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学即会演说公式.pdf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1261774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DF 页数:293 大小:1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学即会演说公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3页
一学即会演说公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3页
亲,该文档总共2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的情况及对策 冯 兰 瑞 我国“九五”期间 ,将出现 1978 年以来的第三个失业高峰 ,至“九五”期末失业率 可能达到 21. 4%,超过 80年代以来两个失业高峰的水平。特点是 : 城镇贫困人口增 加,女性失业增多,城镇就业压力加剧,国有单位就业主渠道功能弱化 ,职工择业有心 理误区 。对此, 建议将增加就业 、 解决失业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 以市场竞争就业为方 针,使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 走依靠农民 自身力量建设大 、 中 、 小城市的中国式城市化道路 ,以缓解农村流动人口向特大城市 、 大城市的冲击;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建

2、立失业保险体系等 。 作者: 冯兰瑞,女 ,1920 年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今年 3 月 2 日,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99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其中关 于1995 年就业和失业的情况和数字, 给出了颇为乐观的信息 。公报说 : “1995 年全年新就业 人员 720 万人, 年末登记的失业人数为 520 万, 登记的失业率为 2. 9% ” 。这个数字比官方 1995 年提出的控制失业率 3%低零点 1 个百分点, 比 1991 - 1994 年劳动工资保险福利计划 模型课题组( 以下简称模型课题组) 提供的预测数字小得多。模型课题组预测 1995 年失 业人数为

3、 650万 ,失业率为 3. 8-4%,公报的数字分别低 130 万人和 0. 9 -1. 1 个百分点 。统 计数字表明劳动工作的成绩很大。 再从我国近 10 年的失业率看 ,自 1986年以来 ,城镇失业率总在 2. 0 -2. 8%之间徘徊( 见 表 1) 。而现在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失业率都高达 12%,西班牙失业率竟达 20 % 左 右,相比之下,我国还属于低失业率国家 。2. 9% 的失业率实在微不足道。 表 1中国 1986-1995年失业人数、失业率 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 失业数 ( 万人) 64. 4276.

4、 6296. 2377. 0383. 2352. 0360. 0420. 1476. 5520. 0 失业率(%)2. 02. 02. 02. 62. 52. 32. 32. 62. 82. 9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1995,199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然而 ,事实上人们感受到的却是失业的严重, 就业的压力。上述公布的失业统计数字并不 反映我国社会失业的全面情况 。1.上表中所列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仅限于城镇而不包括农村 上亿的剩余劳动力。2. 城镇失业的统计只限于公开失业 ,企业内的不公开失业( 即通常所谓 “富余人员” ,亦即隐蔽失业) 约 1500 万下岗职工没有统计

5、在内。3.公开的失业( 已离开工 作单位、 没有工作和收入者) 中只统计到失业保险管理机构登记的人 ,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登记 的不算在内。如果将这三种失业人员考虑进去,1995 年的失业率就会大大超过公布的比率 。 9 “九五”就业压力巨大 ,经济日报 , 1995 年 12 月 17 日。 社会学研究1996 年第 5 期 据年末报刊陆续披露的数字和材料判断 ,我国“九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 划的简称) 期间 ,失业的情况比 1995 年还要严重。 一个新的失业高峰已经到来 这是我国自 1978 年以来的第三个失业高峰。 “九五”期间 ,全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据国家劳动部预测为 7

6、200 万 。其中 ,城镇新成长 的劳动力 预计在 5400 万左右,同期仅能安排3800 万人就业 ,尚有 1600万人失业。到“九五” 末期 ,城镇失业率将高达 7. 4%。 “九五”期间 ,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进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 同时 ,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要继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国 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由于采用新技术、 新设备 ,国有企业将有 1500 万职工下岗 ,加上 现有 1500 万下岗人员, 共计约 3000 万职工将失去工作岗位。 “九五”期间 ,一些亏损严重、 资不抵债而又“救不活”的企业要破产 、 兼并,必

