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pdf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329919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35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施招投标并启动施工准备。是马 进4根据规范行性文件制定程序,完成南通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部门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是马 进丁皛钰5完成用水定额补充调查工作,整编并上报资料。是丁皛钰6推动具备条件的单位申报2019年度省级水效领跑者。是丁皛钰邱 琳7继续做好3个区取水工程登记工作。按照省厅要求8月底完成登记表、照片、视频上传。是翟惠云8完成市区70口深井水质现场取样工作。是翟惠云9催缴水资源费,至8月底收费达2855万元(其中本月收: 1121万元)。是翟惠云10起草南通市2019 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实施细则。是邱 琳11整理节水载体和节水减排示范项目典型案例报省。是邱 琳九圩港8月

2、份工作完成情况序号计划安排及预期阶段性目标是否完成预期(是/否)责任人1督促泵站水土保持(绿化)施工单位做好缺陷责任期内的绿化养护工作、加强巡查。积极谋划水管单位创建工作。是汤仲仁杨卫星2泵站土建施工、自动化等参建单位基本完成历次验收及运行以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整编工程档案资料,准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是汤仲仁杨卫星3确定泵站1#、2#、3#、5#机组解体检查、检修单位,1#、2#机组开始检修。是汤仲仁杨卫星4做好闸、站安全引(抽)水工作。截至8月27日,水闸共引水31潮次,引水1.82亿立方米;泵站运行571.02台时、抽水6166.98万立方米。 是汤仲仁杨卫星5做好九圩港河道的巡查管护

3、、闸管区绿化养护等日常管理工作。是张俊华周 峰6支部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并与局规建处到启东南阳镇乐庭村开展“走帮服”金秋助学慰问活动。是杨卫星7完成我所2018年部门决算公开上报工作。是汤仲仁8完成公开招聘人员人事、工资审核和部分人员岗位变动。是汤仲仁张俊华节制闸8月份工作完成情况序号计划安排完成情况是否完成预期(是/否)责任人1做好“利奇马”超强台风防范工作。根据市防办指令,切实做好引水工作,截至8月26日,节制闸本月引水21潮次,引水5901万方。结合市区活水调度要求,进一步优化新老闸调度方案,在确保新闸安全前提下增加引水频次。是沈雪梅2配合做好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质安监管工作。结合管理需

4、要及九圩港泵站运行实际,提出优化闸站地面设计,增设值班室等10多条变更建议交城建集团建设处。督促施工单位围绕12月30日机组联合调试的目标,加强人员配备,合理调整工序。对工地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多次提醒整改。是沈雪梅李冬明3针对崇川区在我所管理区范围违建水质监测站相关事宜,经市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协调,得以重新选址,但也给我们今后管理中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一个警示、一个提醒。如何在今后工作中处理类似情况,望市局能够予以指导。是沈雪梅李冬明4完成了与任港街办拆迁补偿一轮谈判,最终节制闸东分水岛拆迁补偿价格以崇川区补偿价格406.4184万元为准;绿化与空调交由任港街办处置。以上价格与处置方式已

5、向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第十六纪检组报备并同意。拟定了价格补偿初步协议。是沈雪梅李冬明朱 莉苏 心5做好通吕运河管护与保洁。完成水政艇大修及换证年审工作。是李冬明6完成一名预备党员葛雯静同志的转正工作。按期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歌唱祖国”歌曲演唱培训相关工作。草拟了与如皋市下原镇桃园居会议桌椅的捐赠协议。是沈雪梅苏 心涵闸中心8月份工作完成情况序号计划安排完成情况是否完成预期(是/否)责任人1做好了各涵闸泵站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8月份各涵闸共引水140潮次、引水4366万立方米;排水19潮次、排水602万立方米;泵站运行602台时、提水306万立方米。是孟 辉2完成了本月海港引河的

6、管护保洁工作,本月海港引河出船56船次,打捞垃圾45桶;完成了垃圾清运费的结付工作;完成了保洁船一台发动机的报废和更新购买工作。是周 慰3完成了南通大学闸本月的运行管理工作;完成了防汛仓库灯及线路的整改工作。是周 慰4做好了兴石河闸站市级水管单位创建初验工作。是闻明祥5做好了水下摸检项目、自动化维护项目、仓库管理与保洁委托服务项目招标文件的审查工作;完成了各闸站启闭机的保养工作。是闻明祥6完成了涵闸中心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是周 慰闻明祥施燕梅7完成了人民西路涵闸核销报废的相关工作。是施燕梅新江海河闸管理所8月份工作完成情况序号计划安排完成情况是否完成预期(是/否)责任人1加强主汛期三闸的运行管

