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哲学经典 《人生十论》钱穆(2)(1)(1)(1)(1).pdf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107399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36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经典 《人生十论》钱穆(2)(1)(1)(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哲学经典 《人生十论》钱穆(2)(1)(1)(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然具有很多的早期新教的精神;它的不同点主 要就在于把路德针对着教皇的那种仇恨转过来针对着世俗的政府。 主观主义一旦脱缰之后,就只能一泻到底而不能再被束缚于任何的界限之内。新教徒在 道德上之强调个人的良心,本质上乃是无政府主义的。但习惯与风俗却是如此之有力,以致 于除了象闵斯特那样暂时的爆发而外,个人主义的信徒们在伦理方面仍然是按照传统所认为 的道德方式来行动,但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十八世纪的“感性”崇拜开始破坏了这种平 衡:一种行为之受到赞美并不是因为它有好结果或者因为它与一种道德教条相符合,而是因 为它有那种把它激发起来的情操。从这种态度就发展了象卡莱尔和尼采所表现的那种英雄崇 拜,以及拜

2、伦式的对于任何激情的崇拜。 浪漫主义运动在艺术上、在文学上以及在政治上,都是和这种对人采取主观主义的判断 方式相联系着的,亦即不把人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而是作为一种美感上的愉悦的观照对象。 猛虎比绵羊更美丽,但是我们宁愿把它关在笼子里。典型的浪漫派却要把笼子打开来,欣赏 猛虎消灭绵羊时那幕壮丽的纵身一跃。他鼓励着人们想象他们自己是猛虎,可是如果他成功 的话,结果并不会是完全愉快的。 针对着近代主观主义的比较不健康的形式,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反应。首先是一种折 衷妥协的哲学,即自由主义的学说,它企图给政府和个人指定其各自的领域。这种学说的近 代形式是从洛克开始的,洛克对于“热情主义”即再洗礼派的个

3、人主义和对于绝对 的权威以及对传统的盲目服从,是同样地反对的。另一种更彻底的反抗则导致了国家崇拜的 理论,这种理论把天主教所给予教会,甚至于有时候是给予上帝的那种地位给了国家。霍布 斯、卢梭和黑格尔代表了这种理论的各个不同方面,而他们的学说在实践上就体现为克伦威 尔、拿破仑和近代的德国。共产主义在理论上是和这些哲学距离得非常遥远的,但是在实践 上也趋向于一种与国家崇拜的结果极其相似的社会形态。 自从公元前 600 年直到今天这一全部漫长的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可以分成为希望加强社 会约束的人与希望放松社会约束的人。与这种区别相联系着的还有其他的区别。纪律主义分 子宣扬着某种或新或旧的教条体系,并且

4、因此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就不得不仇视科学,因为 他们的教条并不能从经验上加以证明。 他们几乎总是教训人说, 幸福并不就是善, 而惟有 “崇 高”或者“英雄主义”才是值得愿望的。他们对于人性中的非理性的部分有着一种同情,因 为他们感到理性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另外一方面,则自由主义分子,除了极端的无政府主 义者而外,都倾向于科学、功利与理性而反对激情,并且是一切较深刻形式的宗教的敌人。 这种冲突早在我们所认为的哲学兴起之前就在希腊存在着了,并且在早期的希腊思想中已经 十分显著。它变成为各种形式,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且无疑地将会持续到未来的时代。 很显然,在这一争论中就象所有经历了漫长时期而存留下来的争

5、论一样每一方 都是部分正确的而又部分错误的。社会团结是必要的,但人类迄今还不曾有过单凭说理的论 辩就能加强团结的事。每一个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方面是由于过分讲纪 律与尊敬传统而产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主义与个人独立性的增长而使得合作成为 不可能,因而造成解体或者是对外来征服者的屈服。一般说来,重要的文明都是从一种严格 和迷信的体系出发,逐渐地松弛下来,在一定的阶段就达到了一个天才辉煌的时期;这时, 旧传统中的好东西继续保存着, 而在其解体之中所包含着的那些坏东西则还没有来得及发展。 但是随着坏东西的发展,它就走向无政府主义,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种新的暴政,同时产 生出来一

