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挑选叉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undefined(38亩).docx

上传人:倪子 文档编号:105578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挑选叉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undefined(38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挑选叉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undefined(38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挑选叉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undefined(38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挑选叉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undefined(38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挑选叉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undefined(38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医防结合,提高群众受益面和获得感。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衔接,推进慢性病和精神疾病防、治、管融合发展。完善重大疾病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制度,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市卫计委、市财政局负责) 2.加强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加大传染病监测、研判、预警力度,法定传染病及时报告率100%,探索实施疫情分类处置制度,疫点疫区及时处置率100%。加强艾滋病宣传干预、咨询检测、随访管理和定点治疗,努力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基本消除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为所有愿意接受治疗的感

2、染者和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状态。加大一般就诊者肺结核发现力度,强化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进一步规范肺结核病登记报告和定点诊疗工作,推动患者全程随访管理。有效应对霍乱、流感、手足口病、麻疹、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加强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综合治理。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成果,努力消除麻风病危害。加强口岸卫生检疫能力建设,加强境外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防外来传染病传入。(市卫计委牵头,市畜牧兽医局、市工商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参与)3.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专业机构支撑、全社会

3、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示范区和省级示范区比例分别达到25%和90%以上。继续实施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居民人均食盐摄入量降至9克以下。加强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推动将口腔健康检查和肺功能检测纳入常规体检,推广重点癌症风险评估,规范防癌体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心脑血管疾病和重点癌症的机会性筛查制度。逐步扩大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范围,推广体重、血压、腰围等健康指标检测,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接,开展血压正常高值、空腹血糖受损、超重肥胖人群和慢性病高危人群健

4、康干预。落实慢性病社区管理措施,推广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加强伤害预防与干预。(市卫计委负责)4.强化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服务管理和救治救助。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推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落实,降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率。建立完善“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服务机制,逐步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患者随访管理,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80%以上。开展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早期筛查与干预试点,抑郁症治疗率提高50%以上。健全精神疾病会诊、转诊制度,推进精神障碍早期规范治疗。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心理健

5、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强化心理咨询师能力训练,大力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普及心理健康服务。(市卫计委牵头,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参与)5.落实免疫规划政策与措施。扎实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落实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措施,强化流动人口免疫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夯实常规免疫基础。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0.2%以下。完善免疫政策,健全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开展免疫预防规范区创建活动,加强预防接种单位标准化建设,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加强疫苗采购监管,规范冷链系统和温(湿)度

6、监测系统建设及应用。妥善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落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关爱救助措施。(市卫计委负责)6.做好地方病防控。全面落实地方病防治措施。完善重点地方病防控机制,积极推动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开展碘、氟、砷等相关指标检测与评价。开展居民碘营养监测,分区域落实碘盐和非碘盐供应,指导居民科学补碘,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探索建立重点地方病病情检测网络,建立重点病区地方病病例主动搜索机制,促进患者早期规范治疗,巩固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防治成果。(市卫计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经信委、市盐务局负责)7.加强和规范学校卫生管理。强化学校健康教育,推动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

7、职后培训内容。建立学校卫生与健康巡查制度,开展学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与监测,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创建无烟环境,净化学校周边环境,预防校园伤害与暴力。规范设置校医院、卫生所、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等师生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开展学生常见病筛查,加强学生口腔疾病、肥胖、近视等综合干预,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市卫计委、市教育局负责)8.提升职业病防治服务能力。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报告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升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鉴定、救治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建立完善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

8、、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机制。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开展职工健康教育和员工健康管理。(市卫计委、市安监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总工会等负责)9.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巩固卫生应急示范区建设成果,努力打造“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各级各类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实现全覆盖。完善应急指挥系统,积极推动和完善市、县(市、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综合监测、风险评估和及时预警能力建设,提升突