7、理,做好汛期引水排涝工作及24小时防汛值班工作;科学安排通航服务。本月新江海河闸、营船港闸共引水21潮次计4541万立方米,通航船只2350条,征收过闸费68.9万元。做好明察暗访“飞检”有关工作。是季叶忠2开展汛中检查,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圆满完成对9号台风“利奇马”的防御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措施有效落实到位。是陈江春3按照上级调度通知,组织营船港闸全力开展通启河生态补水工作;按照主管局批准的引排方案,组织闸门启闭,确保施工期间引水作业的安全。是陈江春陈雪梅4 做好营船港闸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督促城建集团完成“营船港闸及上游河道两岸加固整治工程(一期)”项目变更程序,在营船港闸下游增设拦河索等

8、设施,确保该工程如期完工。是 陈雪梅5组织对各闸进行现场勘测,做好上报2019年岁修项目方案的准备工作。是陈雪梅6按程序办理事业编制新聘人员的录用手续,做好上岗前培训工作。是蔡雪峰7结合建国70周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人员进行“歌唱祖国”歌咏比赛排练;继续做好“走帮服”工作。是 季叶忠蔡雪峰堆在河床上,有一个小型破碎机 在生产,现场责令停产,并对其 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另要求 故县镇政府加强监管,杜绝危害 环境事件再次发生。并将处理情 况与投诉人进行反馈。 督办人:马建设 电话: 13592012221 处理人:卫军队 电话: 18737991602 2018年4月3日 2氧化铝厂铁门韩都

9、村洛阳市新安县 大气污染严重 。 投诉人反映的企业是河南万基铝 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位于新 安县产业集聚区,主要原料是氧 化铝粉,产品为铝冶炼铝制品深 加工,铝锭及铝制品的销售。该 企业为重点污染源,安装有烟气 连续在线监控系统,委托北京雪 迪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运行维 护,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废 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时传送至省 、市、县监控平台。现场调取废 气在线监控系统,数据显示2018 年3月1日至3月29日废气污染物在 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内。 1 铝石窑、化 工厂 偃师市府店镇 扭腰村黄爷坟 附近 洛阳市偃师市 举报人称该地 有两家企业, 废气和废水污 染严重。 举报人反映的不是化

10、工厂,而是 一家铝粉加工作坊,负责人李志 和,主要从事铝粉的磨制,生产 设备为磨机一台,生产原料为废 铝渣,因其污染严重,已对其采 取了强制断电措施,2018年4月2 日,偃师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到该 作坊进行现场检查,该作坊处于 断电停产状态,下步将督促其进 行拆除,清除原料。下步,偃师 市环保局将配合府店镇政府加强 对以上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停产 到位。2018年4月2日14时53分左 右,偃师市环保局执法人员通过 电话告知信访人处理结果,信访 人表示基本满意。 16塑料厂 偃师市沟寺镇 金屯村一队队 长家 洛阳市偃师市 举报人称该厂 已存在几个 月,一直在生 产,污染严重 。 举报人:您好!您

11、于2018年3月26 日反映的偃师缑氏镇金屯村一队 队长家生产塑料污染环境问题, 已经偃师市环保局调查处理。经 查反映的情况属实,现回复如 下:经查,举报人反映的一队队 长共有3处塑料加工作坊,分别位 于唐玄路中段(2处)和清真寺东 300米作坊均为塑料鼓圈加工作 坊,位于缑氏镇金屯村,负责人 马恩,主要从事塑料鼓圈的生产 销售;生产原料为塑料颗粒,生 产设备为注塑机,生产过程中排 放的污染物为工艺废气,属“散 乱污”企业。为防止其违法生 产,2017年11月7日偃师市政府已 批准对其采取了强制断电措施, 并将此情况向市攻坚办进行了汇 报。2018年3月27日,我局执法人 员和缑氏镇政府工作人

