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井下应急广播通信系统(有线调度广播通讯系统)任意接入.pdf

上传人:dashi168 文档编号:1610394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6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应急广播通信系统(有线调度广播通讯系统)任意接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井下应急广播通信系统(有线调度广播通讯系统)任意接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井下应急广播通信系统(有线调度广播通讯系统)任意接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井下应急广播通信系统(有线调度广播通讯系统)任意接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井下应急广播通信系统(有线调度广播通讯系统)任意接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史學系 博士論文 Doctors Dissertation Graduate School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五代時期的政權更迭與地理形勢 The Regimes Change and the Geographical Situation in China during Five Dynasties Period 指導教授:王吉林先生 Advisor:Professor Chi-Lin Wang 研 究 生:黃英士 Graduate Student:Ying-Shih H

2、uang 中華民國 105 11 月 Nov 2016 I II 摘要摘要 承唐授宋的五代,向來被視為大唐帝國之殘局,其實也是歷史大 轉捩時期的起點,經過五代逾半世紀的紊亂與重整,催生了文化璀璨 的宋朝。在北宋建國 167 年之後,再度因為北方遊牧民族之壓迫而偏 安江南。國防上,導致外族入侵宋朝的原因,最常見的指責就是石敬 瑭割燕雲之地與契丹,然則,失去燕山之險的中原王朝,從此不再能 夠反制契丹的入侵了嗎? 唐末的河東軍兩度東出佔領幽州,主導河北諸鎮,繼而建後唐、 滅後梁;五代後晉的河東軍數度不支援河北戰場,導致中原遭契丹滅 國;後漢則由太原南下接收契丹留下的中原殘局。由確保首都安全的 角度,

3、太原位置與幽州互為表裏而成為中原肩背,北宋無論建都於開 封或洛陽,都以嚴控太原,置重兵於河北、河東為必要之布置。不過, 北宋承襲後周集中強大中央禁軍於汴洛地區的經驗,又有北漢據太原 頑抗的教訓,更不至於再度將重兵布署在河東了。宋朝了解汴京地理 形勢不佳,企圖以兵險取代形勢,其決策顯然是根據短淺的 五代經驗,且有理則上的扞格。 人類歷史的治亂現象有其週期性,研究者也常受斷代區分的影響 而有所切割,然而歷史的發展卻環環相扣,難有始終。許多學者視宋 朝為治亂週期的轉捩起點,但其中存在著亂世整合不完全的遺憾,這 個遺憾不單是指幽州要域之未復,可能更加上幽州人對中原政權的認 同問題,這個宋朝建國之初即存

4、在的統一缺陷,深深地影響著北宋國 運。 本文嘗試將唐末的中原以四大區塊區分,經由爬梳五代政權的更 迭過程,探討此間的地理形勢運用情形,及其對國勢的影響。 關鍵詞:唐末、五代、宋初、戰爭史、地理形勢、戰略 III Abstract Five Dynasties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remnants of the Tang Empire, in fact, it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period. After nearly a century of disorder

5、and restruct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gave birth to the 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167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nce again, Song Dynasty moved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ecause of the northern nomadic people invasion.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the reason of causing nomadic invasion Song Dy

6、nasty, most common accusation was that ceded Youzhou(幽州) to the Khitan by Shi Jingtang(石敬瑭). However, that loss of Yanshan(燕山) border station, Would the Song Dynasty no longer be able to resist the Khitan invasion? The Hedong military(河東軍) occupied the Youzhou twice in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leadi

7、ng the Hebei(河北) warlords defeated the HouLiang(後梁) Dynasty and set up the HouTang(後唐) Dynasty. Later, HouJin(後晉) was destroyed by the Khitan that cause of The Hedong military does not support the Hebei battlefield three times. The HouHan(後漢) Dynasty established in Hedong and received the Central Pl

8、ains regime which was derelict by the Khitan. So, if our point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ecurity of the capital that will found Taiyuan(太原) and Youzhou position of location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can be rely of the Central Plains regime. No matter the Songs capital at Kaifeng(開封)

9、or Luoyang(洛陽). Song Dynasty should make up a powerful troops in Hebei and Taiyuan and must be exercise strict control over them.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Song dynasty inherited the strong central army concentrated in the Kaifeng(開封) area, as well as the BeiHan(北漢) had occupied Taiyuan recalcitrant,

