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科门类:管理学 单位代码:10058.doc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17568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门类:管理学 单位代码:1005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学科门类:管理学 单位代码:1005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学科门类:管理学 单位代码:1005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学科门类:管理学 单位代码:1005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学科门类:管理学 单位代码:1005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印发安徽省原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皖经信规划201778号各市、直管县经信委:现将安徽省原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3月22日安徽省原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原材料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依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原材料工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2、一、“十二五”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我省原材料工业围绕工业强省战略,以壮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积极应对资源能源和大宗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生产运输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持续增加的外部环境变化,全行业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全省原材料工业有规模以上企业5169户、从业人员70.0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2772.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2%、全省GDP的12.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364.4亿元、利税总额3307.7亿元

3、、利润总额1852.7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0.21%、24.21%、21.58%;“十二五”期间,全省原材料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1.4%、14.4%、3.3%。(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长江沿线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钢铁产能、50%以上的熟料产能、全部的铜冶炼产能和80%以上的铜材加工能力。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四大化工基地已经确立。企业集团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集约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兼并重组,马钢集团粗钢产能占全省比重过半;海螺水泥省内熟料产能占比超过60%,全省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线熟料产能占比达83%;安庆石

4、化原油加工能力由5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底,超过35%的大中型企业成立研发机构,协作创新、成果共享的创新模式加速复制,成立了一批技术创新联盟、专利联盟等产学研用团体。复杂深难铜矿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浮法玻璃质量控制与节能关键技术、有色冶炼含砷固废与清洁利用技术、大型水泥粉磨关键设备、节能玻璃镀膜装备、大功率机车轮、超薄电子铜箔、超薄浮法玻璃、高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等一批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关停淘汰落后炼铁125万吨、炼钢212万吨、铜冶炼1.2万吨、铅冶炼(再生铅)44

5、.3万吨、水泥(熟料及磨机)2212.1万吨,超额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计划任务。工艺技术装备和环保设施改造蔚然成风,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30%以上,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通过减量置换,在芜湖、淮北成功落实两例熟料产能置换建设项目。铜陵海螺利用水泥窑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示范项目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列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企业。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步伐加快,涌现出一批专业的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历经多年的发展,我省原材料工业进步明显,水泥、玻璃产业走在国内前列,但整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产能过剩严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冶金、石化产品缺乏特

6、色优势,行业效益增幅下滑。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资源使用成本和环保治理成本大幅增加。三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四是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低,全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产品更新换代进展缓慢,传统材料加工比重仍然偏大。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是主基调。“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原材料工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加大,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7、需求侧升级要求供给侧产品必须从功能向品质升级,高端钢材、精品铜材、绿色建材、新型化工材料等产品比重逐步提升;初级原材料产品组件化、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废旧金属、废旧橡塑材料、建筑垃圾等资源再生利用规模持续扩大;水泥建材工业在消纳城市固废,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独特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为建材加工业向建筑业延伸提供有力支撑。产品升级换代、加工制造业向高端迈进,需要性能更优、种类更多、数量巨大的新型材料支撑,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伴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苛,既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钢铁、有色、水泥等主要原材料工业大宗产品供过于求的形势短期难有改观;加上创新能力不足,两化融合程度不高,具有国际

8、视野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缺乏,我省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创新驱动、质量精品为抓手,以龙头带动、典型示范为引领,以优势特色、聚焦突破为重点,准确把握产业升级方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补短板、强优势、增后劲,全面推进我省原材料工业的新突破。(二)基本原则。坚持调整结构优化发展。科学控制增量,不断优化存量,推进企业兼并重

9、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原材料工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坚持优化布局协调发展。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推进退市进园,规范园区建设。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发展。坚持“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整合,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引进来”,加强引进消化吸

10、收再创新,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三)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传统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不低于8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以上,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以上。彻底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先进产能比重和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加大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原材料工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到2020年,高品质钢铁材料、新型轻合金材料、高端通用合成材料、功能玻璃等先进基础材料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到“十三五”末,新材料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8%以上。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航天航空、新能源、国防科

