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问题融合研究.doc

上传人:工建设计 文档编号:21753503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问题融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问题融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问题融合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问题融合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问题融合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硕士学位论文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申请人:学科领域:公共管理硕士(MPA)指导教师:2013年08月ABSTRACTSocial Integration Research on Nuclear Power-New Immigrants in Haiyan CountyA thesis submitted to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y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ugust 2013论文题

2、目: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公共管理硕士(MPA)申请人: 指导教师: 摘 要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城市“移民”问题研究的重要领域。浙江海盐这座典型的南方小城,曾由于秦山核电基地的落户而一步跨入全国百强县,目前正崛起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电大城。随着核电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大批的核电建设者涌入海盐,其中很多人成为定居于海盐的新移民海盐县核电新移民。核电新移民为海盐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但由于文化差异、经济竞争、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历经近三十年的相处和融合,核电新移民仍然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形象存在于海盐社会环境中。作为海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核电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程度,既关系到新移民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长远发展、关系到秦山核电基地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也关系到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本研究以海盐县的核电新移民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数据,对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有助于提升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度的政策建议。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的社会融合情况并不理想,其经济融合和身份融合程度相对较好、文化融合程度较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性别、籍贯、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方言掌握情况、定居时间、房产拥有情况等因素均对核电新

4、移民的社会融合有着显著影响。现实情况中,核电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差异、核电职工集中式居住小区的半封闭性、核电新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较少等因素造成了核电新移民的文化融合程度较低。本研究最后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多方参与共促进、建立渠道同交流、发挥优势互帮助、丰富载体传文化”等多方面的旨在促进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建议和意见。本研究的研究范围虽小,也比较独特和典型,但却是对国内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领域的一次丰富和补充。研究成果对于核电企业和地方政府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 键 词: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论文类型:应用研究Title: Social Integration Res

5、earch on Nuclear Power-New Immigrants in Haiyan CountyProfessional Fields: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Applicant:Supervisor: ABSTRACTThe city new immigrants ques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omain of domestic city migration research.Zhejiang Haiyan is a typical southern small town. Since the Qinsh

6、an Nuclear Power Base settled in, Haiyan had entered the hundred counties nationwide, Haiyan is being developed into a city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nuclear pow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and related industries, a large number of nuclear power builders came to Haiyan, many of them

7、 become Haiyan new residents - Haiyan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brought vitality and power for Haiy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economic competition, identity and other reasons, even after nearly three decades of coexi

8、stence and integration, the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is still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groups in Haiyan society.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aiyan society,the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individual daily life and long-term

9、 development, related to the Qinshan Nuclear Power Bases public image and social impact,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s and social management.The Haiyan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are the objects of study in this thesi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collect relevant data, comb

10、ined with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Throug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dentify th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rough correlations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s, and thus help to improve the deg

11、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Haiyan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Based on the survey and data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Haiyan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is low. Respectively,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dentity integration are higher and the

12、 cultural integration level is lower. Overall, the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 in Haiyan is still a independent groups.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gender, ethnicity, education level, political affiliation, the situation of dialect grasp, settling time, property ow

13、ners a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social integration. In reality, the reasons such as lifestyle differences, the closed nature of the new immigrants living quarters, fewe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ause the nuclear immigrants low degree cultural integration. Finally, the study made some suggestions

14、and comments such as multi-stakeholder co-promoter, to establish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with, helping each other, to rich pathwa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to hoping to promot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nuclear power immigrants.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s small, relatively unique and typical, b

15、ut it is the once rich and additions to the domestic study of social integration research of the new immigrants in city. This thesis is also meaningful for the enterprise and local government.KEY WORDS: Nuclear power; Immigrant; Social integrationTYPE OF THESIS: Applied Research目 录目 录1 绪论11.1研究背景11.

16、2目的和意义11.3概念界定21.4内容与框架32 研究综述52.1国外研究综述52.1.1研究历史52.1.2主要理论和思想62.2国内研究综述72.2.1研究历史72.2.2主要理论和思想83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状况测量93.1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维度划分及模型建立93.2社会融合的操作化113.2.1测量指标113.2.2问卷设计133.2.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143.3测量质量评估143.3.1鉴别度检验143.3.2信度检验163.4社会融合的现状183.4.1基本变量统计分析183.4.2社会融合现状203.4.3经济融合现状203.4.4文化融合现状213.4.5身份融合现状223.

