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助推玉溪生态建设.doc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23311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助推玉溪生态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助推玉溪生态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助推玉溪生态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助推玉溪生态建设 本报记者 赵琳 “大学是一座精神殿堂、成才熔炉、知识创新地,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使命;大学就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者。”玉溪师范学院院长熊术新说。 生态城市建设是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科技活动,利用好高素质人力资源可让生态资源释放出巨大的价值能量。作为玉溪地方唯一的本科高校,玉溪师范学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自身科学研究的战略目标既是社会赋予的职责与使命,也是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需求。近年来,学院深入贯彻落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 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突出应

2、用研究,形成学科优势,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机制,为玉溪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让环境教育成为一种基础教育 一直以来,学院以满足玉溪人民享受优质的教育需要为宗旨,发挥学科门类较齐全及在师范教育方面的优势,构建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办学格局,同时,把环境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进行普及。自1991年以来,学院就把环保类课程作为全院公选课,通过开展环境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必要的环境知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进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环境科学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风尚,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主动参与并自觉承担对社会、国家应尽的环境义务。围绕

3、地方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工作 1998年,学院就开始了环境污染化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2000年,申请到了复合生态床系统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等一系列科研课题;参与了抚仙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抚仙湖北岸镇海营东沟河道末端污染控制工程、抚仙湖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等环保重点工程项目工作;成立了高原湖泊环境研究中心,具备了开展高原湖泊环境研究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基地、研究队伍等基础平台,形成了湖泊保护研究工作的创新点、亮点和热点和创新工作思路,实现了湖泊保护研究工作的持续发展。 2000年,为配合市政府退耕还林工作计划,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如何还林?如何为当地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学院的教师没

4、有纸上谈兵,而是深入“退耕还林”第一线去走访农户、进行田野调查、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调研后发现,我省虽灌木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很低,民间有少量利用灌木作饲料的情况,规模化的综合加工利用非常有限,灌木作饲料方面的基础研究在云南省是一个空白领域。为此,学院的胡秋芬教授调查和采集了30多个饲料灌木树种,对饲料灌木样品中的一些重要营养成分、重要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并对云南主要饲料用灌木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筛选出7个粗蛋白含量高、利用价值高的树种,作为理想的天然绿色饲料来源。研究成果在一些饲料公司得到实际应用,为饲料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饲料品质。目前,人口与资源、经济

5、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有色金属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一方面,富矿资源濒临枯竭,剩余的大多是含量低、难开采的贫矿;另一方面,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冶金绿色化学,开发能适用于低品位资源、环境污染小的有色金属开采技术,对促进有色金属开采具有重要意义。胡秋芬教授在导师陈景院士的指导下,把固相萃取与表面活性剂(CTMAB)萃取金两种技术结合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绿色冶金化学”的研究方向。同时,课题组与玉溪市科技局、元江镍矿、易门铜矿等单位达成合作协议,使该技术尽快应用到除贵金属以外的其他有色金属矿产开发中,寻找新的应用点和突破点,助推玉溪社会经济发展。 为推动地方生态

6、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学院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共同组建了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围绕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玉溪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完成了玉溪市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科研课题。学院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所以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和景区开发设计为重点,完成了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县、峨山县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等项目,开展了江川芭蕉龙源生态公园、新平大沐浴民族生态文化村、大营街映月潭休闲文化中心、易门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规划及建设研究,为玉溪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依托课题研究形成学科优势 玉溪地处滇中,有3个大型高原湖泊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玉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玉

7、溪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市政府在“十五”规划中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对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这样的形势下,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化学”重点学科在长期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产生了一系列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科研成果。 2006年,环境化学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覆盖了环境科学、化学、生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科学五个本科专业。学科团队有专业教师53人,其中长期进行环境化学学科方面研究的教师30人的学科队伍。学科队伍中,有省级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名,教授7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高级职称占72;博士6人,硕士13人,

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52。近10年来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50多篇;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玉溪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通过几年的建设,该学科已方向明确,特色显著,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并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且稳定的学术团队,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约110万元左右,现已成为学院师资力量最强、成果最多、科研条件较好的学科,其学科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具备了服务地方的技术和能力,在省内同类学科研究中已处于领先水平。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地方院校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是以实现“市

9、场为导向、科技为前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体系”,即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自身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最终目标。在地方院校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旨在整合资源,为校企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项目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产学研基地是高等院校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实践基地,是课堂教学与实践认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场所与载体。通过科研搭桥,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学院与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红塔区烟草研究所、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市农科所以及一些

10、化工制药企业建立起稳固的产学研基地。目前专业有教学实习实践基地12个,教师根据专业技术特长,联系地方单位、企业3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10多个。形成了产、学、研的办学体系。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 通过科研搭桥,学院建立起了稳固的就业渠道。企业在与学院的科研合作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了解和信任,非常欢迎学生到企业去工作。近年来学院的就业率持续走高,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95。今年学院有5个专业的本科生毕业,目前签约率已达90。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有企业人员就本单位的技术难题向我们咨询解决办法,学院教师都会尽力提供技术支持;学院还应企业邀请,派技术骨干教师到企业讲学或为企业开办培训班;部分教师还深入企业,到云南华宁华电磷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滇中药业有限公司、玉溪快大多畜牧养殖公司、三高公司、昆明满天星花卉公司玉溪分公司、玉溪红塔区烟草公司赵桅无公害烟草栽培基地等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等作出了贡献。 通过长期与地方企业合作,学院获得了研究项目,培养了人才,形成了以科研项目、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学科建设框架,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学校与社会互动互利的双赢机制。本版图片由玉溪师院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