11、技工业等重点领域需求,突破关键技术,发展耐高温及耐蚀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先进储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四、发展重点(一)钢铁。适应钢铁工业发展新常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加强钢铁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衔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1做精钢铁主业。完善轨道交通用钢产品体系。巩固发展马钢客货车轮产品市场领先地位,大力开发车轴、轮对等高铁产品,打造火车轮轴系列产品的全球领军企业。以轮轴及轮对产品为主导,以特钢装备优势为支撑,在轮轴产业链上积极寻求战略合作者,大力研发轨道列车用齿轮、轴承、弹簧、制动盘、车厢板等相关零部件

12、产品,为用户提供全套产品和服务。做优板带产品。以冷板、热板、涂镀三大序列为主导,整合现有资源,推进板带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建设,做大做强板带板块。通过自主攻关和引进合作,逐步向中高端市场挺进。积极向下游行业延伸,扩大终端客户,重点开拓汽车板、家电板、酸洗板、硅钢等产品市场,扩大出口和区域市场。做精长材产品。整合型材、线材和棒材现有产线,推进升级改造,努力打造精品长材制造基地。型材以热轧大H型钢为主导,重新树立和拓展H型钢产品竞争优势。同步推进中型材改造,做强工、槽、角等型钢产品,完善品种规格,打造高品质、低成本中型材竞争优势。2实施重点技术突破。结合全省实际,依托省属重点企业,着力重点技术发

13、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低能耗高炉冶炼技术,高效绿色电炉冶炼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冶炼技术,超快速冷却技术、节能高效轧制及后续处理技术。推进全连续自动跟踪产品表面质量缺陷检测技术,全流程工艺质量数据集成和质量在线综合评价技术,产品工艺质量参数采集与存储、追溯分析技术等产品质量关键技术发展。建立工艺装备智能控制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生产制造流程多目标实时优化在线运行技术,钢铁产业供应链智能优化技术,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技术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平台。(二)有色金属。优化冶炼产能,降低冶炼成本,完善冶炼产业配套,提高有价元素综合回收率;增强创新能力,通过产品升级、做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提

14、升产业附加值。1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推进铜产业链向电子信息用材、家电用材发展,提高铜材与精炼铜的比重,研发生产异型铜带、镀锡铜带、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电子电气用高导纯铜板带材、新型铍铜合金材、压延电子铜箔、铜钯银合金键合引线等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产品。开发600mm以上高纯无氧铜压延铜箔等配套材料。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低成本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铝、镁等高强轻合金材料。研发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铝合金预拉伸板;推进镁产业链向汽车、计算机、通信产品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用材发展,研发生产镁合金材料的3C产品外壳和内部结构件、汽车应用零配件。2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整合全省资

15、源,围绕乘用车用铝镁合金等轻合金,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材料,抗冲击、耐腐蚀材料等关键高端材料性能,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化矿山开采技术与装备、低品位多金属及难选矿资源高效选矿技术等技术发展。提高低成本短流程炼铜清洁冶炼技术、废锂电池以及金属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水平。建立有色金属大流程生产制造工业大数据与智能控制技术平台。支持铜陵有色申请国家级技术平台建设。(三)石油化工。结合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加快基地和园区建设。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打造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1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产业集

16、中度高和安全环保水平好的化工园区。依托两淮煤炭、滁州盐矿及淮河、长江两大水系资源条件,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加快建设安庆石油化工基地、淮南煤化工基地、定远盐化工基地,淮北临涣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等4大新型化工产业基地。着力打造蚌埠精细化工集聚区、铜陵化工集聚区、阜阳化工集聚区、池州香隅化工园区(东至经开区)、马鞍山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等5个特色化工园区。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企业“退城进园”,促进化工企业将向园区集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安全环保一体化风险管理,实现化工园区规范发展。2发展壮大五大化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加快实施安庆石化千万吨炼油工程,使其炼油能力由800万吨/年,提升至1000

17、万吨/年,积极争取芳烃项目早日立项,力争在“十三五”末,将安庆石化建设成为装置结构合理,产品结构理想,丙烯、芳烃化工并举的大型石油化工综合企业。加快建设中安华谊醚前液化气深加工项目,合理构建下游产品链,提高原料转化效率,积极发展高端产品。煤化工产业。立足煤炭资源本地化,突破煤炭气化技术瓶颈,稳步推进中安联合煤化公司等煤制甲醇及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发煤焦油及其下游合成材料产品;重点氮肥企业,立足现有产能,发展高效缓释复合肥料,延伸发展联醇、双氧水及下游化工产品。盐化工产业。加快推进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煤化盐化一体化二期工程建设。通过岩盐、煤炭和石灰石等资源