12、员到以上 作坊进行现场检查,3处作坊均存 在私自接电进行生产的情况,我 局执法人员已要求其立即停产, 并将此情况向缑氏镇政府进行了 反馈。2018年3月28日上午、我局 执法人员告知信访人处理结果, 信访人表示不满意。2018年3月28 日 52塑料厂 偃师市沟寺镇 金屯村一队队 长家 洛阳市偃师市 举报人称该厂 已存在几个 月,一直在生 产,污染严重 。 举报人反映的偃师缑氏镇金屯村 一队队长家生产塑料污染环境问 题,已经偃师市环保局调查处理 。经查反映的情况属实,现回复 如下:经查,举报人反映的一队 队长共有3处塑料加工作坊,分别 位于唐玄路中段(2处)和清真寺 东300米作坊均为塑料鼓圈

13、加工 收稿日期: 2017-06-06 基金项目: 安徽省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减量增长规划研究 (财建2016997 号)资助。 作者简介: 田思萌,硕士研究生。E-mail:350835269 * 通信作者: 於 冉,博士,讲师。E-mail:yura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44(4): 665-669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OI 10.13610/ ki.1672-352x.20170811.018 网络出版时间:2017/8/11 12:00:38 URL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

14、优化研究 田思萌,於 冉 *,江礼婷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土资源研究所,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院(安徽省重点智库) ,合肥 230036) 摘 要: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的土地利用 结构比较,结果发现,优化的土地利用系统,无论从土地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还是碳减排和生态价值的实现等,均 优于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系统。因此,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土地利用 结构,比上级规划下达的硬性指标更科学合理,更符合规划区域实际;土地利用系统碳排放的减少和生态价值的提 高,正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所倡导的。 关键词:多

15、目标;线性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六安市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52X (2017)04066505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Luan city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TIAN Simeng, YU Ran, JIANG Lit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Land and Resources, Anhui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es

16、earch Institute (Anhui Key Think Tank) ,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Abstract: The land use structure in Luan city was optimized using the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which was compared with the land use structure determined by the goal of Luan land use planning. The re

17、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land use system is better than the land use system of the planning target, whether from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and constrained index, or from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value. Therefore, it is more reasonable and realistic to use t

18、he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overall land using planning. The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value in land use system are advocated by prioritizing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Key words: multiobjective;linear

19、programming;land use structure; Luan city 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不能出让的生 存条件。土地稀缺,尤其是优质土地的稀缺,已经 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土 地利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 即城镇化、工业化要推进,主要是通过占用耕地来 实现; 要确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 又不得不挤占生态 空间,走耕地“下湖” “上山”之路,包括开发劣质 荒草地、填埋坑塘、围垦滩涂及营造梯田等;为了 完成“退耕还林” “千万亩造林工程” 等任务,又 回过头来走“下田造林”之路,造成了实地“一片 林” ,图上“一片黄” ,即实际的耕地

20、已经是林地, 但图上和数据库里仍是基本农田。这些基本农田面 积与耕地面积倒挂等现象根源,除了与追求政绩的 发展理念、急功近利的土地财政、完成任务的工作 方式和规划执行不力等因素,重要因素之一是规划 目标过于单一1。 这势必导致土地利用系统不协调, 如盲目扩城, 导致碳排放增加; 耕地挤占生态用地, 导致生态效益下降,系统负熵降低等。基于上述现 状,以六安市为实证,引进多目标的规划理念,进 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1 研究区域概况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 大别山北麓,“长三角” 经济区的西翼, 东与合肥市接壤, 南与安庆市相连, 666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7 年 西与河南省

21、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和阜阳市。地 理位置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具有“贯淮淠而望江 海,连鄂豫而衔中原”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大别山 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范区、 “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 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现辖金安、裕安、 叶集 3 区和霍邱、霍山、金寨、舒城 4 县(见图 1) , 国土面积 15 451 km2(除寿县 2 942 km2) ,人口 580.5 万人。 图 1 六安市行政区划 Figure 1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Luan City 气候上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 四季分明。地

22、形地貌复杂,西南高峻,山峦起伏, 平均海拔 400 m 以上;中部为丘陵和岗地,海拔一 般在 30200 m 之间;东部和北部为沿淮平原和杭 丰圩畈区,是全市优质粮、油和棉的主要产区。江 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 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83%,长江流域面积占 17%。 境内有淠河、史河和杭埠河等 7 条主要河流。1949 年以后,先后建成了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 甸、龙河口和白莲崖等六大水库。以六大水库为依 托兴建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 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淠河成为合肥市居民的 饮用水源。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全