7、定会有一 大批职工要失业 。一些大行业如煤矿工业、 森林工业, 资源濒于枯竭 ,停产半停产,有大批职工 要失业。据报载国有重点煤矿计划到“九五”末期要分流职工 100 万人。 未来五年, 农村新增劳动力与现在剩余劳动力总量将达 2. 14 亿 。据劳动部预计 ,五 年中只能消化和转移 7700 万人,尚有 1. 37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综上所述,“九五”末期,我国失业率将高达两位数 。据某课题组预测,“九五”末期,将城镇 公开失业和城乡不充分就业( 包括城镇国有企业多余人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 合起来计算 ,将 达 1. 53 亿人,失业率可能达到 21. 4%。 于 1996 年 4

8、月 6 - 8 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 劳动部门预计第三个失业高 峰失业率超过 80 年代以来两个失业高峰的水平。 这次失业高峰具有以下特点: ( 一) 再就业问题突出 ,失业期长,贫困人口增加。 1995 年和“九五”期间城镇失业队伍的构成较之上一个失业高峰的变化是 : 成年人失业增 多。国有单位削减的职工占失业人员的比重增大。其中有不少人属于所谓“老三届” , 这些人 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他们名义上是 1966-68 年的高初中毕业生, 但在校三年, 实际上没 有学到知识而是“闹革命” ,上山下乡数年之后 ,到 1979 年陆续回城由国家安置就业( 这也是当 前国有单位大量冗

9、员的一个重要成因) 。现在人到中年, 一旦失业, 再就业就十分困难 。由于 文化水平不高, 知识陈旧 ,技术单一或者没有掌握什么技术 ,难以和拥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 青年以及价格低廉的农村劳动力竞争 , 以至失业期一再拉长 , 不少人 1 -2 年找不到工作 。 10 我国一贯将“失业高峰”说成是“就业高峰” 。1996 年 4月 6-8 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会议的报道说: “ 据劳 动部预计, 如不采取有力措施, 到 2000 年, 城乡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员将达 1. 53 亿人, 超过八十年代以来两次就 业高峰的水平。 ”( 中国劳动报1996 年 4 月 9 日) 这里所谓“ 就业

10、高峰”实际是“失业高峰” 。关于中国 1979 年和 1989年两个失业高峰, 请参阅拙著: 近十年中国两个失业高峰的比较 ,ISSJ( 国际社会科学) 英、法、西班牙、日、 俄文版1991 年第 127 期, 中文版 1992 年 2月第九卷第一期。 “九五”就业目标的确定 ,经济日报1996 年 4 月 10 日。 煤炭行业新举措 ,经济参考报1995 年 11 月 19日。 再就业需各方合力 ,中国青年报1995 年 12 月 25日。 “九五”就业压力空前 ,中国市场经济报1996 年 2 月7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58 条规定: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

11、者。 ”这就是说, 年满十 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者, 虽然未成年, 但是已进入劳动年龄, 成为新成长的劳动力。对于这种“未成年工” ,劳动 法第64 条规定: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 忌的劳动。 ” 1995 年 1 月锦州市“放假”6 个月以上的所谓待业职工就有 5 万 ,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虽然只 供一个孩子读书 ,平常过日子已显窘迫 ,如果夫妻双双失业 ,生活水平将急剧下降,形成新的城 市贫困人口。近几年春节前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开展“送温暖”活动, 尤其 1995 年入冬以来 , 报道向城镇职工“送温暖”的消息骤增 ,有的报刊呼

12、吁城市也要扶贫。1995 年, 海南省海口市 启动了“城市扶贫工程” , 据不完全统计, 至 1996 年 4 月已扶持贫困市民 1000 多户。 这已属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救助了 。 ( 二) 人才求职出现困难, 女性失业增多。 过去, 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天之骄子” ,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皇帝女儿不愁嫁” 。近几年 情况有了变化。由于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实际需要脱节 ,用人单位对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分 配出现困难 。北京市虽然采取了本市籍毕业生在本市分配 ,外籍的派遣到原籍省市作第二次 分配的办法 ,仍然未能将高校毕业生全部分配出去。1995 的高校毕业生至 96 年上半年还有 4800 人

