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ECS135-2002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安鸟文学 文档编号:21742843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5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ECS135-2002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CECS135-2002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CECS135-2002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CECS135-2002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CECS135-2002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ECS 135:200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 筑 给 水 超 薄 壁 不 锈 钢 塑 料 复 合 管 管 道 工 程 技 术 规 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rathinwall stainless steel and plastic copmposit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第 1 页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 筑 给 水 超 薄 壁 不 锈 钢 塑 料 复 合 管 管 道 工 程 技 术 规 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rathinwal

2、l stainless steel and plastic copmposit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CECS 135:2002主编部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 2 0 0 2 年 1 0 月 1 日2002 北 京第 2 页前 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01) 建标协字第 10 号 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 设标准化协会 2001 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订本规程。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是我国于 1997 年首先开发的新型管材, 外层为超薄壁 不锈钢,内层为塑

3、料,并用热熔胶或特种胶粘剂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同时 具有金属管与塑料管的综合优点。它不但具有质轻、外形美观、施工安装方便等特 点,还具有表面强度高、阻力小、整体刚性好、耐腐蚀、卫生性能好、隔热保温性 能优良、线膨胀系数小、耐压高等优越性能, 是一种经济、实用、美观的管材。适 用于建筑冷热水供水、空调供水及工业用水系统。本规程系在总结各地实际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制, 其内容包括总则、 术语、材 料、设计、施工及验收等方面。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CECS/TC24 归口管理, 由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 (南宁市华东路 39 号, 邮编: 530011) 负责解释。

4、在使 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主编单位: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广州凯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广园西路 231 号凯达大厦五 楼,邮编: 510405)主要起草人:肖睿书、应明康、江明榆、曲申西、吴建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 年 8 月 20 日第 3 页目 次前 言 31 总 则 52 术 语 53 材 料 63.1 一 般 要 求 63.2 产品质量要求 63.3 运输及储存 74 设 计 74.1 一 般 规 定 74.2 管 道 布 置 84.3 管道水力计算 95 施 工 105.1 施 工 条 件 105.2 一 般 规 定 1

5、05.3 管 道 敷 设 125.4 管 道 连 接 136 验 收 146.1 一 般 规 定 146.2 管 道 试 压 15附录 A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 16附录 B 管道水力计算表 17附录 C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 20不锈钢管件专用胶粘剂20本规程用词说明 21第 4 页1 总 则1.0.1 为了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 做到技术先进, 安全 卫生,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 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冷热水管道系统及 饮用净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管道的公称压力为 1.6MPa,冷水管温度不应大 于

6、40, 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不应大于 70, 瞬时温度不应大于 90; 管道在建筑物内 明敷或暗设(包括嵌墙和在非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埋没)系统。1.0.3 管道用于食品、 化工工程和建筑采暖、 空调冷冻水供水系统时, 可参照本规 程执行。1.0.4 按本规程采用的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1.0.5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 除符合本规程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 extra-hin-wall stainless steel and plastic composite pipe外层为不锈钢 (

7、0Cr18Ni9 或 00Crl7Ni12Mo2) 材料, 其厚度不大于管材外径的 1/60, 内层为符合卫生要求的塑料, 塑料与不锈钢间采用热熔胶或特种胶粘剂粘合而构成的三 层组合管材。根据内层材料不同,管材分为冷水用和热水用两类。冷水管: 内层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高密度聚乙烯 (HDPE) 或硬聚氯乙烯 (PVC 一 U) , 工作温度不大于 40。热水管: 内层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耐温聚乙烯 (PE-RT,PE-X) 或氯化聚氯乙烯 (PVC-C),长期工作温度不大于 70,瞬时温度不大于 90。2.0.2 卡套式连接 compressive connection在管材端部的凹槽中套入 C

8、形金属环和锥形橡胶圈,当管螺帽与管件锁紧的同时收 紧 C 形环并压紧胶圈,而使管材与管件紧固密封的连接方式。2.0.3 承插式不锈钢管件 stainless steel spigot and socket fit-tlngs 由薄壁不锈钢(0Crl8Ni9 或00Cr17Ni12Mo2)材料冲压及加工成型的承插式管件。2.0.4 径向密封承插式不锈钢管件 stainless steel spigot and socketflttings for radial sealing第 5 页在承口部位嵌有 O 型橡胶圈的承插式不锈钢管件。2.0.5 不锈钢套法兰连接 fLanged connectio