10、those unpleasant IV experience let the Song Dynasty did not put important military in the Hedong again. Therefore, Kaifeng flawed geography situation makes the Song Dynasty so trying to cantonment large numbers of troops to replace the geographic situation, its decision was obviously based on the sh

11、ort experience of the Five Dynasties. This paper try to divide Central Plains area with four large blocks. Through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Five Dynasties regime change process and display the impact of geographical situation for Five Dynasties. Key words:China history,Five Dynasties,War history,Geo

12、graphical situation,Military strategy. V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時空斷限與研究方法4 三、文獻探討與研究回顧10 四、章節安排與基本論軸21 第二章唐末藩鎮與朱溫擴張第二章唐末藩鎮與朱溫擴張 . 23 第一節 唐末藩鎮與河南道第一節 唐末藩鎮與河南道. 24 一、河南藩鎮脈絡24 二、唐末亂象一瞥34 三、河南地理與汴梁形勢39 第二節 朱溫的體制內擴張第二節 朱溫的體制內擴張. 50 一、唐末宣武軍的改變50 二、兼併義成覬覦淮南55 第三節 吞噬河南的用兵特點第三節 吞噬河南的用兵特點. 62 一、西面解決

13、秦宗權部62 二、徐汴構怨的歷史書寫66 三、東向併吞鄆兗淄青75 第四節 河東地位與朱李之爭第四節 河東地位與朱李之爭. 80 一、由軍事戰略角度論朱李爭戰 80 二、汴軍首侵河北時的河東91 三、汴軍西進關中時的河中101 四、朱溫弒帝引發的反彈效應 108 第三章 五代前期的政權更迭與地理形勢第三章 五代前期的政權更迭與地理形勢 116 第一節 後梁建國前後的困境第一節 後梁建國前後的困境116 VI 一、河朔藩鎮特性與兵源消耗 116 二、汴軍轉戰四境的疲憊效應 120 三、西軍與河東協力抗梁122 第二節 河北藩鎮的臣服與抗拒第二節 河北藩鎮的臣服與抗拒 128 一、河中對太原的牽制

14、效應128 二、潞州攻防戰的軍事知能129 三、鎮定附晉與幽州孤立133 四、天災對後梁兵力的影響136 第三節 忽視地略優勢的夾河對戰第三節 忽視地略優勢的夾河對戰.140 一、幽州降晉與魏博反梁140 二、李存勗夾河苦戰三階段145 三、後唐滅梁的戰略檢討149 第四節 後唐後晉的首都安全區第四節 後唐後晉的首都安全區 157 一、由魏博入主洛都157 二、由關中與河東入主洛都162 三、太原入主河南的地理制約 168 四、後晉的兵變與藩鎮消長172 第四章 五代後期的政權更迭與地理形勢第四章 五代後期的政權更迭與地理形勢 179 第一節 契丹為患下的中原格局第一節 契丹為患下的中原格局

15、180 一、遊牧與農耕生活的戰略文化比較.180 二、師不遠襲與攻城掠地的軍事信念.183 三、十六州割遼後的山前與山後 186 第二節 抗遼戰爭時期的河北戰場第二節 抗遼戰爭時期的河北戰場.192 一、晉遼對戰時的河東軍192 二、統合方鎮構想的失敗198 三、劉知遠入主河南之途徑211 四、鄴都拒命與恆州起義220 VII 第三節 河東與河南再度對峙第三節 河東與河南再度對峙224 一、後漢的政局發展與兵力224 二、郭威平亂的力時空因素229 三、北漢立足太原的條件232 四、柴榮的南征與北伐237 第四節 汴洛肩背之慮與河東地位第四節 汴洛肩背之慮與河東地位.244 一、趙匡胤的政權鞏

16、固措施244 二、消滅北漢與突襲幽州249 三、五代迄宋的建都因素考察 254 第五章結論第五章結論 264 附錄一 唐末朱溫與徐、鄆、兗各鎮交兵記事表附錄一 唐末朱溫與徐、鄆、兗各鎮交兵記事表(887900) 269 附錄二 五代晉、岐軍事合作對抗後梁記事表附錄二 五代晉、岐軍事合作對抗後梁記事表(908910) 281 附錄三 唐末五代梁、晉爭奪潞州記事表附錄三 唐末五代梁、晉爭奪潞州記事表(906908) . 283 附錄四 後梁開平二年至四年天災記事表附錄四 後梁開平二年至四年天災記事表(908910) . 286 附錄五 五代梁、晉夾河對戰記事表附錄五 五代梁、晉夾河對戰記事表(91