13、“待分配”, 北京籍和外省籍的各占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大学专科毕业生 。许多用人单 位将人才需求线划在本科以上 ,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日愈减少。 中等专科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996 年初 , 江苏大中专毕业生共有 11. 9 万人, 其中 4. 4 万人为中专毕业生,占 36. 97%。在年初的省人才交流大会上, 500 家招人单位中 , 只有 10 家 有招中专生的意向。不少中专生将加入失业队伍 。 在大中专“待分配”毕业生中, 女性占少数, 60-70 % 是男青年。而在企业“下岗”( 即离开 工作岗位) 职工中 , 年龄在 30 -40 岁的女性居多。北京市下岗职工 10 万人, 47%

14、是女工 。 今年 4 月 15 日 ,北京劳动局与北京红苹果商贸集团在京招工,前去报名的失业妇女有 3000 多 人,其中有北京印染厂、 毛线厂 、 装饰布厂的下岗女工, 已经 3-4 年没找到工作 。类似的情况 其他城市也屡见不鲜 。 据广东省妇联调查, 从 1993 年到 1994年 7月 ,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下岗的女职工 约 1. 7 万人 ,年龄多在 36-44 岁之间,很难再就业 。成都女性失业情况同样堪忧。协和百货 商场成都商店 94 年在成都招聘 40 名“营销大嫂” ,应聘者竟超过千人 。 ( 三) 农民进城以其特有的劳动力廉价优势参与城镇就业竞争,加剧了城镇就业的压力。

15、 据统计 ,截至 1995 年 ,农民在城镇就业的人数已增到 5000 万 , 为全国城镇 1. 47 亿职工 ( 持城镇户口、 吃商品粮) 的 30%,为国有单位 1 亿职工的一半 ,城镇平均 4 个职工中就有一个 农民工。农民工中已有不少人掌握了生产和经营的技术和业务 ,能够适应城镇的工作,有的已 成为企业的骨干 。又由于雇用农民工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 养老 、 失业 、 医疗三项保险费为职 工工资的 26 % ) ,而且工资低 ,好管理 ,不需要时可以辞退 ,所以企业( 包括国有单位) 愿用农民 工。 ( 四) 国有单位作为就业主渠道的功能弱化,集体单位吸收就业的比重上升趋缓 。 近十年

16、,国有企业由于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 ,管理不善 ,冗员过多,亏损严重,三角债屡清 屡欠 ,经济效益低下 ,无力扩大再生产, 创造的就业岗位减少 。1985 年, 城镇新就业人员 813. 6 万中 ,499. 1 万为国有单位所吸收 ,占当年新就业总量的 61. 3%。到了 1994 年 ,这个比例下降 到 41% ( 参见后面的表 3) 。 11 中国劳动报1996 年 5 月 11 日。 海南特区报1996 年 4 月 6 日。 “九五”期间 ,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适应市场激烈竞争, 国有企业 不仅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减弱 ,还将排挤出约 1500 万劳动力, 非国

17、有企业则将成为劳动 力就业的主渠道 。 非国有企业包括集体企业 、 合资企业、 合作企业 、 联营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 经济 ,近十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吸纳就业的比例不断上升。1991 年城镇新就业人员到非国 有单位的比重从上年的 39. 5% 上升到 52. 5%。1994 年再上升为 58. 9%。近两年由于国家宏 观调控采取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 非国有经济贷款困难 ,引进外资办合资企业也缺少相应的资 金,加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权对非国有企业的摊派有增无减 ,一些效益较好的集体企业改为地 方国有,效益下降,因此, 非国有单位中的集体单位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重上升趋缓 。 ( 五)