9、n for stainless steelppe由薄壁不锈钢管 (0Cr18NiTi) 等材料加工成型的法兰短管, 在与管道、 带法兰的设 备或管道附件连接时,套人经涂塑的钢制法兰,且用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2.0.6 弹性密封圈承插式管件 spigot and socket fittings wiih elastohermetic ring由薄壁不锈钢管加工成型、 带 12 道环形槽, 并在槽内嵌入弹性橡胶密封圈的承插 式管件。2.0.7 管材端口密封 asaling at pipe end在管材端口旋入或插入带 O 型橡胶圈的短管后,插入不锈钢承插管件的密封方式。3 材 料3.1 一 般 要

10、 求3.1.1 在工程中采用的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 管件, 应有企业质量检验部门 出具的质量合格证书。3.1.2 管材应标明适用介质 (冷水或热水) 、规格、 商标、 生产厂名称和出厂日期。 管件应标明商标、规格;管件包装上应有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检验人员代号。3.1.3 管材与管件连接用的橡胶圈、特种胶粘剂、低温钎焊料和有关的施工工具等,均应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供应。施工工具应附有操作说明书。3.2 产品质量要求3.2.1 管材、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无明显的痕纹凹陷, 断口平直,冷热水管标志 醒目,内壁清洁无污染;2 配套的辅助材料(橡胶圈、 卡环、胶粘

11、剂、卡箍等)应符合相应的材质和性能要 求;3 设有预置橡胶圈的承插式管件,其橡胶件应平整,座入位置应正确。3.2.2 管材、 管件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 管材的主要物理力 学性能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第 6 页3.3 运输及储存3.3.1 管材、 管件在运输或工地搬运时, 应小心轻放, 不得剧烈碰撞、 抛摔、 滚拖、 受油腻沾污。3.3.2 管材、管件储存应符合下列规定:l 管材按规格堆放整齐,管端口应有管堵或管塞封口,严格防止尘土或异物进入管 内, 管材堆放高度不宜大于 2.0m, 堆放场地应平整, 支垫物间距不宜大于 1.0m, 且应采 用木材制作。2 管件应有逐件包装

12、,包装箱按规格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宜大于 1.5mm;3 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距热源应大于 1.0m。不得露天堆放。3.3.3 胶粘剂、 清洁剂丙酮或酒精等易燃品宜存放在危险品仓库中。 运输和使用时 应远离火源,存放处应安全可靠、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严禁明火。3.3.4 钎焊焊剂、焊料应集中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焊接工具应分类放置在 料架上。专用工具应保持表面清洁、完整,不得移作他用。4 设 计4.1 一 般 规 定4.1.1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的公称压力为 1.6MPa。冷水管、热水管长期工作 温度范围应符合第 1.0.2 条的规定。4.1.2 管道可明装或暗装, 也可

13、埋地或嵌墙敷设, 但不得浇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4.1.3 管道埋设在地 (楼) 面找平层或嵌入墙体内时, 应与土建工种相协调, 其管 径不宜大于dn 25。管道按程序安装结束后,应按隐蔽工程的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土建施工。4.1.4 管材、管件不同的连接方式和适用条件应符合表 4.1.4 的规定。表 4.1.4 管材、管件连接方式和适用条件序号管 件承接方式适用条件1径向密封承插式不 锈钢管件低温钎焊冷热水管道系统( dn 321100),各种敷设方法dn 25 嵌装和埋设管道胶粘剂粘接冷热水管道系统( dn 32),明装或暗敷第 7 页2承插式不锈钢管件低温钎焊冷热水管系

14、统 ( dn 20110) ,各种敷设方法dn 25 嵌装和埋设管道胶粘剂粘接冷水管道系统( dn 32),明装,暗敷和冷水管嵌装3卡套式金属管件螺方紧固明装、暗敷设热水管道系统( dn 32)4不锈钢套法兰管件螺栓紧固冷热水管( dn 50110)管道附件和设备连接( dn 50110)5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管件胶粘剂粘接明装、暗敷冷水管( dn 32)6弹性密封圈承插式 管件承插连接明装、暗敷冷热水管道系统( dn 40)4.2 管 道 布 置4.2.1 立管宜布置在用水量大或用水设备较集中的墙、柱旁。4.2.2 明装管道不宜穿越卧室、 储藏室, 不得穿越烟道、 风道、 配电间