9、发事件卫生应急监测预警水平和应对能力。各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网络直报实现全覆盖,完善全市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成1-2个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5支以上市级区域紧急医学救援队,增强医疗救援能力。(市卫计委负责) 专栏1重大疾病防治项目 慢性病综合防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及综合干预,癌症早诊早治,高血压综合防治,维持健康体重与肥胖干预专项。(市卫计委负责) 重大传染病防控:艾滋病防控、结核病防控,消除疟疾专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市卫计委负责) 精神疾病防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心理健康服务,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市卫计委负责)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扩

10、大国家免疫规划,乙肝、麻疹等疫苗可预防重点传染病监测。(市卫计委负责) 职业人群健康改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医疗卫生机构医用放射防护监测等。(市卫计委负责)(二)推动全民健康行动1.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重点优化工程,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到202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以上。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合理营养、合理用药、科学就医等知识。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以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的“健康山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等

11、为载体,突出潍坊特色,设计专题活动,引导群众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认真贯彻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好政策标准、营养能力、健康数据等七项策略,开展生命早期、学生营养、吃动平衡等六大专项行动,着力提高营养健康水平。推进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工作,创建无烟环境。健全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15岁以上人群烟草使用流行率控制在25%以内。(市卫计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市食药局、市体育局等参与)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逐

12、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全民健身普及程度居全省前列。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逐步对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等运动健身场所。到2020年,建成功能更加齐备的“中心城区10分钟健身圈”、“县市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和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全覆盖。市、县、乡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网络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备。各县市区体育赛事活动实现“一区一县(市)一品牌”。全市体育人口稳定增长,体育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38%以上。每个县市区均建成一处国民体质监测站,省级国民体质监测站达到4个,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0%以上。市级体育单项协会达到3

13、6个,全市体育社团总数达到150个。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稳步增长,达到总人口的2以上。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少数民族体育、残疾人体育、老年人体育活动更加普及、广泛。(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负责)3.营造绿色健康环境。扎实推进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工业点源深度治理、车辆污染综合管控、城建环卫精细管理、集中供热优化整合、城镇废水综合利用、河流湿地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环境安全风险防控等绿色发展“十大工程”,统筹推进环境治理、能源结构优化、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绿色化。到2020年底,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三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进入全省先进

14、位次;市控以上重点河流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52天,环境空气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比2010年改善50%以上,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分别牵头落实)4.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持续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完善城乡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城乡整体卫生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注重卫生厕所的管理、维护和运行,形成建管并重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力度,落实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科学防制

15、策略,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在国家标准之内。全面推进卫生创建工作,切实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果,推动城市管理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积极推动卫生创建工作向基层延伸,强化卫生城镇创建动态管理,保持创建工作常态化,坚持创建工作与长效管理并重。力争到2020年,国家卫生镇(县城)占全市镇(县城)总数5%以上,省级卫生城市、县城实现全覆盖,省级卫生镇数量提高到全市镇总数的50%以上。(市卫计委、市住建局、市环保局牵头,市爱卫会相关成员单位分别落实)5.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强化全社会健康意识,完善健康政策体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理念引领、政府主导,立足实际、项目带动,充

16、分发动、人人参与”的原则,构建环境、社会、服务、人群、文化“五位一体”的健康城市框架体系。深入推进卫生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健康环境;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健康社会;深化医疗服务改革,全面优化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培育健康人群;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发展健康文化。开展“健康细胞”建设,培育命名一批“全民健康星级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制定工作方案,启动建设工作,并力争1-2个县市纳入省级试点;各县市区至少1个省级以上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开展健康村镇建设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到2020年,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力

17、争我市及1个以上城市(县城)建成省级或国家级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县城),1-2个以上村镇建成省级或国家级健康村镇建设示范村镇。(市卫计委牵头,市爱卫会相关成员单位分别落实)6.强化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食安潍坊”品牌引领行动,巩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成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力度。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网络,建立覆盖市县两级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强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有毒有害物质监测,建立覆盖城乡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配合上级做好各类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市食药局、市卫计委负责) 专栏2