6、种受到新的教条体系所保证的新的综合。自由主义的学说就是想要避免这种无休止 的反复的一种企图。自由主义的本质就是企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 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须的束缚而外,不再以更多的束缚来保证社会的安定。这种企图是否 可以成功,只有未来才能够断定了。 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构成文 明的大部分东西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存在了好几千年, 又从那里传播到了四邻的国家。 但是其中却始终缺少着某些因素,直等到希腊人才把它们提供出

7、来。希腊人在文学艺术上的 成就是大家熟知的,但是他们在纯粹知识的领域上所做出的贡献还要更加不平凡。他们首创 了数学、科学和哲学;他们最先写出了有别于纯粹编年表的历史书;他们自由地思考着世 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而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索所束缚。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如此 之令人惊异,以至于直到最近的时代,人们还满足于惊叹并神秘地谈论着希腊的天才。然而 现在已经有可能用科学的观念来了解希腊的发展了,而且的确也值得我们这样去做。 埃及和巴比伦人已经有了算术和几何学了,但主要地是凭经验。从一般的前提来进行 演绎的推理,这是希腊人的贡献。 哲学是从泰勒斯开始的,他预言过一次日蚀,所以我们就很幸运地能够根

8、据这件事实来 断定他的年代;据天文学家说,这次日蚀出现于公元前 585 年。哲学和科学原是不分的,因 此它们是一起诞生于公元前第六世纪的初期。 在这从前, 希腊及其邻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呢? 任何一种回答都必然有一部分是揣测性的,但考古学在本世纪里所给我们的知识已经比我们 祖先们所掌握的要多得多了。 文字的发明在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 4000 年左右, 在巴比伦也晚不了太多。 两国的文字都 是从象形的图画开始的。这些图画很快地就约定俗成,因而语词是用会意文字来表示的,就 象中国目前所仍然通行的那样。在几千年的过程里,这种繁复的体系发展成了拼音的文字。 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期文明的发展是由于有尼罗河

9、、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 使得农业易于进行而又产量丰富。这些文明在许多方面都有些象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和秘鲁所 发现的文明,这里有一个具有专制权力的神圣国王;在埃及,他还领有全部的土地。这里有 一种多神教,国王和这种多神教的至高无上的神有着特殊亲密的关系。有军事贵族,也有祭 司贵族。如果君主懦弱或者战争不利,祭司贵族往往能够侵凌王权。土地的耕种者是农奴, 隶属于国王、贵族或祭司。 埃及的神学和巴比伦的神学颇为不同。埃及人主要的关怀是死亡,他们相信死者的灵魂 要进入阴间,在那里,奥西里斯要根据他们在地上的生活方式来审判他们。他们以为灵魂终 会回到身体里面来的;这就产生了木乃伊以及豪华的陵墓建筑

10、。金字塔群就是公元前 4000 年末叶和 3000 年初叶的历代国王们所建造的。 这一时期以后, 埃及文明就变得越来越僵化了, 并且宗教上的保守主义使得进步成为不可能。 约当公元前 1800 年, 埃及被称为喜克索斯人的 闪族人所征服,他们统治埃及约有两个世纪。他们在埃及并没有留下持久的痕迹,但是他们 在这里的出现一定曾经有助于埃及文明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传播。 巴比伦的发展史比埃及更带有黩武好战的性质。最初的统治种族并不是闪族,而是“苏 玛连”人,这种人的起源我们还不清楚。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征服者的闪族就是从他们这 里接受了楔形文字的。曾经有一个时期,有许学 术 与 政 治 的 内 在 互

11、 动 : 两 汉 春 秋 谷 梁 学 的 命 运 演 替 文 廷海 摘 要 :两汉春秋谷 梁学经历 了从私 学官 学 私学 这一演替过程 。在这一过程 中出现 了西汉前期 为私学, 汉 宣帝时为官 学达到 兴盛, 其后 至 东汉一直 处于私 学地位。 两汉春秋谷梁学私学与官学地位的制度性演替, 源于学术 与政 治之间的紧密关联 而形成的 内在 互动, 春秋谷 梁学地 位的演 变以统治者的好恶为转移。 关键词 :学术; 政治; 内在互动 ; 两汉 ; 春秋谷 梁学 中图分类号 :K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1 4 9 0 X( 2 0 0 4) 1 1 2 3 80 3