15、。 管道布置 在厨房、卫生间操作平台下或橱柜隔断部位,应配合预留孔洞。4.2.3 管道敷设在室外时, 应结合当地的气温条件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在最冷月平 均最低温度 5以上的非冰冻地区,管道可以明装。4.2.4 管道埋地敷设时, 不得穿越设备基础及有集中荷载的部位, 室外埋地管应敷 设在冰冻线以下,且管顶的复土厚度不应小于 150mm。4.2.5 管道穿越屋面、 楼板时应有有效的防水措施。 穿越地下室混凝土墙板时应设 置防水套管,穿越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漏措施。4.2.6 管道与其他各种管道同沟敷设时,宜沿沟边布置,上下平行敷设。管道不 宜敷设在热水或其他热力管道上部,与其他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

16、 120mm。4.2.7 管道应远离热源,当热源辐射使管壁温度超过 60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 措施。管道离家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与发热点的间距不宜小于 400mm。4.2.8 横管坡度不宜小于 0.003,应坡向泄水点或配水点。4.2.9 室内明装和暗装的热水管, 当管径大于 32mm 或直线长度大于 8.0m 时, 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温层宜采用塑料高发泡材料,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dn /2,必要时应根据 工作环境温度和材料导热系数等进行保温层厚度计算。第 8 页4.2.10 当热水管道直线长度大于 30m 时,应设有随温度变化而伸缩的补偿装置。 计算管段的二端应设固定支承,且应尽量利用管道折角、

17、转弯等进行自然补偿。当管道需要计算温差引起的伸缩量时,其线膨胀系数可取 1.72 10-5 几(或 0.0173mm/m)。4.2.11 水箱 (池) 管道连接水力浮球阀或其他管道附件时, 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管径大于 50mm 的金属阀门或管道附件, 其重量不宜直接作用在管路系统上, 应另设固定 支承。4.2.12 沿墙明装的dn 32 支管与墙体间的净距宜采用: dn 20 为 15mm; dn 25 为 12mm; dn 32 为 10mm。4.2.13 嵌墙管道粉刷层的保护厚度, 冷水管不宜小于 l0mm,热水管不宜小于 15mm; 地面找平层内埋设管的覆盖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

18、4.2.14 管径dn 25 的热水支管,嵌墙或埋设时可不采取保温措施。4.2.15 冷水管穿越楼板处应作为固定支承点; 热水管穿越楼板、墙体处应预埋金 属或塑料套管,且立管在每层应设固定支承。4.2.16 当管道敷设环境中有酸、氯离子、氯酸盐等对奥氏体不锈钢起腐蚀作用的介质时,其表面应采取防腐措施。4.3 管道水力计算4.3.1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沿程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I = 4.2747 10 9 dj 4.774 qg 1.774 (4.3.1)式中 I 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10kPa/m);dj 管道计算内径(m);qg 管道计算流量(L/S)。管道水力计算表见附录 B。4.

19、3.2 管道设计流速宜取 0.801.20m/s,最大流速应小于 2.00m/s。4.3.3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宜按管网沿程损失百分数计算确定。 根据不同连接形式可采用下列数值:l 承插式 20%30%;第 9 页2 卡套式 30%35%。4.3.4 热水管的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应按冷水管计算数值乘以 0.80 修正系数。5 施 工5.1 施 工 条 件5.1.1 管道工程在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设计施工图及其他有关文件齐全并经会审,且已由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2 到达工地的材料已进行外观质量检查,管材、管件配套齐全,并经试插合格,施 工机具、施工人员能保证正常施工;3 施工组织设计

20、、施工方案已获批准;4 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和材料堆放场地、储存库房等条件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5.1.2 施工安装前, 施工人员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形式、 各类管道的关系, 且 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与其他工种的配合措施。5.1.3 施工安装人员应掌握和了解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 管件的主要物理力 学性能和连接技术,管道安装应尽量做到一次断料、连接成功。安装工人应培训上岗, 必要时应考核合格后上岗。5.1.4 管道工程施工前应配合土建做好管道穿越墙体、 楼板的预留孔洞、 预埋套管 和必要的凿洞及凿槽工作。留洞、留槽尺寸应符合设计图要求,做到洞位、槽位和洞径正确无误。5.2 一 般 规 定5.2

