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doc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1368434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训练(九)常见的酸和碱(限时:60分钟) A组:基础练习 1.2018西城二模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石灰石D.金刚石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能发生化合反应并产生大量热的是()A.烧碱B.浓硫酸C.生石灰D.食盐3.2018房山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碳酸钙可做补钙剂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D.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2018自贡肉类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6A.不变B.变强C.变弱D

2、.无法确定5.2018重庆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6.2017东城一模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Z9-1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打开K,使过氧化氢溶液流入烧瓶中。下列对实验中部分现象的预测中,一定正确的是()图Z9-1A.装置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B.装置中液面会下降,溶液颜色不变C.装置中会有气泡冒出,溶液颜色不变D.装置中液面会上升,溶液变为无色7.2018朝阳二模 “自热米饭”加热原理

3、:生石灰与水接触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2017海淀一模除垢剂去垢原理是利用了盐酸与污垢中碳酸钙等物质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9.2017海淀一模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遇碱性溶液呈蓝色。在炒紫甘蓝丝时,加入食醋后,观察到菜丝都变成了红色,其原因是_。10.2017通州一模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1)“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氯化钠、活性炭和水,用稀硫酸检验其是否有效时,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炉灶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该清洁剂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原因是_。(3)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其中的原理是_(用方程式表示)

4、。11.2017朝阳一模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备材料 1.5 g小苏打、1.5 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饮料瓶。制备流程图Z9-2查阅资料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逸出。喝汽水后会打嗝,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问题讨论制汽水时,利用了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由此推测下列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有。A.镁带B.铜片C.食盐D.鸡蛋壳12.2017朝阳一模利用如图Z9-3所示装置研究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图Z9-3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

5、溶液,分液漏斗中盛放足量的稀盐酸,B装置的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实验时,打开K1,滴入稀盐酸至A中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关闭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后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液体流入B中,B中溶液变红且变浑浊,产生该现象的实验操作是,A中液体流入B中的原因是。13.2017房山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CO2与NaOH的反应。已知: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实验装置实验步骤.A中充满CO2,B和烧杯中均盛有96 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假设实验过程无热量损耗);.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一定量NaOH浓溶液,

6、振荡后观察到B中热水沸腾;.另取相同装置,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水,振荡后观察到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至一定高度,松手后,观察到活塞,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步骤中注入NaOH浓溶液的体积应为mL。(3)步骤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4)通过对比的现象,可知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2018顺义二模化学课上,小明取了5支试管以氢氧化钙为例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如图Z9-4。图Z9-4(1)试管的目的是。(2)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3)试管没有明显现象,小明需做出的改进是。(4)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5)你认为小明的试管应该做的实验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_。15.2017朝阳一模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如下。图Z9-5(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2)沉淀室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4)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试剂Ca(OH)2NaOH价格(元/kg)0.362.90上述工业流程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比用NaOH直接吸收更低,原因是_。 B组:拓展练习 1.2018怀

8、柔一模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及溶液温度变化规律,得到如图Z9-6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图Z9-6A.t2时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C.该反应发生时需要从外界吸热D.t3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2.2018丰台二模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图Z9-7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Z9-7A.曲线表示NaOH与CO2发生的反应B.该实验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C.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D.800 s时,曲线表示的溶液显酸性

9、3.2017海淀一模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研究酸的性质,并进行未知物检验。序号实验现象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依据实验的现象,可得出方解石和云白石的成分含有。4.2017朝阳一模某同学用实验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过程如图Z9-8所示。图Z9-8(1)配制图示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g。(2)步骤2中最终产生气体g。(3)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

10、班同学分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图Z9-9(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Z9-9),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了(填序号)。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Z9-10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图Z9-10A现象为;B现象为;C现象为。(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产生压强变化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可能是。(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

11、学滴加稀盐酸,看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石灰水,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5)还有同学做了如下有趣的实验。图Z9-11甲、乙瓶中实验现象的不同之处是。甲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向实验后变瘪的乙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则看到的现象为。6.2018海淀二模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魔术时发现,若向某种红色饮料中加碱和亚甲基蓝(一种化学试剂),混合振荡后,饮料先变成蓝绿色,静置后逐渐变成黄绿色。提出问题加碱和亚甲基蓝后,红色饮料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查阅资料.该饮料含有天然色素“

12、花青素”,它是一种酸碱指示剂;.亚甲基蓝呈蓝色,溶于水可形成蓝色溶液。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实验1初步探究饮料变色的原因。序号1-11-21-31-41-5实验现象呈红色呈红色呈黄绿色呈紫色振荡后呈蓝绿色,静置一段时间后呈黄绿色(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酸碱性(填“会”或“不会”)影响饮料的颜色。(2)小组同学认为“加入亚甲基蓝不是饮料变蓝绿色的唯一原因”,依据的现象是。(3)综合实验1猜想“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所依据的实验是(填序号)。实验2 进一步探究饮料颜色变化的原因。序号2-12-2实验现象振荡后呈蓝绿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呈黄绿色(4)由实验2-1可以推断,N