12、作者 :西华师范大学历 史文化 学院副教授 、 华 中师范大 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博士生;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2 谷梁传 是解 春秋经 五传之一, 在汉代才有文献定 本。汉代前期, 谷梁传 因汉武帝偏爱 公羊传 而处于在 野私学的地位, 仅在学者内部传授, 且习者可数, 处境堪忧。 至汉宣帝时, 在统治者的扶持下春秋谷梁学登上官学的殿 堂 出 现短暂的繁荣, 其后至东汉一直又处在私学地位。学 术界以往的研究, 仅对关乎 谷梁传 命运的石渠阁会议以 及春秋谷梁学在西汉的传授有所关注, 但对其在西汉的升 降沉浮与在东汉的衰落及其原因则论之较少。笔者将从长 时段来考察春秋谷梁学与政治的内

13、在关联, 以及春秋谷梁 学私学与官学地位之间的交替变动, 以加深对两汉春秋谷 梁学的命运演替的研究。 谷梁传 在汉代地位的升降, 与政治关系密切。 谷梁 传 与 公羊传 同属今文经学, 均讲 春秋 的微言大义, 在 争夺官学地位的过程中, 先后得到政治权势的强力干预。 据 史记 儒林列传 : “ 瑕邱江生为 谷梁春秋 。自公孙 弘得用, 尝集比其义, 卒用董仲舒” , 对 谷梁传 与 公羊 传 之间的第一次争夺记载较为简略。 汉书 儒林传 记 之颇详: 瑕邱江公受 谷梁 春秋 及 诗 于鲁中公, 传子至孙为 博士。武帝时, 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 五经 , 能持论, 豳 善属文。江公呐于口 上

14、使与仲舒议 不如仲舒。而丞相公 孙弘本为 公羊 学, 比辑其义, 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 公 羊 家, 诏太子受 公羊春秋 , 由是 公羊 大兴。太子既 通, 复私问 谷梁 而善之。其后浸微, 唯鲁荣广王孙、 皓星 公二人受焉。 从该史料来看, 谷梁传 败于 公羊传 , 原因有二: 一 是 谷梁传 经师自身学养之亏缺, 与公羊大师董仲舒相 比差距较大; 二是公羊家有占据高位的丞相公孙弘施以援 手, 必能鼓动汉武帝, 给予 公羊传 春秋学正宗地位, 从此, 习公羊学者俯拾青紫, 坐至公卿, 更能推动学派的发展; 而 谷梁学在政治“ 失语” 的情况下, 习者寥寥, 成为在野学派。 当然, 从史料中也

15、可看到, 谷梁传 隐伏着兴盛的机缘, 那 就是汉武帝卫( 戾) 太子的“ 私善” 谷梁 , 如果没有“ 巫蛊 之祸” , 谷梁传 的政治命运可能早就发生转折。瑕邱江公 将 谷梁传 传与荣广、 皓星公。荣广得到真传, 理论水平大 增, 史称“ 广尽能传其( 瑕邱江公) 诗 、 春秋( 谷梁传) , 高材捷敏, 与 公羊 大师眭孟等论, 数困之, 故好学者颇复 受 谷梁 。 ” 好学者有蔡千秋、 周庆、 丁姓子孙, 其中, 蔡千秋 还得到皓星公的指授, 故谷梁学的水平最高, 所谓“ 为学最 笃” 。可见, 随着 谷梁传 经师学养水平的精进, 一方面 能吸引后学, 壮大队伍, 另一方面在与公羊学派私

16、下的理论 对决中已占上风。 谷梁传 与 公羊传 的第二次政治博弈在汉宣帝时。 汉宣帝是汉武帝卫( 戾) 太子的孙子, 对乃祖父喜好 谷梁 春秋 有所闻, 询问丞相韦贤、 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 侯史高, 三人均是鲁地人, 由于地域情感, 必然对 谷梁传 有偏爱, “ 言谷梁子本鲁学, 公羊氏乃齐学也, 宜兴 谷 梁 ” 。韦贤等人进言, 与汉武帝时习 公羊 出身的丞相公 孙弘一样 无疑对 谷梁传 得到统治者青睐起积极的政治 推动作用。汉宣帝召见蔡千秋“ 与 公羊 家并说, 上善 谷 梁 说” , 这为 谷梁传 与 公羊传 第二次决战的预演。为 取得决定性胜利, 汉宣帝“ 愍其学且绝” , 以

