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GBT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docx

上传人:安鸟文学 文档编号:21321593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225 大小:8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GBT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GBT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GBT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GBT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Standard for test method of concretc structurcs2012-01-21 发布 2012-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第126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 50152-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结 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

2、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月21日3前 言本标准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7125号) 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而成。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总结和吸收了我国多年积累的成熟有 效经验和科技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 定稿。本标准共分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 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性能、试验加载、试验量测、实验室 试验、预制构件试验、原位加载试验、结构监测与动力测

3、试和试 验安全等。本次修订采用了较严密的材料性能试验方法;增加了预制构件产品试验、原位加载试验、结构监测等内容;纳入了近年普遍 应用的新型设备、仪器和仪表。同时总结已有的试验资料和工程 实践经验,增加了结构现场加载和量测的方法,补充完善了构件 的承载力标志及相应的加载系数,使试验判断更具可执行性。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 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管 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国家建筑

4、工程检测中心清华大学4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华侨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南建林 田春雨 徐有邻 刘 刚 顾祥林 张 川 郭子雄 闫维明 聂建国 刘小弟 王永焕 牛 斌 张彬彬 段向胜 陈 烈 刘 梅 沙 安 翟 斌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陈肇元 周炳章 康谷贻 李晓明 邸小坛 林松涛 陶梦兰 刘立新 郑文忠 薛伟辰 潘 毅5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 语 22.2 符号 43 基 本 规 定 64 材 料 性 能 95 试 验 加 载 115.1 支承装置 115.2 加载方式 175.3 加载程序 236 试 验 量 测 266.1 一

5、般规定 266.2 力值量测 276.3 位移及变形的量测 286.4 应变的量测 296.5 裂缝的量测 316.6 试验结果的误差与统计分析 337 实 验 室 试 验 357.1 一般规定 357.2 试验方案 357.3 试验过程及结果 388 预制构件试验 428.1 一般规定 428.2 试验方案 448.3 试验过程及结果 4569 原位加载试验 489.1 一般规定 489.2 试验方案 509.3 试验检验指标 529.4 试验结果的判断 5610 结构监测与动力测试 5810.1 一般规定 5810.2 施工阶段监测 5910.3 使用阶段监测 6010.4 结构动力特性测

6、试 6111 试验安全 63附录 A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检验记录表 65附 录B 结 构 监 测 仪 表 和 传 感 器 66本标准用词说明 67引用标准名录 68附 :条 文 说 明 697Contents1 Gencral Provisions 12 Terms and 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43 Basic Requirements 64.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95 Test Loading 115.1 Supporting Equipments 115.2 Loading Mode 175.3 Loading P

7、rocedure 236 Test Measuring 266.1 General Requirements 266.2 Measuring of Load Value 276.3 Measuring of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286.4 Measuring of Strain 296.5 Measuring of Crack 316.6 Error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337 Laboratory Test 357.1 General Requirements 357.2 Test Plan

8、357.3 Test Process and Results 388 Test of Prefabricated Memhers 428.1 General Requirements 428.2 Test Plan 448.3 Test Process and Resulis 4589 Field Loading Test of Structures 489.1 General Requirements 489.2 Test Plan 509.3 Inspection Indexes 529.4 Judging by Test Results 5610 Monitoring and Dynam

9、ic Tests for Structures 58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5810.2 Monitoring in Construction State 5910.3 Monitoring in Scrviccability State 6010.4 Tests of Strucru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6111 Safety of Test 63Appendix A Record Table for Structural PerformanceTest of Prefabricated Members 65Appendix B

10、Instruments and Transducers forStructural Monitoring 66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6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68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6991 总 则1.0.1 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试验的质量,研究和正确评价混凝土 结构和构件的性能,统一混凝土结构的试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 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试验,包括:实验室试验、预制构件试验、结 构原位加载试验、结构监测及动力特

