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看待 CPI 服务价格变化.pdf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266025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 CPI 服务价格变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看待 CPI 服务价格变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看待 CPI 服务价格变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看待 CPI 服务价格变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看待 CPI 服务价格变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致其参与适应度函数运算的次数增加. 另外,虽然 单个染色体适应度函数的时间复杂度也会影响遗传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但其也不会因参数的增加而出现 显著的增加,因为遗传算法的染色体转码以及适应度 函数值计算均是并行的,所以参数增加并不会导致算 法时间复杂度阶数的增加. 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两类算子的时间复杂度,本 文将在下一部分给出单参数缓冲算子和双参数缓冲 算子的算法运行时间,以突出本文构造全信息变权缓 冲算子的优势. 2应用实例应用实例 近年来,风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无污染新能源, 正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开发和利用. 我国风电 产业自2006年进入正式规模化发展以来,引导性政 策的力度逐年上升.

2、表1为2001年2010年全国风 电装机容量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2001年2005年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率明显慢于2005年之后的 增长率. 如果直接使用该时间段的数据来预测2005 年之后数据,则误差必然会很大. 因此,采用强化缓冲 算子对2006年以前增长较慢的数据加以处理使其符 合2006年以后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表 12001年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 年份装机容量/万千瓦增长率/% 200138 20024723.68 20035517.02 20048249.09 200510629.27 200620795.28 2007420102.90 2008838

3、.7799.71 20091759.94109.82 20102957.5568.05 本部分以2001年2005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 数据为训练集,以2006年2010年的数据为测试集, 分别以单参数全信息变权缓冲算子和双参数全信息 变权缓冲算子对数据缓冲处理,比较预测精度和算法 时间复杂度. 采用文献17提出的单参数全信息变权强化 缓冲算子对2001年2005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在 误差最小化目标下得到的最优权重调节因子 = 5.14985 105,缓冲序列为 XD = (13.62,20.84,28.54,63.43,106). 第10期王正新 等: 全信息变权缓冲算子的拓展、 优化及其应用

4、2219 运用本文构造的新算子D1作用于2001年2005年 的数据,首先令 = 0,在误差最小化目标下可以得 到1= 1.6940;然后令 = 1,在误差最小化目标下 可以得到的2= 2.999;最后在参数 0,1以及 1.6940,2.999的区间内求得平均相对误差最小 时对应的参数 = 0.4637, = 2.0965,将其代入D1, 得到缓冲结果 XD1= (6.42,11.9,18.43,55.79,106), 预测结果见表2. 表 2两类缓冲算子预测结果及相对误差 年份风电装机容量实际值/万千瓦 单参数全信息变权强化缓冲算子双参数全信息变权强化缓冲算子 预测值/亿元相对误差/%预测

5、值/亿元相对误差/% 2006207172.4016.72198.304.20 2007420303.6427.71407.832.90 2008838.77534.7836.24839.770 20091759.94941.8846.481725.041.98 20102957.551658.8943.913547.7819.96 平均相对误差/%34.215.81 程序运行时间/s0.9841.015 从表2可以看出,使用文献17提出的单参数全 信息变权强化缓冲算子处理后再建模预测的平均预 测误差分别为34.21%,而使用新算子预测的平均相 对误差仅为5.81%. 另外,从表2还可以看出,

6、两类缓 冲算子的程序运行时间基本接近,可见,本文构造的 新全信息变权缓冲算子比单参数全信息变权缓冲算 子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3结论结论 本文对现有全信息变权缓冲算子进行了拓展,并 提出了参数和的优化机理和算法,实例分析验证 了新全信息变权缓冲算子在对序列进行微调的能力 上优于传统缓冲算子. 本文构造的全信息变权缓冲 算子之所以比单参数的全信息变权缓冲算子更优越, 是因为全信息变权缓冲算子具有两个参数,即和, 二者均能有效调节缓冲算子的作用强度,使其在调 节时更加灵活. 在对不同时点数据的权重赋值时,全 信息变权缓冲算子采用新信息优先原则,即新数据到 旧数据权重依次递减. 事实上,在此原则下如