13、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导致饮料静置后变黄绿色,理由是。(5)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化学魔术中红色饮料发生颜色变化的过程与有关。参考答案 A组:基础练习 1.A2.C3.D解析 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4.C5.C解析 A.厕所清洁剂pH=1,是酸性的,加水稀释后酸性减弱,溶液pH升高,所以A不符合题意;B.厨房清洁剂pH=12,是碱性的,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所以B不符合题意;C.厕所清洁剂是酸性的,厨房清洁剂是碱性的,两者混合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提高清洁效果,所以C符合题意;D.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与铁反应,所以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所以D不符合题意。6.B解析 瓶中产生氧气

14、并放出大量热,瓶内气压增大;瓶受左侧烧瓶内气压影响,气压增大,导致液体从长导管流入瓶;瓶原有的滴有酚酞的红色氢氧化钠溶液与由瓶流入瓶中的盐酸反应,若盐酸过量,溶液才会由红色变为无色。7.CaO+H2OCa(OH)28.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9.食醋中含有酸性物质醋酸,紫甘蓝中的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10.(1)Fe+H2SO4FeSO4+H2(2)NaOH有腐蚀性(3)CaO+H2OCa(OH)211.AD解析 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说明柠檬酸显酸性,具有酸的性质,故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可以与碳酸盐反应。12.(1)Ca(OH)2+2HClCaCl2

15、+2H2O(2)打开K3,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关闭K3,充分反应后打开K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B中的压强减小13.(1)恢复到原处(2)20(3)水(4)中水沸腾,中水不沸腾2NaOH+CO2Na2CO3+H2O解析 (1)若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至一定高度,松手后,会观察到活塞恢复到原处。(2)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因为加入水的量是20 mL,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也是20 mL。(3)步骤设计加水的实验,是为了排除水对实验的干扰。(4)通过观察实验中水沸腾,中水不沸腾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4.(1)

16、探究碱与指示剂的作用(2)有白色沉淀产生(3)预先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4)CO2+Ca(OH)2CaCO3+H2O(5)往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探究能否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合理即可)15.(1)增大吸收面积(2)Na2SO3+Ca(OH)2CaSO3+2NaOH(3)化合(4)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 B组:拓展练习 1.B2.B解析 此为对比实验,可比较出氢氧化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A对,氢氧化钠溶液中既有水也有氢氧化钠,可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B错,通过两条曲线的对比,可证明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C对,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D对,

17、800 s时,曲线压强恢复到大气压强,说明瓶内有部分二氧化碳被吸收,则一定会发生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反应,最终显酸性。3.(1)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2)碳酸盐解析 (1)实验的反应中金属氧化物是相同的,酸是不同的,所以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2)实验中盐酸和方解石、云白石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方解石和云白石的成分含有碳酸盐。4.(1)50(2)4.4(3)CO2+2NaOHNa2CO3+H2O解析 (1)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250g7.3%36.5%=50 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 g+200 g-

18、245.6 g=4.4 g。(3)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5.(1)C(2)软塑料瓶变瘪熟鸡蛋进入集气瓶中气球变鼓(3)CO2溶于水,使装置内压强发生变化(4)Na2CO3+2HCl2NaCl+H2O+CO2Ca(OH)2+Na2CO3CaCO3+2NaOH(5)甲瓶中溶液变浑浊,乙瓶比甲瓶变瘪程度更大Ca(OH)2+CO2CaCO3+H2O瓶中产生大量气泡,乙瓶恢复原状6.(1)会(2)1-4中呈紫色(3)1-3和1-5(多写1-1也可以)(4)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的产物是Na2CO3和水,2-1的现象说明Na2CO3不会导致静置后的饮料变黄绿色

19、(5)亚甲基蓝、NaOH、空气或氧气解析 实验1中实际上设计了两组对比实验,第一组是1-1,1-2,1-3;第二组是1-3,1-4,1-5。其中,第一组对比是验证酸碱性对饮料颜色是否有影响,第二组对比是为了验证饮料变色到底与氢氧化钠和亚甲基蓝中的哪种物质有关。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饮料变色的原因。(5)要结合实验1和实验2作答,因此需要找到2-2与1-5的区别,说明氧气是引起变色的一个因素,再考虑到实验1中1-3,1-4,1-5得到的饮料变色与氢氧化钠和亚甲基蓝均有关,可综合得出最终答案。13袨叩哩勩倠苁鎂铏+5叙谐袌勩鰐袬勩!勩鎇鐢務牁鄃仑運艓钓脠谀牁鄃发苊钓臏牁鄃峑艞钓腈褀牁鄃