11、性测试。有特殊要求的试 验,处于高温、负温、侵蚀性介质等环境条件下的结构试验,以 及混凝土结构构件其他类型的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 规定或专门的试验要求。1.0.3 混凝土结构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1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试件 specimen结构试验的对象,试验时用于加载和量测的混凝土结构或 构件。2.1.2 探索性试验 exploratory test为科学研究及开发新技术(材料、工艺、结构形式)等目的 而进行的探讨结构性能和规律的试验。2.1.3 验证性试验 verifying test为证实科研假定和计算模型、核验新技术

12、(材料、工艺、结 构形式)的可靠性等目的而进行的试验。2.1.4 实验室试验 laboratory test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结构或构件受力状态而进行的探索性试 验或验证性试验。2.1.5 预制构件试验 lest of prefabricated members 为检验预制构件产品结构性能而进行的试验。2.1.6 原位加载试验 field loading test对既有工程结构现场进行加载和量测的试验。2.1.7 结构监测 structural monitoring对处于施工阶段或使用阶段的结构进行持续量测的试验。 2.1.8 动力性能测试 test for structural dynami

13、c parameters 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和动力荷载效应进行测试的试验。2.1.9 等效加载 equivalent loading模拟结构或构件的实际受力状态,使试件控制截面上主要内 力相等或相近的加载方式。2.1.10 加载模式 loading mode2试验荷载在试件上布置的形式,包括荷载类型、作用位置和 加载方式等。2.1.11 临界试验荷载值 critical load value of tests试验中控制试件各个特定受力状态的荷载值,包括试件自重 及加载设备重量。2.1.12 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 test load value for serviceabilitylimit s

14、tates试验时对应于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值,根据构件设 计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值与试验加载模式经换算确定。2.1.13 承载力状态荷载设计值 design load value for ultimatelimited state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根据构件设计控制截面上的内力设计 值与试验加载模式经换算确定的荷载值。2.1.14 加载系数 coefficient of loading承载力试验时,与不同承载力标志所对应的各临界试验荷载值相对于承载力状态荷载设计值的倍数。2.1.15 承载力试验荷载值 test load value for load-bearing ca- pacity

15、试验时对应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值,对验证性试 验为承载力状态荷载设计值与加载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的 乘积。2.1.16 试验加载值 additional test load value试验时扣除试件自重及加载设备重量后实际对试件施加的荷 载值。2.1.17 试验标志 mark of inspection试件达到确定的临界状态时观察到的试验现象或量测限值。 2.1.18 试验计算值 predicted valuc of tcsts根据分析模型按材料实际指标计算确定的试件的试验预估值。2.1.19. 抗裂检验系数 coefficient of crack-resisting inspect

16、ion3试件开裂检验荷载实测值与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的比值。2.1.20 承载力检验系数 coefficient of load-bcaring inspcction试件承载力检验荷载实测值与承载力状态荷载设计值的 比值。2.2 符 号2.2.1 材料性能E。钢筋的弹性模量实测值;fa 与试件同条件养护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 度的实测值;f? 、f: 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实测值;钢筋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均匀伸长率)的实 测值。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G 试件自重;W加载设备重量;Q 、F 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形式表达的试件开裂 荷载实测值;Q 、F 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形式表达的试件开裂 荷

17、载计算值;Q 、F 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形式表达的试件开裂荷载允许值;Q, 、F, 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形式表达的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Qa 、Fa 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形式表达的承载力状 态荷载设计值;Q 、F: 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形式表达的,试件出 现第 i 类承载力标志时的承载力试验荷载实 测值;a 、a 试件挠度检验的实测值、允许值;4a 使用状态试验荷载作用下,按实配钢筋确定 的试件短期挠度计算值;wmx 、wmax使用状态试验荷载下,最大裂缝宽度的实测 值、允许值。2.2.3 计算系数及其他简支受弯构件等效加载时的挠度修正系数; e 、Y 试件抗裂检验系数的实测值、允许值;, 、Y

