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GBT19570-2017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安鸟文学 文档编号:21742745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0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19570-2017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GBT19570-2017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GBT19570-2017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GBT19570-2017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GBT19570-2017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7.060;13.030.99Z 66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 195702017代替GB/T 195702004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wage pipeline discharging into the sea2017-12-29发布2018-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GB/T 195702017目 次前言 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路由

2、勘察及选择 36 放流管和扩散器 77 污水排海混合区 12附录 A(资料性附录)Brooks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条件(用于污染羽流再稀释的计算公式) 16参考文献 17IGB/T 195702017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 195702004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本标准与 GB/T 195702004 相比较,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调压井术语和定义(见3.3);增加首先应确定污水排放形成的混合区所在的海域,在该海域内必须拟定2个以上的排污口及其混合区并进行比选”(见5.1.3);修改了工程物探要求(见5.2.5,2004年

3、版的5.1.4.4);调整第6章、第7章的先后顺序(见第6章和第7章,2004年版的第6章和第7章);修订了“管道设计温度范围”(见6.2.4,2004年版的7.2.4);增加“应采用优质材料及工艺环保的管材,如钢管及连续缠绕玻璃钢管等”(见6.2.9); 增加发现管道断裂时,应打开紧急排放口或有效实施进行污水分流内容(见6.2.29);增加“涂层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见6.4.2);增加“参与大型管道工程建设的单位应具备相关部委要求的相应资质”(见6.5.1);增加“施工阶段应有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的要求”(见6.5.2);增加用于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及敷设管道托管架等应经法定质检部门检验,并具

4、有合格证书。托管架应有备件”(见6.5.2);增加海底管道敷设前,应先沿路由进行扫海,如发现海底礁石等应先进行清障或爆破(见6.5.3);增加管道焊接的工艺及精度应达到GB/T 502682008规范的要求(见6.5.10); 增加污水排海管道工程建设在海水温差或应力变化大的海域应使用伸缩节保护管道(见6.5.15);增加了初始稀释度数据应由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海洋环境评价单位提出(见7.10);增加应进行污水及初始稀释度与混合区水质监测的内容(见7.19)。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莆田市滨海排

5、水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泉州市路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家声、迟万清、王慧艳、刘敦武、陈金华、林新龙、杨炳富、张辰、马如彬、刘华根、徐鹏有、李杨、赵新宇、吴文露、王磊、傅锐南。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T 195702004。GB/T 195702017引 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对外开放和科技水平的大幅 提升使广大群众对环境保护更为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水平显著提高。原规范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 需要。修订后的规范将更重视人民群众的意愿,以保护海洋环境为宗旨,对

6、路由勘察、污水排海混合区 调查及污水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控制和管道设计、施工等,进行更有效地指导,从而促使我国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不断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水平大幅提升。IVGB/T 195702017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排海管道工程的路由勘察及选择、污水排海混合区、管道设计及施工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污水排海管道工程,由我国进行的国外污水排海管道工程建设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7、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 12763.3 海洋调查规范 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T 12763.8 海洋调查规范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GB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GB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6 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GB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 175011998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T 175022009 海底电缆管

8、道路由勘察规范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GB 184862001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9485201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TS 1452015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SY/T 100372010 海底管道系统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路由勘察 route survey对海底管道路由走廊从起点至终点进行的海洋环境及海洋开发活动状况的调查。3.2污水排海管道 sewage pipeline discharging into the

9、sea敷设于海中用于排放污水的管道。1GB/T 195702017注:它由放流管和扩散器组成,是污水排海管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负责污水的输送和排海。3.3调压井 surge shaft用于已处理的陆上污水经调压后进入放流管的构筑物。3.4放流管 pipe to outfall由陆上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经调压井输送至扩散器的管道。注:改写GB 184862001,定义3.2。3.5扩散器 pipe for diffusers按一定稀释度在海域分散排放污水的多孔、变径、潜没出流的管道。注:改写 GB 184862001,定义3.1。3.6污水排海混合区 initial dilution area