18、职工择业的心理误区 。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困难, 除年龄偏大、技能单一 、 素质较差等等不能适应当前劳 动力市场的需要外, 还存在择业心理的种种误区: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志愿往往是外资企业或合 资企业,不愿去集体单位 、 乡镇企业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三资”企业工资高, 成为再 就业首选目标。有的失业者本是企业骨干,在前几年一片“下海”浪潮中辞职从商; 然而力不从 心,经商失败,想再到国有企业就业 ,但又不愿回原单位 。有的职工“誓与国企共存亡” ,在企业 人员过多 、 进行分流时,虽然介绍他们去的单位效益好 ,却也遭到拒绝 ,他们宁愿只拿一点很少 的生活费 ,也不肯离开国

19、有企业。除了留恋这个工作过二十几年的地方外 ,也因为非国有企业 没有保险 ,到了那里 ,觉得心里不踏实。 缓解失业高峰的对策建议 面对第三次失业高峰 ,从社会应对角度特作如下建议: ( 一) 将增加就业 ,解决失业订为一项基本国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宏观调 控目标和政策”中 ,规定了就业的控制目标 :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 4000 万人, 向非农产业转移 4000 万农业劳动力,城镇失业率力争控制在 4% 左右继续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 ,增加劳动 积累型工程和城乡基础设施。建立规范化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建立失 业

20、预警和调控体系, 以及失业保险 、 救济 、 转化和促进再就业的新机制。 ”在五年计划中第一次 提出控制失业和建立劳动力市场的政策 ,并提出了具体控制数字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应 予充分肯定。然而也应看到, 对待如此严重的失业问题 ,仅仅作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还是不 够的 。我们认为 ,解决失业问题应该成为一项基本的国策。 失业是牵动全国亿万人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是关系到失业者及其家属吃饭的大问题,是 影响体制改革、经济发展 、 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自从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体制改革步履维艰,企业改革困难重重,关键之一就是人员的出路问题 。 无论建

21、立现代企业制度, 还是企业兼并 、 破产 ,都要遇到职工失业问题 。由于我国长期受“社会 主义国家没有失业”的传统思想误导,每年将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强行安置到国有单位, 造成 冗员过多。改革以来 ,又强调企业“富余”人员要自我消化 ,不要推向社会, 认为这样就可以压 低失业率, 用隐蔽失业来掩盖公开失业。例如 ,“九五”时期城镇新增加的劳动力 ,1996 年 4 月 以前的预测为 5400 万( 劳动部披露的数字) , 可到了 4 月初, 这个数字就少了 400 万, 变成 12 5000 万了。 怎么减少的呢? 办法就是减少企业多余人员走向社会的数量, 让这 400 万人继 续留在企业里隐蔽

22、失业。这些人实际上已经没有工作 ,没有工资 ,只领取很少的生活费, 有的 生活费比社会上的公开失业者所得的失业保险金还要少。 事实表明, 让失业人员滞留在企业内的办法, 并不能减少失业,反而会阻碍企业改革 ,妨碍 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也不利于实现“两个转变”。 积极的办法是 , 勇敢地直 面现实, 充分估计失业问题的严重性 ,将增加就业、减少失业订为基本国策之一 ,采取有效措 施,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 二) 以市场竞争就业作为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方针 。 我国自 50 年代以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劳动力的使用采取由国家调配的政策 。到 60- 70 年代 ,

23、逐渐形成了全面的劳动力“统包统配”制度。不仅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 ,中专生、高初 中生也都统一分配, 结果使国家和劳动者双方都陷于被动 。1980 年 ,党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 业工作会议,决定改变“统包统配” ,采取在国家统筹安排下 ,劳动部门介绍就业 、 自愿组织起来 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三结合”方针。这个方针实行了十五六年,取得了成绩 ,已经完成了它的历 史任务。 “三结合”方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就业工作方针,不过比“统包统配”有进步 ,它允 许劳动者通过多渠道就业 ,还可以自谋职业。但是, 主要的办法还是劳动部门介绍就业, 实际 上仍然是国家安置劳动者的工作,而且采取了“归口包干”、

