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JGJ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安鸟文学 文档编号:21742856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GJ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JGJ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JGJ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JGJ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JGJ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224-2010备案号J1127-201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 框架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ramed structures comprisedof precast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nents2010-11-17 发布 2011-10-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告第808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24-

2、2010, 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11月17日3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4框架四三三二大跨度框架三二4续表3.1.2结 构 类 型烈 度67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松高度(m)606060框架四三四三二剪力墙三三二注:1 建筑场地为I 类时,除6度外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3 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3、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 类时,除6度外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4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3.2 材 料3.2.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所使用的混凝土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名 称叠合板叠合梁预制柱节点键槽 以外部分现浇剪力墙、柱预制板叠合层预制梁叠合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及 以上C30及 以上C40及 以上C30及 以上C30及 以上C30及以上C30及以上3.2.2 键槽节点部分应采用比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且不低于C45 的无收缩细石混凝土填实。3.

4、2. 3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螺旋肋钢丝、钢绞线,且强度标准值不宜低于1570MPa。3. 2.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键槽内的U 形钢筋应采用HRB40 0级、HRB500级或 HRB335 级钢筋。53.3 构 件3.3.1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应采用矩形截面,截面边长不宜小于 400mm。 一次成型的预制柱的长度不宜超过14m 和4层层高的 较小值。3.3.2 预制梁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 。预制梁端部应设键 槽,键槽中应放置U 形钢筋,并应通过后浇混凝土实现下部纵 向受力钢筋的搭接。3.3.3 预制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 且不应大于楼板总厚度的 1/2。预制板的宽度不宜大于2500m

5、m, 且不宜小于600mm 。预 应力筋宜采用直径4.8mm 或 5mm 的高强螺旋肋钢丝。钢丝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3.3.3的规定。表3.3.3 钢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制板厚度(mm)保护层厚度(mm)5017.56017.57020.53.4 作用效应组合3.4.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进行非抗震设计时,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可按下式确定:%SR (3.4.1-1)式中:%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选用;S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N 或 Nmm),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6、 50011的规定进行计算;R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N 或 Nmm)。61 预制构件起吊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S=YgSgik (3.4.1-2)式中:动力系数,可取1.5;Y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本规程第3.4.3条采用;Sck 按预制构件自重荷载标准值G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N 或 Nmm)。2 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施工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S=YgSgk+YcSgzk+YaSak (3.4.1-3)式中:SGzk 按叠合层自重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或Nmm);Yo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按本规程第3.4.3 条采用;Sak 按施工活荷载标准值Q

7、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 或Nmm)。3 主体结构各构件使用阶段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列情况进行计算:1)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3.4.1-4)式中:Yo; 第 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ai 为可变荷载Q 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程第3.4.3 条采用;Sok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 Q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 Sa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N 或 Nmm);a 可变荷载 Q; 的组合值系数;Sck 按全部永久荷载标准值Gx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或 Nmm);n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按下式进行计算:7(3.4.1-5)4 施工阶段

8、临时支撑的设置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3.4.2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 框架结构的结构构件应分别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表达式:SC (3.4.2-1)式中: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 (mm 或 N/mm);C 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裂缝宽度和应力等的限值 (mm 或 N/mm)。主体结构各构件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设计值和准永久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8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2)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3.4.2-2)(3.4.2-3)式中:;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3.4.3 基本组合的荷

9、载分项系数采用,应按表3.4.3选用。表3.4.3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 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 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 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 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 利时应取1.0可变荷载 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1.3注: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国家、行业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3.4.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E=YcSGE+YnSk+ YwSwk (3.4.4)式中:Se结构构件的地震

10、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N 或 Nmm);Y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YE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采用1.3;Yw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Sc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N 或 Nmm);S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N 或 Nmm), 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N 或 Nmm);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一般结构可取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3.4.5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按下式进行计算:SER/YRE (3.4.5)式中

11、:R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N 或 Nmm);Y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3.4.5采用。表3.4.5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结构构件受力状杰YRE梁轴压比小于0.15的柱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剪力墙各类构件受弯偏压偏压偏压受剪、偏拉0.750.750.800.850.853.4.6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9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 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突变。3.4.7 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层的框架结构

12、 以及乙类建筑的多层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显著不规则,并应对楼梯构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3.4.8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规定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3.4.9 6度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符 合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7度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进行抗震验算。 一、二级框架节点核芯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规定进行抗震验算。1A14 结构设计与施工验算4.1 结 构 分 析4.1.1 预制预应力混