10、 for sewage discharging into the sea由扩散器排出的污水与海水直接混合后形成的水域。注:改写GB184862001 的定义3.5。该区指的是离排污点最近,其范围包面的海域空间,其水质在 任一瞬时,尚未达到规定水质目标的水域。3.7管道敷设 pipe installation将污水排海管道沿路由铺设在海底表面或埋设在海底4 总则4.1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应达到减轻城镇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污水排海管道工程应通过全面、充分、科学地论证,达到减轻城镇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要求工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污水应达标排放,坚持公众参与、知情,以人为本。4.2 污水

11、排放应以海定陆总量控制污水排海管道工程设计应坚持以海定陆总量控制的原则。根据排污海域的水动力状况和海水自净 能力确定污水排海混合区,污染物排放应达到GB 189182002 中的4.1.2 确定的一级 A 标准。污水排海总量应在排污口所在海域的海洋功能区划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4.3 污水排海管道建设海域的限制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洋风景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珍稀物种,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或二类以上水质海域不应建设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污水排海管道所在海域的选择应符合 GB/T 194852014 的要求。4.4 污水排放全过程监管坚持清洁生产将整体预

12、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 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污水排海管道不允许排放有害有毒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海。进入放流管的水污染物浓度限值按 GB184862001 中3.4的相关规定执行。4.5 工程按使用期设计建设的年限污水排海工程应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运行。工程按50年使用期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2GB/T 1957020175 路由勘察及选择5.1 通则5.1.1 开展路由区的海洋环境和海洋开发活动状况调查建设污水排海管道工程前应进行路由区的海洋环境和海洋开发活动状况调查。5.1.2 路由勘察的范围路由勘察的起点为放流管起始端所设的调

13、压井,经放流管和扩散器所经过的海区,终点为扩散器末端的排污口及混合区。5.1.3 选择排污口及混合区首先应根据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生物及化学等条件确定污水排放口及 排放混合区所在的海域,在该海域内拟定2个以上的排污口及混合区并进行比选。5.1.4 通过比选确定路由通过包含拟定的排污口及混合区的整个路由资料的分析及现场踏勘,初选两条以上的(含两条)管道路由。通过比选确定用于进行污水排海管道勘察的路由。5.1.5 勘察定位精度路由勘察所有定位的项目都应使用高精度的定位仪器设备,其动态定位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 土3.0 m。 静态定位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士1.0m。 测量时还应确定投影、坐标及登

14、陆段附近的水准点、坐标点的位置。定位按GB17501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5.2 路由勘察的项目及内容5.2.1 陆上部分调查该项调查范围为路由的调压井至低潮线的陆地部分。地形应实测,同时开展地貌及底质调查,测量要求按GB17501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5.2.2 调压井该井应设置在地势较高,不受海水影响的区域。调压井的位置、形态、结构应便于与陆域管道的连接和海域管道的敷设,应设在地基稳定、地形平坦,便于施工及日常维护和污水排放5.2.3 气象水文调查5.2.3.1 气象本项调查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月份进行,长期气象资料以收集为主。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风速风向:资料应从拟定的路由区附近的气象台

15、站获得,并进行统计分析。应有大风频率及极 值的资料。b) 海雾:多年各月平均雾日。c) 气温: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及极值。以上气象观测方法按 GB/T 12763.3中的相关规定执行。3GB/T 1957020175.2.3.2 水文本项调查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月份进行,长期水文资料以收集为主。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海流:收集实测海流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余流的流速流向及最大运移距离等相关参数进行海流特征分析;开展悬沙平均含沙量、单宽含沙量、悬砂粒度等观测。观测应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各进行一次定点25 h 的海流及表面漂流观测,并进行分析计算。观测按GB/T 12763.2 中的相关规定。b) 潮