18、的合理、高效利用及清洁转化,以盐化工为基础,发展氯碱深加工产业链、乙炔深加工产业链、氢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链、硅氯氟产业链。积极推广金属阳极法烧碱的扩张阳极、改性隔膜、膜极距等节能改造技术,环保节能干法乙炔技术,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法电解制烧碱技术和无汞触媒技术。生物化工产业。依托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丰原集团国家发酵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以先进的生物发酵和分离提取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和延伸生物化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非粮法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高性能水处理剂、杀菌剂、生物填料等生物技术产品。精细化工产业

19、。以绿色化、功能化、高性能化、专用化和高附加值化为目标,以发展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等为突破口,重点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橡塑助剂、涂料、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等特色精细化工产品,努力提高精细化工率和我省精细化工整体实力。(四)建材。以节能、环保、低碳、安全、可循环和长寿命为标志,以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业融合为方向,加强产业和企业改组改造,优化产业结构,满足消费升级需求。1加快转型升级。水泥。大力发展高强、高性能水泥及其制品,开发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新技术、新型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海洋、核电、

20、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用特种水泥。支持水泥熟料企业整合下游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墙材企业,鼓励产业链延伸。平板玻璃。开发和提升平板玻璃节能窑炉新技术,力争新型节能浮法玻璃窑炉、熔制过程能源高效利用与燃烧新技术开发取得重要突破。开发太阳能光热发电玻璃、超薄基板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防火玻璃、石英玻璃等新型、特种功能玻璃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套装备。墙体材料。推进墙体材料绿色化,发展轻质、高强、耐久、自保温、部品化产品;开发和推广节能且孔洞率大于45%的烧结砌块产业化技术和自保温砌块等烧结类产品;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防腐保温复合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内墙和外墙板材等非烧结类产品,以及岩棉等不燃型保温隔热材料及

21、制品,防燃型屋面保温材料等本质安全、节能、绿色的保温材料。非金属矿制品。以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为重点,加大凹凸棒粘土、膨润土、高岭土、碳酸钙等矿物在选矿提纯、超细加工、表面改性等方面技术攻关和引进力度,大力发展基于非金属矿物,用于节能防火、填充涂敷、环保治理等工程的材料及制品。化学建材。开发长寿命、低渗漏、免维护的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管材、管件及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密封胶、热反射涂料和热反射膜。发展水性、粉末和高固体份等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绿色涂料、密封材料、建筑胶黏剂等产品。2促进融合发展。适应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需要,引导和支持优势建材企业进入建筑产业,形成产品生产、集成加工(生产各类复

22、合建筑部品)、配送运输、安装施工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融合发展。引导钢铁加工企业发展优质钢结构建筑产品;支持优势水泥企业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建筑骨料、预拌混凝土、水泥制品、房屋建筑配件等相关领域。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工厂化生产,引导构配件产业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五)新材料。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方向及材料应用,围绕材料研发、生产和制品化,优先壮大无机非金属材料,提升发展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围绕高强、耐

23、疲劳等方向,大力发展高速轮轴用钢、高压管道(阀门)钢等高性能钢材及铸锻件、工具钢;开展金属高纯化、多元合金化、微合金等技术攻关,发展高纯铜材、高纯铝靶材、镁铝合金、镍基合金、钛基合金、铜合金粉及稀土应用耐腐、耐磨等新材料;提升轧制压延等加工技术,发展高精度电子铜带、超薄电子铜箔、高效换热铜管、特种线(缆杆)和特种专用型钢,形成轨道交通、物流输送、装备和信息产业等工程用材发展格局。化工新材料。围绕耐温、耐老化、高强等方向,重点开发结构塑料、特种橡胶、新型高性能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加强高分子单体合成及改性、绿色环保助剂、生物基化工新材料等技术攻关,发展专用涂料、橡塑部件、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工程纺织品等

24、,完善功能膜材料、ITO靶材、光刻胶等产品产业化配套能力建设,形成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制品生产、专用化学品及助剂产业发展格局。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围绕做大做强硅基新材料,以满足建筑节能、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需求为目标,重点发展平板显示玻璃用高纯硅粉、超薄基板玻璃、高铝硅玻璃及Low-E节能、光伏电池等镀膜玻璃、单晶硅等;开发高强高模碳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等无机纤维及制品;加快空心玻璃微珠、激光晶体、高纯超细氧化铝、氧化锆粉体等及新型耐火材料规模化、产业化应用;提升凹凸棒粘土、膨润土、脉石英等非金属矿制品化水平,形成硅基新材料、人工晶体、无机纤维及制品、功能无机粉体发展格局。先进