18、.: 试件第i 类承载力标志对应的承载力检验系数的实测值、允许值;Y. 第 i 类承载力标志对应的加载系数。53 基 本 规 定3.0.1 混凝土结构试验前,应根据试验目的制定试验方案。试 验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1 试验目的:试验的背景及需要达到的目的;2 试件方案:试验试件设计、预制构件试验中试件的选择、 结构原位加载试验和结构监测中试件或试验区域的选取等;3 加载方案:试件的支承及加载模式、荷载控制方法、荷 载分级、加载限值、持荷时间、卸载程序等。对于结构监测应根 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荷载作用的方式;4 量测方案:确定试验所需的量测项目、测点布置、仪器 选择、安装方式、量测精度、量程复核等;

19、5 判断准则: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达到不同临界状态 时的试验标志,作为判断结构性能的标准;6 安全措施:保证试验人员人身安全以及设备、仪表安全 的措施。对结构进行原位加载试验和结构监测时,宜避免结构出 现不可恢复的永久性损伤。3.0.2 试验记录应在试验现场完成,关键性数据宜实时进行分 析判断。现场试验记录的数据、文字、图表应真实、清晰、完 整,不得任意涂改。结构试验的原始记录应由记录人签名,并宜 包括下列内容:1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2 试验试件形状、尺寸的量测与外观质量的观察检查记录; 3 试验加载过程的现象观察描述;4 试验过程中仪表测读数据记录及裂缝草图;5 试件变形

20、、开裂、裂缝宽度、屈服、承载力极限等临界 状态的描述;66 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的描述;7 试验影像记录。3.0.3 试验记录的初步整理、分析宜包括下列内容:1 荷载与位移或变形的关系曲线;2 试件的变形或位移分布图;3 试件的裂缝数量、裂缝宽度增长的表格或曲线; 4 试件的裂缝形态图及描述;5 试件的破环状态和性质;6 对其他有关的试验参数的测读数据也应进行相应的整理 和初步分析。3.0.4 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结果进行下列分析:1 试验现象描述应按照实测的加载过程,结合实测的钢筋、 混凝土应变,对各级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钢筋 受力、达到临界状态以及最终破坏的特征及形态等进行描

21、述;2 根据试验目的,应对试件的加载位移关系、加载应变关 系等进行分析,求得试件开裂、屈服、极限承载力的荷载实测值 及相应位移、延性指标等量值,并分析其他需要探讨和验证的 内容;3 对于探索性试验,应根据系列试件的试验结果,确定影 响结构性能的主要参数,分析其受力机理及变化规律,结合已有 的理论进行推导,引申出新的理论或经验公式,用以指导更深入 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4 对于验证性试验,应根据试件的试验结果和初步分析, 对已有的结构理论、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进行复核和验证,并提 出改进、完善的建议。3.0.5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试验概况:试验背景、试验目的、构件名称、试验日期、 试验单

22、位、试验人员和记录编号等;2 试验方案:试件设计、加载设备及加载方式、量测方案; 3 试验记录:记录加载程序、仪表读数、试验现象的数据、7文字、图像及视频资料;4 结果分析:试验数据的整理,试验现象及受力机理的初 步分析;5 试验结论:根据试验及分析结果得出的判断及结论。 3.0.6 试验报告应准确全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验报告应满足试验日的和试验方案的要求;2 对于试验数据的数字修约应满足运算规则,计算精度应 符合相应的要求;3 试验报告中的图表应准确、清晰;4 必要时还应进行试验参数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3.0. 7 试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应分类整理,妥善存档保管。84 材 料 性 能

