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灵 .doc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69550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灵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3月份 第一期心灵家园咨询室承办电子邮箱: 心灵本期心语:不要马不停蹄,偶尔也要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才能更好地知道奔跑的方向!家园 我们常常重视考试前和考试中的心态调节,对考后的心态调节和情绪调整却极少关注。在考试还是学校生活的重头戏的现在,分数的高低则不可避免地决定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喜怒哀乐。因此,参加了一些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考试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仅会使学生内心不安,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还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他们学习的动力;甚至还会使一些学生发生心理疾患,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所以,考试之后,我们需要洞察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不良情绪及

2、时处理和合理调整。 一、盲目乐观心理 极度消极心理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不论谁询问他(她)考得如何,他(她)都会喜滋滋地告诉你还行,家长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结果成绩公布后,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家长数落,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踏实,自己沮丧,困惑的诉说;为什么成绩和原来想象的相去甚远?今后怎么办?,因为心理失落感很强,消极的作用也就更明显。既然盲目乐观心理的危害这样大,我们就得适时地帮助学生加以调整。一是客观地估计自己的成绩。切忌过高估计成绩,考试结束后,老师应该及时公布答案,和学生研究答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答情况清楚了解,然后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是参照上次成绩来估计。把

3、自己估计的成绩与上次的成绩比较,一般情况下,不能过高或过低,因为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从而对将面临的成绩有一个合理的期望。 三是与平时相近的同学比较。经验告诉我们,自己取得的成绩只有和与自己平时成绩相近的同学进行比较,才能真正知晓自己的成绩的意义,从而把自己的可能成绩放在恰当的位置。另一种学生却相反,自卑心理很强,一次考试结束后总会过低地评价自己,这种痛苦的体验会使心理承受力低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感,也会使学生心境处于消极的状态。这类学生不管考得好与不好,都是毫无自信的,所以根本上要建立的是自己的自信心。二、焦虑恐惧心理 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4、刚考完试,老师们正在紧张地评卷,会不时地进来几个学生,羞怯地询问卷子评完没有?老师让我们先查查分数呗。其实,有许多学生在参加了测试之后,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每日都在经受心理的折磨,每日都在紧张焦虑、苦苦等待中度过,这就是检测结束后的焦虑恐惧心理。因为处于焦虑恐惧中的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可能会对什么事情都无兴趣,思维混乱,健忘等。同时,某些生理机能会受到影响。如食欲减退、睡不着觉,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如何调整呢?一是适时发泄。考试结束后,如果学生的心理处于焦虑恐惧之中,就可以选择一些需要付出体力的活动,如踢球、跑步、爬楼梯等。通过剧烈的活动来发泄自己消极情感。也可以做一些不需要特别投

5、入的活动、如打字、练字等,使自己在充实的活动中等待成绩公布。三、失败受挫心理 有的学生因每次考试成绩距自己及家长的心理期望甚远,心理上多次体验挫折,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对学习本身产生胆怯,这便是失败受挫心理所致。那么怎样调整呢?首先学习之余,一定要参加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社团活动,营造丰富的生活空间。其次是寻找失败的真正原因。一方面正确评价的本身就能减轻失败受挫的心理,以前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感受到失败了,而现在正确地评价了自己,就没有失败的体验了。再说找到了问题所在也便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另外,在调整受挫心理的时候,还可以学会发泄内心不快乐的感受,如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大哭一场,和自己的好朋友谈一谈,参加一切体力活动等,会使人感到轻松。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会合理发泄显得更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文集 > 情感心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