7、何考虑 外在冲击扰动等因素的影响,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 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思峰, 党耀国, 方志耕.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第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26-49. (Liu S F, Dang Y G, Fang Z G. Grey system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M. 3ed ed.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26-49.) 2刘思峰. 冲击扰动系统预测陷阱与缓冲算子J. 华中 理工大学学报, 1997, 25(1): 25-27. (Liu S F. The trap in

8、the prediction of a shock disturbed system and the buff er operatorJ. J of Huazhong Univeris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25(1): 25- 27.) 3 Liu S F. The three aximos of buff er operator and their applicationJ. The J of Grey System, 1991, 3(1): 39-48. 4刘思峰, 党耀国, 方志耕, 等.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 用M. 第5版. 北京: 科

9、学出版社, 2010: 57-60. (Liu S F, Dang Y G, Fang Z G, et al. Grey system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M. 5th ed.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57-60.) 5党耀国, 刘思峰, 刘斌, 等. 关于弱化缓冲算子的研 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04, 12(2): 108-111. (Dang Y G, Liu S F, Liu B, et al. Study on the buff er weakening operatorJ. Chinese J of Manag

10、ement Science, 2004, 12(2): 108-111.) 6崔杰, 党耀国. 一类新的弱化缓冲算子的构造及其应 用J. 控制与决策, 2008, 23(7): 741-744. (Cui J, Dang Y G. A kind of new weakening buff er operat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 Control and Decision, 2008, 23(7): 741-744.) 7吴正朋, 刘思峰, 崔立志. 基于不动点的新弱化缓冲算 子的研究J. 控制与决策, 2009, 24(12): 1805-1809. (WuZ

11、P,LiuSF,CuiLZ.Studyonthe sequence of weakening buff er operator based on back cumulative-sum methodJ. Control and Decision, 2009. 24(12): 1805-1809.) 8高岩, 周德群, 刘晨琛. 基于指数型新弱化缓冲算子的 能源需求预测J. 管理学报, 2010, 7(8): 1211-1215. (Gao Y, Zhou D Q, Liu C C. Energy requirement 2220控制与决策第34卷 forecast based on the n

12、ew weakening buff er operators withexponentialtypeJ.ChineseJofManagement,2010, 7(8): 1211-1215.) 9党耀国, 刘斌, 关叶青. 关于强化缓冲算子的研究J. 控制与决策, 2005, 20(12): 1332-1336. (Dang Y G, Liu B, Guan Y Q. On the strengthening buff er operatorsJ. Control and Decision, 2005, 20(12): 1332-1336.) 10 关叶青, 刘思峰, 基于不动点的强化缓冲算子

13、序列及 其应用J. 控制与决策, 2007, 22(10): 1189-1192. (Guan Y Q, Liu S F. Sequence of strengthening buff er oper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fi xed pointJ. Control and Decision, 2007, 22(10): 1189-1192.) 11 崔杰, 党耀国, 刘思峰, 等. 一类新的强化缓冲算子及 其数值仿真J.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2): 108-112. (Cui J, Dang Y G, Liu S F, et al.

14、 Study on a 2013-2018年中国矿热炉行业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一、调研说明中商情报网全新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矿热炉行业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海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工商、税务、海关、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研资料,由中商情报网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分析。首先,报告对本行业的特征及国内外市场环境进行描述,其次,对本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市场供需状况及竞争格局等进行了细致的详尽剖析,接着报告中列出数家该行业的重点企业,并分析相关经营财务数据。最后,对该行业未来的