17、5本章小结234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244.1数据分析方法244.2相关性分析244.2.1基本变量之间的相关性254.2.2基本变量与社会融合的相关性274.2.3社会融合各因素的相关性284.3影响因素回归分析294.3.1因素选择294.3.2回归分析304.4社会融合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324.4.1工作满意度334.4.2离职意愿影响因素344.4.3社会融合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354.5社会融合与政府工作认知的关系364.5.1政府工作认知情况364.5.2政府工作认知影响因素分析364.5.3社会融合与政府工作认知的关系374.6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384.7核电

18、新移民社会融合情况的分析与讨论394.8本章小结415促进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建议435.1被调查者的建议435.2本研究的建议446结论与展望466.1本文结论466.2展望与不足之处46参考文献47附 录149附 录252致 谢54声 明CONTENTS CONTENTS1 Introduction11.1 Background1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1.3 Concept Definition21.4 Content and Framework32 Literature Review52.1 Overseas Research52.1.1 Histor

19、ical Research52.1.2 Main Theories and Ideas62.2 Domestic research72.2.1 Historical Research72.2.2 Main Theories and Ideas83 Operationaliza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93.1 Dimensions and Models of Social Intergration93.2 Operationalization113.2.1 Measurable Indicators113.2.2 Questionnaire Design133.2.3

20、 Questionnaire Distributed and Recycling143.3 Measuring Quality Assessment143.3.1 Discrimination Test143.3.2 Reliability Test163.4 Status of Social Integration183.4.1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183.4.2 Status of Social Integration203.4.3 Statu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3.4.4 Status of Cu

21、ltural Integration213.4.5 Status of Identity223.5 Summary234 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egration244.1 Data Analysis Methods244.2 Correlation Analysis244.2.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254.2.2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gration274.2.3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

22、f Integration Factors284.3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eterminants294.3.1 Determinants294.3.2 Regression Analysis304.4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324.4.1 Job Satisfaction334.4.2 Determinants of Turnover Intention344.4.3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tion and Job Satisf

23、action354.5 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364.5.1 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364.5.2 Determinants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364.5.3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374.6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384.7 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

24、egration394.8 Summary415 Recommendations435.1 Nuclear Employees Proposal435.2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Thesis446 Conclusion and Prospects466.1 Conclusion466.2 Prospects and Insufficient46References47Appendices49Acknowledgements54Declaration1 绪论1 绪论1.1研究背景对于社会融合这个概念的定义,任远等学者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

25、化之间相互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农村劳动力输出和大学生异地就业而形成的人口流动成为常态。以择业为导向,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故乡以外的城市作为新的生活环境,成为这些城市的新移民。作为流入地的新成员,城市新移民都面临着适应当地社会或者与当地社会融合的问题。学者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新移民的社会融合包括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四个方面。就不同的新移民群体而言,其社会融合的程度和层次也存在异同。这些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程度怎么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合度?相关专业和领域的学者、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众多成果。核

26、电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出于核安全的考虑,选址通常都在远离大城市的地区。同时,核电又是一个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密集型企业,近些年,随着核电的快速发展,浙江海盐秦山核电基地职工队伍迅速壮大。虽然经过了近三十年的相处和融合,但核电新移民仍然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形象存在于海盐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海盐县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程度,既关系到新移民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长远发展、关系到秦山核电基地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也关系到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对海盐核电新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科学化研究,通过对社会融合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帮助地方政府和核电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核电新移民的

27、社会融合,提高秦山核电基地青年员工扎根秦山的意愿,加快海盐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1.2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参照国内学者有关流动人口和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国内外的相关社会融合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以海盐县的核电新移民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法取得基础数据,对核电新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分析,对影响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因素进行梳理,并对核电企业员工的企业满意度和政府工作认知度进行了调查,最后,针对如何提高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度提出了包括企业制度和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城市新移民俨然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对于迁