17、蔡千秋为郎中户 将, 选郎官十人教授 谷梁传 , 蔡千秋死, 征瑕邱江公孙为 博士继续教授( 此时 谷梁传 还未立博士, 瑕邱江公孙被 征为博士, 从瑕邱江公传申公 诗 、 春秋 , 为“ 鲁诗 宗” 来推测, 应是 鲁诗 博士) , 刘向加入学习, 江公孙死, 周庆、 丁姓再接教鞭, 最终完成学业。从时间来说, “ 自 元康 中( 前6 5 年) 始讲, 至甘露元年( 前5 3 年) , 积十余岁” , 准 备是十分充分的; 从效果来看, “ 皆大明习” 。 甘露三年( 前5 1 年) 三月, “ 诏诸儒讲 五经 同异, 太 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 上亲称制临决焉。 ” 具体地点, 据史载

18、“ 太子太傅萧望之及 五经 诸儒论同异于石渠 阁。 ” 其主要议题是“ 平 公羊 、 谷梁 同异, 各以经处是 非” 。 公羊传 参与讲论的有博士严彭祖, 侍郎申鞔、 尹推、 宋显, 内侍郎许广, 谷梁传 有议郎尹更始, 待诏刘向、 周 庆、 丁姓, 中郎将王亥各五人, 围绕三十多个议题, 萧望之等 十一人“ 各以经谊对, 多从 谷梁 。由是 谷梁 之学大 盛” , 其具体表现: 一 是立为官学。参与论辨的周庆、 丁姓“ 皆为博士” , 谷梁传 从此有了 专经博士, 可以公开设学, 有弟子员。如 丁姓官至中山太傅, 授申章昌, 申章昌也征为博士, 官至长 沙太傅, “ 徒众尤盛” 。 谷梁传

19、成为官学, 虽有汉宣帝的 助力, 但更多的是依靠自 身的努力, 也有时代主题的变化所 提供的机缘, 如 谷梁传 的宽厚仁慈的“ 王道” 政治思想, 有利于纠正吏治苛酷之弊, 与汉宣帝时代所提倡的“ 礼治” 精神相契合。 二是学以干禄。 谷梁传 学者尹更始由 议郎升为谏大 夫、 长乐户将, 传学于其子尹成、 翟方进、 房凤。尹成官至 大司农, 翟方进以“ 射策甲科为郎” , 官至丞相, 房凤以“ 射策 乙科为太史掌故” , 官至五官中郎将, 均是习 谷梁传 而至 公卿。 三是充当政治话语。西汉时期, 官员们在上书或对策 中多引用 谷梁传 文以为典据, 加强权威性和说服力。汉 昭帝时, 丞相田千秋

20、、 御史大夫桑弘羊与贤良、 文学讨论“ 盐 铁” 问题, 他们在议论中 均援据 谷梁传 的材料。 他们论辨 的内容汇集为 盐铁论 。清代学者张敦仁 盐铁论考证 以为“ 凡此书之 春秋 皆 公羊 ” , 其说颇涉武断。今人陈 苏镇统计指出有两例见于 谷梁传 , 笔者以为, 引自 谷 梁传 的材料应为三例。如 盐铁论 论儒第十一 文学日: “ 鲁公杀子赤, 叔眄退而隐处, 不食其禄” , 出自 谷梁传 宣 公十七年 ; 备胡第三十八 贤良日: “ 春秋 动众则书, 重 民也。 宋人围长葛, 讥久役也。 ” 出自 谷梁传 隐公五、 六 年 ; 刑德第五十五 大夫日: “ 犹鲁以楚师伐齐, 而 春秋

21、恶之。 ” 出自 谷梁传 僖公二十六年 。汉成帝久无继嗣, 梅福以为宜建三统, 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 在上书中说: “ 今 成汤不祀, 殷人亡后, 陛下继嗣久微, 殆为此也。 春秋经 日: 宋杀其大夫。 谷梁传 日: 其不称名姓, 以其在祖 位, 尊之也。 此言孑 L 子故殷后也, 虽不正统, 封其子孙以为 殷后, 礼亦宜之。 何者?则国家必获其福, 又陛下之名 与天亡极。 ” 汉平帝元始四年( 4 年) , 王莽被授官宰衡, 上 书请求“ 印信” , 在上书中引用 谷梁传 “ 天子之宰, 通于四 海” , 以为“ 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 而无印信, 名实不 副” , 被允准给予“ 宰衡太