15、发展前景,投资风险及投资策略给出科学的建议。本报告是行业生产、贸易、经销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市场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报告名称2013-2018年中国矿热炉行业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出版日期动态更新报告格式PDF电子版或纸介版交付方式Email发送或EMS快递中文价格印刷版9500元 电子版9500元 中文印刷版+电子版9800 元订购热线400-666-1917 二、报告目录一、矿热炉行业概述(一)矿热炉市场定义、基本概念(二)矿热炉基本特点(三)矿热炉产品分类二、矿热炉市场分

16、析(一)国际矿热炉市场发展总体概况1、国际现状分析2、主要国家和地区情况3、国际发展趋势分析4、2012年国际矿热炉发展概况(二)我国矿热炉市场的发展状况1、我国矿热炉市场发展基本情况2、矿热炉市场的总体现状3、矿热炉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2012年我国矿热炉行业发展回顾【报告订购或咨询电话】:0755-25407713刘小姐(在线咨询QQ:1113842166)三、2012年中国矿热炉市场分析(一)我国矿热炉整体市场规模1、总量规模2、增长速度3、各季度市场情况(二)我国矿热炉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三)原材料市场分析(四)矿热炉区域市场分析(五)矿热炉市场结构分析1、产品市场结构2、品牌市场结

17、构3、区域市场结构4、渠道市场结构四、2012年中国矿热炉市场供需监测分析(一)需求分析1、产品需求2、价格需求3、渠道需求4、购买需求(二)供给分析1、产品供给2、价格供给3、渠道供给4、促销供给(三)市场特征分析1、产品特征2、价格特征3、渠道特征4、购买特征五、2012年中国矿热炉市场竞争格局与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一)竞争格局分析(二)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1、产品竞争力2、价格竞争力3、渠道竞争力4、销售竞争力5、服务竞争力6、品牌竞争力六、影响2013-2018年中国矿热炉市场发展因素(一)有利因素(二)不利因素(三)政策因素七、2013-2018年中国矿热炉市场趋势预测(一)产品发

18、展趋势(二)价格变化趋势(三)渠道发展趋势(四)用户需求趋势(五)服务发展趋势八、2013年矿热炉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一)国际矿热炉市场发展前景预测1、国际矿热炉市场发展前景2、金融危机对国际矿热炉市场的发展预测3、世界范围矿热炉市场的发展展望(二)中国矿热炉市场的发展前景1、市场规模预测分析2、市场结构预测分析(三)我国矿热炉资源配置的前景(四)矿热炉中长期预测1、2013-2018年经济增长与矿热炉需求预测2、2013-2018年矿热炉行业总产量预测3、我国中长期矿热炉市场发展策略预测九、国内10家矿热炉生产企业分析(一)、重点企业财务分析1、企业基本情况2、企业资产负债分析3、企业收入及利

19、润分析(二)、重点企业品牌及市场占有率分析十、国内矿热炉主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一)2011-2013年矿热炉行业利润总额分析1、2011-2013年行业利润总额分析2、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3、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二)2011-2013年矿热炉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三)2011-2013年矿热炉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四)2011-2013年矿热炉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五)2011-2013年矿热炉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六)2011-2013年矿热炉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十一.2012年中国矿热炉市场投资分析(一)投资环境1、资源环境分析2、市场竞争分析3、税收政策分析4、金融

20、危机分析(二)投资机会(三)矿热炉市场政策优势(四)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五)投资发展前景1、矿热炉市场供需发展趋势2、矿热炉未来发展展望十二、矿热炉市场投资策略(一)产品定位策略1、市场细分策略2、目标市场的选择(二)产品开发策略1、追求产品质量2、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三)渠道销售策略1、销售模式分类2、市场投资建议(四)品牌经营策略1、不同品牌经营模式2、如何切入开拓品牌(五)服务策略十三、投资建议(一)矿热炉市场市场投资总体评价(二)矿热炉市场投资指导建议图表:略【报告订购或咨询电话】:0755-25407713刘小姐(在线咨询QQ:1113842166)访问中商情报网:http:/报告在