24、“包片包干”的办法 ,将劳动者用行 政办法硬性分配给国有单位。直到 1990 年, 安置到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还占当年就业总量的 60. 5 %。国有单位仍然是城镇就业的主渠道 。而且,“三结合”方针仅仅是城镇就业工作的方 针,不包括农村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 90 年代以来, 中国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党的十四大正式决定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三结合”方针显然不再适用 了。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 、房地产 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 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

25、发 点,这就要求劳动就业工作方针要有相应的改变, 采取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相 适应的、 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方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 通过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劳动力要 素必须从行政配置转变为市场配置 。这就是说,要让劳动者进入市场 ,竞争就业 。政府就业工 作的任务是宏观调控 ,提供信息,开展培训和指导就业 。 市场竞争就业需要有宏观调控 ,亦即对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总量的调节 。这种调节应 是通过价值规律进行的间接调节, 而不是用行政办法直接去“管” ,去限制。劳动力管理部门要 改变 、 调整过去习惯的工作方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三)

26、 减少失业, 增加就业的途径。 1.根本的途径是经济稳定高速增长。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已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也被我国 13 “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 型的转变。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主要奋斗目标 和指导方针”第( 5) 。 中华工商时报1996 年 4 月 3 日。 近十年的经济实践所证实 。我国“八五”( 1991- 1995) 期间 ,每年安置城镇七百多万人就业,主 要得益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高达 11. 9%的增长率。

27、1995 年, GDP( 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 10. 2 %,就业增加 720 万人,失业率没有超过 3 %。 那么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比例究竟是怎样的呢 ? 据过去 10 年的记录 ,GNP( 国民生产 总值) 增长为 10. 1%,就业增长仅为 2. 5%。 另据北大一位教授提供的资料 : 在 1978 -1994 年的经济、技术水平下 ,要求GDP( 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 3. 5%,才能保证就业增长 1%。近几 年由于技术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提高 ,GDP 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差距拉大, 两者的比例 大约是 5. 8 1。“九五”期间 ,劳动力资源预计平均每年将以 1. 1

28、% 的速度增长 ,仅解决城镇新 增劳动力就业, 每年也需将GDP 增长率保持在 6% 以上。 我国“九五”期间 GDP 增长的速度会有多高 ? 1996 年 3 月份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四次会议将 1996 年GDP 增长速度定为 8%。这个速度只能解决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 就业。若将大量城镇企业中的隐性失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考虑进去 ,要求GDP 的 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则 8%的增长率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就业的需要。 2.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我国产业结构长期不合理 ,就业结构亦不合理。第一产业( 主要是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 份量过大 。改革以来 ,经

29、过十几年的调整,结构有所改善 。在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中, 第一产 业的比例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 。1994 年,GDP 中三大产业的比例为 21 比 47 比 31. 8 。同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分布, 第一产业为 54. 3%,第二产业为 22. 7%, 第三产 业为 23. 0 % ( 见表 2) 。以上数字表明 , 第一产业以占总量 54. 3%的劳动力, 仅创造占总量 21%的GDP 。据考察,第一产业实际多余劳动力 1/3 到 1/4 ,约一亿三四千万,需要寻找出路。 表 2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构成 ( 年底) 年份合计 ( 万人) 第一产业 ( 万人) 第

30、二产业 ( 万人) 第三产业 ( 万人)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7840152283136970486970. 517. 412. 1 1985498733110510418835062. 420. 916. 7 19905674034049121581053360. 021. 418. 6 19915836034876124691101559. 821. 418. 9 19925943234769129211174258. 521. 719. 8 19936022033966135171273756. 422. 421. 2 199461470333861