23、4.0.1 混凝土结构试验中用于计算和分析的有关材料性能的参 数应通过实测确定。4.0.2 实验室试验中试件的混凝土性能参数,当有可靠经验时 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 同批浇筑试件的每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应制作不少于6 个立方体试块作为一组,并与试件同条件养护;试验周期较长 时,宜适当增加试件组数;需要测定不同龄期混凝土强度或有其 他特殊要求时,可根据试验需要适当增加试块的组数;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实测值应在每组立方体试块抗压 强度实测值中,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取其余试块抗压强度实测 值的平均值;3 根据混凝土立方休抗压强度实测值 ,按下列公式推 算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fe 、 轴心抗拉强度

24、f? 及弹性模量 E。 等性能参数,并作为计算分析的依据。9fc=afm fY=0.395(fo).(N/mm)(4.0.2-1) (4.0.2-2)(4.0.2-3)式 中 :f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实测值;fe 混凝土实际轴心抗压强度的推算值;f? 混凝土实际轴心抗拉强度的推算值;aa 混凝土棱柱体与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比值,对 C50 及以下取0.76,对C80 取0.82,中间线性取值;E? 混凝土实际弹性模量的推算值。4 测定材料性能的混凝土试块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有关规定。4.0.3 试件的钢筋材料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25、 钢筋试样应在制作试件的同批钢筋中抽取,每种规格的 钢筋按有关标准取不少于2个试样;2 应根据需要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 和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3 钢筋的材性实测值应取钢筋材性试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4 当试验有需要时,可测定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5 根据试验目的,还可进行冷弯、反复弯曲、冲击韧性及 可焊性、机械连接性能等试验。4.0.4 当需要进一步核实试件的材性参数时,可在试验完成后 直接从试件受力较小的部位钻取混凝土芯样或截取钢筋试样,补 充进行力学性能测试。4.0.5 进行结构原位加载试验及结构监测时,宜根据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 等规定的

26、方法,对 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评估取值,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当有条件时宜根据施工资料或已有的材料性能的试验资 料,确定其性能参数;2 结构实体材料的取样应有代表性;3 材料样品的取样,应减少对既有结构的损伤;4 混凝土材料实休强度宜根据不少于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 结果,综合分析确定。4.0.6 当其他材料、部件及钢筋焊接、机械连接、预应力筋的 锚夹具和连接器、植筋、浆锚接头等对试验结果有明显影响时, 也应对其进行性能测试。105 试 验 加 载5.1 支 承 装 置5.1.1 试验试件的支承应满足下列要求:1 支承装置应保证试验试件的边界约束条件和受力状态符 合试验方案

27、的计算简图;2 支承试件的装置应有足够的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3 试件的支承装置不应产生影响试件正常受力和测试精度 的变形;4 为保证支承面紧密接触,支承装置上下钢垫板宜预埋在 试件或支墩内;也可采用砂浆或干砂将钢垫板与试件、支墩垫 平。当试件承受较大支座反力时,应进行局部承压验算。5.1.2 简支受弯试件的支座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简支支座应仅提供垂直于跨度方向的竖向反力;2 单跨试件和多跨连续试件的支座,除一端应为固定铰支 座外,其他应为滚动铰支座(图5.1.2-1),铰支座的长度不宜 小于试件在支承处的宽度;图5.1.2-1 简支受弯试件的支承方式1试件;2固定铰支座;3滚动铰支座3 固定

28、铰支座应限制试件在跨度方向的位移,但不应限制 试件在支座处的转动;滚动铰支座不应影响试件在跨度方向的变 形和位移,以及在支座处的转动(图5.1.2-2);11(a)固定铰支座 (b)滚动铰支座图5.1.2-2 铰支座的形式1上垫板;2带刀口的下垫板;3钢滚轴;4限位钢筋;5下垫板4 各支座的轴线布置应符合计算简图的要求;当试件平面 为矩形时,各支座的轴线应彼此平行,且垂直于试件的纵向轴 线;各支座轴线间的距离应等于试件的试验跨度;5 试件铰支座的长度不宜小于试件的宽度;上垫板的宽度 宜与试件的设计支承宽度一致;垫板的厚宽比不宜小于1/6;钢 滚轴直径宜按表5.1.2取用;表5.1.2 钢滚轴的