16、汐 :在拟定路由区内如有常年验潮站,应直接利用长期观测的潮汐资料,还应收集影响路由区的风暴潮 资料。如果没有常年验潮站,应在拟定路由区内进行为期1个月的短期观测,然后与邻近验潮站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计算出设计潮位。潮位观测按 GB/T 14914 及 JTS1452015 中5.5的要求。c) 波浪:在拟定路由区内如有常年波浪观测站、应直接使用该站的波浪资料,如无该资料宜在拟定路由区设立临时波浪观测站,进行年度内不少于3个月的连续大浪期的波浪观测。临时波浪观测站的波浪观测内容包括波高、波向、周期、波型和海况,并与附近常年波浪站的观测资料作相关分析,取50年一遇波要素作为放流管及扩散器的设计

17、参数。应收集工程区及附近海域的波浪资料,以弥补工程区波浪资料的不足。波浪观测按 GB/T 12763.2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d) 水温、盐度:以收集历史资料为主,如资料缺乏,其实测工作宜在夏、冬季进行,每次观测25 h。 应特别注意水体在垂向上温度和盐度的跃层及其分布位置,使用盐度作为海域混合强度的指标。收集水温统计资料,给出水温统计特征值。水温、盐度观测按 GB/T 12763.2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e) 海冰:确定路由区是否通过固定冰或流冰活动海域;固定冰应观测冰期时间、范围、水温、冰温、气温、冰的厚度。流冰应观测冰块大小、在沿岸堆积厚度、流速、流向,并对冰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计算。应收集历

18、史上冰灾事件及严重冰期的资料。海冰观测按 GB/T 12763.2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5.2.4 扩散系数应使用染料法、浮标法或数模等科学方法求得勘察海区的水平及垂直扩散系数。5.2.5 工程物探5.2.5.1 技术要求勘察路由区宽度不应小于500 m。 测量成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2000。如有2条以上管道同时施 工,可视管道间距酌情减少路由勘察宽度。为保持混合区环境资料的完整性,其勘察范围应根据流速流 向适当扩大。在拟定路由区应同步进行水深、海底地貌及浅地层剖面测量。获得资料宜绘制成工程直方图或北向上图显示。5.2.5.2 水深测量在水深大于10 m 的海域,应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等设备进行路

19、由区的全覆盖水深测量,在水深小4GB/T 195702017于10 m 的海域使用双频测深仪作水深测量,测量按 GB 175011998 中4.2及5.3.2.3的相关规定执行。5.2.5.3 海底地貌探测应用侧扫声纳对路由区进行全覆盖测量,单侧扫描量程不应大于75 m。 对海底出现的基岩露头, 大漂石及砾石、沙波、沉船、海底管线及其他人为设施等障碍物应作清晰地表示。探测资料解释按GB12763.8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5.2.5.4 浅地层剖面测量选用浅地层剖面仪进行地层探测,松散沉积物探测深度应不小于25 m, 分辨率达到0.3 m, 应做好浅地层剖面资料解释。测量按GB/T 1750220

20、09 中8.6 的相关规定执行。5.2.5.5 磁力仪测量应用磁力仪探测海底沉积物中的含铁磁性物体,并标明已敷设的光缆、管道、沉船及爆炸物的位置。测量按 GB/T 175022009 中8.7的相关规定执行。5.2.6 工程地质5.2.6.1 布设取样点应按GB/T12763.8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使用蚌式、箱式及柱状取样器采集表层样及柱状样,或使 用CPT (静力触探仪)进行岩土的原位测试,提供测区底质类型分布图、柱状剖面图。对易产生液化的底质类型,应准确标出其范围。5.2.6.2 钻孔技术要求钻孔根据勘察比例尺及工程需要布设,主要沿管道路由中心线分布。在岸边、放流管及扩散器的末 端应布设钻