20、峑蝞钓腈褀鄄狑艛钓舞裻勩孲鎇鐟裻勩鎂铠叙鎇铠務璒鎂鑵痞務璒鎇鑵痞務箒鎂鐉辙務箒鎇鐉辙務鎂铔務İ鎇铔務İ袔鎂鑮滠飭勩覔鎂鐊務鐄螉钓苫辩務鮔鎂鐄这叙裈叩鮔鎇鐄莁迩哙鐅袟艨钓菭務!鐅袟蝨钓菭務!牁鐃芠钓臰踀牁鐃螠钓臰踀牁鐃炠良钓臱鸀牁鐃炠蝯钓臱鸀牁鐃芢钓脶牁鐃螢钓脶课时训练(十)生活中常见的盐(限时:60分钟) A组:基础练习 1.粗盐提纯不需要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B.烧杯C.蒸发皿D.玻璃棒2.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A.干冰CO2B.苏打NaHCO3C.熟石灰CaOD.纯碱NaOH3.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发酵粉B.石灰石可作建筑材料C.碳酸氢钠可制玻璃D.氢氧

21、化钠可改良酸性土壤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5.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三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Cu、稀硫酸、CuO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C、CO、Fe2O3A.B.C.D.6.2018西城一模自制汽水的配料表如图Z10-1所示。写出产生CO2的物质是(填序号)。图Z10-17.2017房山一模认识厨房中的化学。(1)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医学上,可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为(

2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8.2017房山二模小明在家里找到几种清洁用品,进行下列活动。清洁用品去污粉洁厕灵炉具清洁剂实物图主要成分碳酸氢钠盐酸氢氧化钠(1)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2)洁厕灵与去污粉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3)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会降低除污效果,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9.2017燕山一模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1)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滴到大理石台面上会有气泡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_。(2)盐酸可用于除铁锈,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

23、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2017海淀二模去除粗盐中的泥沙。图Z10-2(1)实验的主要步骤为:(填序号)。(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蒸发原理的实例:。11.2018西城二模依据图Z10-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Z10-3(1)A中的现象:白色浑浊、。(2)向B中加入某试剂,出现白色浑浊。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12.根据如图Z10-4所示实验回答问题。图Z10-4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含义是_,与CaCl2反

24、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g。13.2017房山一模碳酸钠溶液搭乘列车畅游物质世界,如图Z10-5所示。图Z10-5提示:. “15号站”各站的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它与车站上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1)认识车站上的物质5号待开通站中的物质可能是(写一种)。(2)列车起航列车途经“1号站”时,看到的现象是。列车途经“2号站”时,Na2CO3溶液与站台上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列车途经“3号站”时,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列车途经“4号站”时,有CaCl2+Na2CO3CaCO3+2NaCl,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14.在班级

25、的“元旦联欢会”中,小明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表演了一个魔术:在桌面上摆了四个盛有不同无色溶液(均为初中所学常见物质)的高脚杯,他将A高脚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高脚杯中,看到下列现象: B中液体产生大量气泡,变为“汽水”; C中液体变为红色,好似“葡萄酒”; D中的液体变为“牛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图Z10-6(1)C物质的名称为。(2)若A与B不含相同元素,则A与B的化学式分别为:A;B。(3)若A与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某小组用图Z10-7所示装置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图Z10-7(1)甲同学:A中收集满CO2,用针筒向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26、。充分反应后,打开弹簧夹,A中观察到的现象为;B中液体出现浑浊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2)乙同学:A中加入适量MnO2,打开弹簧夹,用针筒注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整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反应停止后,D中得到无色溶液。 B组:拓展练习 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常温下,碱溶液的 pH 大于 7,碳酸钠溶液的 pH 也大于 7,则碳酸钠属于碱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

27、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2.2017通州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C除去CO中混有的CO2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D除去碳酸钙粉末中的碳酸钠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常温烘干3.2017怀柔一模 “侯氏制碱法” 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生产原理: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体)+NH4Cl。主要生产流程如图Z10-8所示:图Z10-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操作1的名称是过

28、滤B.该工艺流程可看出: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C.该过程涉及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D.图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4.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Z10-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10-9A.图中Oa段,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B.滴至b克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C.滴至c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反应前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D.滴至d克时,溶液呈中性5.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

29、如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图Z10-10选项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A稀硫酸氯化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C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6.2017房山二模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如图Z10-11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提示:高温反应炉中的反应为CaCO3 CaO+CO2)图Z10-11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分离室中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3)整个工业