25、复合材料。围绕复合材料制品化,加快发展轨道机车、汽车用热塑(固)性复合材料制品、风机叶片、碳纤维增强树脂支线飞机机身等制品;发展高性能铝基/镁基/钛基复合材料,开展复合材料产业化应用攻关,重点突破铝基陶瓷复合材料产业化及在汽车及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应用;巩固提升钛合金爆炸焊接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核电、石化等领域应用,形成国防、航空、石化、装备等行业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双相/多相金属复合材料发展格局。坚持“龙头带动、板块布局”,实行园区化、规模化、链条化和集约化发展,重点培育马鞍山铁基新材料基地、铜面积为 59500.00 公顷。 2、建设用地控制 本次规划调整建设

26、用地总规模为 35879.90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 用地规模为 26811.30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 11099.20 公顷,交 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9068.60 公顷。 3、园地、林地规模 连云港市赣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 文本 17 本次规划调整园地规模为4577.00公顷; 林地规模为611.81公顷。 (三(三)规划规划增量增量指标指标 本次规划调整,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802.00 公顷 以内,占用农用地控制在 748.00 公顷以内,占用耕地控制在 561.00 公顷以内;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 561.00 公顷。 (四

27、(四)效率指标效率指标 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利益约束和激励机制, 提高单位土地 利用效益,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积极盘活城镇工矿等存量建 设用地。本次规划调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 179 平方米/人 以内。 (五五)其他其他指标指标 本次调整后, 赣榆区实际可落图的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675.61 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143.39 公顷,规划流量指标 666.67 公顷。 连云港市赣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 文本 18 第第四四章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一、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

28、调整原则调整原则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 实现耕地占补 平衡。适当增加耕地面积,适度调减基本农田面积,提高优质耕地面 积和比重。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稳定园地面积,增加林地 面积; 按照新增用地集中布局、存量用地集约挖潜、用地总量理性增长 的原则,保障交通水利重点项目用地,适度扩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降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比例。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其他土地,拓展经济发展与 生态建设用地空间。 (二(二)调调整方案整方案 2014 年农用地 95700.79 公顷,建设用地 35077.90 公顷,其他土 地 16687.95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29、 64.9%、23.8%、11.3%;调 整后 2020 年农用地 95256.74 公顷,建设用地 35879.90 公顷,其他土 地 16330.00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64.6%、24.3%、11.1%。 1、农用地结构调整 2014 年耕地 68668.20 公顷,园地 4576.10 公顷,林地 504.60 公 顷,其他农用地 21951.89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46.6%、3.1%、 0.3%、14.9%;调整后 2020 年耕地 66933.33 公顷,园地 4577.00 公 连云港市赣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 文本 19 顷,林

30、地 611.81 公顷,其他农用地 23134.59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 积的 45.4%、3.1%、0.4%、15.7%。 主要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占用等原因造成本次调整后耕地 面积减少 1734.87 公顷。 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14 年城乡建设用地 26084.97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 8992.93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17.7%、6.1%,城乡建设用地中 城镇工矿用地 10026.3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8%,农村居民点用 地 16058.60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0.9%;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中交 通水利用地 6940.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1、 4.7%,其他建设用地 2052.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 调整后 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 26811.30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 地 9068.60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18.2%,6.1%。城乡建设用地 中城镇工矿用地 11099.2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5%,农村居民点 用地 15712.10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0.7%;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中 交通水利用地 7073.7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8%,其他建设用地 1994.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 本次调整后,城镇工矿用地增加 1072.83公顷,农村居民点减少 346.50 公

32、顷, 主要因非农建设新增城乡建设用地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 减挂钩等原因造成城镇工矿用地增加及农村居民点减少。 3、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14 年水域 16631.19 公顷,自然保留地 56.76 公顷,分别占土 地总面积的 11.3%、0.0%;调整后 2020年水域 16278.89 公顷,自然 连云港市赣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 文本 20 保留地 51.11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11.0%、0.0%。因建设占 用、土地开发、生态防护林建设等造成其他土地的减少。 经过上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林地、其他农用地、城镇工矿用地 和交通水利用地大规模扩大,耕地、农