21、孔,其余视情况确定。钻孔深度应大于管道埋深,最小钻孔深度应大于50 m (遇到基岩停 钻),岩芯取样长度间距不得大于1.0 m, 提供钻孔剖面图。除进行岩土样力学性质试验外,还应根据岩 土特性做原位测试(标贯、十字板剪切等)。钻探各项技术要求及报告编写按GB/T 175022009 中10的相关规定执行。5.2.6.3 土工试验技术要求取得的样品应在现场或实验室进行常规土工试验。最后根据土的颗粒分析及物理性质指数进行土 的分类和评价。土工实验内容、分析方法及技术要求等应按 GB/T 175022009 中12的相关规定执行。5.2.7 海洋生物本项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22、密度、分布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b)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分布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c) 底栖生物(大型、小型、微型底底栖生物种类的组成、密度、生物量、分布趋势、生物多样性指 数);d) 附着生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分布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应考虑附着在管道和立管及 其喷口上的生物造成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和载荷变化;5GB/T 195702017e) 对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绘出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分布图;f)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应按 GB17378.7 的相关规定执行。5.2.8 海底稳定性5.2.8.1 地质构造与地震本项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收集

23、或通过调查获得管道路由区及其附近海域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资料;b) 当管道处于可液化地段时,应充分考虑地震、波浪、海流活动引起的底土液化和滑动的可能性, 对地基及管线应予以抛石或压块加固,提高管材的强度。防止管道的上浮或下沉;c) 在地震烈度达到国家地震局度区的海域,应按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对管道路由进行抗震能力 的调查计算;d) 管道路由应选择在海床底质硬实稳定的海域,避免因地震引起的底质的滑动或迁移损坏管道。5.2.8.2 水动力与冲淤作用本项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了解水动力对路由区作用特征,结合历史海图水深资料,对比判断其是冲刷还是淤积作用区;b) 在管道系统设计寿命期限内,取50年一遇

24、的波要素、可能最大流速及可能造成底土液化的波 浪和水位,作为管道工程的设计参数;c) 进行底土的类型、运移、冲淤量和速率的分析计算,正确判断水动力对管道路由区的冲淤作用 及其危害,并做防止冲淤的工程措施。5.2.8.3 地质灾害状况本项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进行地质灾害类型的划分,重点是海底陡坡、崩塌、滑坡、沙波移动,埋藏古河道与浅层天然气;b) 开展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着重分析其与海底地形、底土性质、地质构造、地震、水动力及泥沙 冲淤的关系;c) 应圈出断裂、崩塌、滑坡区并说明它们的规模、形态特征;d) 应进行沙波形态、稳定性及活动趋势的分析;e) 对已发现的埋藏古河道应进行形态描述并确

25、定其埋藏深度;f) 确定浅层天然气的分布范围及其埋藏深度。5.2.9 腐蚀环境本项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波浪及流况:应了解波高、波向、周期及流速、流向,调查按 GB/T 12763.2相关规定执行;b) 底质类型:应了解底质类型及其特征,调查按GB/T12763.8 相关规定执行;c) 水温和泥温:应测量水温和泥温,调查按 GB/T 12763.2相关规定执行;d) pH 值:应测定海水和含水底质的pH 值,测定按 GB17378.5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e) Eh 值:应测定海水和底质的Eh 值,测定按 GB17378.5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f) 电阻率:应测定海水和底质的电阻率,测定按G

26、B17378.5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g) Fe+/Fe+: 应测定海水和底质的 Fe+/Fe+, 测定按GB17378.5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h) 硫化物:应测定底质的硫化物含量,测定按 GB17378.5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i) 有机质:应测定底质的有机质含量,测定按 GB17378.5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6GB/T 195702017j) 嗜氧及厌氧细菌:应测定底质中硫酸盐还原菌等嗜氧及厌氧细菌数量。硫酸盐还原菌检测应 按GB/T 12763.6中的相关规定执行;k) 污损生物:对底质中的附着生物和钻孔生物进行鉴定,并对它们的危害性作分析。该项调查应 按GB/T 12763.6 中的相关规