22、傅大司马印” 。 谷梁传 之说成 为王莽揽权的经典依据。 四是学脉旁分。 谷梁传 在汉初由申公下传徐公、 许 生、 瑕邱江公, 江公之下分为三支: 第一支是江公子传江( 公 孙) 博士, 江博士传王亥、 刘向、 胡常, 胡常传萧秉; 第二支是 江公传皓星公, 皓星公又指授蔡千秋; 第三支是江公传荣 广, 荣广传周庆、 蔡千秋、 丁姓。其下, 蔡千秋传尹更始, 尹 更始传尹咸、 房凤, 房凤传侯霸、 翟方进; 丁姓传申章昌, 申 章昌传梅福; 另外, 汉武帝卫( 戾) 太子从江公私受 谷梁 传 。因此, 谷梁春秋 “ 有尹、 胡、 申章、 房氏之学” 凹 。可 见, 此期春秋谷梁学的家法和师法已

23、经形成。 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学者的众多, 西汉中期成为春秋谷 梁学史的第一个高峰。随着西汉衰亡, 谷梁传 自 身也势 微, 博士出缺, 传人几至衰歇。 东汉建立以后, 见于史载的 谷梁传 学者稀少, 仅尹敏 “ 兼善 谷梁 ” , 贾逵“ 兼通五家 谷梁 之说” , 均非专 门名家。 东汉诸帝虽踵袭西汉宣帝扶持谷梁学的政策, 但光武 帝首开不成功的尝试, 因为据贾逵上汉章帝条奏有: “ 至光 武皇帝, 奋独见之明, 兴立 左氏 、 谷梁 , 会二家先师不 晓图谶, 故令中道而废。 ” 所设十四博士却让 谷梁传 缺 席。接着, 汉章帝建初八年( 8 3 年) 十二月, 诏日: “ 五经 剖判, 去

24、圣弥远, 章句遗辞, 乖疑难正, 恐先师微言将遂废 绝, 非所以重稽古, 求道真也。其令群儒选高才生, 受学 左 氏 、 谷梁春秋 、 古文尚书 、 毛诗 , 以扶微学, 广异义 焉。 ” 汉章帝以“ 网罗遗逸, 博存众家” 的保护政策, 虽受学 生员“ 皆擢高第为讲郎, 给事近署” , 但“ 不立学官” , 对谷 梁学的恢弘壮大没有实质意义。因此, 到东汉中后期, 谷 梁传 罕见“ 通人” , 以 致汉安帝二年( 1 2 3 年) 正月, “ 诏选三 署郎及吏人能通 古文尚书 、 毛诗 、 谷梁春秋 , 各一 人。 ” 凹 汉灵帝光和三年( 1 8 0 年) 六月, “ 诏公卿举能通 古 文

25、尚书 、 毛诗 、 左氏 、 谷梁春秋 各一人, 悉除议 郎” , 几无应征者。 推 谷梁传 在东汉衰微之因有三: 其一失去制度性保障。 东汉建立, 重设十四博士, 春 秋 博士仅 公羊传 严、 颜二家, 谷梁传 被夺席, 无常设 授学的学官制度, 必沦为在野私学而为人所轻视而不愿传 圈豳 习, 在东汉功利性极强的社会里, 春秋谷梁学以致变成“ 微 学” , 而屡屡被统治者视为保护的对象。 其二学派自 身的学术旨趣与统治者倡导的时代主流学 术不同调。自 西汉末期哀帝、 平帝以后,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尖锐, 刘汉天下为各种势力所觊觎, 言灾异, 谈阴阳, 或造作 图谶 , 以制造“ 天命在己”

26、的假相, 特别是以“ 多异义可怪 之论” 的公羊学正与此合拍, 得到统治者更多的眷顾。东 汉建立者光武帝“ 善谶” , 于中元元年( 5 6 年) 宣布图谶于天 下, “ 及显宗( 汉明帝) 、 肃宗( 汉章帝) 因祖述焉。自中兴之 后, 儒者争学图纬, 兼复附以 言。 ” 说明谶纬在东汉时代 掌握了学术的“ 话语霸权” 。光武帝虽有提拔 谷梁传 的 意愿, 但 谷梁传 先师“ 不晓图谶, 故令中道而废。 ” 郑玄 六艺论 以为 谷梁传 “ 善于 经 ” , 即能发扬 春秋经 “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以为天下仪表, 贬天子, 退诸侯, 讨大夫, 以达王事而已矣o ” 对权力者强烈的抗议和批