28、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如何从政策上保证以及促进这些新移民尽快实现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就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大局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诸多层面将促进新移民社会融合的政策和做法提升为城市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付诸实施、收到实效,从而将城市新移民在微观层次上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优势转化为城市社会宏观层次上的可以利用和发展的社区资源或者社会资源,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达到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海盐县政府正在着力打造海盐新兴工业园区和海盐核电关联产业园区,与核电企业一样,这些工业也需要引进大批的知识型和技能型人才。高素

29、质外来人口的流入,既有助于海盐县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与本地人的互相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海盐县人口的整体素质有所贡献。如何使得那些对于海盐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贡献的外来人口能够扎根海盐、奉献海盐,这不仅是企业在稳定职工队伍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企业可以从薪金福利和个人发展方面的政策进行优化和提升,从而留住员工,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出台和调整人才引进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让外来人口在海盐这一片热土上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当流入海盐的新移民一旦具有较好的社会融合程度后,取得个人发展和贡献社会的成果也就水到渠成了。国内现有城市新移民研究大多以一二线大城市农民工为研究

30、对象,以城市白领新移民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还较少,以县级城市作为研究地区的则更少,而以大型国有企业员工在县级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就更为鲜见了。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范围虽小,也比较独特和典型,但却是对国内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领域的一次丰富和补充。本次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开创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对于核电企业和地方政府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3概念界定(1)核电新移民陈海平通过研究将中国的城市新移民划分为打工型、投资型、安置型、教育型、和创业型等五类。海盐县的核电新移民,主要是指通过秦山核电基地的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目前居住和生活在海盐县的核电企业员工。按照其特征,这部分人应该归类于创

31、业型移民,即“出于创业的冲动,希望通过人力资本的再配置来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进而改善原有的生存环境或者生活质量”。与其他城市新移民相比,核电新移民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从自身特点来看,具有整体素质较高(以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大学生为主)、以男性为主(由于核电企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工作需要男性员工来从事)、年轻化(近年来,随着核电的快速发展,核电企业通过校园招聘引进了一大批比大毕业生,拉低了核电厂职工队伍的平均年龄)、比较独立(由于经济上的独立和现代化生活习惯的原因,与周围市民并没有过多地交集和来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基于教育背景和眼界,对于环境和形势的适应能力更强)、有较高个人价值实现愿景(

32、基于良好的个人素质,他们对于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有着很强烈的愿望和期待)等特点;从所处环境来看,核电新移民具有就职于国有企业(具有较好的福利待遇),生活在生活压力不大的江南小城(房价和物价水平不高),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电产业的社会舆论环境有待恢复(社会公众对于核电安全有所质疑,核电发展面临公众接受度的考验)等特点。核电新移民的以上特点对于他们的社会融合具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的方面包括核电新移民的经济条件较好、生活压力不大、职业认可度较高,多数人还是可以成为安居乐业的新海盐人的;不利影响则包括与周边市民的交集不多、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他们对于城市功能的一些需求在海盐得不到实现等。(

33、2)社会融合马西恒、童星等学者认为,对于那些已经具有在城市长期居住事实或者具有在城市长期居住意愿的城市新移民来说,社会融合是指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就业、居住、价值观等等)融入所在城市社会、并且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可以用城市新移民和城市原有居民之间的同质化水平来衡量这个过程的进展程度。对于核电新移民这样的一个群体,本研究认为他们的社会融合可以定义为在城市社会中,核电新移民与海盐当地市民之间差异的消减。出于本文狭义的研究的目的(仅仅考虑到核电企业与地方政府和本地市民的关系)和命题性质(作为MPA论文,对于企业内部的情况有所淡化),所以仅仅研究了核电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融合问题,未

34、考虑年轻员工与老员工之间的融合问题。1.4内容与框架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基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是研究综述,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于国内外的社会融合研究资料和成果进行梳理性研究,分析和学习社会融合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而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构建。第二步是研究设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结合本研究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本研究的目的,构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操作化。第三步为结果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抽样统计分析结果,借助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一系列分析,对核电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现状进行综合性描述,进一步从融合的各个方面加

