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pdf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180397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章 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章 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章 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章 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3卷 第2期 2008年4月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理 工 版) Journal of Kunm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 33 No12 Apr . 2008 收稿日期: 2007 - 09 - 23.基金项目:云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2005RK12) 第一作者简介:胡元林(1971

2、- ) , 男,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E - ma il:huyuanlin2000126. com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及发展趋势 胡元林,缪 斌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 摘要:在回顾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基础上,探讨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演变规律,认 为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正在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未来的 战略管理理论呈现动态化趋势,其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理论基础,完善研究内容和整合研究方法. 关键词:定位观;资源观;能力观;演变规律;战略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 -

3、855X(2008) 02 - 0095 - 05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rporate Strategy Theories HU Yuan2lin, M I AO B in (Faculty of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Kunm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strategicmanagement is first reviewed in thispaper .It

4、s current theories and evolution law are discussed.It is then put forward that the balanced and predictable pattern is being taken over by an im2 balanced and uncertain one and that future theorieswill bemore dynami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widen the scope, to perfect the content, and to inte

5、grate method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positioning view; resources- based theory; capability theory; evolution law;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0引 言 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战略管理学家对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集中于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与企业内部的实力弱点之间的有效结合上, 战略管理理论呈现动态演变的特点.而任何一种战略管理理论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是在吸收前人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为适应当时

6、特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发展起来的.本文沿着战略 管理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论述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 1企业竞争优势的静态外生论 定位战略观 肯尼斯 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 公司战略概念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司的战略思想,并将战略定义 为公司能够做的(组织优势和劣势)与可能做的(环境机会与威胁)之间的匹配,提出了S WOT分析框架, 认为在分析竞争优势源泉时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同样重要.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战略管理思想的产 生与基本研究框架的形成,为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从S WOT分析框架的实际应用效果 来看,它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

7、境的分析方法与手段显得比较滞后,特别是对企业内部条件的分析,相对而 言就显得更加薄弱,成为S WOT分析框架中著名的“ 内部空白 ”(Barney, 1995) ,主要表现在企业很难确定 什么是企业的强项和弱项. 在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 系.把产业经济学的逻辑引入到战略管理研究中,波特功不可没.应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波特构建了一个 用于理解产业结构的分析框架,提出了5力模型.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取决于其所处产业的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

8、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盈利潜力,而一个产业的盈利潜力又取决于这个产业的竞争强度及其背后的结构型力量,即影响竞争的五 种力量(新加入者的威胁、 企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企业顾客的议价能力、 替代品的威胁、 现有企业间的竞 争激烈程度)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企业面临的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一个 企业的战略目标就在于使企业在产业内部获得最佳位置,并通过影响和作用于各种市场竞争力量来保护 这一位置(Porter, 1980).很明显, 5力模型的经济租金是垄断租金,当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在要素市场 或产品市场)阻止力图将经济租金降为零的竞争

9、力发挥作用时,该企业就获得了租金(Teece, 1997) ,也就 是说决定企业竞争优势与利润的根本因素是存在于企业之外的产业竞争结构,归根结底企业的竞争优势 是外生的.定位观开辟了新的分析框架,将战略管理领域引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即从同样看重外部条件和 内部能力转向仅仅重视外部条件.但与此相关的一个经验实证得出的结论却全然不同:对美国制造业的实 证分析表明,美国企业的产业内利润率差异要比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异大得多(Rumelt, 1982).这推翻了 波特的产业吸引力或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决定因素的观点.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环境也 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稳定的经济环境不复存在,取而代

10、之的是动态复杂的商业环境.基于对波特5力模 型的反思,许多学者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角度讨论企业的成长和竞争行为,由此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 企业内部并推动了“ 资源观 ” 与“ 能力观 ” 的提出,并发展成为目前战略管理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前沿. 2企业竞争优势的静态内生论 资源战略观 由沃纳菲尔特于1984年在 战略管理杂志 上发表的“ 基于资源的企业观 ” 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 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对于企业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这标志着企业战略理论进入了以资源为 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阶段.该理论认为,相近的竞争对手异质性的市场位置来自于每一个企业特有的一组 资源和能力.并非所有的企业资源都

11、具有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资 源必须具备以下4个特征:有价值的、 稀缺的、 难以完全模仿的、 无可替代的(Barney, 1991).资源在企业之 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租金是资源基础论的一个重要 概念,它不同于将价格置于生产边际成本之上而获得的垄断利润,而是指通过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源而能够 比竞争者降低生产边际成本获得的理查德租金. 资源战略观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从企业外部的产品市场层面引向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层面.然而, 大量基于资源观的理论研究通常都将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学者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企 业内生