29、直径支座单位长度上的荷载(kN/mm)直径(mm)2.0502.04.060802.06.0801006 当无法满足上述理想简支条件时,应考虑支座处水平移 动受阻引起的约束力或支座处转动受阻引起的约束弯矩等因素对 试验的影响。5.1.3 悬臂试件的支座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满 足对试件端部嵌固的要求。悬臂支座可采用图5.1.3所示的形 式,上支座中心线和下支座中心线至梁端的距离宜分别为设计 嵌固长度c 的1/6和5/6,上、下支座的承载力和刚度应符合 试验要求。12图5.1.3 悬臂试件嵌固端支座设置1悬臂试件;2上支座;3一下支座5.1.4 四角简支及四边简支双向板试件的支座宜采用图

30、5.1.4 所示的形式,其他支承形式双向板试件的简支支座可按图5.1.4的原则设置。(a)四角简支 (h)四边简支图5 . 1 .4 简支双向板的支承方式1钢球;2半圆钢球;3滚轴;4角钢5.1 .5 受压试件的端支座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座对试件只提供沿试件轴向的反力,无水平反力,也 不应发生水平位移;试件端部能够自由转动,无约束弯矩;2 受压试件支座可采用图5.1.5-1和图5.1.5-2所示的形 式;轴心受压和双向偏心受压试件两端宜设置球形支座,单向偏13心受压试件两端宜设置沿偏压方向的刀口支座,也可采用球形支 座,刀口支座和球形支座中心应与加载点重合;7(a)轴心受压 (b)偏心受压图

31、5.1.5-1 受压构件的支座布置1一门架;2千斤顶;3-球形支座;4柱头钢套; 5试件;6试件几何轴线;7一底座;8一刀口支座(a)球形支座 (b)刀口支座图5.1.5-2 受压构件的支座1上半球;2下半球;3一刀口;4一刀口座3 对于刀口支座,刀口的长度不应小于试件截面的宽度; 安装时上下刀口应在同一平面内,刀口的中心线应垂直于试件发 生纵向弯曲的平面,并应与试验机或荷载架的中心线重合;刀口 中心线与试件截面形心间的距离应取为加载设定的偏心矩 ;144 对于球形支座,轴心加载时支座中心正对试件截面形心; 偏心加载时支座中心与试件截面形心间的距离应取为加载设定的 偏心矩;当在压力试验机上作单

32、向偏心受压试验时,若试验机的 上、下压板之一布置球铰时,另一端也可以设置刀口支座;5 如在试件端部进行加载,应进行局部承压验算,必要时 应设置柱头保护钢套或对柱端进行局部加强,但不应改变柱头的15受力状态(图5.1.5-3)。(a)杜头保护钢套(b)榫接柱头的局部加强图5.1.5-3 受压试件的局部加强1保护钢套;2柱头;3预制柱;4一榫头;5后浇混凝土;6加密箍筋5.1.6 当对试件进行扭转加载试验时,试件支座的转动平面应 彼此平行,并均应垂直于试件的扭转轴线。纯扭试验支座不应约 束试件的轴向变形;针对自由扭转、约束扭转、弯剪扭复合受力 的试验,应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支座作专门的设计。5.1.

33、7 当进行开口薄壁受弯试 件的加载试验时,应设置专门 的薄壁试件定形架或卡具(图5.1.7),以固定截面形状,避免加载引起试件扭曲失稳破坏。5.1.8 侧向稳定性较差的屋 图5.1.7 开口薄壁试件的定形架 架、桁架、薄腹梁等受弯试件 1薄壁构件;2卡具;3一定形架进行加载试验时,应根据试件的实际情况设置平面外支撑或加强 顶部的侧向刚度,保持试件的侧向稳定。平而外支撑及顶部的侧 向加强设施的刚度和承载力应符合试验要求,且不应影响试件在 平面内的正常受力和变形。不单独设置平面外支撑时,也可采用 构件拼装组合的形式进行加载试验(图5.1.8)。(b) 拼装组合后试验(a) 设置平面外支撑图5.1.