35、以说明,并分析出影响其社会融合程度的主要因素。第四步为政策建议,即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和政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升核电新移民的社会融合度。也是本研究的意义落到实处的最终体现。图1-1 海盐县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研究框架5促进核电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建议2 研究综述2.1国外研究综述2.1.1研究历史“社会融合”的概念最早起源自“社会排斥”问题的研究。“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的开创者RenLenoir于1974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最初, RenLenoir仅仅在贫困问题和经济排斥问题研究中使用“社会排斥”的概念。随着这一概念的传播,政府机构和学者逐渐将社会排斥概念

36、运用到不同的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融合逐渐成为西方社会政策研究的关注的焦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学者们纷纷想要对社会排斥的概念进行综合。在社会排斥的各种不同形式中,Giddens认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排斥成为了主要形式。其中:经济方面的排斥表示不能正常进入劳动力市场和无法进行日常的购买和消费行为;政治方面的排斥表示无法正常参与政治活动;社会方面的排斥则更加广泛地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例如不能经常使用公共设施、很少参与公共事务、闲暇时间和机会较少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简单而导致的孤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政府和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为了消除社会排斥这一社会现象,就要建立一个人人共建、

37、人人共享的社区,并确保每一个人居住在一个组织良好的现代社会,这就是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描述了一个任何人都能参与的、持续发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社会融合的概念没有事先假定存在一个目标群体。因此,学者们对社会融合的概念及其理论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与之同步,政府也不断出台了一些关于社会融合的政策,社会融合在西方的社会政策研究实践领域中逐渐成为了一个较为核心的概念。在美国这一典型的移民国家,融合一词的使用从殖民时代便开始了,直到20世纪的早期,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开始用融合的概念来理解移民现象,以Park为代表的美国芝加哥学派研究了来自欧洲的美国新移民的工作和生活适应情况。Park and Burgess于

38、1921年给出了他们对于社会融合的定义“社会融合是一个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通过逐渐形成互相之间的态度、记忆和情感,通过对于各自历史和经历的共享,各群体最终融入到一种共同的文化生活中”。Park认为融合是种族关系中继接触、竞争和适应之后的第四个阶段。在Park之后,融合逐渐被看作是多种族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Alba等学者看来,传统的融合概念具有三个特点:融合是新移民融入所在社会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终点;融合以中产阶级文化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准则,因此其具有“民族优越感”的特征,即;三是移民群体或社区的存在阻碍了社会融合,而忽略了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20世纪60年代之后,非欧洲裔

39、的移民开始进入美国,美国社会的构成更加多元化,同时,美国种族的构成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由于少数种族的融合和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或大或小的变化,这些新的现象都对传统的融合理论带来了挑战。因此,Alba and Nee把对于社会融合的定义重新定义为“种族之间的差异的消减、以及由于种族之间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和社会方面原本存在的差异的消减”。2.1.2主要理论和思想西方的社会融合研究主要围绕着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同化模式和多元化模式是社会融合的两种主要模式。对于不同的族群而言,朝着一个共同的主流文化融合,逐渐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趋于统一,这种模式即为同化模式;在

40、文化上保持平等,在经济和政治等领域整合到同一体系,实现多元共存,这种模式即为多元化模式。对于多族群社会中那些自愿迁入的群体,同化模式更加适用,它强调逐渐融合;而对于那些通过非自愿迁移(被征服或被扩张导致)的社会的群体,更适用多元化模式。同化模式主要出现和应用于美国。Crevecoeur认为美国社会犹如一个大的熔炉,她正在将来自不同民族的人熔化成“美国人”这一新的人种,而且这种作用还将继续继续。19世纪后期,熔炉概念真正进入学术领域,被用来解释美国的历史和文化。然而在社会现实中,熔炉理论越来越受到质疑,原因是美国原有的族群并未减少,而新的族群还在随着新移民的不断到来而不断增加。20世纪20年代,

41、Park提出了种族或族群关系循环论。Park认为族群关系会经历接触、竞争、适应和融合四个阶段,并最终达到完全同化的状态。Park认为这种由四个阶段构成的循环过程可以适用于包括美国社会在内的各个地方的种族关系,并且该序列是逐级递进和不可逆转的。Gordon修正和发展了Park的同化理论,提出了“结构融合、文化融合、态度接受、认同性融合、行为接受、婚姻融合和公共事务融合”等衡量民族关系的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也就构成了社会融合研究的七个维度。文化融合意味着对于当地衣食住行习惯的逐渐习惯、对于当地语言的逐渐掌握和对于当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逐渐接受。Gordon认为文化融合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这一单向模型被