12、的资源异质性动态变化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这种隐含假定所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忽视 了资源转换的作用,而这一转化过程恰恰是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此外,企业环境的变化也会要求企业能 够及时地调整其资源结构和配置模式,这也可能使原来一些可持续使用的资源价值大大降低.从实践中也 不难发现,单纯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发展或者价值创造.而且,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独特 性或优越性的资源,如果能够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有效匹配,那么它们就会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 础.概括而言,对于资源战略观的主要批评是: 由于过分依赖均衡分析,基于资源的观点有强烈的静态分 析倾向,缺乏对资源产生过程的分析; 基于资

13、源的观点未能考虑环境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理论缺陷,学 者们在传统的资源观基础上,不断探索、 开发新的研究框架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由此产生了“ 能力观 ” 和 “ 知识观 ” 理论. 3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内生论 能力战略观和知识管理观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吁轶以普拉哈拉德、 哈默等人为代表所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逐渐兴起. 该理论认为,从本质上看,企业是一个能力的综合体.企业的基本要素,无论是有形物质资源还是无形的规 则资源,对企业而言只是表面的和载体性质的构成要素,唯有蕴藏在物质资源和规则资源背后的能力才是 企业的活的优势,是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积累、 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

14、优势的决定 因素.该学派还强调了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 生产技术和有机结合各种制度规 定,重大投资和资产购置活动,须有项目立项和可行性报告,按照公司章程约定的权限进 行逐级审批,并进行跟踪评价。 采购与仓储系统:采购与仓储是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建立了生产 计划管理办法 、 采购控制程序 、 进厂原材料检验制度 、 库存物资管理制度 、 库存 物资出入库管理流程 、 库存物资借用与退库管理流程 、 供应商评价与管理流程等管 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采购、付款与仓储的控制程序,强化了对请购、审批、采购、验收、 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

15、价或统一采购渠道采购、采购决策透明;仓储相关制度的 建立有效地实现了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安全生产、入库保管、提货发运等 关键环节的控制。 6 销售系统:建立了公司销售政策、销售合同管理流程、投标管理办法、 代理商管理办法、销售合同评审管理流程、产品试点管理办法等,上述制度 明确了销售目标、销售人员激励要求及销售风险控制,梳理了销售计划管理、项目投标管 理、销售合同管理、产品出库及发货、结算、发票管理、货款对账、清欠、坏账计提及核 销管理、考核、客户档案管理及评审等销售环节,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销售管理体制 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对发出商品和账款回收的对应管理,实现了每单合同

16、、每 家客户往来账务的可追溯性,避免或减少了坏账损失。 由于环境监测仪器属于精密仪器, 销售货款顺利的回款与技术服务部门对环境监测仪 器的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有着重要的联系,为了做好该项工作,公司有独立的技术服 务部门,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服务制度,包括技术服务工作手册、技术服务安全 防护管理规范、技术服务产品现场自测试管理办法、技术服务巡检制度、技 术服务验收服务管理办法等制度。 运营服务系统:公司在运营服务方面建立了技术服务安装规范、技术服务验 收规范、售后服务、运营物料管理办法、空气站异常数据预警管理制度、空 气站数据排名及预警管理办法、空气站运维情况报告管理办法、运维轮岗管理制 度、

17、运维督查管理制度、预防人为干扰干预监测管理制度、公司廉洁管理制 度、运维责任事故认定标准及处罚管理规定、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营作业 指导书、质控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盲样考核作业指导书、颗粒物比对 作业指导书、运维巡检记录填写规范等管理制度和作业指导书,从设备安装、调试、 验收、维修等售后服务环节和站点仪器维护和质控、数据监控和预警、资源管控、运维质 量检查、预防人为干扰等运营服务环节均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作业要求,能够有效保 障设备安装质量和运维质量,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临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件” 中,原公司两名一线运维人员涉案其中。公司没有参与数据造假,没有受到任何行政或刑

18、事处罚。但该事件暴露了公司在现场管理细节及运维人员管理和考核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不限于加强案例警示教育、提高员工守法意识,加 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规范运维行为,提高运维监控平台自动监控和预警水平等。 生产与质量管理系统:生产与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了生产计划管理流程、生产 7 过程控制流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半成品检验规范、成品检验规范、计 量管理制度、系统联调检验制度、质量问题处置管理办法、质量奖惩制度, 公司通过了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部全面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对产品的来料、外协加工、整机调试、出货等关键环节都建立了 严格的检验流程,全流程控制产品质量,进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和良好的生产环境。公司通 过了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