34、8 薄腹试件的试验1一试件;2一侧向支撑;3-辅助构件;4横向支撑;5上弦系杆5.1.9 重型受弯构件进行足尺试验时,可采用水平相背放置的 两榀试件 , 两端用拉杆连接互为支座 , 采用对顶加载的方式进行 试验(图5.1.9)。试件应水平卧放,构件下部应设置滚轴,保 证试件在受力平面内的自由变形,拉杆的承载力和抗拉刚度应进 行验算,并应符合试验要求。图5.1.9 试件互为支座的对顶加载1一试件;2一支座钢板;3一刀口支座;4拉杆;5滚动铰支座;6千斤顶165.1.10 试验时试件支座下的支墩和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墩和地基在试验最大荷载作用下的总压缩变形不应超 过试件挠度值的1/10;2

35、连续梁、四角支承和四边支承双向板等试件需要两个以 上的支墩时,各支墩的刚度应相同;3 单向试件两个铰支座的高差应符合支座设计的要求,其 允许偏差为试件跨度的1/200;双向板试件支墩在两个跨度方向 的高差和偏差均应满足上述要求;4 多跨连续试件各中间支墩宜采用可调式支墩,并宜安装 力值量测仪表,根据支座反力的要求调节支墩的高度。5.2 加 载 方 式5.2.1 实验空试验加载所使用的各种试验机应符合本标准第5.2.2条规定的精度要求,并应定期检验校准、有处于有效期内 的合格证书;非实验室条件进行的预制构件试验、原位加载试验 等受场地、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满足试验要求的其他加载方式, 加载量值的允

36、许误差为5%。5.2.2 实验室加载用试验设备的精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万能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的精度不应低于 1级;2 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的荷载量测允许误差为量程的 1.5%5.2.3 采用千斤顶进行加载时,宜采用木标准第6.2.1条规定 的力值量测仪表直接测定加载量值。对非实验室条件进行的试 验,也可采用油压表测定千斤顶的加载量。油压表的精度不应低 于1.5级,并应与千斤顶配套进行标定,绘制标定的油压表读 值荷载曲线,曲线的重复性允许误差为5.0%。同一油泵带 动的各个千斤顶,其相对高差不应大于5m。5.2.4 对需在多处加载的试验,可采用分配梁系统进行多点加 载(图5.

37、2.4)。采用分配梁进行试验加载时,分配比例不宜大17于4:1;分配级数不应大于3级;加载点不应多于8点。分配 梁的刚度应满足试验要求,其支座应采用单跨简支支座。(a) 单向试件 (b) 双向板试件图5.2.4 千斤顶一分配梁加载5.2.5 当通过滑轮组、捌链等机械装置悬挂重物或依托地锚进 行集中力加载时(图5.2.5),宜采用拉力传感器直接测定加载 量,拉力传感器宜串联在靠近试件一端的拉索中;当悬挂重物加 载时,也可通过称量加载物的重量控制加载值。(a) 悬挂重物加载(b) 捌链一地锚加载图5.2.5 悬挂重物集中力加载1-试件;2承载盘;3重物;4滑轮组或捌链;5拉力传感器;6一地锚5.2

38、.6 长期荷载宜采用杠杆重物的方式对试件进行持续集中 力加载(图5.2.6)。杠杆、拉杆、地锚、吊索、承载盘的承载 力、刚度和稳定性应符合试验要求;杠杆的三个支点应明确,并18应在同一直线上,加载放大的比例不宜大于5倍。图5.2.6 杠杆集中力加载示意1一试件;2杠杆;3拉杆;4地锚;5重物;6承载盘5.2.7 墙板试件上端长度方向的均布线荷载,宜采用横梁将集 中力分散,加载横梁应与试件紧密接触。当需要分段施加不同的线荷载时,横梁应分段设置。5.2.8 同时进行竖向和侧向水平加载的试件,当发生水平侧向 位移时,施加竖向荷载的千斤顶应采用水平滑动装置保证作用位 置不变(图5.2.8)。图5.2.