17、7923). 288 附錄六 後唐明宗時期出兵對象記事表附錄六 後唐明宗時期出兵對象記事表(927933). 295 附錄七 後唐清泰三年石敬瑭兵變記事表附錄七 後唐清泰三年石敬瑭兵變記事表(936) 300 附錄八 李從珂、石敬瑭、趙德鈞父子經歷對照表附錄八 李從珂、石敬瑭、趙德鈞父子經歷對照表 . 305 附錄九 後晉天福年間兵亂記事表附錄九 後晉天福年間兵亂記事表(937943). 309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311 VIII 表圖目錄 表一 五代國號與帝王一覽表 表圖目錄 表一 五代國號與帝王一覽表. 23 表二 唐末重要鎮帥簡表表二 唐末重要鎮帥簡表. 46 表三 後晉抗遼將領編組一

18、覽表表三 後晉抗遼將領編組一覽表(944) . 202 表四 後周太祖發兵平叛時間區隔示意表表四 後周太祖發兵平叛時間區隔示意表 231 圖一 華北地區的四區塊劃分圖圖一 華北地區的四區塊劃分圖 . 6 圖二 華北氣候區域位置圖圖二 華北氣候區域位置圖. 7 圖三 唐末中原主要方鎮位置示意圖圖三 唐末中原主要方鎮位置示意圖 29 圖四 唐代河南道境地形與重心區塊示意圖圖四 唐代河南道境地形與重心區塊示意圖. 41 圖五 朱溫初受宣武鎮時的關係位置圖圖五 朱溫初受宣武鎮時的關係位置圖(883/7) . 52 圖六 汴軍進出天平鎮作戰示意圖圖六 汴軍進出天平鎮作戰示意圖(887/810) 58 圖

19、七 汴軍攻擊蔡賊的時空關係示意圖圖七 汴軍攻擊蔡賊的時空關係示意圖(888) . 66 圖八 朱溫吞併感化軍出兵步驟示意圖圖八 朱溫吞併感化軍出兵步驟示意圖(888889). 68 圖九 朱溫出兵吞併鄆、兗二鎮示意圖圖九 朱溫出兵吞併鄆、兗二鎮示意圖(895897). 77 圖十 李克用三方破敵示意圖圖十 李克用三方破敵示意圖(890). 83 圖十一 汴軍與魏博軍形成的外線型態示意圖圖十一 汴軍與魏博軍形成的外線型態示意圖(896897) 86 圖十二 以爭霸為前提的李克用合理出兵方向示意圖圖十二 以爭霸為前提的李克用合理出兵方向示意圖(891) 88 圖十三 以爭霸為前提的李克用合理出兵方

20、向示意圖圖十三 以爭霸為前提的李克用合理出兵方向示意圖(895) 90 圖十四 朱溫出兵封青山口取三州示意圖圖十四 朱溫出兵封青山口取三州示意圖(898) 94 圖十五 假想河東對魏博求援之出兵方案示意圖圖十五 假想河東對魏博求援之出兵方案示意圖(899/2) 96 圖十六 朱溫退燕軍轉變用兵方向示意圖圖十六 朱溫退燕軍轉變用兵方向示意圖(899/3). 97 圖十七 朱溫先退燕軍回師再退河東軍戰況示意圖圖十七 朱溫先退燕軍回師再退河東軍戰況示意圖(900) . 99 IX 圖十八 朱溫出兵河中作戰方式示意圖圖十八 朱溫出兵河中作戰方式示意圖(901) 103 圖十九 朱溫攻擊關中迴軍河中的時

21、空關係示意圖圖十九 朱溫攻擊關中迴軍河中的時空關係示意圖(901902) 105 圖二十 晉得潞州對梁軍可能形成的威脅示意圖圖二十 晉得潞州對梁軍可能形成的威脅示意圖(906). 111 圖二一 朱溫切割反梁勢力形勢示意圖圖二一 朱溫切割反梁勢力形勢示意圖(904907). 123 圖二二 梁軍屯兵河中牽制河東軍示意圖圖二二 梁軍屯兵河中牽制河東軍示意圖(907) 129 圖二三 鎮、定轉向河東的後梁形勢示意圖圖二三 鎮、定轉向河東的後梁形勢示意圖(910). 136 圖二四 李存勗對後梁用兵方向檢討示意圖圖二四 李存勗對後梁用兵方向檢討示意圖(917923) 153 圖二五 汴洛都畿地區守備