33、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幅度较大, 其他土地中水域和自然保留地由于开发力度加大, 面积减少较多,园 地、其他建设用地变化幅度不大。 二、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一(一)农业用地布局优化)农业用地布局优化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严格农用 地特别是耕地保护, 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进园地、 林地的结构调整,引导其他农用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 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1、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全面落实市级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合理引导种植业 内部结构调整,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服务能力。在不影响耕地保护的前 提下,

34、充分发挥耕地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使生态建设与耕地保 护有机统一。 本次调整完善规划期内,对部分乡镇耕地保有量进行合理调整。 降低青口镇、海头镇、石桥镇、柘汪镇、宋庄镇镇区的耕地保有量, 为中心城区、柘汪港区、园区、开发区发展预留空间。 同时,在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 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优先将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优先保 连云港市赣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 文本 21 护类和安全利用类耕地,与已有划定基本农田集中连片、 质量等别达 到区域平均水平以上的耕地,自身聚集度高、规模较大,有良好的水 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已建成的高

35、标准农田的优质耕地等划 入基本农田;同时将“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的基本农田、建设 用地、 未利用地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以及坡度大于25以 及零星分散、规模过小、不易耕作、质量较差(如部分可调整地类) 的已有基本农田调出。 调整后的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市级下达的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平均质量等别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 2、园地布局优化 根据农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园地保护目标,着力调整优化品种 结,稀土预测资源量 12 万吨;重点勘 查地热、铁矿、钛铁矿、金矿、金刚石、稀土等矿产,夯实资源储量。 重点开发地热、煤炭、铁矿、钛铁矿、金、金刚石等矿产,重要 优势矿产石膏、 石英砂开采总

36、量得到有效调控, 降低石灰岩开采强度, 12 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 10%左右。 把临沂市建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市级以上试点绿色矿山数占 总矿山数的 60%左右。 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采空塌陷区治理与监测,提高露天矿 山平均治理率, 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优良, 实现人地和谐、 矿地和谐。 专栏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要规划目标和指标 类别指标单位2015 年2020 年属性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与保护 重要矿种 年开采量 原煤万吨21.8050 预期性 地热万立方米50.25100 铁矿矿石万吨781.001500 金矿矿石万吨51.97100

37、石膏矿石万吨335.22400 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746.471000 玻璃用砂岩矿石万吨209.90300 矿业转型 与绿色矿 业发展 大中型矿山比例%4851 矿山“三率”达标率%9598 市级以上绿色矿山建成率%1.660 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 与治理恢 复 露天矿山平均治理率%80约束性 矿区土地复垦率%70约束性 2. 2025 年展望年展望 重要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 矿山布局和矿业结 构得以全面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 力大幅提高,矿产开发秩序更加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 水平进一步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根本改善,绿色矿业

38、格局全面形成,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13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与产业发展 (一)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实施地质战略找矿工程,重点加强 地热、铁矿、金矿、钛铁矿、金刚石、麦饭石、矿泉水的勘查找矿工 作,扩大资源储量。重点调控石膏、石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饰 面石材、陶瓷土等矿产的开发,强化矿业经济联动,突出矿产资源开 发的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深化矿业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功能明 确、资源配置合理、整体效能提升的“一带三区五板块”矿业发展新 格局(图 2) 。 图 2临沂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14 1 “一带三区五板一带三区五板块块”矿矿业发展格局业发展格

39、局 中中部部地热资源带地热资源带。地热资源与沂沭及其分支断裂带密切相关,主 要分布于沂水、沂南、蒙阴、郯城、平邑、河东区等县(区) ,有汤 头、许家湖、铜井等 10 个地热田等,已开发利用的有河东汤头等 4 个。现有地热异常 49 处,近期优先勘查中心城(县)区和重点旅游 区, 远期向周边延伸, 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和休闲娱乐产业、 旅游产业、 现代农业等各产业的发展相匹配, 使资源勘查结果服务于当地的经济 发展。加快开发新探明的北城新区等 4 个地热田,为城市供暖、温泉 入户和旅游度假服务;开发郯城马陵山、蒙山旅游区邢家庄等 6 个地 热田,提高临沂市周边县的旅游档次,丰富其旅游品种。 西西部部