31、39611412354. 322. 723. 0 资料来源: 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年数据统计整理。 出路何在? 调整农业结构 ,多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业 ,开垦宜农 、 宜林的荒山荒地 , 可以就地转移一小部分。但是 ,由于农业机械化和集约经营的发展, 第一产业本身消化剩余劳 动力的能力将被抵消 ,大量劳动力必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尤其是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需用 14 朱善利; 我国的就业压力与对策 , 在 1996 年 2 月2 日“就业问题研究会”上的发言稿。 茅于轼: 也说通胀和失业 ,改革1996 年第 5 期。 资金少、 收效快 、 吸收劳动力多的第三产业,是今后五至十五年我国

32、解决失业、 增加就业的战略 性选择。 80 年代以来的实践经验证明 ,同量资金投入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 3 - 4 倍。1994年第二产业投资 4941. 3 亿元, 净增就业 444 万人 , 第三产业投资 4433. 7 亿元 , 净增就业 1386 万人 。相当于第二产业吸收就业人数的 3 倍多。 着重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 ,也要适当发展第二产业 ,尤其是那些既是人民生活需要, 又能 吸收较多劳动力的日用品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中的这类产业, 多属 劳动密集型产业 。多发展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矛盾呢 ? 回答 是否定的。经济增长

33、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是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 。把国民经济的 增长从依靠增加资金 、 资源及劳动力等要素投入 ,转移到依靠科技发展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来 , 重点是指国有大中型企业 。一些小型企业,第三产业所需资金不多,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有较 大的弹性 ,适合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 资金紧缺的情况,发展这类企业大大有利于扩大就业 , 缓解失业 。 3.调整就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间分布的比例, 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 。 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单一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 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就业结构也发生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每年新就业人员除安置 到国有企业

34、外, 很大一部分安置到集体所有制企业 、 “三资”企业 、 私营企业就业 ,也有不少人从 事个体经营 。但在 90 年代以前 ,到国有单位就业的比例仍高达 60 % 以上 ,到 1991 年 ,由于国 有单位经济效益整体滑坡 ,亏损增加,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大为下降。每年由劳动部门安置到国 有单位的人员比例, 1991 年从上年的 60 % 下降到 50 % 以下, 1994 年降到 41%, 到非国有单位 就业的人员上升到 59 % ( 见表 3) 。 表 3城镇就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分布 年份 总量 ( 万人) 国有单位 非国有单位 总量集体单位其他单位从事个体劳动 人数 ( 万) 比例

35、( %) 人数 ( 万) 比例 ( %) 人数 ( 万) 比例 (% ) 人数 ( 万) 比例 (%) 人数 ( 万) 比例 (%) 1978544. 4392. 072. 0152. 428. 0152. 428. 0- 1985813. 6499. 161. 3314. 538. 7203. 825. 0-110. 113. 7 1990785. 0475. 060. 5310. 039. 5235. 029. 935. 04. 540. 05. 1 1991765. 0363. 047. 5402. 052. 5272. 035. 670. 09. 160. 07. 8 1992736.

36、 0366. 949. 9369. 150. 1219. 129. 777. 010. 573. 09. 9 1993705. 0310. 044. 0395. 056. 0202. 028. 698. 013. 995. 013. 5 1994715. 0294. 041. 1421. 058. 9181. 025. 3115. 016. 1125. 017. 5 资料来源: 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年数据统计整理。 “九五”期间, 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有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将进一步弱 15 朱善利: 我国的就业压力与对策 , 在 1996 年 2 月2 日,“就业问题研讨会”上的

37、发言稿。 化,而每年仅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就超过 1000 万人,就业工作压力空前。针对这种形势 ,1996 年 4 月 6 日至 8 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会议 ,对就业工作指导方针作了新的调整,要彻底改变 主要依靠国家安排就业的局面 ,改变主要依靠国有大中型企业吸纳就业的格局 ,把就业的渠道 和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 这就是说 ,“九五”期间新就业人员除少数进入国有单位外, 有赖于非 国有经济创造就业岗位, 非国有经济( 包括集体经济、 “三资”企业 、 私营经济 、 合作经济、 个体经 济等) 将成为“九五”期间劳动就业的主渠道。 ( 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要缓解农村流