23、国第一次土地详查 (下称 “一调” ) 及其变更调查、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下称 “二调” ) 数据库和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及其配套成果、 六安统计年鉴 、六安市国土 局网站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野外调查等。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处理 六安市第三 3 轮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的基期是 2005 年,规划期限是 20162020 年, 规划启动时依据“一调”数据及其变更调查成果和 1984 年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 土地利用现 状调查技术规程 中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 统。2009 年“二调”结束后要求使用“二调”及其 变更调查成果,启用土地利用现状

24、分类 (GB/T 210102007)2。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将 2009 年的六安市“二调”数据逆推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并参照“一调”变更调查成果和新、旧 2 个土 地分类系统进行磨合和修正, 形成规划基期的数据。 图 2 研究路线 Figure 2 Research process 2.2.2 研究思路 在对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等资料 整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经济社会和生 态建设现状与发展态势,以提高土地产能和降低碳 排放为总目标,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模 型运行结果分析,得到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 案(见图 2) 。 3 六安市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与运行

25、 3.1 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变 六安市第 3 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期虽然是 2005 年, 但直至 2012 年才完成编制并获省级人民政 府批准实施,即 20062010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实际 上是依据演变的现状对第 2 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 定的利用结构进行纠偏和修正,20112020 年的土 地利用结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划调整结构 (表 1) 。 3.2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多目标规划一般由 2 个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超 过 2 个以上的目标函数,二是有若干个约束条件。 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能够为多目标选择提供一 个良好的途径,但是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解不是 唯一的,模型中的参数选择决

26、定了选择解的结果, 44 卷 4 期 田思萌等: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667 即怎样从模型中获得参数选择信息至关重要3。土 地利用结构优化,就是依据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禀 赋和经济社会条件, 合理配置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 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由于土 地利用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因此,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利用多目标线性规 划模型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布局,可信度高4。 在利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的实际工作中,是 提前给出一组理想的目标值,然后进行系统协调, 再观察系统能否完成各目标和完成情况,最后,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用地优化。 表

27、1 六安市 2005 年和 2010 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 Table 1 Averages of various land use types of Luan City municipality in 2005 and 2010 2005 年 2010 年 土地利用类型 Land use type 面积/hm2 Area 结构/% Proportion 面积/hm2 Area 结构/% Proportion 耕地 Farmland 651 565.70 35.42 648 197.35 35.24 园地 Garden plots 56 089.57 3.05 55 602.55 3.02

28、林地 Woodlands 614 992.45 33.44 628 955.30 34.19 牧草地 Grassland 1 687.29 0.09 1 997.24 0.11 其他农用地 Agro-land 189 522.29 10.30 180 046.20 9.79 城乡建设用地 City and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land 136 142.10 7.40 137 743.92 7.49 交通水利用地Traffic and water conservancy land 42 804.31 2.33 45 258.74 2.45 其他建设用地 Other

29、construction land 5 361.39 0.29 5 061.00 0.28 其他用地 Other land 141 175.73 7.68 136 478.50 7.42 合计 Total 1 839 340.83 100.00 1 839 340.83 100.00 注: 2005 年为逆推、磨合和修正数据,2010 年为“二调”数据。2015 年 12 月,寿县由六安市划归淮南市,为了保持 数据的连贯性,数据暂不做调整,但不影响多目标规划结果(下同)。 Note: The data in 2005 is from inverse, running in and revisi

30、on. The data in 2010 is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 Shouxian County was incorporated from Luan City into Huainan in December 2015. In order to keep data coherence, the data will not adjust temporarily. But it will not affect the result of multi-objective program (The same below). nnxcxcxcz

31、,min2211 (1) j m i n j iijbxa , 11 (2) 0,21nxxx (3) 式(1)为模型目标函数;式(2)为约束条件; 式(3)为非负约束条件;变量 xi为各类土地利用 面积。 3.3 变量选择与目标函数设置 3.3.1 变量选择 变量选择应遵循综合性、典型性 和资料能够获取性之原则5。依照六安市土地利用 现状及其演化规律,结合其土地资源利用特征和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等,共设 9 个变量,即耕地 (X1) 、园地(X2) 、林地(X3) 、牧草地(X4) 、其 他农用地(X5) 、城乡建设用地(X6) 、交通水利用 地(X7) 、其他建设用地(X8)和其他土地(

