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烯创新创业平台,开展石墨烯设计解决方案、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检验测试等服务,营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建立石墨烯数据库,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石墨烯材料数据库、工艺参数库、工艺知识库,支持对石墨烯专利、材料制备、生产研发等数据的有偿查询和共享。4.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我省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立足现有石墨烯产业基础,结合各地科技人才条件、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环境承载能力,打造以福州和厦门为创新核心区,以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晋江和三明永安为产业集聚区的“两核三区”产业发展格局。专栏3 石墨烯产业布局优化工程两核:一是福州研发服务核心区。依托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海西研
2、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应用企业,建成石墨烯检测、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在福州高新区承接石墨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厦门创新孵化核心区。依托厦门大学、华侨大学、中船重工725所厦门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应用企业,设立开放实验室,构筑集研发、中试、产业化、成果评价、产品检测认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孵化平台。三区:一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石墨烯产业聚集区。以现有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一批石墨烯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石墨烯导热、散热、防腐和微电子新材料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以石墨烯研发、设备、应用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泉州晋江石墨烯产业聚集区。以福建海峡石墨烯产
3、业技术研究院、三创园、晋江龙湖石墨烯产业园为依托,结合晋江纺织、鞋服、建材、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基础,加强石墨烯下游领域应用,前瞻布局石墨烯半导体材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三明永安高端石墨及石墨烯产业聚集区。依托丰富的石墨资源,以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航发等产学研用平台为支撑,重点发展石墨负极材料、等静压石墨、核石墨等高端石墨和石墨烯制备,在锂电、储能、橡胶改性等下游领域拓展应用,建设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石墨特色小镇,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三)搭建服务支撑体系1.创新研发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外研发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创新成果的储备,重点将福州、厦门打造为我省石墨烯创新研发高地,积极
4、争取厦门大学能源与石墨烯创新平台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战略布局,大力推动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形成我省乃至全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技术强引擎。2.检验检测平台围绕我省石墨烯产业发展特色和需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石墨烯产品检测认证平台,提供材料测试、质量认证等服务。重点推动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中船重工725所厦门材料研究院、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等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石墨烯公共检测服务体系。3.双创服务平台举办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和石墨烯主题展,依托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区等
5、载体,建设一批“石墨烯+”众创空间,提供创意设计、技术合作、产品展示、成果对接、项目路演、人才培训、工商登记、知识产权等服务。重点推动福州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晋江三创园等建设,促进石墨烯技术成果孵化,形成一批石墨烯科技小巨人企业。专栏4 石墨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工程1.创新研发平台重点建设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和石墨烯创新平台、华侨大学石墨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石墨烯基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永安石墨和石墨烯工程研究中心等。2.检验检测平台重点建设厦门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测试平台、中船重工725所厦门材料研究院检测服务平台、海西石墨烯质量检测中心等。3.双创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福州高
6、新区石墨烯产品培育中心、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永安碳材料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等。(四)前瞻布局标准体系1. 制定相关标准依托省政府石墨烯产业专家咨询组和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联合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产品定义、性能、石墨烯存在形式及用量等多方面制定全省石墨烯材料、产品、检测和设备等标准。鼓励省内科研机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推动省级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引导和促进全省石墨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专栏5 石墨烯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制定石墨烯材料标准。鼓励企业加快发布石墨烯材料的名词术语与定义基础标准,制定石墨烯层数测定、比表面积、导电率等标准,研制一批石墨烯材料、器件标准
7、和计量装置。制定石墨烯应用产品标准。以石墨烯散热器、石墨烯防腐涂料等我省优势较为明显的产品为先导,鼓励骨干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发,优先制定企业级或省级石墨烯应用产品标准,并在全省推广,力争上升到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完善石墨烯试验技术标准。完善石墨烯试验技术的计量标准。完善标准物质,支撑测量仪器校准、实验结果评价、产品质量控制等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建成全流程监测系统表征、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和试验结果的时效性评价标准系统。2. 推广成熟技术选择石墨烯粉体、薄膜材料以及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的下游应用产品,建立技术成熟度评价体系,加强对省内石墨烯技术、材料和应用产品的检测、认证和评价,定期向社会推介,
8、促进全省石墨烯产品和技术的推广。(五)加强区域交流合作1.打造国际合作高地充分发挥我省与石墨烯发源地和领衔机构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院(NGI)和诺贝尔奖得主诺沃肖洛夫密切合作的优势,推进科研单位、企业、园区全方位交流对接,建立“顶级专家+优势科研单位+引领性企业+发达城市”的多方协同模式,创新国外研发资源进入我省的通道,实现技术优势和市场空间的优势互补。2.扩大对台交流融合对接闽台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纺织等优势产业合作需求,加强与台湾地区石墨烯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人才、技术、标准、资本等方面的交流对接,引进台湾地区石墨烯材料领域及相关学科的一流科学家和工程专家团队,专注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9、实现闽台两岸石墨烯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3.拓展多元合作促进与美国、日本、韩国、荷兰、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人才团队、技术资本、标准专利、管理经验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交流合作。鼓励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发达国家优势创新单位合作设立石墨烯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省石墨烯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做好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分析研究,统筹协调全省石墨烯产业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指导省石墨烯技术创新促进会开展工作。福州、厦门、泉州、三明等“两核三区”地方政府要完善工作机制,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明确发展重点,制定产业路线图,采取有效措