30、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7.“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Z10-12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图Z10-12(1)二氧化碳应放在(填序号)处。(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3)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2017通州二模同学们用化学牌设计了反应“连连看”游戏。游戏规则如下:3个同学每人手中有3张牌,每张牌代表一种物质,其中标出“化学”字样的牌代表未知物质。按ABC顺序,以物质的连续反

31、应作为一个出牌周期。如果后者的牌没有能与前者出的牌反应,则前者获胜,游戏结束;如果后者出的牌能和前者出的牌反应,则轮到下一个人出牌。依此类推。前一轮出过的牌,后面不能再出。A:O2HClCO2B:NaOHFe化学C:H2SO4Ca(OH)2CaCO3(1)B同学的第三张牌中的物质俗称是纯碱,此物质是(填化学式)。(2)第一轮A同学首先出了氧气,B同学可以出,其后C同学所出物质为。(3)第二轮A同学先出了盐酸,如果本轮是由C同学获得了胜利,C同学所出物质与B同学所出物质反应的方程式为。(4)第三轮A同学出了二氧化碳,本轮最终获胜的是同学。9.2018东城二模小明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

32、应,并检验生成了碳酸盐。25 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物质NaOHNa2CO3溶解度/g17.30.01利用如图Z10-1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乙醇不参与反应)。图Z10-13步骤1 打开K1,关闭K2,从a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产生大量沉淀,停止通二氧化碳;步骤2 从a口通入氮气,直至排净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步骤3 关闭K1,打开K2,向甲装置的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1)步骤1装置甲的试管中能看到沉淀的原因是。(2)步骤2排净装置甲中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3)步骤3乙中能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2017朝阳二模化学实

33、验竞赛中,甲、乙两组抽到的题目是“从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NaCl,并测定碳酸钠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相关数据如下。已知:Na2CO3+CaCl22NaCl+CaCO3。图Z10-14加入试剂A测得数据甲组方案过量CaCl2溶液CaCO3沉淀5 g乙组方案适量稀硫酸CO2气体2.2 g(1)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g。(2)老师指出甲、乙两组方案均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甲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的原因是;该方案的改进方法是。乙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的原因是;该方案的改进方法是。参考答案 A组:基础练习 1.A2.A3.B4.D解析

34、 锌和稀盐酸能相互反应,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水能相互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不能相互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能相互反应,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5.B解析 中Cu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的后面,因此不能和稀硫酸反应,Cu也不能和CuO反应;中稀盐酸与Ca(OH)2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中C和CO不能反应,C、CO都能还原Fe2O3。6.7.(1)氯化钠(或NaCl)(2)NaHCO

35、3+HClNaCl+CO2+H2O(3)用锅盖盖灭(合理即可)8.(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2)CO2(3)NaOH+HClNaCl+H2O9.(1)CaCO3+2HClCaCl2+CO2+H2O(2)Fe2O3+6HCl 2FeCl3+3H2O (3)Ca(OH)2+K2CO3CaCO3+2KOH10.(1)(2)搅拌,加速溶解(3)晾晒衣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1.(1)放热(2)Ca(OH)2+CO2CaCO3+H2O(合理即可)解析 氧化钙与水反应最明显的现象为放热。之所以出现白色浑浊,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因此有大量氢氧化钙没有溶解,呈现出白色浑浊。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钙

36、的饱和溶液,若生成沉淀,加入的试剂可以是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等物质。12.所加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合理即可)40.013.(1)盐酸(HCl)或硫酸(H2SO4)(2)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O2+Na2CO3+H2O2NaHCO3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14.(1)酚酞溶液(2)Na2CO3HCl(3)Ca(OH)2+Na2CO3CaCO3+2NaOH15.(1)有液体从B中流入且液体变浑浊Na2CO3+Ca(OH)2CaCO3+2NaOH (2)2H2O22H2O+O2A和B中均有气泡出现,B中液体流入C中,C中溶液变浑浊,D中液面上升,有气泡生成

37、B组:拓展练习 1.A2.A3.B4.C解析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盐酸和碳酸钠先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无沉淀产生;当混合液中的盐酸被碳酸钠完全反应后,氯化钙才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图中Oa段发生的反应是2HCl+Na2CO32NaCl+CO2+H2O;滴至b克时,溶液中无HCl,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CaCl2;滴至c克时,溶液中73份HCl反应生成117份NaCl,111份CaCl2反应生成117份NaCl,反应后溶质质量均变大;滴至d克时,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5.C解析 由图可知,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开始就产生沉淀或气体。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钡,符合图乙;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银,符合图乙;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没有沉淀出现,当硫酸消耗完后才出现沉淀,不符合图乙;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图乙。6.(1)2NaOH+CO2Na2CO3+H2O(2)过滤(3)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解析 (2)在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的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固体与液体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3)由反应流程可知,反应分离出的氢氧化钠用于捕捉室反应,高温反应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文化 > 英国地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