32、X9)等。 3.3.2 目标函数设置 (1)碳排放目标函数 F1(X)=0.34X1+0.05X2+0.03X3+0.05X4+2.90X5+ 150.81X6+29.36X7+6.75X8+0.72X9 (4) 式(4)中,0.34、0.05 和 0.03 等为各地类碳排 放系数,参考 IPCC 报告6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中的数值7。 (2) 生态效益目标函数。 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 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表 2) 8,构建生态 目标函数: F2(X)=6 114X1+12 157X2+18 201X3+6 405X4+ 371X建+ 371X未 (5) 式(5)中 X 建包含式(4)的

33、 X6、X7和 X8; X未主要为式(4)的 X9。 表 2 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应的生态价值系数 Table 2 Ecological value coefficient to land use types 元hm-2 土地覆盖类型 Land cover type 耕地 Farmland 园地 Garden plots 林地 Forest lands 牧草地 Grassland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生态价值系数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coefficient 6 114 12 157 18 201 6 405

34、371 371 668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7 年 3.4 模型变量与约束条件设置 为了优化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土地利 用的低碳化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设置约束条 件。约束条件包括:土地总面积、农用地总面积和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等。 3.4.1 土地总面积约束 “二调”成果显示,六安 市土地总面积为 1 839 340 hm2,因此: X1+X2+X3+X8+X9=1 839 340 (6) 3.4.2 农用地总面积约束 依照六安市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下称 规划 ) , 至 2020 年,农业土地用地总面积不得低于 1 517 145 hm2

35、, 在土地总面积中占 82.48%。 (1) 耕地面积保护目标约束。 耕地保有量不少 于 645 787 hm2, 把 2005 年 651 566 hm2的耕地面积 作为上限。因此,耕地的约束条件为:645 787 X1 651 566。 (2)园地面积约束。园地面积不得小于 55 341 hm2,2005 年园地面积为 56 090 hm2,因此, 园地约束条件为:55 341 X2 56 090。 ( 3 ) 林 地 面 积 约 束 。 林 地 面 积 不 少 于 644 115 hm2,则 X3 644 115。 (4)牧草地面积约束。牧草地面积不小于 1 678 hm2,2005 年

36、牧草地面积为 1 687 hm2,则牧 草地约束条件为:1 678 X4 1 687。 (5) 其他农业用地面积约束。 该类土地面积规 划目标为 170 224 hm2,则 X5 170 224。 3.4.3 城乡建设土地用地约束 依照规划 ,至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不能超过 142 975 hm2, 则:137 743 X6 142 975。 3.4.4 交通水利土地用地约束 依照规划 ,至 2020 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不能多于 48 453 hm2, 因此,45 259X7 48 453。 3.4.5 其他约束条件 依照规划 ,X8 3 250, 127 517 X9 141

37、175。 3.5 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与分析 3.5.1 模型运行结果 模型优化目标年与规划目标 年同步, 即均以 2020 年为目标年, 利用 LINGO11.0 求取最优解(表 3) 。 表 3 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规划目标与优化结果的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Luan City land use planning objectives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results 2020年规划目标Planning aim in 2020 模型优化结果Optimizing model results 变量 Variable 土地利用类型

38、 Land use type 面积/hm2 Area 结构/% Proportion 碳排放/104 t Carbon emission 生态效益 /104元 Ecological benefit 面积/hm2 Area 结构/% Proportion 碳排放/104 t Carbon emission 生态效益 /104元 Ecological benefit X1 耕地 645 787 35.11 21.96 398 367 649 832 35.33 22.09 397 307 X2 园地 55 340 3.01 0.28 68 189 59 510 3.34 0.30 72 346 X

39、3 林地 644 115 35.02 1.93 1 119 340 645 830 35.11 1.94 1 174 656 X4 牧草地 1 678 0.09 0.01 1 081 1 680 0.09 0.01 1 076 X5 其他农用地 170 224 9.25 49.36 7 031 168 220 9.14 48.78 6 315 X6 城乡建设用地 142 975 7.77 2 156.21 5 051 139 150 7.57 2 098.52 5 200 X7 交通水利用地 48 452 2.63 142.26 1 588 47 335 2.57 138.98 1 756 X