18、 全民健康行动项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山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维持健康体重”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和“健康山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搞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学生健康危害因素和常见病监测。(市卫计委、市教育局负责)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创建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为代表的“健康细胞”;通过开展向部分居民发放控油壶、限盐勺等“健康礼包”等活动进行宣传,利用各类媒体营造全民健康氛围;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群众健康行为提供支持。(市卫计委、市爱卫会成员单位负责)健康环境: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八大行动”,确保达到环境空气质量年度控制

19、目标;全面实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流管理机制;着力治理固废和土壤污染,强化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负责)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网络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建设。(市卫计委负责)(三)强化重点人群健康保障针对严重威胁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实施重点人群健康关怀项目。1.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全面推行农村住院分娩补助制度,稳步推进母子健康手册的普及应用,积极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孕产期全程服务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保障母

20、婴安全。推进工作单位和公共场所母婴哺乳室建设,为母乳喂养创造有利条件。建设完善市级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新生儿区域救治中心,强化县域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实施出生缺陷综合干预“六免”政策(免费婚检、免费增补叶酸、免费孕检、免费唐筛、免费新筛和免费PKU特殊食品供应)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惠民政策,有效实施各项出生缺陷干预和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大力实施健康儿童计划,突出抓好中小学生视力低下、肥胖、龋齿等疾病防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高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加强儿童疾病防治和意外伤害预防。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托幼

21、机构卫生保健指导实现全覆盖。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关爱青少年生殖健康,减少非意愿妊娠。(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负责)2.发展老年健康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结合医养结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推广以慢性病管理和老年营养运动干预为主的适宜技术,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积极稳妥推进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积极防治老年性痴呆病。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和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加强综合

22、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家护理和系统康复能力。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相结合。(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负责)3.大力实施健康扶贫。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切实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决不让一名群众因健康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健康保障。推行“一站式”结算,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由财政给予补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费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特惠保险“一站式

23、”报销结算,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市卫计委、市人社局负责) 专栏3 重点人群健康保障项目健康妇幼: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高危孕产妇、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专案管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市卫计委、市财政局负责)健康老龄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增加老年居民健康体检中老年疾病相关检查项目。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康复期/恢复期)等慢性病的老年居民实施社区规范服务与管理。(市卫计委负责) 健康扶贫:对省卫计委确定的93个病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开展集中救治,对包含

24、其中的国家卫计委确定的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含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7类11种大病患者进行重点救治。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建卡签约和健康管理。(市卫计委负责)(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1.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三种模式,五大支撑”的分级诊疗格局,实现县市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全覆盖,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机制。积极探索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

25、医院、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城乡医疗机构或专科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医联体,同时大力发展面向基层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签约医生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城乡全覆盖。加强签约医生团队建设,引导二级以上医院符合条件的医师参与签约服务,加强签约医生团队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居民信任度和满意度。进一步细化签约服务内容,探索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政策,鼓励签约医生多劳多得、优绩

26、优酬,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市卫计委牵头,市人社局参与)2.综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推进“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农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根本扭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不足、运行困难的局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和设施设备更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疗科室建设,根据群众需求发展康复、口腔、妇科

27、(妇女保健)、儿科(儿童保健)、精神(心理)等专业科室,提升常见病、主要慢性病风险筛查及早期干预能力;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建设。提升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心理咨询室、营养工作室等。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等医疗服务能力。 (市卫计委、市财政局负责)3.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考虑区域内卫生计生资源、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以及城镇化、老龄化、人口流动迁移等因素,科学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完善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及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城市医

28、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平台作用,推进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鼓励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和领办村卫生室。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制度和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县及县以上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指导职责,形成联系紧密、责任明晰、帮扶有力的垂直医疗技术指导体系,逐级带动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医院现有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及区域内独立医学检验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等,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实现区域医疗设备资源共享。(市卫计委牵头,市发改委参与) 专栏4 基层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建