22、的心理防線示意圖圖二五 汴洛都畿地區守備的心理防線示意圖. 167 圖二六 後唐反制石敬瑭兵變之出兵方向示意圖圖二六 後唐反制石敬瑭兵變之出兵方向示意圖(937). 170 圖二七 晉遼戚城會戰雙方出兵路線示意圖圖二七 晉遼戚城會戰雙方出兵路線示意圖(944). 196 圖二八 晉遼恆州會戰雙方出兵路線示意圖圖二八 晉遼恆州會戰雙方出兵路線示意圖(946). 209 圖二九 劉知遠入主汴洛的可能路線示意圖(圖二九 劉知遠入主汴洛的可能路線示意圖(947) . 219 圖三十 郭威出兵三地的時空關係示意圖圖三十 郭威出兵三地的時空關係示意圖(951) 232 圖三一 高平會戰雙方出兵路線示意圖圖

23、三一 高平會戰雙方出兵路線示意圖(954) 234 圖三二 柴榮取秦鳳階三州的戰略意涵示意圖圖三二 柴榮取秦鳳階三州的戰略意涵示意圖(955). 239 1 第一章緒論第一章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五代向來被視為大唐帝國之殘局,而其承唐授宋,卻是一個大轉 捩時期的起始點。1對於這些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治、亂現象,勞 榦(1907-2003)認為,由不同的角度(如文化、政治、實用工具等)可能 產生不同的週期解釋,週期不一定是循環的,甚至自晚唐之亂至宋治 也可以視為一個週期。無論由何種角度、如何劃分發展週期,他說: 歸根結蒂,動亂是政治問題。2依此觀點,深入了解五代的政權 更迭

24、應該是觀察這個治、亂週期的基礎。 如果自五代之亂至北宋之治,可視為一個週期,一如秦漢與隋唐 帝國開展之前的混亂階段,理當可以將五代政權更迭過程中的激烈互 動,視為刺激與醞釀一個新時代,產生新的統合力量之開始,只是, 宋初失去收復幽燕的契機 , 未能達成全國統一的目標 , 其國勢不如漢 、 唐盛世,於是在北宋建國 167 年之後,再度因為北方遊牧民族之壓迫 而偏安江南。唐末五代時期雖經過近百年的紊亂與重整,然較諸國史 1 對我國歷史的分期,學界之觀點與角度相當多元,姚從吾(1894-1970)曾 廣泛回顧,參見氏著,國史擴大綿延的一個看法,中原文獻 5:4-5:6(民 62),頁 6-11、17

25、-20、6-11。另有金毓黻(1887-1962)認為,秦 漢 、 隋唐以及宋遼金朝是我民族文化與政治制度上的三個大轉捩時期, 此三時期充滿了華、夷文化融合的色彩。雷海宗(1902-1962)以東晉淝 水之戰為分水嶺,為中國歷史分二周(古典的中國與綜合的中國),並提 出鴉片戰爭之後進入第三周的可能。黃仁宇(1918-2000) 則認為,中國 歷史上的第二帝國包括隋唐宋。分見金毓黻,宋遼金史(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46),頁 5。傅斯,夷夏東西說,中央研究院 史語所集刊6:4(民 25),頁 557-567。雷海宗,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 141-160。

26、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 (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0 11 版),頁 161-179, 三個大帝國 。 2 勞榦,中國歷史上的治亂週期,大陸雜誌卷 17 期 1(民 47),頁 31-33。 2 上產生秦漢、隋唐盛世的二大轉捩期,顯然相對短暫,似乎大轉捩時 期的人群激烈互動程度(包括時間長度、範圍廣度、力道強度)與醞釀 下一階段的強盛程度,關係密切。此一粗淺的印象引發筆者對五代政 權更迭的歷史現象與影響產生興趣。 晚近的歷史人類學者如(美)賈德戴蒙(Jared Mason Diamond)、 (英) 尼爾弗格森(Nell Ferguson),先後以遼闊的視野探討全體人類 的長期互動,試圖找出人類生存至今日竟由某個族群勝出的原因。他 們把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歸結在人群互動的因果關係上,尤其是具有 競爭性質的互動。3戴蒙所說的人群互動,顯然包括本文所關心的政 治、戰爭及其所產生的政權更迭現象,必須注意的是,即如戴蒙等人nux 参考资源大系参考资源大系 Linux 系统管理员必备参考资料下载汇总系统管理员必备参考资料下载汇总 Linux shell、内核及系统编程精品资料下载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