10、施全面组织推进。(二)引导产业集聚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两核三区”集聚,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鼓励现有石墨烯企业实施环保安全搬迁、退城入园,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强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约束,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围绕石墨烯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策划一批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项目,组织开展精准招商。突出重点,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有主导产品、有创新能力、有发展潜力、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申报省级和国家级产业基地。(三)强化智力支撑积极对接“千人计划”“百千万工程”等人才工程,加强与海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将引进石墨烯高层次人才及产业化团队纳入省人才工作重点,研究制定石墨烯高层次人才认定标
11、准。加大高校、科研院所对石墨烯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省政府石墨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技术应用、标准制定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四)加大资金支持现有各级产业、人才、科技等领域专项资金要向石墨烯产业倾斜,加大对重大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引进、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省石墨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省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和省企业技术改造基金等投向重点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项目,鼓励各类创投基金和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早中期项目。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石墨烯产业开展银企对接,支持石墨烯重点企业通
12、过到境内外交易市场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五)增强要素保障对石墨资源进行保护性控制,实施有序开采。加大对石墨烯产业生产要素保障的支持力度,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对省级认定的石墨烯重点项目优先予以保障。根据我省石墨烯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需求,在用地指标方面重点倾斜。鼓励石墨烯专业产业园区参与售电侧改革试点。对石墨烯自主创新型企业租、购产业用房提供政策性优惠。推进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六)落实环保措施加强对石墨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石墨烯专业园区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优化设计产业链,配套建设园区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污染物处理设施。使用化学工艺的
13、新建石墨烯材料生产项目必须进入专业园区。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规划环评要求。石墨烯生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环评程序,执行环保措施,实现企业间、工厂间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副产品、废弃物的互供互享与环境保护。 (七)营造发展氛围建立形式多样的石墨烯体验馆,全方位展示石墨烯技术、产品和设备,依托各类媒体,实事求是地报道国内外重大进展,加大对石墨烯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公众参与度。组织全球性石墨烯专业会议、高层次产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我省石墨烯产业知名度。依托“618”“98”等平台,举办石墨烯专题展,组织专场对接,推广石墨烯技术成果合作应用。局、海
14、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审定。(二)对设在平潭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政策,经实际操作并不断完善后再正式实施。具体操作办法由海关总署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制定。(三)对平潭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具体政策措施及操作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商有关方面制定。(四)在制定产业准入及优惠目录的基础上,对平潭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产业准入及优惠目录分别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五)对注册在平潭的航运企业从事平潭至台湾的两岸航运业务取得的
15、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平潭的保险企业向注册在平潭的企业提供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册在平潭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册在平潭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现行试点物流企业按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积极研究完善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政策,条件具备时,可进行试点。(六)在平潭工作的台湾居民涉及的个人所得税问题,暂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按内地与台湾个人所得税负差额对台湾居民给予补贴,纳税人取得的上述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七)在平潭设立出境开放口岸的前提下,按现行有关规定设立口岸离境免税店。参照现行大嶝对台小商品交易市场模式,支持在平潭设立一个台湾小商品交易市场。
16、三、财政和投资政策(一)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福建省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二)中央投资加大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结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积极研究放宽台资市场准入条件和股比限制等政策,支持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四、金融政策(一)支持台湾金融机构在平潭设立经营机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平潭设立分支机构。(二)允许福建省内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外币代兑机构、外汇特许经营机构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办理新台币现钞兑换业务。(三)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在平潭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大陆证券业逐步扩大对台资开放
17、的过程中先行先试。(四)允许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银行机构与台湾地区银行之间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和新台币同业往来账户,允许平潭综合实验区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为境内外企业、个人开立人民币账户和新台币账户,并积极研究具体操作办法。(五)允许平潭综合实验区内的台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探索在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五、方便两岸直接往来政策(一)支持设立平潭水运口岸,并在东澳和金井湾设立两岸快捷客货滚装码头,列为对台海上客货直航点,构建两岸直接往来快捷通道。(二)允许符合条件的平潭居民及在平潭投资、就业的其他大陆居民经批准办理往来台湾地区一年有效多次签注。根据两岸人员往来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实际
18、需要,适时简化两岸人员出入境手续,进一步便利两岸人员往来。(三)在现行境外驾驶人、境外车辆的相关管理规定基础上,将办理临时牌照权限下放至平潭车辆管理部门;允许台湾地区机动车在临时牌照有效期内多次自由进出平潭。六、方便台胞就业生活政策(一)允许台湾地区的建设、医疗等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持台湾地区有权机构颁发的证书,在其证书许可范围内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相应业务。(二)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内就业、居住的台湾同胞可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当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七、土地配套政策(一)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积极探索土地管理改革新举措、新政策。(二)优先保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用地,
19、其用地计划指标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单列并予以倾斜。(三)允许平潭综合实验区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开发利用海坛岛周边附属海岛及海域,对重大项目用海的围填海计划指标给予倾斜。在新的通关制度实施前,要先行落实不受其约束的其他优惠政策。第二节 组织实施福建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资金、人才向实验区集聚,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组织编制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选择和安排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开发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的具体政策