27、定执行;1)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进行路由区海底腐蚀环境及强度评价。上述调查如无检测方法,可使用通 用的方法进行检测。5.2.10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评价本项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大肠杆菌衰减速率(T90); 应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现场模拟试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中的一种测 出大肠杆菌浓度及其衰减速率。该项测试应按GB17378.6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b) 水质、底质监测及分析;监测分析项目包括;水温、水色、透明度、盐度、pH、 化学需氧量(COD)、 生物耗养量(BOD)、 叶绿素 a、溶解氧(DO)、 油类、三氮、无机磷、有机质、硫化物、铜(Cu)、 砷 (As)、镉(Cd)、 汞(Hg)、

28、锌(Zn)、 铅(Pb)、 总铬、多环芳烃(PAHs)、 多氯联苯(PCBs) 等污染物 调查。上述调查应按 GB17378.4 和 GB17378.5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以水质分析为主;c) 环境质量评价;海域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d) 设立对照区:通过调查在排污区以外,即不受排污影响的海域建立一对照区,对排污区及对照 区进行调查对比,以区别自然因素及人为污染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5.2.11 海域与海洋资源利用状况本项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 进行路由区内养殖及捕捞活动调查。该项目调查包括养殖范围、品种、捕捞种类、数量、捕捞船 的数量、吨位、锚重等;b) 路由区附近的港口及航运状况调查,

29、包括船只的数量、吨位、锚重及扎入底泥的深度、航线位 置等;c) 查明已有海底管线、沉船,其他人工设施和废弃物的位置;d) 对路由区及其附近的锚地、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养殖区、倾废区及军事训练区进行调查并确定 其位置。5.3 路由选择5.3.1 对污水排海管道路由勘察获得的资料逐项进行分析及比较,指出路由海洋环境及开发活动的有 利及不利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价。5.3.2 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的要求和有利于排海管道路由区的环境保护及邻近海域的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管道工程科学性、可靠性、经济性要求通过比选确定用于施工的最佳路由。6 放流管和扩散器6.1 通则6.1.1 放流管和扩散器是污水

30、排海管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的设计除考虑自然条件和开发活 动外,还应考虑社会经济的现状及发展需求。6.1.2 应全面充分地考虑影响放流管和扩散器的安全及效能的各种因素。污水排海管道设计应符合 SY/T 100372010 中2.2、2.2.5、2.2.6的要求。7GB/T 1957020176.2 设计要求6.2.1 城镇污水排放量应根据城镇规划分别按近期和远期进行设计。近期污水排放量的计算时段为 10a, 远期污水排放量计算时段最少为20 a 。 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确定污水排海工程的规模及排污管 管径。工程建设可分期进行。排海管的污水排放能力应按远期污水量设计,为达到自净流速应采用间

31、 歇排放。6.2.2 应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污水排海管道建设费用的比较分析,充分考虑建设单位的经济承受能 力和社会经济效益。6.2.3 建立污水与雨水分离截流和处理系统,减轻排海管道的负荷并节省资金。6.2.4 管道系统设计中,以设计内压为最大内压计算依据,应能承受最大可能外压。管道设计温度范 围限定为- 30 40。6.2.5 污水排海管施工工艺设计应根据管道海域的基床稳定性、通航要求和海洋环境情况选择安全经 济的管道敷设方法。6.2.6 污水排海系统应进行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时极限状态的计算。6.2.7 管道系统结构分析模型应能正确地模拟真实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载荷、支承条件和结构 特点

32、。管道系统的力学计算应根据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强度理论及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的要求进行。6.2.8 所有管道附件在工作载荷与环境载荷作用下,其强度、稳定性与疲劳安全指标不应低于管道所 要求的指标。6.2.9 制造排污管的材料应根据污水特性、使用期限、水温、冰冻状况、管径、管内外承受的压力、土质、 水动力条件对其冲蚀等因素进行选择。应采用优质材料及工艺环保的管道,如钢管及连续缠绕玻璃钢 管等。6.2.10 为防止管道损坏,应设置应急排海管道或有效的防止污水直接排海措施。6.2.11 排污管应沿确定的路由敷设,如有拐弯,其拐角应大于120。6.2.12 污水排海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埋管海域的底质,来

