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林小宇 文档编号:1216787 上传时间:2019-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优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刚刚召开完毕,作为一个党员我非常关 注这次全会得内容,我认真学习这次会议得有关内容,深有 体会,并深受鼓舞,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中共十六届六 中全会将就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这是中 国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基本解决 13 亿国民的温饱问题之 后,为增进全民福祉,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实现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在接受新华社时说,六中全 会旨在着重研究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望在 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社 会保障等领

2、域作出重要部署,这是合乎国情、顺应民意的。 吴忠民教授说,“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 接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由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 覆盖面小,多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医疗、住房、 教育等费用居高不下、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人 们会对未来变得焦虑。和谐社会建设就是为了缓解社会普 遍存在的焦虑感,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 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认为,中国在很短 的时间内成功地战胜了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基本上消 灭了饥饿。目前,中国正迎接新的挑战,其中包括解决经 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发展失衡问题。联合国和中国在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完全一致。

3、 吴忠民教授说,过去 20 多年,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 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去 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倍。如果将农民的 生产成本、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 5 到 6 倍。 对此,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 认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 间,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小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 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吴忠民教授表示,近两三年来,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 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 展观”的治国理念,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调社会公平和 对人

4、权的保护;在法律上明确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发放种粮补贴,并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大 减轻了农民种粮的负担;各地陆续提高(主要针对亿万农民 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 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低保范围;将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 800 元大幅提升至 1600 元。个税起征 点调整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纳税人数减少 25%左右,安徽、 河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减少 80%。中低收入人群获益较多。 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介绍,正在进 行的收入分配改革将惠及约亿人,其中主要是中低收入者, 包括离退休

5、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另外,我觉得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创新也是一个很重要得 因素, 在改革的早期阶段,领导层关注的是经济改革。 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1997 年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十四、十五大 所确立的经济路线大大推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 设。高速经济发展也促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变。在 XX 年中共 十六大之前,为了消化和容纳经济社会的变化,中共也力 图进行制度调整来适应现实的需要。但从总体上说,各种 制度调整还是围绕着如何更快地发展经济。这些制度调适 主要表现在承认民营企业的合法性、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 和修改宪法来保障正当的私有财产。 无可置疑,

6、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经济制度的改 革要远远快于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政治和社会制 度改革方面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的总体制度越来 越难以消化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尤其表现在收入 分配差距的急剧扩大和党政官员的腐败上。而诸如此类的 消极面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也已经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扭转这个发展大趋势,但没有人能确定 中国社会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社会高度分化和断裂,无论 是富人和穷人都对社会现状非常不满。中国社会向何处去? 这是多数中国人甚至是国际社会所关心的。新领导层也正 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的。 在十六大之后

7、,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 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前只讲“亲商”,现在在延续 “亲商”的同时加上了“亲民”。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 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 建设和谐社会的。最近的一连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 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在党的方面,中共中央颁布了 5 个人事制度改革文件。 这些文件的内容并不能说完全是新的,因为此前,很多规 定早就在实行了。但同时系统地颁布这些文件,表明中共 意在建立一个完整的吏治制度。 在政府方面,全国人大通过审议了 20 年而未能通过的 监督法。这个法律的通过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之前 未能通过,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对“党大 还是法大”问题的争论。现在监督法终于通过,“党 大还是法大”的争论应该有个明确的结论了。 很显然,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非常有利 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关吏治的 5 个文件直接针对的是党 政干部中间日益盛行的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这 5 个文件 的实施可以强化传统“党管干部”的原则。而监督法 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监督“一府两院”(即政府、法院和检 察院)。这个法律的通过应当成为人民代表监督政府的起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思想汇报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