20、措施。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开放事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以规划实施为契机,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举措,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更大作用。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高端专业中介服务,推动 国内外著名信用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在辖区设立分支机构, 为各 类债券融资提供优质评级服务,有效推进辖区信用体系建设。充 分利用首都金融信息优势,与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深化交流合作, 为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21、。 发挥石景山区现代 金融商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独特优势,搭建创业、融资、招商、 培训等高端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引进项目,优 化服务环境,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五)持之以恒,培育营造现代金融优良生态环境(五)持之以恒,培育营造现代金融优良生态环境 有效提升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软实力,积极构建政策完善、 法制公正、信用健全、安全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为石景山区建 设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发展根基。 1.1.完善政策法制环境完善政策法制环境 加快建立适应石景山区金融发展要求的法制政策环境和监 督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现代金融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强金融法 制宣传教育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各类金融法
22、制宣传活动,提 - 22 - 高社会各界的金融法制意识。 推动金融案件合议庭工作走向深入, 积极构建金融审判领域专家咨询库, 健全金融诉讼案件审理机制。 加强对司法、执法人员的金融知识专业培训,提升金融司法和执 法水平。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建立监管部门、行 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的教育体系。 2.2.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进一步推进政务诚信、 商务诚信、 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加大各类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力度, 探索设立石景山金融信用信息 平台,实现区内信用信息共享。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的信用监管与 公共服务、 征信机构的商业化运作和行业组织的诚信活动与自律
23、三位一体的征信运行机制。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信用评级市场。大 力推进大数据征信等新兴征信业态发展, 打造大数据征信的集聚 区、引领区。 3.3.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在石景山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小组的统筹领导下, 依 法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和骗保骗赔等非法金融活动和洗钱、 制贩假币等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辖区金融安全稳定。完善金 融风险预警和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 健全突发金融风险事件防 控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充分发挥金融业行业协会的自律、服务 和传导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依法维权,防控市场风险,促进辖 区金融业健康发展。 - 23 - 四、“十三五”时期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4、 (一)加强领导,大力强化组织保障(一)加强领导,大力强化组织保障 主动适应新常态、创造新优势、做出新贡献,加快推进“全 面深度转型、 高端绿色发展” 战略, 着力构建 “八个高端体系” , 将金融保险产业发展放在更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发 挥石景山区现代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地位, 强化和完善区内各 部门金融工作协调配合机制, 做好石景山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推 进和落实工作,协调解决好现代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 一步突出石景山区金融服务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 健全内设部 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高端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 作团队,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形成强有力的金融保险政策前
25、沿 研究、高效决策、密切配合、强力执行的体制机制。 (二)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二)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 尽快出台并细化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的具体政策措施, 健全与中央和北京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联系协调机制, 充 分发挥政策支持优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主动与有关部门 和机构对接。广泛吸收国内外改革动态和科研成果,跟踪最新改 革趋势,形成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机制,主动在金融保险领域承担 改革先锋。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引进资源、政策 建议等方面的功能。 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 提升石景山金融声音, 擦亮石景山金融品牌。围绕重大产业布局,积极举办各类金融博 览会、论坛、峰
26、会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一线水平的现代金融交 - 24 - 流品牌平台。 大力宣传石景山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的战略和主要方 向, 宣传石景山现代金融发展和现代金融聚集区建设的最新成效, 提升石景山现代金融在全国的影响力。围绕“京津冀一体化” , 积极与其他区县和周边城市进行交流, 探讨合作共赢的现代金融 发展道路。 (三)完善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环境(三)完善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加强高端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金融高端人才支持政策和 服务机制。实施现代金融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对柔性引进支 持,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优惠 的政策、更加灵活的方式,打造高端金融人才聚集地。加
27、快建设 石景山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健全高端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积极发挥孵化培育优势,大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业务培 训,全面提升现有金融人才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中关村国际人 才港的资源优势,延揽海外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端金融 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发挥部门合力,积极 在交通、住宿、教育、医疗等领域创造条件,为高端金融人才的 成长、干事创业创造最优越的环境。 (四)夯实基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四)夯实基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打造高端的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高端的科技与文 化融合的驱动体系,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技术密集、业态 融合的经济结构, 着力推进高端
28、绿色发展的要求和部署, 紧抓 “互 联网+”机遇,以互联网金融和保险数据产业为切入点,夯实信 - 25 - 息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新型金融业态,打造服务金融安全和创新 创业的信息技术后台基地。 全面提升现代金融产业的信息化程度。 实现现代金融业务与金融结算系统、交易系统、托管系统、征信 系统、信息系统、反洗钱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对接。优化现代 金融管理信息环境, 构建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 制,搭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现代金融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 提升现代金融市场的信息沟通交流和宣传服务功能。 (五)大胆改革,健全创业创新机制(五)大胆改革,健全创业创新机制 全面提升金融工作水平,进