21、.1 管道断料: dn 50mm 的管材宜使用专用割刀手工断料,或专用机械切割机 断料; dn 50mm 的管材宜使用专用机械切割机断料。手工割刀应有良好的同圆性。5.2.2 安装前发现管材有纵向弯曲的管段时, 应采用手工方法进行校直, 不得锤击 划伤。管道在施工中不得抛、摔、踏踩。5.2.3 管道不得用于挂、 攀、 支吊件, 不得用于系安全带、 搭搁脚手架, 也不得有 其他可能损伤管道的行为。5.2.4 管道穿越楼板、 屋面、 墙壁及嵌装墙内时, 应配合土建预留孔、 槽或预埋套 管,留孔开槽尺寸及预埋套管宜符合下列规定:第 10 页1 预留孔洞直径应大于管道外径 70mm 以上;2 嵌装墙内

22、的管道,预留墙槽尺寸:深度dn 30mm,宽度不小于 dn 40mm;3 横管嵌墙开槽长度超过 1.0m 时,应征得结构设计单位同意;4 管道穿越地下室墙壁、水池 (箱)壁,应预埋带防水翼环的套管,套管内径应大 于管道外径dn 60mm:5 热水管穿越楼板、墙体应预埋金属或硬聚氯乙烯套管, 套管内径不小于热水管外 径dn 50mm。5.2.5 立管穿越地面时, 在地坪上部宜设置钢制护套管, 护套管应座入地坪找平层 内,套管应高出地坪 120mm 以上,护套管内径应大于立管外径dn 10mm。5.2.6 管道与管道附件的连接应采用带管螺纹的管件。管材外壁不得以任何方式加 工螺纹。5.2.7 管道

23、安装时, 应将表示管材介质工作温度、产品标志等的字样处于醒目位置。5.2.8 管道系统安装完成或告一段落时,应采用专用材料或配件及时封堵管口开 敞处。5.2.9 冷热水管穿越墙板、楼板、屋面时,应按下列规定施工:1 管道穿越楼板、屋面预留孔洞的间隙应采用 C20 细石混凝土分二次嵌实填平:第 一次为板厚 2/3,达到 50%强度后再进行第二次嵌实到与结构面层相平;2 热水管与护套管间隙宜用发泡聚乙烯或其他耐热软性填料填实;3 管道穿越水池(箱)和地下室混凝土墙板的防水套管间隙,中间部位应采用防水 胶泥嵌实, 其宽度不小于池 (箱) 壁厚度的 50%, 其余部分应采用 M10 的防水水泥砂浆嵌

24、实。5.2.10 管道转弯处宜采用管件连接。 dn 32 的管材,当采用直管材折曲转弯时, 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12dn ,且在弯曲时应套有相应口径的弹簧管。 管道弯曲部位不得有凹陷和起皱现象。5.2.11 冷热水管道应采用金属管卡和支吊架。 卡吊支座应与墙体结构牢靠固定。 明装管道中,管卡与管材固定的卡环宜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第 11 页5.3 管 道 敷 设5.3.1 管道敷设时,应按设计施工图确定的管位、标高和走向进行安装。5.3.2 室内管道敷设时,应按设计规定合理选用管件和连接方法:1 嵌墙和埋设管道应采用承插式连接;2 明装管道宜采用卡套式或承插式连接。5.3.3 嵌墙和埋设管道应

25、在墙面粉刷和地坪找平层施工前进行。 其管外壁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本规程第 4.2.13 条的规定。5.3.4 室内明装和暗装管道应按第 5.3.7 条的规定设置支吊架及管卡。沿板底敷设 时管壁距顶板不宜小于 100mm。5.3.5 室内dn 32 的明装管道,应在建筑装饰结束后,按下列程序安装:l 按本规程的规定确定管道和配水点的管卡位置,当饰面为瓷砖时宜将管卡固定在 砖缝位置;2 根据管径选定的各种管道与装饰面的净距应符合第 4.2.12 条的规定, 并保持饰面 与管中心线间距一致:3 管材正确断料并配置管件,先加工分段组合件,再按设计要求安装到位;4 管道在管卡立置紧固前,应进行横向和竖向的安

26、装质量检查,合格后紧固管卡并 清理管道表面污物;5 管道试压或管道冲洗结束后,宜采用合理的保护措施。5.3.6 暗装管道安装结束后,必须在封闭前进行试压和隐蔽工程验收。5.3.7 立管和横管的支承间距应符合表 5.3.7 的规定。表 5.3.7 立管和横管的最大支承间距(mm)dn2025324050637590110立管200023002600300035004200480048005000不保温横管150018002000220025002800320038004000保温横管120016001800200023002500280032003500注:1 配水点两端应设支承固定,支承件离配