29、立、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慢性传染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市卫计委负责)基层卫生机构管理:“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农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市卫计委负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市卫计委负责)(五)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国家、省重点专科建设力度,突出临床能力提升,开展市级临床精品特

30、色专科建设工程,培育优质健康服务业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技术优势、行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的精品专科,发挥其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规划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区域间医疗水平差异,为城乡居民提供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加强对远程医疗服务规范管理,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相关制度。 (市卫计委负责) 2.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逐步提高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比重,不断优化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流程,完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建立与医院整体发展相适应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31、,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全面落实18项核心制度,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充分发挥质控中心作用,全面开展质量考核,加快推进质控规范化,提高临床质控水平。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加强药事管理和药师队伍建设,转变药学服务模式,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强化院内感染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市卫计委负责) 3.改善医疗服务。持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合理调配诊疗资源,推行日间手术,加强急诊力量,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行电子病历,提

32、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检测检验等信息查询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完善入院、出院、转院服务流程,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推进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机结合的“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市卫计委负责) 4.控制医药费用。加强医疗机构内涵管理,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公立医院自主控费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杜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和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破除逐利机制。在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的前提下,按照总量管理、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

33、则,调整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调动医疗机构自觉控制费用的积极性。加强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堵塞收支漏洞,开展节能降耗,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提高床位周转率,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工作效率。(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物价局负责)5.保障血液供应。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采供血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血站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机构合理用血水平。继续提高人口献血率,到2020年,人口献血率达到15,确保自愿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开展血液安全风险监测,健全血液质量控制和改进体系,推进临床合理用血,确保血液供应保障安全有序。(市卫计委负责) 专栏5 医

34、疗服务提升项目医疗服务能力: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市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建设。(市卫计委负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和质量持续改进,血液安全。(市卫计委负责)医疗服务改进:开展“三升一增”活动,提升医疗质量、提升供给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群众获得感。(市卫计委负责)(六)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1.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奎文区、坊子区力争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鼓励各开发区积极创建,到2020年,我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市区覆盖率力争达到9

35、0%以上。推进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每个县(市)必须设置1处县办二级甲等或以上规模的中医医院, 昌邑市要完成二级中医医院建设任务。鼓励有条件的区、开发区设置中医医院。一级以上中医医院按程序申请参加并通过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复审。以提高中医药疗效和治愈率为核心,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专科带动作用,对已确定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强化建设,并适度扩大专业与区域覆盖面,“十三五”期间再增加20-30个专科作为重点进行建设,发挥重点专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协作、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到2020年,力争建设1-2处省

36、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每个市、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再创建2个市级以上重点中医专科或特色优势专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在医疗服务中的比例。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使用,鼓励医疗机构将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验方委托药品生产企业或医疗机构制剂室研发为方便的院内中药制剂。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文化、健康饮食等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休闲养生(养老.732.1.3.1其它投资占比33.94%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7.82%2.2流动资金万元3204.732.2.1流动

37、资金占比22.18%3收入万元27424.004总成本万元21024.285利润总额万元6399.726净利润万元4799.797所得税万元1.168增值税万元882.729税金及附加万元264.7310纳税总额万元2747.3811利税总额万元7547.1712投资利润率44.30%13投资利税率52.25%14投资回报率33.23%15回收期年4.5116设备数量台(套)8117年用电量千瓦时919842.6318年用水量立方米19858.5819总能耗吨标准煤114.7520节能率21.74%21节能量吨标准煤34.2822员工数量人414岌岌年4.8816设备数量台(套)8517年用电

38、量千瓦时637421.2418年用水量立方米6749.2519总能耗吨标准煤78.9220节能率29.24%21节能量吨标准煤19.7322员工数量人146速度前 高后低特征,上半年增长较快,5、6 月份之后增长速度下滑,下行压力逐步加大,金属切削机床 下半年下行比较明显。 另外,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降幅大于产值降幅, 表明产品单台价值提升, 产品结构升级的趋势明显,市场需求迅速向中高端转换。 面对市场形势的变化,2018 年度,公司继续坚持既定的经营方针,在营销模式、产品系列、 质量把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市场营销模式,突出代理商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对公司产品售中售