33、往船只数量、吨位,锚的尺寸、重量及管道 外径、壁厚,浪潮流对海底的冲刷作用,计算出最佳的管道埋深值。6.2.13 根据管道敷设形式即表层敷设还是海底埋设而采用适当的扩散器。6.2.14 进行放流管的长度计算时,应使放流管走向与海流的流向垂直,放流管末端的水深通常应大于 10m, 其起点离低潮线至少200 m 远,保证扩散器第 一个孔口排出的污水到达水面时发生的羽流的边 缘不触及海岸。6.2.15 扩散器的长度和立管、喷嘴设计应满足规定的起始稀释倍数要求如40、60或大于100倍。6.2.16 扩散器的长度与稀释效果密切相关,扩散器长度按式(1)计算:2 (1)式 中 :L 。 扩散器长度,单位

34、为米(m);Q 污水排放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S 。 初始稀释度;h 污水的最大浮升高度,单位为米(m);g 折减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6.2.17 应使扩散器中流速达到自净流速,即不小于0.6 m/s, 一般可取0.8 m/s1.0 m/s 左右。敷设在海底表层的扩散器在末端应安装翻板闸门,平时关闭,进行冲洗时打开。6.2.18 扩散管应由直径递减的几段管子组成,保持扩散器的自净流速。扩散器立管上喷口的间距约等于喷口至水面深度的1/3。喷口间距应小于扩散器长度,达到各喷口排出的污水在初始稀释扩散过程8GB/T 195702017中相互不重叠的要求。喷口数的计算公

35、式见式(2):9式 中 :(2)m 喷口数,单位为个;Lp 扩散器有效长度,单位为米(m);h 污水排放深度,单位为米(m)。6.2.19 立管的喷口孔径的确定应满足污水稀释扩散要求,保证污水中大尺寸的悬浮物能顺利通过。 在泥沙快速淤积及附着生物聚集区,应使用鸭嘴阀并对其和喷口进行防止泥沙及附着生物阻塞扩散器 喷口的措施。使喷口出流应有足够大的速率,设计时应使佛汝德数 Fr1.0, 喷 口 孔 径 应 为 5 cm23 cm。第 i 段扩散器上喷口的孔径,计算公式见式(3): (3)式中:d; 第 i 段孔口孔径;9di 第 i 段孔口出流量;Cpi 第 i 段管上喷口的出流系数;g 重力加速

36、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E; 排放口处(X=i) 的涡流扩散系数。污水在第 i 段扩散器上喷口处的出流速度按式(4)计算:Va=CDi2gE, (4)式 中 :V 第 i 段扩散器上喷口处的出流速度;Cpi 第 i 段管上喷口的出流系数;g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E; 排放口处(X=i) 的涡流扩散系数。6.2.20 扩散器喷嘴的总面积应小于放流管的横截面积。两者的比值约为1/3。6.2.21 扩散器的水力计算应包括沿程和局部阻力损失、动水头和静水头、各孔口的出流系数、出流流 量及流速等。扩散器水力计算(出流量)公式见式(5):qn=Cpan2gE, (5)式中:

37、g. 号喷口出流量;g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Cp 出流系数;E, n 号喷口处扩散器内外总水头差;a, n 号喷口面积。6.2.22 污水入海的总水头 H 。的计算公式见式(6):H 。=h+h+h+(pao-p)h (6)式中:H 。 污水入海总水头;h 放流管与扩散器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h 剩余水头,单位为米(m);GB/T 195702017h 最高潮位与扩散器终端海底高程,单位为米(m);h 海水与污水密度差造成的压差;h=(pao-p)hDa.0 排水口处海水密度;po 污 水 密 度6.2.23 当路由区有饱和沙土或饱和粉土分布时,应对其液化的可能性进行