27、水点中心间距不得大于 150mm;2 管道折角转弯时,在折转部位不大于 500mm 的位置应设支承固定;3 立客应在距地(楼)面 1.61.8m 处设支承。5.3.8 室内埋地管道施工时, 应在夯实土壤后开挖管沟进行敷设。 管道敷设后, 应 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合格方可回填。在管周围的回填土中应无大颗粒坚硬石块,当回填到第 12 页距管顶 100mm 以上后进行常规回填和施工。5.3.9 由室外引入室内的埋地管道宜分二段敷设。 在室内管道安装完毕井伸出外墙 200250mm 后进行临时封堵;在主体建筑物完工后进行室外工程施工时,再连接户外管 段。5.3.10 室外埋地管道应符合第 4.2.4 条的

28、规定。管道基础土层应夯实,管道敷设 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土。复土时管道周围应回填不含石块或其他尖硬物块的土壤。当人工 复土厚度达 300mm 以上时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夯实。5.3.11 对穿越道路的室外埋地管道,当管顶埋设深度不大于 650mm 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金属或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5.4 管 道 连 接5.4.1 管道应根据承口深度正确断料。 管材端口应平整、 光滑、 元毛刺, 不锈钢面 层应向管材圆心方向收口。5.4.2 当管材、管件采用管材端口径向密封时,管材端面嵌入的橡胶圈应该紧固、 压缩。其压缩变形程度应控制在插入管件时保持一定阻力,不宜有松驰现象。5.4.3 当管材与不锈钢和给

29、水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连接采用胶粘剂粘结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和操作要求:1 胶粘剂应通过卫生性能测试合格,粘结的剪切强度、配合比和固化时间等应符合 本规程附录 C 的规定;2 应清洁承口和插口部位。当受有机物污染时应采用丙酮或无水酒精揩擦,表面挥 发干燥后方可涂胶。涂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由里向外均匀涂抹。当采用管材端口径 向密封形式时只涂管材插口部位;3 胶粘剂应涂刷均匀,插入承口底部后旋转 90并保持 1525s。粘结完成后,将 挤出的多余胶粘剂沿管口周边揩擦干净;4 粘接管段应在安装 24h 后进行试压。5.4.4 管材与管件采用低温钎焊连接时,现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清洁焊

30、接部位表面,当有油类等有机污染物时,应采用丙酮或无水酒精擦净;2 管件承口有嵌入式焊料时, 应采用由企业提供的电热卡钳操作,其加热方法和控 制要求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3 采用火焰加热焊接时,施工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方可上岗,未取得上岗证者不得第 13 页操作;4 焊接结束后应检查焊缝质量,严格防止缺焊、漏焊现象;5 在火焰加热焊接现场,必须遵守明火操作的有关规定。5.4.5 弹性密封圈管件的管道连接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查管件承口胶圈放置位置是否正确, 胶圈应平整妥贴。 用直尺测量承口长度和 胶圈后部的有效承口长度,并在管材端头做出标记:2 用清洁干布揩擦管材端口和承口部位;3 管材插口应

31、涂适量洗洁精或医用凡士林,将管材一次插入管件承口,直到有效承 口长度中间部位为止;4 每支管道的承口部位、管道系统的三通、90弯管部位,应设固定支承和防止推 脱的固定装置。5.4.6 卡套式连接应按下列程序施工:1 管材端口按次序套入锁紧螺母、C 形卡圈、锥形橡胶圈;2 管材端部用专用工具卡成凹槽后插入管件根部,推动 C 形环,将胶圈与管件口部 压紧,锁紧螺母。6 验 收6.1 一 般 规 定6.1.1 管道工程应根据其敷设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应由主管单位组织施工、设计 和有关单位联合进行。验收应做好记录,签署文件,立卷归档。6.1.2 暗

32、装管道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通过水压试验和通水试验, 在竣工验收时出 具记录和有关文件。6.1.3 明装管道在验收时应检查支吊架间距、 管道坡度、 管材管件表面清洁情况是 否符合要求。6.1.4 管道系统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1 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施工变更文件;2 管材、管件出厂合格证和现场检验记录;3 隐蔽工程记录和中间试验记录;4 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试验记录;第 14 页5 生活饮用水管道清洗和消毒记录;6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6.1.5 工程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竣工验收应重点检查和 检验下列各项:1 管位坐标、标高和坡度正确,允许偏差符合第 6.1.6

