相对独立的发展自己的文化,直到 4000 年前才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山东半岛对于“原始东夷”来说,无疑是最具有地缘优势的。处在另两个亲缘文明的中间是一个因素。丘陵地形也是它能够形

26、成稳定文明的重要因素。尽管在古典时期,大片的冲击平原是农耕民族所不懈追求的生存之地。但在原始文明初期,由于人类治理水患的能力有限,高地与平原地区的结合部才是最佳的选择。当原始东夷在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带边缘形成稳定的文明之后,很自然的选择是向华北平原拓展生存空间。尽管这一地区有大片土地被水浸泡而被沼泽、湖泊所覆盖。但在那个扇形冲击面的西部,靠近黄土高原的的地区,还是很适合人类生存的。不过, “原始东夷”们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族群。在黄土高原的“原始西羌”们也正有意走下高原,争夺这片同样被黄土覆盖的土地。只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先完成内部的整合。之前我们大致分析的“原始东夷”分布的特点,以及山东丘陵在“原始东夷”聚落区中的中心地位。今天我们就要将视线投向黄河的中游,去解读一下黄土高原的地缘特点了。黄土高原本身只是对太行山以西,那一片海拔 1000-1500 米,黄土覆盖厚度 50180米的土地的统称。事实上它还可以被分为数个地理单元。如果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它包括山西的全境,陕西的中北部,河南的西部,陕西的东部,宁夏大部。如果按照方位来划分,我们可以依黄河“几”字型的河道,将“几”字当中的区域标注为中区,两侧则为西区和东区。就目前我们所要涉及的历史来看,故事将集中发生在中区与东区的交界处。附:黄土高原方位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文化 > 其他地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