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参考答案 .doc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1368621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参考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快乐学习,尽在苏州中学网校 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B 5B 6B 7C 8C 9C 10A 11A 12B 13D 14B 15C 16C 17C 18D 19B 20D 21B 22B 23B 24B 25D 二、材料解析题 26.(1)封锁欧洲大陆的政策。与英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经济。 (2)土地所有制、人身依附关系。 (3)欢迎拿破仑又反对拿破仑。拿破仑的侵略既动摇了意大利的封建统治秩序, ,有利 于其社会进步,又给意大利人民带来民族压迫。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属于侵略战争,对其他民族进行民族压迫; 另一方面它破

2、坏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保护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激发了欧洲的民族意 识。 27(1)针对”古巴导弹危机” 。这反映了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优势,表现出强硬 态度。 (2)因为美国经济发展蓑慢,国内矛盾突出,对外战略被迫转为防守。 (3)目的是想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拖垮苏联,以争取在与苏联争霸中占优。苏联 面对美国的进攻,采取了防守战略。 28在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 19 世纪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提高了生 产力,推动工业生产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 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 贸易。工业革命

3、还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 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9 世纪形成了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政治方面,法国大革命为 19 世纪的欧洲革命奠定了基础。大革命促进了启蒙运动理想 的实现;摧毁了旧的专制制度和封建特权,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法律规范。拿破仑战争传播 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同时,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的 主权,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民族意识。 29德国与日本的不同表现的原因: 首先,国际社会对两国法西斯的根除程度不同。战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的纽 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

4、斯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同时,苏、美、英、法对德国 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清算了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日本,美国实 行了单独占领,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包庇了一些日本法西斯战犯,并且保留了日本 的天皇制。随着中国内战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把日本作为反共的前沿阵地加以扶植。 其次,两国的理性程度不同。德国是个较理性的民族,出现了像黑格尔、费尔巴哈、 快乐学习,尽在苏州中学网校 2 马克思、恳格斯等伟大的哲学家,德国人容易从中汲取智慧,复苏人性。日本民族反思、 思辨能力差,日本国土狭小,资源有限,日本人普遍认为只有谋求扩张,才能生存和发展。 第三,槐、日地理位置不同。德国位于欧洲

5、中部,与外界交流频繁,容易融入欧洲社 会。日本位居孤岛,人口多,资源少,迫切需要从其他国家获得发展经济的资源和市场。 30美国: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步发展,50 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晶是美国生产 的。 日本: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 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制 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积板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955 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前后

6、,朝鲜战 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60 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新加坡、韩国:从 60 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等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接着,适时调整经 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商技术产业;它们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 外向型经济。70 至 80 年代,这些地区的经济出现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 地区。 中国:1978 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后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走上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文化 > 英国地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