42、证明并不完全适用于现实情况。其后,以Berry为主的学者们提出了文化融合的双向模型,大多数移民既愿意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又愿意保留自己族群原有的文化特征。结构融合是指新的移民群体开始加入核心社会的各种活动和机构中。婚姻融合是指移民与迁入地社会群体之间普遍通婚的现象。认同性融合意味着移民个体愿意放弃原有的身份、最终认为自己即是迁入地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文化融合相类似,Phinney提出身份认同也具有双向性,该双向模型的前提是“新移民对迁入地的认同和对自己种族的认同是相互独立的”。态度接受和行为接受则分别指在态度和行为上歧视和偏见的消失。公共事务融合是一个中观概念,Gordon认为“当价值和权力

43、冲突不再存在时,公共事务融合就实现了”。Alba and Nee提出,Gordon的划分方法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融合维度,例如空间或居住、社会经济等。其中,社会和经济的融合包括职业阶层的流动和经济融合等方面,其测量指标包括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阶层等,居住融合是指移民群体在居住质量、房产拥有等方面与社会主流成员所到达的水平相当。多元化模式强调通过族群文化的多元共存来实现社会团结和融合。多元社会融合模式源自于文化多元主义思潮。美国学者Cullen于20世纪初提出文化多元主义,并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中发展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随后,多元文化主义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蔓延,逐步被

44、众多国家、尤其是多族群国家所接纳,并逐渐成为一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基本理念。与同化模式一样,多元化融合也包括了几个维度,例如最重要的文化维度和结构维度。文化多元化意味着多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共存于社会文化体系框架内。结构多元化是说不仅存在着文化方面的不同,而且存在着分割的族群社区,也就是说族群成员的大量社会生活在各自的社区内进行。这些社区内有学校、商业、教堂等等各种机构,也可以说是对主流群体机构的一种复制。根据多元化的这两个维度,多元化族群融合模式就具有了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一体多元模式,例如美国,另一种是团体多元模式,例如以瑞士、比利时、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综合看来,国外的对于社会融合的研

45、究形成了较为清楚的定义和较为清晰的维度划分,并且经过长期的关注和研究,社会融合的各个维度均成为了社会融合研究中重要的子方向。社会融合研究涉及科学广泛、且各有所重,为学术界和政府对移民社会融合的理解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对于国外相关理论的回顾和评析,有助于国内社会融合研究工作的开展。2.2国内研究综述2.2.1研究历史在我国,对于流动人口、农民工或者说城市新居民等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这与我国从完全计划经济逐步经过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人口流动几乎为零,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大量增加,相关社会问题的涌现,才使得对于流动人

46、口的研究开始开展。从学界开始关注城市移民问题到现在,我国城市移民问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980到1992为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学界关注的主要是劳动力的流动问题,研究内容多为一般性调查,研究处于感性阶段。1993到1995为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由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开展了大量的大型调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促使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变得急需且紧迫。这一时期,由全国政协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部门和单位均组织了面向全国的大范围的调查活动。1996至今为深化阶段,研究开始从大型调查转移到深入研究上来,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方法创新和跨学

47、科研究。这一时期,流动人口的研究发生了质的转变,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移民研究理论。流动人口研究初期,学者们将研究重点放在流动原因、规模、流向以及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等议题上,并试图对农民工流动这一现象本身进行解释,农民工群体本身尚未成为研究的叙事主角,在普遍的研究中,即使谈及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也是寥寥几笔、简单且简短。2000年之后,市民化、城市适应、身份认同等与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相关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农民工群体自身。2.2.2主要理论和思想任远和邬民乐最早提出了社会融合的定义,他们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由于没有详细说明不同群体在哪些维度进行互相配合和互相适应,所以任远和邬民乐对于社会融合的定义显得宽泛和缺乏针对性。马西恒和童星对于社会融合的认识和定义就更进一步了,他们认为,对于有着在城市定居或长期居住的意愿或事实的城市新移民来说,“社会融合是指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的进展程度是可以用新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