38、动人口对大中城市的冲击 ,要缓和农民进城同城市人口竞争就业 ,一个重要 的办法就是加速农村城市化, 引导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 资金 、 劳动力) 建设城市 ,帮助农民解 决就业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是社会发展 、 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必然趋势。尤其在我国, 由于农业 耕地面积每年以 500-700 万亩的速度递减, 而农村劳动力以每年 1000 万的速度递增,而且劳 动者平均每人能够耕种的面积从 10 亩左右上升到 15 亩, 从而有更多的劳动力剩余, 需要转 移。80 年代已有 1. 3 亿多人转移出来 。90年代以来, 农业剩余劳动力急剧增加 ,到 1995 年已 达 1. 3 亿 。

39、劳动部门预测 ,到“九五”期间,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总量将达 2. 14 亿,预 计仅能安置 7700 万就业 ,尚有 1. 37 亿人要失业。 劳动部门提出的政策 ,主要是“引导和组织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和开发就业” 、 “严格 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 预定 1996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为 3000 万 人。 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还有待实践证明 。 就地就近消化, 也就是 80 年代农民创造的“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的转移模式,我们称 之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初级模式。这在当时确是解决农村就业的主要途径 。可是 ,在 90 年代后 5 年,仅仅这种模式已经不

40、够用了, 农民已经创造了转移的发展模式 离土又离乡 , 彻底转移 。 离土又离乡的模式, 就是农民离开乡村, 不再保留那一块承包的土地, 便于土地集中 ,发展 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离土又离乡的农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进入大中小城市 ,主要 充当合同工、 临时工 ,承担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苦累脏险的工作。另一种是带资进城, 经商办厂 , 建设小城市。近十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手中积蓄了一些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 进入城镇, 建造住房和营业用房 ,兴办第三产业。农民集资建设小城市 ,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情。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批新型的小城市拔地而起。1993 年仅浙江温州就有

41、 150 多个小城 市、 镇是农民自己集资建起来的 。全国有名的浙江省龙港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总结农民 集资建城的经验 ,对我们制定农村城市化道路的有关政策, 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存在不同主张 。一种主张走离土不离乡 发展小城镇城市化道路。原则上让农村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 ,一部分转移到小城镇。这条道 路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小城镇规模小 、 分散化、融资环境差、交通、通讯不 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不足以解决几亿农民就业的问题; 而且小城镇也缺少对农民的吸引力 , 农民大规模跨地区向城市流动的事实就是明证。另一种主张是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

42、建设大 、 中、 小城市的城市化道路 。这条道路主张扩建一些有条件的乡镇为 10 万人左右的小城市 ,发 16 今年及“九五”就业任务目标方针措施确定 ,中国劳动报 , 1996 年 4 月 9 日。 展若千小城市为 50 万人的中等城市,选择若干中等城市建成 100 万人的大城市 ,这是一条中 国式的城市化道路。它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引导农民将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将建 设住房和乡镇企业的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 可以节约城市基础设施( 道路、水、电、煤气管 道、 电话电视线路等都可以共用) 的资金和地皮,可以集中处理三废, 保护环境, 还可发展文化 、 教育、体育等事业,提高农民的文

43、化和健康水平, 获得大大超过小城镇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既解决了上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缓解农村流动人口向特大城市( 如北京 、 上 海) 和大城市的冲击 ,又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 五)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 城镇就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离不开劳动力市场。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 是全国统一的有控劳动力市场 。它既是包括农村在内的、 打破地区分 割、 行业分割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又是在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市场。 自1993 年 11 月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逐 步形成劳动力市场以来, 各地出现了许许多