40、建材及非金属建材及非金属区区。位于蒙阴、平邑、费县、兰陵、沂南等县。 蒙阴以金刚石、 石灰岩为发展重点, 推进金刚石资源开发和钻石加工, 以石灰岩精深加工为重点,提高矿产品附加值;平邑立足石材等资源 优势,采用新技术,开发大型、超薄、光洁花岗石板材等;费县以石 灰岩开发为发展重点, 规范石材、 石料矿开发利用; 兰陵县以石英砂、 石灰岩等为重点,集中发展水泥和玻璃等资源产业。 东部东部石材石材区。区。位于莒南(包括临港区) 、临沭等县。莒南以建筑 用花岗岩开发为重点,发展饰面石材深加工业;临沭以建筑用闪长岩 开发为发展重点,规范建材市场,发展新型节能材料等。 南部煤炭区南部煤炭区。位于罗庄区、

41、郯城县。区内强化煤炭资源的合理开 发和深度加工,加强煤炭分质分级、清洁化利用,优先发展煤电一体 化、煤化一体化等,加快清洁资源等开发利用试点与推广。 五大板块五大板块。包括铁矿、钛铁矿、金矿、金刚石、石英砂岩等 5 大 板块。铁矿板块重点加强沂水、兰陵的资源勘查,进一步夯实资源基 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建立铁矿 15 产业园。钛铁矿板块重点加强沂水诸葛钛铁矿区资源勘查,以诸葛大 型钛铁矿为核心建设钛铁矿产业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铁钛分 离技术,提高钛资源的利用率。金矿板块重点加强沂沭断裂带中段, 沂南、平邑的资源勘查,争取找矿突破,整合金矿资源,形成以归来 庄

42、矿区为中心的金矿基地。金刚石板块加强蒙阴县王村、西峪,费县 朱田等矿区的金矿石勘查,推进金刚石资源的开发和钻石加工,将蒙 阴县打造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旅游”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巩固 和提高我市金刚石在全国的地位。石英砂岩板块重点加强沂水、沂南 的资源勘查,整合沂南、沂水的石英砂岩资源,以大型石英砂岩矿产 地为核心建设产业园,打造一批以矿产开采、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 矿业集团。 2矿矿产勘查开发方向产勘查开发方向 重点勘查铁矿、钛铁矿、金矿、金刚石、麦饭石、地矿泉水等矿 产。限制勘查砂金、金刚石砂矿、石膏、水泥用灰岩、饰面石材等矿 产。重点开采地热、金刚石等矿产。限制开采石膏、水泥用灰岩、金

43、刚石砂矿等矿产;限制开采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河沙等对生态 环境有严重影响的矿产,如确需开采,开展规划论证,做到有效保护 生态环境。禁止开采砂金、可耕地砖瓦用粘土。 (二)勘查开发与保护分区管理(二)勘查开发与保护分区管理 1. 重点调查评价区重点调查评价区 重点加强沂沭断裂带南段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区、 沂水县金矿调查 评价区、兰陵县龙宝山稀土矿外围调查评价区、蒙阴县金刚石矿调查 评价区、郯城县金刚石调查评价区等 5 区的调查评价工作,加大财政 资金投入,摸清资源潜力,圈定找矿靶区和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引 导和服务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 16 2重点勘查区重点勘查区 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

44、点勘查沂沭断裂带中部的地热、 兰陵的铁矿、平邑归来庄的金矿等 14 个重点勘查区(附表 1) ,引导 各方资金和力量投入,加大找矿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矿产资源勘查新 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力争发 现一批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 3. 重点矿区重点矿区 重点开发平邑归来庄、沂南铜井金矿,兰陵铁矿等 3 个区的矿产 资源,区内进行统筹规划,在资源配置、矿业权设置、矿业用地、基 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向区内倾斜,加强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 理。 专栏五临沂市重点矿区(3 个) 编号名称 所在行 政区 面积 (km 2) 主要 矿产 资源储量 单位 储量 已设采 矿权 拟设采 矿权 ZK001 平邑归来庄金 矿重点矿区 平邑149.6金矿金千克44 ZK002 沂南铜井金矿 重点矿区 沂南136金矿金千克32 ZK003 苍峄(兰陵) 铁矿重点矿区 兰陵128.08铁矿石万吨420032812 4. 限制勘查区限制勘查区 根据资源的供需关系、国家产业政策、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