33、条的规定;2 管路系统连接点和接口部位整洁、牢固和密闭;3 支承件和管卡安装位置正确和牢固;4 给水系统按设计要求开启最大数量配水点时,测量配水点是否达到额定流量。一 般以横向支管为一个通水系统;5 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检查通水能力;6 检验仪器仪表的灵敏性、阀门关闭的可靠性、灵敏性。6.1.6 明装和暗装管道安装的允许公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每 10m 管段公差不应大于 5mm;2 立管垂直度,每 1m 管段公差不应大于 2mm,每 5m 管段公差不应大于 8mm。6.1.7 生活饮用水管道检验合格后,在使用前应采用含 2030mg/L 有效

34、氯的药溶液进行消毒。管内浸泡时间应保持 24h 以上,消毒后应采用清水冲洗,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的要求后,方可使用。6.2 管 道 试 压6.2.1 当管道系统水压试验的管线较长、 系统较复杂时, 可分段、 分层或分系统进 行试验。6.2.2 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l 试验压力应取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2 水压试验前,对试压管段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各配水口应临时封 堵,试压接头应明露;3 压力表量程不应小于试验压力的 1.3 倍,且精度为 0.01MPa。6.2.3 试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向系统缓慢注

35、水,同时排尽管内空气;2 系统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3 对系统加压采用手动试压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少于 10min;第 15 页4 加压至试验压力后,检查连接部位有无渗水现象。如出现渗漏情况,必须在排除 后再进行试压;5 在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降不应大于 0.02MPa。 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 以不渗、 不漏为合格。6.2.4 在寒冷地区或冬季环境温度低于 5时,水压试验或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 可靠的防冻措施。附录 A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A.0.1 管材的管壁结构和材料。1 管壁由三层材料构成。外层为不锈钢壳体,内层为符合输送生活饮用水要求的塑 料,中间层为热熔胶、环

36、氧胶等。2 外层材料为不锈钢 0Cr18Ni9、 00Cr17Nil2Mo2。 内层塑料: 冷水管为给水用高密度 聚乙烯(HDPLPE-63 或 PE80)或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热水管为耐温聚乙烯(PE-RT) 或氯化聚氯乙烯(PVC-C)。3 冷热水管除管材表面标有工作温度外,内层塑料:冷水管为树脂本色,热水管为 橙红色(氯化聚氯乙烯为灰色)。A.0.2 管材规格和壁厚。管材压力等级为 1.6MPa,其规格和壁厚应符合表 A.0.2 的规定。表 A.0.2 管材规格和壁厚(mm)公称外径dn162025324050637590110不锈钢厚度0.250.250.280.300.3

37、50.400.450.500.550.60粘结层厚度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50.25PE 类塑料厚度1.651.652.122.603.053.404.355.306.207.15管壁总厚2.002.002.203.003.504.005.006.007.008.00聚氯类塑料厚度1.151.151.622.102.052.402.853.303.704.15管壁总厚1.501.502.002.502.503.003.504.004.505.00A.0.3 管材、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A.0.3 的规定。表 A.0.3 管材、管件的物理力学

38、性能项 目单位技 术 性 能外表质量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拉丝痕迹、凹陷压扁性能%压至 50%,壳体与塑料不分离第 16 页耐压试验(1h)MPadn 90 为 6.7MPa, dn 90 为 4.5MPa管材、管件组合性能试验(15)MPa100h 4.2MPa,连接处无渗漏165h 2.5MPa,连接处无渗漏热水管冷热水循环试验1.0MPa 2095,冷热水循环 5000 次,内层 塑料不变形、不分离,连接点不渗漏附录 B 管道水力计算表第 17 页第 18 页第 19 页附录 C 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不锈钢管件专用胶粘剂C.0.1 专用胶粘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

39、材、管件连接件浸泡液的卫生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 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7219 的要求。2 胶粘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C.0.1 的要求。表 C.0.1 胶粘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项 目指 标 和 要 求外观A 组份乳白色膏状体,无异味B 组份橙色胶体,无异味粘度 (MPa s)A 组份40007000B 组份40007000拉伸强度(MPa)25剪切强度(MPa)25耐冷水(25,48h 浸泡)剪切强度25MPa耐热水性(85,48h 浸泡)剪切强度18MPa2530,20%强度固化时间30min注: 胶粘剂配比 A B 组份 1 5(配比时每组成份不应超过5%)。 强度为常温 48h固化测试性能。第 20 页本规程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 下:l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同采用“应”;反面同采用“不应”或“不得”。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同采用“不宜”。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要 求)”或“应按执行”。第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