27、判 精神, 因此, 绝对不会迎合东汉统治者的需要。 其三来自 公羊学派的打压。 公羊传 因有严、 颜二博 士, 处于官学地位, 得到朝廷支持, 故大师辈出, 生徒众多。 他们利用学术资源, 常向在野的 谷梁传 学者发难。光武 帝建武四 年( 2 8 年) , 公羊学者李育在白虎观会议“ 以 公 羊 义难贾逵, 往返皆有理证, 最为通儒。 ” 贾逵必以五家 谷梁 学应对, 在学理上处于下风。另公羊学大师何休“ 与 其师博士羊弼, 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 左传 、 谷梁传 ) , 作 公羊墨守 、 左氏膏肓 、 谷梁废疾 0 ” 虽郑玄起而 驳辩, “ 乃发 墨守 , 针 膏盲 , 起废疾 ” ,

28、郑氏本属 公 羊 阵营, 何休叹为“ 康成( 郑玄字) 人吾室, 操吾矛, 以伐我 乎。 ” 鹅 因其“ 谬托( 谷梁传 ) 主人” , 不明家法, “ 甚或毁弃 章服, 改从敌人( 公羊传 ) ” , 反“ 使( 谷梁传 ) 本义因以 愈湮” 。 综上所述, 从西汉至东汉, 春秋谷梁学经历 了从私学 官学私学演替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西汉官 学兴盛, 东汉官学则不振, 这一切源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紧 密关联而形成的内在互动,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论“ 中国之学 术思想, 常随政治为转移” 。这种转移, 多少干预了学术 的正常发展, 春秋公羊学在汉代的兴盛是以牺牲学术个性 为代价的, 如西汉董仲

29、舒在 春秋繁露 对公羊学“ 神学化” 的改造与东汉公羊学对光武帝“ 好谶纬” 的紧密呼应, 而春 秋谷梁学则坚持“ 善于 经 ” 的特点, 忠于 春秋经 的原始 精神, 故而其政治地位不能不受制于统治者的好恶而转换。 所以, 春秋谷梁传集解 作者范宁以为“ 废兴由于好恶, 盛 衰继之辩讷” , 春秋谷梁传注疏 作者杨士勋认为“ 道有升 降, 在乎其人, 不复论其得失” 均能得其意蕴。因此, 有的 学者把春秋谷梁学在两汉间历史命运的跌宕起伏, 简单归 结为 谷梁传 史实不如 左传 、 义理不如 公羊传 , 这一 以出身论学术兴衰的宿命论观点多少带有主观的成分。 注: 史记 卷 1 2 1 儒林列

30、传 。 汉书 卷 8 8 ( 瑕丘江公传 。 有学者根据“ 江公呐( 颜师古注: 呐 , 古“ 讷” 字。 ) 于口” , 认为 江公口吃, 以致在与董仲舒辩论时应对败于下风, 但对 比该段史料 前后所述, 江公之“ 讷 口” 也有学养水平的局限。 汉书 卷 s 8 瑕丘江公传 。 汉书 卷 8 8 王式传 。 汉书 卷 8 宣帝纪 。 汉书 卷7 3 韦贤传 。 汉书 卷 8 4 翟方进传 载: “ 方进虽受 谷粱 , 然好 左氏 传 、 天文星历 , 其 左氏 则国师刘歆 , 星历则长安令 田终术师也。 ” 明所受为 谷梁传 。 陈苏镇 : 汉代政 治与 学 , 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 2

31、0 0 1年 版 第 3 1 8页 。 汉书 卷 6 7 ( 梅福传 。 汉书 卷9 9 上 王莽传 。 汉书 卷 8 8 房凤传 。 后汉书 卷 7 9上 尹敏传 。 后汉书 卷 3 6 贾逵传 。 后汉书 卷 3 肃宗孝章帝纪 。 后汉书 卷 7 9上 儒林传序 。 后汉书 卷 5 孝安帝纪 。 后汉书 卷 8 孝灵帝纪 。 后汉书 卷 5 9 ( 张衡传 载, 张衡上书有“ 则知 图谶成于哀 平 之际 也” 之语 。 何休 : 春秋公羊传解诂序 , 载 春秋公羊传解诂 卷首。 后汉书 卷 5 9 张衡传 。 史记 卷 1 3 0 ( 太史公 自序 。 后汉书 卷 7 9下 李育传 。 后