39、8 剪力墙试件的加载示意1一剪力墙试件;2竖向加载反力架;3竖向加载千斤顶; 4滑动小车;5水平加载千斤顶195.2.9 集中力加载作用处的试件表面应设置钢垫板,钢垫板的 面积及厚度应由垫板刚度及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确定。钢 垫板宜预埋在试件内,也可采用砂浆或十砂垫平,保持试件稳定 支承及均匀受力。(a) 后置支座垫板 (b) 预埋支座垫板 (c) 后置加载垫板图5.2.9 集中力作用处的垫板1砂浆;2垫板;3预埋钢板5.2.10 当采用重物进行加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加载物应重量均匀一致,形状规则;2 不宜采用有吸水性的加载物;3 铁块、混凝土块、砖块等加载物重量应满足加载分级的 要

40、求,单块重量不宜大于250N;4 试验前应对加载物称重,求得其平均重量;5 加载物应分堆码放,沿单向或双向受力试件跨度方向的 堆积长度宜为1m 左右,且不应大于试件跨度的1/61/4;6 堆与堆之间宜预留不小于50mm 的间隙,避免试件变形后形成拱作用(图5.2.10)。(a) 单向板按区段分堆码放 (b) 双向板按区域分堆码放图5.2.10 重物均布加载1单向板试件;2双向板试件;3堆载205.2.11 当采用散体材料进行均布加载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 散体材料可装袋称量后计数加载,也可在构件上表面加载 区域周围设置侧向围挡,逐级称量加载并均匀摊平(图5.2.11);2 加载时应避免加载散体

41、外漏。图5.2.11 散体均布加载1 试件;2-散体材料;3围挡5.2.12 当采用流体(水)进行均布加载时,应有水囊、围堰、 隔水膜等有效防止渗漏的措施(图5.2.12)。加载可以用水的深 度换算成荷载加以控制,也可通过流量计进行控制。图5.2.12 水压均布加载1水;2试件;3围堰;4水囊或防水膜5.2.13 对密封容器进行内压加载试验时,可采用气压或水压进 行均布加载(图5.2.13a); 也可依托固定物利用气囊或水囊进 行加载(图5.2.13b); 气压加载还可以施加任意方向的压力。 加载应满足下列要求:1 气囊或水囊加压状态下不应泄漏;2 气囊或水囊应有依托,侧边不宜伸出试件的外边缘

42、; 3 气压计或液压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0级。5.2.14 试验试件宜采用与其实际受力状态一致的正位加载。当 需要采用卧位、反位或其他异位加载方式时,应防止试件在就位 过程中产生裂缝、不可恢复的挠曲或其他附加变形,并应考虑试 件自重作用方向与其实际受力状态不一致的影响。21(a) 密封容器内压加载(b) 利用气囊(水襄)进行加载图5.2.13 气压或水压均布加载1一密封容器;2试件;3一压缩空气或压力水;4-气压计或液压表;5气囊或水囊5.2.15 试件的加载布置应符合计算简图。当试验加载条件受到 限制时,也可采用等效加载的形式。等效加载应满足下列要求:1 控制截面或部位上主要内力的数值相等;2 其余截面或部位上主要内力和非主要内力的数值相近、 内力图形相似;3 内力等效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明确计算。5.2.16 当采用集中力模拟均布荷载对简支受弯试件进行等效加 载时,可按表5.2.16所示的方式进行加载。加载值P 及挠度实 测值的修正系数应采用表中所列的数值。表5.2.16 简支受弯试件等效加载模式及等效名 称等效加载模式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