44、多劳动力市场 。但是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还不能 说很清楚了。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流的场所,但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经济关系 ,是通过市场机 制调节劳动力价格和配置劳动力。这就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由行政配置劳动力并决定工 资的积习 ,而要做到这点 ,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 劳动力市场有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 、 地区( 区域) 市场与全国市场之分。我们现在常见的 是有形的 、 地区( 区域) 市场。这种市场又有“集市”式的和经常性的, 前者是不定期或定期的交 流会 ,后者包括职业介绍所和交流中心等。有些劳动力市场上, 市场机制开始发生作用, 有的 还以行政安置为主, 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与社会主义市

45、场经济相适应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是一种无形的市场 ,它包括所有的 地区市场, 但又不是一个个地区市场简单的相加 ,而是全国范围的劳动力买卖关系的总和 ,市 场机制在这里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它将彼此分割的地区( 区域) 市场联系起 来,将劳动力的供需信息传递到每个必要的角落 ,有利于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促进 就业 。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对于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 社会生产力,将起重要的作用 。 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 第一 ,逐步消除种种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诸如 : 制

46、度障碍、地区保护主义等等 。制度 障碍首先是户籍制度 ,用不同的户口本将城乡隔离 、 地区隔离 ,使劳动力不能流动。近年来作 为城乡壁垒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许多地区采用“蓝卡”、 “绿印本” 、 暂住 证和卖户口等办法, 使一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获得合法的居留身份 ,解决了少数农民转移就 业的困难。这些办法可以研究总结 ,找出一个全国通用的办法。其次, 社会保障在各地区 、 城 乡采用不同的制度, 如养老保险 ,也防碍劳动力流动 。这些制度不改革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将 成为不可能。 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必备条件。实际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 , 已经

47、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群。尽管连年加以限制, 总是收效不大 。一些大中城市规定了允许 和禁止外来人口就业的行业和工种 ,如北京、上海 ,用这种办法来保护本地劳动者的就业 ,沿长 江的一些大中城市则是采取了简单的“堵”和“赶”的办法,加深了外地人和本地人、 城里人和农 17 民的矛盾, 是不可取的。积极的办法是有计划地实行城市化, 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 题。 第二 ,建立覆盖全国的劳动力信息网络, 经常传递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信息 。除利用现有 各报登载招聘和求职广告外, 有必要创办几张专门的劳动就业信息报 ,经常介绍与就业有关的 经济形势 ,劳动力需求情况,指导就业。 第三 、 进一步开展职业

48、培训。我国过去十几年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失业高峰的到来 ,要进一步针对经济建设 、 社会发展的需 要,开展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提高培训的质量 。鼓励社会各方面举办各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 最近共青团上海 、 南京市委举办青年再就业学校, 很受欢迎 。其他社会团体也可以举办职业教 育。 第四、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加强职业介绍所的建设, 减少交易成本, 提高效 率。无论官办还是民办介绍所 ,都要规范化。劳动力市场处处充满人际关系 , 工作的对象是 人,因此要尊重人、 理解人 、 相信人,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对于利用职业介绍捞取钱财 、

49、 欺 骗求职者的诈骗行为 ,以介绍工作之名贩卖人口 、 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要积极防止, 一旦发现 要严格查处。 第五 、 建全法制 。国家要尽快出台劳动力市场法, 使劳动力需求双方及中介单位都能有法 可依 ,同时执法要严 。建议在各省市建立劳动法庭, 审理劳动纠纷, 处理劳动力市场领域内的 各种案子 。 ( 六)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 建立失业保险体系。 如上所述, 失业是现代经济 、 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 。增加就业不是要消灭失业 , 也不可能消灭失业, 而是要尽可能将失业控制在社会可能承受的范围内。世界各国的历史经 验证明,除个别国家如瑞士外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零失业的 ,但将失业率控制在一定范围 , 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社会能够承受多高的失业率 ?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 国家以社会失业率 3-4% 为充分就业 。我国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怎样的呢? 这是需要进一步 研究回答的问题 。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三个失业高峰 ,失业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建立强有力的 失况下,企业在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励志创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