32、汉书 卷 7 9下 何休传 。 后汉书 卷 3 5 郑玄传 。 廖平 : 起起谷梁废疾序 , 见李耀仙主编 廖平选 集 ( 下 ) , 巴蜀书 社 1 9 9 8年 版。 梁启超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饮冰室合集 ( 文 集之七) 。 中华书局 1 9 8 9年版, 第 3 8页。 范宁 : 春秋谷梁传集解序 , 载 春秋谷梁传注疏 卷首, 北 京大学出版社 1 9 9 9年版 , 第 1 1 页。 ( 责任编辑 : 唐昌福 ) 坷南师范大学学扭(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2年 第 2 9卷第 3期 养士之风与汉初的豪族政治 赵 沛 ( 山东大学威海分 校 东方 文化 研究 所

33、 山东 威海 2 6 4 2 0 9 ) 摘要 : 汉初政 治是郡 国井行体制 。汉初同姓王 的丹封 原则, 基本 是一种 西周宗法制度之下 血缘丹封原则 的复 。 可 “说汉初 的政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六 国之政治传统 王 国政 治作为设初政治 的一元 , 使汉初 政治无疑也 具有 了多元政治 的雏形 养士之 风的重新兴起 , 或许可以说是六国传统 复兴的一项 主要 内容。汉初养士可大致丹为 诸侯王之养 士、 外戚大臣之养士 和布衣豪杰之游 侠养士三类 他们借养 士而形成一 股力量或 对抗 中央、 或以对抗 政府 , 要 盘就是权力斗争和个人 私怨斗争的工具。但过 种情 形总是 与逐 步

34、加强 的中央集权 的潮流相逆的 所 以到汉 武帝 后 成为由央政府严 厉打击的对象 , 因失去生存的环境而逐步衰竭 关键 词: 设初 ; 养士 : 豪旗政 治 中图分类 号 : K2 3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2 3 5 9 ( 2 0 0 2 ) 0 3 0 0 1 6 - 0 3 作者 简介 : 赵沛( 1 9 6 5 -) , 男 , 河南武 陟人 , 山东大学威海丹较东方文化研究所副教 授 , 博士 从事秦设史研究 养士 之风 , 始于 春秋 , 到 战国方 为大盛 。 一 方面 , 一 些权 臣贵戚 广 招 门 客 , 借 以 扩 大声 誉 , 采 纳

35、 良策 , 以巩 固 自己的地位 。 另一 方面 , 那些 恃才 待进 又苦 于 进 见无 门 的士人投 身权贵 门下 , 为 主人献 计献 策 , 进 而 寻求 机会 或通 过主人 的举 荐而 获得政 治机 会 。这 种 情 况到战 国时期 已是 非常 盛行 。如 战 国四公 子所 养 之士加 起 来 当不 在 万人 以 下 , 吕不 韦 的 门下 也 有 三千 之众 。养士 之风 的产 生又 与战 国时期 开始 流行 的游 学对策 和举 荐制并 行 的一套 客卿 制有 极大 的关 联 。事实 上 , 所 谓客 卿 , 即是国君 所养 士 。国君封 游 士宾 客 为卿 以示 尊崇 , 这些

36、客卿 本 身并 没 有 一定 的职位 , 被 国君 尊而 礼之 , 给 以优 厚 的待 遇 , 以备顾 问、 参谋 之用 。一旦 国家 需要 则可委 以职 权 , 或 以带 兵 , 或 以出使 , 或 与谋 国 政 , 决 疑 难 , 解是 非。 养 士 之 风 之所 以在 战国 时期 得 以盛行 , 与战 国时代 社会 政治之 变迁 有密切 的关 系 , 第 一 , 春 秋 时 代, 旧秩 序 的土 崩 瓦解 , 使 社 会 结 构发 生 极大 的 分解 和 重 组 , 所谓 “ 高岸 为 谷 , 深谷 为 陵” , 宗族 势力变 动不 居 , 简言之 , 一方 面 是一大 批 的 高低 不