13、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 构的内力和变形应按施工安装、使用两个阶段分别计算,并应取其最不利内力:1 施工安装阶段,构件内力应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2 使用阶段,内力应按连续构件计算。次梁支座可按铰接考虑。4.1.2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 构的叠合梁板施工阶段应有可靠支撑。4.1.3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 构使用阶段计算时可取与现浇结构相同的计算模型。4.1.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施工阶段的计算, 可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4.1.5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使用阶段的内力 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14、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应取柱中心到中心的距离;2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和梁翼缘的有效宽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确定;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应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 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叠合式框架梁的弯矩调幅系数可取0.8;梁端负弯矩减小后应按平衡条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4.2 构 件 设 计4.2.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应按装配整体式框架各杆件在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下最不利的组11合内力进行截面计算,并配置钢筋。并应分别考虑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两种情况,取较大值进行配筋。4.2.2 叠合梁、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

15、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4.2.3 对不配抗剪钢筋的叠合板,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叠合界面粗糙度的构造规定时,其叠合面的受剪强度应符合下式的规定:(4.2.3)式中: V 剪力设计值 (N);b 截面宽度 (mm);h 截面有效高度 (mm)。4.2.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 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4.3 施 工 验 算4.3.1 在不增加受力钢筋的前提下,应根据承载力及刚度要求 确定预制梁、板底部支撑的位置、数量。部分位置可按施工阶段

16、 无支撑或无足够支撑的叠合式受弯构件进行施工验算。4.3.2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施工安装阶段的内力 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荷载应包括梁板自重及施工安装荷载;2 梁的计算跨度应根据支撑的实际情况确定。4.3.3 叠合梁、板未形成前,预制梁、板应能承受自重和新浇 混凝土的重量。当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后加的恒载及活载应由叠合截面承担。125 构 造 要 求5.1 一 般 规 定5.1.1 柱的轴压比及柱和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1.2 梁端键槽和键槽内U 形钢筋平直段的长度应符合表5.1.

17、2的规定。表5.1.2 梁端键槽和键槽内U 形钢筋平直段的长度键槽长度Lj(mm)键槽内U形钢筋平直段的长度Lu(mm)非抗震设计0.5l1+50与350的较大值0.5li与300的较大值抗震设计0.5lE+50与400的较大值0.5lE与350的较大值注:表中l 、lm为 U 形钢筋搭接长度。5.1.3 伸入节点的 U 形钢筋面积, 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梁上 部钢筋面积的0.55倍,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梁上部钢筋 面积的0.4倍。5.1.4 预制板端部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50mm, 搁置长 度不宜小于15mm。5.2 连 接 构 造5.2.1 预制柱与基础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18、采用杯形基础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相关规定;2 采用预留孔插筋法(图5.2.1)时,预制柱与基础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留孔长度应大于柱主筋搭接长度;132)预留孔宜选用封底镀锌波纹管,封底应密实不应漏浆;3)管的内径不应小于柱主筋外切圆直径10mm;4)灌浆材料宜用无收缩灌浆料, ld 龄期的强度不宜低于25MPa,28 d 龄期的强度不宜低于60MPa。145.2.2 预制柱之间采用型 钢支撑连接或预留孔插筋连 接(图5.2.2)时,主筋搭 接长度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

19、用型钢支撑连接 时,宜采用工字钢,工字钢 伸出上段柱下表面的长度应 大于柱主筋的搭接长度,且 工字钢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及刚度支撑上段柱的重量;图5.2.1 预留孔插筋1基础梁;2基础;3箍筋;4基础插筋;5预留孔2 采用预留孔连接时应符合本规程第5.2.1条第2 款的规定。5.2.3 柱与梁的连接可采用键槽节点(图5.2.3)。键槽的U 形(a)型钢支撑连接 (b) 预留孔插筋连接图5.2.2 柱与柱连接1可调斜撑;2工字钢(承受上柱自重);3一预留孔(a) 顶层中间节点(b)预制柱、梁顶层边节点连接15(c) 现浇柱和预制梁 顶层边节点连接(d)中间层中间节点(e)中间层边节点(f) 中间节点

20、U形钢筋(g)边节点U形钢筋图5.2.3 梁柱节点浇筑前钢筋连接构造图1一叠合层;2预制梁;3U形钢筋;4预制梁中伸出、弯折的钢绞线5键槽长度;6钢绞线弯锚长度;7框架柱;8中柱;9一边柱;lg 一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不宜大于20mm。键槽内钢绞线弯锚长度 不应小于210mm,U 形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当预留键槽壁时,壁厚宜取 40mm; 当不预留键槽壁时,现场施工时应在键槽位置设置模板,安 装键槽部位箍筋和U 形钢筋后方可浇筑键槽混凝土。U 形钢筋在边节点处钢筋水平长度未伸过柱中心时不