29、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 政府,为现代金融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做到协调有力、服务 到位。搭建现代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立现 代金融企业入驻的 “绿色通道” , 精简审批环节, 优化业务流程, 为企业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畅通政策与信息交流,加强相关 领域的金融管理与调控。加大各项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快人才、 资源和金融机构集聚。 健全有利于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功能的评价 考核与激励机制,支持现代金融产业发展。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5月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3 -一、现状水平- 3 -二、趋势特征- 6 -三、发展环境- 8 -第二章
30、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空间布局- 12 -三、发展目标- 14 -第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6 -一、加快建设以兰白都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 16 -二、进一步提升河西走廊城市带发展水平- 18 -三、积极推动陇东陇南城市带加快发展- 21 -四、大力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4 -第四章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6 -一、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落户- 26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27 -三、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能力- 27 -四、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28 -第五章 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和综合服
31、务能力- 29 -一、强化城镇产业支撑- 29 -二、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31 -三、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34 -四、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 35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 38 -第六章 提升新型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39 -一、提高城镇规划水平- 39 -二、创新城市发展模式- 41 -三、加强城镇管理和综合治理- 43 -第七章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45 -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45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47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9 -第八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 50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50 -二、深化土地管理
32、制度改革- 51 -三、加大社会保障体制配套改革- 53 -四、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54 -五、探索行政区划管理改革- 56 -第九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57 -一、加强组织协调- 57 -二、强化规划实施- 57 -三、开展试点示范- 58 -四、健全监测评估- 58 -五、做好环境影响评价- 59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全省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牢牢抓住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坚
33、持科学发展,遵循发展规律,明确未来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本规划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一、现状水平城镇化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城镇化进程经历了迅速发展、缓慢发展和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城镇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的
34、新阶段。(一)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显著提高。2000-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城镇人口385.7万人。2012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998.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8.75%;按户籍统计,非农业人口742.8万人,城镇化率为27.38%。(二)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初步形成。2012年,全省共有16个设市城市(其中特大城市、大城市各1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10个),建制镇478个。16个设市城市所在地人口占全省的33.6%,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9.7%
35、。初步形成了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呼包银-兰西拉经济带和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武都经济带为依托的“一横两纵六区”“一横两纵六区”: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为横贯全省的横轴,以呼包银兰西拉经济带、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和武都经济带为两条纵轴,加速推进形成兰白(兰州-白银)、酒嘉(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武(金昌-武威)、天成(天水-陇南成县、徽县)、平庆(平凉-庆阳)等六大组团式城市化发展格局。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三)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2012年,全省除陇南、甘南两市州外实现高速公路全连接,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2.56平方米,供水普
36、及率92.77%,燃气普及率77.81%,生活污水处理率75.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1.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2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覆盖率明显提高。(四)多元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支撑城镇化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2012年全省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600万吨,10种有色金属产能达到345万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基本建成,全省风能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达到770万千瓦。以兰州、天水、酒嘉、金昌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兰州生物产业基地
37、升级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成为全省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2%。(五)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推进,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明显加快,兰州、金昌、嘉峪关等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正在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正在建立,土地产权保护等制度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2500万,参保(合)率达到97%以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全省城镇化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低、发展质量不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市民化进程滞后;城镇体系和布局不尽合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带动能力弱,中小城市数量少、集聚产业人口水平低;省内区域差异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多数县(市、区)城镇化率不到30%;城乡分离和行政区划分割的体制机制制约着资源要素流动与有效配置,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统筹谋划,着力解决。二、趋势特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