37、 等 的贵 族 阶层 被 社会 政 治 所抛 弃 降为 士甚 至 庶人 阶 层 , 另一 方 面又 为 庶 人 上升 为 士提 供 了 契 机 。 韩 非子 外储 说左 上 的一则 故事 可说 是这 一 收 稿 日期 : 2 0 0 2 一 J 2 0 6 1 6 时代 变 化 的最好 证 明 : “ 王登 为 中牟 令 , 上 言 于襄 主 ( 赵襄子) 日: 中牟士日中章、 胥已者, 其身甚修其学 甚博 , 君何 不兴 之? 主日 : 子见 之 我将 为 中大夫 。 ( 于是 ) 中牟之 人 弃 其 田耘 , 卖 宅 圃而 随文 学 者 邑之 半 ” 。 尽管韩 非 子说“ 弃其 田耘 ,

38、 卖 宅 圃而 随文 学 者 邑之 半” 是有 夸饰 成分 在其 中 , 但 至少新 的士人 阶 层 的产 生是毋庸 置 疑 的。 他们 可以不 拘原有 的身 份 , 或 为 贵族 之后 , 或 为 贩 夫走 卒 , 不 受其 职 业、 身 份 之 限制 , 专 心 向学 。 或 指点 江 山 , 或激扬 文字 , 为实 现 自 身 的政治理 想而 奔走 , 谋 求 自己的前途 , 人 仕 干政无 疑是 他们 的虽佳 选 择 , 他们 是 新 的政 治 体制 下 新 官僚 集团 的后各 军 。这 是 战国时 代养士 之风 所 以盛 行 的人才基 础 。 第二 , 到 战国时代 , 西 周世 卿

39、世禄 的政 治制 度开 始 瓦解 , 法家 的 尚贤理 论 以专 制王权 为 中心 , 把 矛头 直指世 卿 世禄 时 代 的贵 族 群 体 , 在 这 一理 论 支 配之 下 , 各 国都开 始 了全 新 的政 治 改革 , “ 宗室 非 有 军功 论 , 不得 为 属籍 。明尊 卑 爵秩等级 , 各 以差扶 名 田宅 臣妾 , 衣 服 以家 次 , 有 功者 显 荣 , 无功 者 虽 富无 所 荣 华 。 ” 一 “ ” 已成 为新 的时 代精 神。 取代 由贵族 而 成 为 新 的政 治体 制 下 的 当权 者 的新 兴 军 功 官 僚 集 团 , 建立 和维 系新 的政 权体 系所依靠

40、 的是 他们 的政 治才能 以及 以此 而建立 的 功勋 。 所 以说 “ 作 为一种 政 体 , 与 宗 法贵族 政 治相 冲 突 的军 功地 主是 一个 强 大 的利益集 团, 他们 在军 事和 阶级活 动 中崛起 , 是社会 变动 中最 活跃 的 因素 和主 要 的体 现 者 , 具 有强 烈 的 分享政 治权力 的要求 。, 当然他们 同时又 必须是新 的政治体 制 ( 即 中央集权 的 君主体 制 ) 下 君 主权力 的 最积极的支持者和维护者。因为那是他们借以分享 政治权 力的 基础 。事实上 , 上 述战 国 四公 子 , 虽身 为 旧贵族 , 但 从 其政治倾 向而 言 他们

41、基本 上可 看作是 新 的政 治力量 的代 表 。 在 全新 的体制 之下 , 一方面新 兴 地 主需 要全 新的 行政 人才来 填充 和运 行取 世卿世 禄 的宗 法 政治 而 代之 的新 型 政治 体 制 ; 另 一 方 面则 是士 人 为寻求 在新 的政 治体 制之下参 与 政 治的广泛 需 求 , 这 是 战 国养 士 之风 得 以盛行 的体制 方 面 的原 因 简单地 说 , 随着宗 法贵 族退 出政 治而 带来 的政 治 真 空需要新 的社会力 量在 填充 第三 , 战 国时 期 养士 之 风 的盛 行 和 当 时政 治体 制转 变前提 下 的多元 政治 有关 这 可 从两 个方 面 来 理解 : 其 一 , 各 国 内政治 正 处 于新 旧两 大 阶级 ( 即 旧贵 族和新 兴 地主 阶级 ) 的交 替时代 , 各 阶级 都需要 自己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