21、线阅读:http:/ 致力于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事业发展研究部门人员、市场研究人士、咨询行业人士、投资银行专家、个人投资者等提供各行业丰富翔实的市场研究报告和商业竞争情报数据;为国内外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商业分析、投资咨询、兼并重组决策及战略咨询服务。 中商情报网从创建之初就矢志成为中国专业的商业信息收集、研究、传播的资讯情报服务机构,通过多年的积累中商情报网已经构建了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调查公司、自有调查网络等多种渠道、多层面的数据来源;建立起上百个行业及企业的庞大商业情报数据库;并形成了多十种专业研究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中商情报网始终

22、坚持研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其研究结论和研究数据广泛被媒体采用。 目前公司与国家相关数据部门、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多家国际著名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与国内外众多基金公司、证券公司、PE、VC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还拥有近10多年来对各行业追踪研究的海量信息数据积累。建立了多种海量数据库,分为: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月度财务数据库,产品产量数据库,产业进出口数据库,企业财务数据库等。并将这些数据及时更新与核实。可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权威、公正、客观。 多年来,中商情报网为上万家企业事业提供了专业的投资咨询、信息咨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

23、五”规划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力图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提出了工程造价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工程造价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工程造价事

24、业发展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共同推进工程造价事业健康发展。(一)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国工程造价事业发展成绩显著。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复杂艰巨的发展任务,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仍然保持了平稳发展,工程造价事业通过工程计价制度改革、工程计价依据和工程造价信息化服务,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造价咨询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全面启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

25、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建标2014142号)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按照市场决定工程造价的要求,完善了“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形成机制。发布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第16号令),启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修订,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的发承包及价款结算活动。各地配合改革意见的出台,立法和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公布了工程造价地方法规,开展了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工作,工程造价管理更加规范。工程造价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信用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末,工程造价咨询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79.47亿元,年均增长

26、14.4%。企业数量达到7107家,其中甲级3021家,乙级4086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41万余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73,612人,造价员108,624人,服务工程投资28万亿元。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结构向中高端咨询业迈进,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务占比上升10%,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BIM)、信息服务等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升。“十二五”末,全国从事工程造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逐年攀升,共计145万人,在工程造价咨询、监理、招标代理等各类企业注册的造价工程师15万人,基本覆盖工程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全过程。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历的高校增长较快,“十二五”末已

27、超过130所,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不断提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交流频繁,根据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300多名香港工料测量师获得内地造价工程师互认注册,360多名内地造价工程师获得香港工料测量师的认定。工程计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对应的9套不同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规范发布,建筑、安装、市政全国统一定额修订完成,行业、地方定额不断更新,截至“十二五”末,国家、行业、地方共发布各类定额、估概算指标1600多册,基本满足了市场需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等行业自律标准相继发布。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化发

28、展需求,制定了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奠定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收集成效明显,专业工具软件和办公管理软件提高了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云技术和BIM技术等也取得了大量成功经验。全国各省(区、市)建筑材料价格、人工单价等信息服务实时动态发布,满足了工程建设各方需要。“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旧广阔。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建设为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发展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增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

29、管廊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及工程维修养护。工程造价咨询业新的创新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不断形成。但我国仍然面临经济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经济增长驱动由投资转向创新,房地产投资增速变慢,建筑业紧缩风险加大等问题。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仍存在计价规则不统一,计价依据满足市场需求能力有待提高,服务绿色、节能、低碳、装配式建筑的计价依据不系统,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缺乏统一规划、时效性不强、覆盖面不广,造价咨询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缓慢,工程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控制理念不深入等问题,工程造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需进一步完善。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事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30、期,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程建设的特点及国际化发展趋势,遵循规律,结合国情,坚持工程造价的市场化改革和诚信体系建设,坚持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坚持调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场决定工程造价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制定规则、发布指标、动态监测、调解纠纷等内容,完善公共服务和诚信体系建设,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