21、得向上弯折。5.2.4 次梁可采用吊筋形式的缺口梁方式与主梁连接(图5.2.4-1、图5.2.4-2),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缺口梁端部高度 (h) 不宜小于0.5倍的叠合梁截面高 度 (h), 挑出部分长度 (a) 可取缺口梁端部高度 (h), 缺口拐角处宜做斜角。2 缺口梁梁端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规定:N0.25bh (5.2.4-1)式中: N 缺口梁梁端支座反力设计值 (N);b 缺口梁截面宽度 (mm);ho 缺口梁端部截面有效高度 (mm) 。3 缺口梁端部吊筋的截面面积 (A、) 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2)式中:f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4 缺口梁凸出部分梁底

22、纵筋的截面面积 (Aa) 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3) (5.2.4-4)式中:e 缺口梁梁端支座反力与吊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mm) 。 反力作用点位置:梁底有预埋钢板可取为 预埋钢板中点,无预埋钢板可取为梁端凸出部分的中点;z 可取0.85倍缺口梁端部截面有效高度;16H 梁底有预埋钢板可取0.2N, 无预埋钢板可取0.65N, 另有计算的除外;f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b) 预制梁缺口详图(c) 次梁与中间梁的连接图5.2.4-1 主梁与次梁的连接构造图1一水平腰筋;2、3水平U 形腰筋;4箍筋;5缺口部位箍筋;6-预制梁;7边梁;8构造筋;9-中间梁;10预制次

23、梁; b次梁宽5 缺口梁凸出部分腰筋的截面面积 (A) 应符合下列规定:17图5.2.4-2 预制次梁的端部配筋构造1、2、3、7水平 U 形钢筋;4箍筋;5缺口部位箍筋;6预制次梁;8垂直裂缝;9、10斜裂缝186 缺口梁凸出部分箍筋的截面面积 (Au)规定:1.2NAvufw+Afy+0.7bhife式中:f: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5.2.4-5)应符合下列(5.2.4-6)(5.2.4-7)7 纵筋Au及腰筋A 可做成U 形,从垂直裂缝伸入梁内的 延伸长度可取为1.7倍钢筋的锚固长度(la) 。腰筋A 间距不宜 大于100mm, 不宜小于50mm, 最上排腰筋与梁顶距离

24、不应小于缺口梁端部高度 (h) 的1/3。8 箍筋 Aw 和 A、应为封闭箍筋,距梁边距离不应大于40mm,A. 应配置在缺口梁端部高度的1/2的范围内。9 纵筋A 在梁端的锚固可采用水平U 形钢筋A 及 A 与其搭接的方式,A 及A 的直段长度可取为1.7倍钢筋的锚固长度 (l), 截面面积可取为梁底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换算为普通钢筋的面积之和 (A) 的1/3。5.2.5 预制板之间连接时,应在预制板相邻处板面铺钢筋网片 (图5.2.5),网片钢筋直径不宜小于5mm, 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HPB300, 短向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 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网片长向可采用三根钢筋,钢

25、筋长度可比预制板 短200mm。(a) 钢筋网片 (b) 钢筋网片位置图5.2.5 板纵缝连接构造1钢筋网片的短向钢筋;2钢筋网片的长向钢筋;3钢筋网片的短向长度;4钢筋网片的长向长度;5-叠合层;6预制板5.2.6 预制柱层间连接节点处应增设交叉钢筋,并应与纵筋焊 接(图5.2.6)。交叉钢筋每侧应设置一片,每根交叉钢筋斜段 垂直投影长度可比叠合梁高小40mm, 端部直段长度可取为300mm。 交叉钢筋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HRB335, 其直径应按运图5.2.6 预制柱层间节点详图1焊接;2楼面板标高;3交叉钢筋; h梁高19输、施工阶段的承载力及变形要求计算确定,且不应小 于12mm。5.2

26、. 7 预制梁底角部应设置普通钢筋,两侧应设置腰筋(图 5.2.7)。预制梁端部应设置保证钢绞线的位置的带孔模板;钢绞 线的分布宜分散、对称;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钢绞线外边缘 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5mm; 下部纵向钢绞线水平方 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5mm 和钢绞线直径;各层钢绞线之间的 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 和钢绞线直径。梁跨度较小时可不配置预应力筋。图5.2.7 预制梁构造详图1预制梁;2一叠合梁上部钢筋;3腰筋(按设计确定);4钢绞线;5普通钢筋206 构 件 生 产6.1 一 般 规 定6.1.1 原材料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1.2 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 计要求。6.1.3 钢筋下料时,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 弧切割。6.1.4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6.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