39、 后服务能力的提升、市场行为规范的提升。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提升代理商的积极性,并加强市 场风险的管控。 2、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结合公司的产品优势,以模具、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三大主流市 场,推行三横三纵的市场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严抓产品质量。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市场信息反馈、技术设计开发、制造装配、产品交 付实施全过程,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4、产品品种和产品的规模化调整取得了成绩。根据行业特性,2018 年进一步优化产品型号 系列,以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为主导,突出主力机型,规模效益得到显现。 二、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0、127,230.1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0.6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10,150.78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 8,584.22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0.11%。 ( (一一) ) 主营业务分析主营业务分析 1.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1,272,301,684.45 1,280,873,412.28 -0.67 营业成本 967,887,756.75 960,976,586.42 0.7

41、2 销售费用 79,300,130.65 85,908,375.69 -7.69 管理费用 35,924,184.06 33,238,874.72 8.08 研发费用 55,829,075.73 54,114,192.96 3.17 财务费用 694,363.02 10,226,463.34 -93.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9,454,436.72 243,755,525.63 47.47 2018 年年度报告 12 / 19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4,385,279.85 -119,494,315.94 46.1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8,013,25

42、3.47 -109,424,800.97 -117.51 税金及附加 17,132,546.32 12,885,800.00 32.96 投资收益 1,211,810.31 - 不适用 资产处置收益 466,309.45 326,052.64 43.02 营业外支出 -10,715,928.28 1,609,951.03 -765.61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316,136.99 -234,180.33 235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市场形势持续好转,公司订单增长;而下半年受 外部环境影响市场需求减弱,公司订单减少,全年累计收入略有下降。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

43、本年度部分材料价格上涨,成本略有增长。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 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经销收入占比上升, 销售服务费相应减少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管理人员薪酬等相应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增加研发投入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借款归还利息支出减少,另本期汇率变动导致 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销售收款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设备投资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本年增加归还借款所致。 税金及附加

44、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应交增值税增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 附加增加所致。 投资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使用闲置自有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理财投 资收益增加所致。 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增加所致。 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买方信贷预计风险准备减少所致。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动导致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差异 变动所致。 2.2. 收入和成本分析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7,230.1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0.67%;营业成本 96,788.78 万元,

45、较上年同期增长 0.72%。 (1).(1).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分分行业行业、分、分产品产品、分地区情况、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比 2018 年年度报告 13 / 198 (%) 比上年增 减(%) 比上年增 减(%) 上年增减 (%) 通用设备 制造业 1,236,178,455.59 945,578,241.35 23.51 -1.75 -0.08 减少 1.28 个 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 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 毛

46、利率比 上年增减 (%) 数控龙门 加工中心 791,012,755.26 576,334,792.96 27.14 7.27 12.05 减少 3.11 个 百分点 数控卧式 加工中心 196,803,545.98 136,492,026.33 30.65 6.65 13.06 减少 3.93 个 百分点 数控立式 加工中心 168,046,488.13 165,383,559.84 1.58 -19.78 -19.55 减少 0.28 个 百分点 其他机床 80,315,666.22 67,367,862.22 16.12 -36.64 -36.26 减少 0.50 个 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

47、地区情况 分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 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国内区域 1,177,860,679.00 906,439,504.42 23.04 -3.91 -1.70 减少 1.73 个 百分点 海外区域 58,317,776.59 39,138,736.93 32.89 79.57 61.63 增加 7.45 个 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2018 年上半年得益于市场形势持续好转,公司订单增长;而下半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市场需求 减弱,销售订单减少,全年累计收入略有下降。另公司本年度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略有增 长,故公司整体毛利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