38、分析,应对大浪、强流和地 震引起的砂土液化采取预防措施:把管道埋在液化层之下或用不液化材料进行回填及地表保护,使用优 质材料作管道等。6.2.24 在波浪或潮流较强的地区应防止海底管道裸露或被冲刷悬空。在水动力较弱的海域应防止沉 积物的淤积导致扩散器喷口的阻塞。放流管及扩散器应置于同一地层内,如置于不同地层或管道地基 土质硬度有显著变化时,管道设计应考虑不均匀沉降影响,进行针对性设计。6.2.25 污水排海系统,特别是排污口标高应低于整个城市排污管道,而管径应不小于污水转输管,最 小设计坡降为4。6.2.26 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出与排海管的起始端连接处应建调压井,以调节扩散器的泄流能力。6.2

39、.27 在季节性冻土及有冰冻现象发生的海滨地区,排污管道及排污口应设在冻土层以下。6.2.28 应有防止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发生破裂及损坏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a) 管道强度应有足够的余量,余量不应小于50%;b) 环境条件重现期应按50 a设计;c) 管道沿线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管道位置应在海图上标出,并报有关管理部门备案;d) 禁止在管道保护区内抛锚、拖锚、捕鱼、挖沙及疏浚作业;e) 定期作管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加固,发现管道断裂时,应打开紧急排放口或有效实施进 行污水分流;f) 扩散器基床面应设置防冲刷铺盖。6.3 载荷分析6.3.1 应对施工至完工阶段敷设在海中的管道进行载荷分析,

40、包括工作载荷及设计海洋环境载荷两部 分。对管道系统应进行可能的最大的载荷计算,但地震载荷不计在内。6.3.2 工作状况下的管道载荷应考虑重量、压力、温度变化及在安装状态中因永久性弯曲或伸长变形 而产生的预应力等因素。6.3.3 对管道产生影响的环境载荷因子应包括:风载荷、波浪载荷、海流载荷、冰载荷和由船舶的碰撞、 拖网渔具的撞击、坠落物的撞击等引起的偶然载荷。6.4 防腐6.4.1 排放腐蚀性污水的排污管及其附属构筑物应达到国家防腐技术标准。管道防腐措施可采取三 种形式:外涂层、阴极保护和内防腐。6.4.2 在进行管道系统涂层时,应按涂层技术要求和涂敷规程 SY/T100372010 中8.3

41、及8.4的要求 进行。涂层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不应含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及有害人体健康或污染海洋环境的物质,应 具有较强的粘结力、持久性及抗化学、物理和海洋生物破坏能力;适用温度范围广,延伸与柔性好并应具 有与混凝土加重层的相容性,现场接头或补口的适用性,被损坏涂层的可修补性。6.4.3 防腐工程的设计与选择应满足管道在使用期限内的可靠性和经济性。6.4.4 污水排海管道应采取相应的内防腐措施。确定内防腐方案时应考虑污水的性质及成分:盐度、 细菌含量、pH 值、硫化物、溶解氧、泥沙含量、温度和压力等,并应考虑内腐蚀与时间的关系。10GB/T 1957020176.5 敷设6.5.1 参与大型管道工

42、程建设的单位应具备相关部委要求的相应资质。施工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的 技术等级合格证书。施工阶段应有具备与工程规模相当的资质的监理单位按照图纸及技术要求对施工 进行全过程的监理,为施工质量负责。6.5.2 施工阶段用于定位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及敷设管道的主要设备托管架等应质量合格并经质检 部门检验,具有合格证书。6.5.3 海底管道敷设前,应先沿路由进行扫海。如发现海底礁石等应先进行清障或爆破。敷设时应充 分了解和掌握路由区的底质及水动力状况,避免它们对敷设造成不利影响。6.5.4 应保证安装后的海底管道系统能满足设计和已认可技术标准的要求,应符合 GB/T 502682008中的5.3的要求。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