40、8 其他建设用地 3 250 0.18 2.19 199 3 015 0.16 2.04 112 X9 其他土地 127 517 6.93 9.18 5 238 124 768 6.78 8.98 4 740 合计 1 839 340 100 2 383.38 1 606 084 1 839 340 100 2 321.64 1 663 508 注:规划目标(2020 年)中的各类土地面积来自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2 年经安徽省人民 政府批准实施) 。 Note: Various kinds of land area in planning objective

41、 (in 2020) are from Overall Plan for Land Utilization in Luan City (from 2006-2020) (which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Anhui Province in 2012). 3.5.2 结果分析 (1)耕地规模:依据规划 , 至 2020 年,面积不能少于 645 787 hm2,而模型优 化结果是 649 832 hm2,大于规划目标,表明六安市 耕地在现行规划之外尚有一定量的后备资源。 (2)园地规模:依据规划 ,至 2020 年,面 积为 55 340 h

42、m2,而模型优化结果是 59 510 hm2, 大于规划目标,表明六安市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名、 特、优等山区经济具有较大潜力,规划的其他农用 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等地类,还可进一步优化为园地 发展茶叶、板栗、核桃和中药材等。 (3)林地规模:依据规划 ,至 2020 年,面 积不能小于 644 115 hm2,而模型优化结果是 44 卷 4 期 田思萌等: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669 645 830 hm2,大于规划目标,表明六安市实施生态 造林工程尚有一定潜力,如通过其他农用地和建设 用地整治等途径推进生态造林工程。 (4)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依据 规划 , 至 20

43、20 年,面积不能多于 142 975 hm2,而模型优化结果是 139 150 hm2,小于规划目标,表明六安市城乡建设 用地通过节约集约用地等举措尚有较大潜力可挖。 (5)碳减排与生态效益:依据规划目标计 算,至 2020 年,碳排放总量为 2 383.38104 t,而 模型优化结果为 2 321.64104 t,碳排放总量减少了 61.74104 t;生态效益总体目标为 1606084 万元, 而模型优化结果为 1663508 万元,增加了 57424 万元。表明按优化模型调整得出的土地利用结构若 能实施, 系统的碳减排和生态效益增加等效益显著。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多目标线

44、性规划模型中的碳排放目标函数和生 态效益目标函数设置引用的是文献研究成果,取平 均值,结果导致林地和园地等用地面积增加,碳排 放也增加,虽然增加幅度小,但与实际不符。不同 类型的林地和园地其碳汇不同,植被越好则固碳能 力越强,碳减排能力就越强,生态价值就越高。因 此,只有按林地和园地等二级分类设置模型中的碳 排放目标函数和生态效益目标函数,才能真正表达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优化效果,需进一步细化研 究。 4.2 结论 (1)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应用多 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比上级规 划下达的硬性指标更科学合理,更符合规划区域实 际。六安市的实践充分表明,优化结果的各

45、项约束 性指标显著优于规划目标,如耕地、园地和林地等 面积大于规划目标,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小于规划 目标。 (2)碳排放的减少和生态价值的提高充分表 明,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土地利用系统 明显优于规划的土地利用系统,符合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的理念。 (3)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结果表明, 六安 市应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主要包 括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 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尤其是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 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实现耕地面积增加、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土地利用 效益提升的“双增一减一提升”的土地利用目标; 增加园地和林地面积

46、,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减少碳 排放,增加系统负熵等。 参考文献: 1 於冉, 於忠祥. 王万茂先生土地规划思想研究J. 安徽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5(4): 16-20. 2 国土资源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3 白鹤松.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决策模型研究J. 哈 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3(6): 57-59. 4 曾娟.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 化研究D. 广州: 广州大学, 2013. 5 曾永年, 王慧敏. 以低碳为目标的海东市土地利用结 构优化方案J. 资源科学, 2015, 37(10): 2010-2017. 6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7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0)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8 谢高地, 张彩霞, 张昌顺, 等.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 值J. 资源科学, 2015, 37(9): 1740-17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